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心安处 > 第50章 第 50 章

此心安处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很饿大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10:23:37 来源:文学城

经过一整个夏天的辛勤劳作,农人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日子。

陆岑川今年夏播其实晚了,没办法,她穿来的时候已经是麦收最后的期限。虽然在李宝柱的帮衬下收了麦子就赶紧把大豆玉米都种了,但也是稍稍有点儿欠时候,尽管一直长势喜人,此时豆荚却还没全部变黑,叶子也还没完全脱落。

算了算小麦非种不可的日子,陆岑川觉得还能等一等,就也不是太急,大不了大豆跟玉米一同收,她还能少在地里转两圈。

这么想着,陆岑川就先去帮李家拔豆藤。李宝柱见她来帮忙哪能应允,但跑去她地里一看,她家豆子还不能收,玉米也没完熟,不由就有些心焦。

可此时着急也不是办法,只好赶她去麦场看着晒豆子。吴梅花连假意推辞都没有,抱怨了几声累死了,就把陆岑川一个人留在麦场上回家去了。

村里种了大豆的人家已经陆续晒起了豆藤,又用连枷摔打,麦场上一时人声鼎沸。人群往来之后,剩下一地黄灿灿的豆子,圆滚滚的铺在地上。还有些人家晒的是花生油葵蓖麻之类,零零散散,星点一般的在其中。

而村人们聚在一起,就免不了各种家长里短,谈论最多的必然是自家的收成。这时候就能看出平日里谁家农活做得好,谁家下田用了心,谁家好吃懒做不出力,谁家收的东西和别人不太一样。

陆岑川分心多用的打量着麦场上晾晒的各种农作物,一边丰富自己的常识,一边思考哪种作物更能创造经济价值。

从她买大米杂粮的花销来看,收粮食的价格必然不会太高。不种不觉得,但如今这些东西都是她从一粒种子照料而来,让她就这么便宜卖了,想都不要想。

正在她心中思虑百转,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道轻哼,嘲笑之意满溢而出。但待她抬眼去看,那人又挤了个满是讽刺的蔑笑,一脸不屑的转身走了。

陆岑川“……”席枝儿的脑回路,真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想不通。

不过这回倒是有广胜给陆岑川解了疑惑。

他刚刚和宁子一同从地里过来,想着在麦场上歇一会儿,顺道看着粮食,等吃了午饭再去田里。结果丘老大被贾氏两句话忽悠住,宁子只吃了几口窝头就叫赶回田里干活了。他懒得对着贾氏那张倒胃口的脸,见陆岑川带着阿越在这边,就跑过来想要跟她一道。

而有贾氏刚刚的酸话在前,席枝儿这番作态,广胜自然就特别明白,

“还不是因为你在给宝柱哥家看豆子,觉得你这么上赶着帮忙干活,是为了求着宝柱哥养你跟阿越。”说着广胜呿了一声,

“什么玩意儿,自己好吃懒做的,就觉得全天下人都跟她们一个德行?”他说完,朝自家那边儿给陆岑川递了个眼色,就开始学贾氏说羡慕陆岑川命好,攀上了一个好哥哥,就连农活都不用干的说辞。还有拿陆岑川当例子,让宁子多对妹妹上点心,亲哥哥总不能比一个外姓人还不如云云。

陆岑川听贾氏又拿自己做筏子,就顺着广胜的目光看了贾氏一眼。

那妇人打扮的依旧干净整齐,哪怕在这样农忙的时节里也丝毫不乱。她怀里抱着一个娃娃,身旁还偎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三个人躲在一片树荫之下,连和在麦场上打豆子的丘老大也离得颇远,自成一派悠然得很。

陆岑川:“……”宅斗选手的自我修养?

不管麦场上百人百态的,陆岑川种的豆子并没让李宝柱心焦太久,只比平均水平多拖了四五天,豆荚就哗哗作响可以收了。

只是收成的日子和集日撞在了一起,陆岑川不敢拖延,就拜托杨桥进城时,代收一下凉皮的分成。杨桥有些为难,

“……那王家只见过我一次,若是不肯信我怎么办?”

陆岑川想想也是,空口无凭的哪能去收钱呢?便改口到,

“那帮我带个话,说下次一并结就是。”

杨桥这才点头应下,村人俱在农忙,进城的难得只有他一个,就装好了惯例带给杨路的瓜菜,轻车熟路往县城去了。

进了城,先去帮陆岑川给王家带话。王家三口虽然认出他是当日写契约那人,但果然没有让他把钱捎回去的意思,杨桥把话带到了就算完事儿。又去杨路家,进了门就听自家二哥问到,

“玲子呢?”

杨桥心中腹诽二哥从来都没这样盼望过自己这个弟弟,嘴上老实答到,

“秋收农忙,玲子家就她一个,给家收豆子呢。”

杨路像是没想到,闻言一挑眉,杨桥与他是亲兄弟,彼此又来往亲近,哪能看不出他二哥这是不赞同的意思?赶紧给陆岑川说好话,

“农户人家靠天吃饭,地里的庄稼自然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不是?再说了,二哥你也没说让玲子今天进城来啊。”并且一边说一边转移话题,

“而且那日我们讨论了不少东西,难道二哥你现下已经有了什么章程?”

杨路看了杨桥一眼,到底没说出应该放下庄稼不管的话来,只叫他跟自己一起进到书房,递了个四四方方的锦缎软盒过去,示意他打开看看。

杨桥顺势打开,锦盒之中是一朵侧开的白瓷重瓣莲花。胎白釉清,入手和润,花瓣纤柔,清丽淡雅,花朵徐徐而开,仿佛间有栩栩如生之态。然而仔细看来却又不是活的,只因那花叶之上有规整切割纹路,花茎一拧,各块白瓷竟是按照纹路参差而出,非是整朵。

这哪还是一个供小孩子嬉笑的玩意儿,这分明是一个能让大人赏玩的玩品啊。

“二哥……!”

杨桥捧着手中的莲花,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声问到,

“玲子做出来的……原来是这样的东西吗?”

杨路嗤他一声否定到,

“玲子自己自然是做不出来的,能把白瓷烧成这样的工匠,全大祁也没有几位。”

“那我就放心了。”

听他竟然是因为这个松了口气,杨路又是嗤他,

“但没有玲子起这念想,谁能想到把拼图做成这样的东西?”

杨路说完,又翻开另外几个盒子一一与杨桥观看。

这些盒子里面亦是拼图。

有瓷质平面的,以釉彩在瓷胎上绘制纹样,既有富贵吉祥的团纹,又有清贵雅致的花鸟,整体不大的一块儿,可以拿在手上把玩,既是赏心悦目,又有玩乐之功。

有木制立体的,不像那朵白瓷莲花一般生动逼人,只是颜色鲜艳,块垒分明,稍逊于外表,却在玩法上令人费尽脑筋。

有了那朵莲花打前阵,杨桥再看见这些,虽然也觉得新奇巧趣,却没有那样大的冲击了。不由有些抱怨,

“二哥,你要是先拿这几样出来,我也不至于那样失态。”

杨路好笑,把那朵莲花收好,由着杨桥摆弄其他几样各色拼图。他拆拆拼拼的玩儿了好一会儿,忽然又问,

“玲子不是还说用来坑人的三千块留白?二哥你做了那种没有?”

杨桥问这句话时口气略有古怪,杨路也不戳穿他,只从手边捧出了个稍显朴素的盒子来。这盒子上面绘的是一副颇有名头的古画,画中浓浓淡淡的山水,意境悠远,气韵绵长。

当然,留白也很广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运动空间。

杨桥:“……噗!”是不用打开就能嗤笑出声的程度了!

最后杨桥还是把那盒子给打开了,虽然杨路表示没有搞三千块空白,整张图不过两百来块罢了,他还是一边稍作拼凑,一边就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杨路也不深究他想到什么,只是就事论事,

“当时玲子说的时候,我就想到这名家书画的拼图最是难做,没想到成品比我预料的还要更少。其中有些需得变通之处,我还想着趁今日与玲子再商议一番。”

说完递给了杨桥一个布包,

“我本与玲子说好了分成,但也没想到头一次就能有这样大的惊喜,你把这些先给玲子带回去,就说是过中秋的封红吧。”

话音落下杨路又摇了摇头,自顾自到,

“我原来就觉得她买卖之时不肯为自己争利,没想到竟至于此,以后若是跟别人谈生意,决不能叫她自己定价钱了。”

——☆——

杨桥自城中回转就直奔夏家,屋里没人,便寻到田里去。

等看见陆岑川背着阿越挥汗如雨的在地里拔豆藤,又想到二哥已经做出样本的各色拼图,丝毫觉不出这二者之间能有半分关联,心中那种古怪的别扭简直难以言说。看她摘得差不多了,连忙喊她别忙了先上来,

“怎么啦?”

陆岑川看杨桥竟找到地里来了,就把阿越从背上解下来,与他说话顺道让阿越松快一会儿。

杨桥继续神色奇怪的上下打量陆岑川,打量完了,才把自家二哥让转交的布包递过去,

“二哥让我给你的。”

杨二哥给的?

陆岑川想不到是什么,伸手去接,差点给掉到地上。杨桥这时才看够了好戏,开口说到,

“二哥说,先结点儿钱给你过节。”

陆岑川闻言疑惑,

“怎么就结钱了?不是还没开始吗?”说着去拆那个沉的过分的布包,这摸着不像铜钱,掀开一看,反射性的就又给盖上了。

不是铜钱,不是碎银,而是整个的银元宝。

并且足足有五个。

见陆岑川一脸被吓住的表情,杨桥忽然觉得这趟腿儿跑得很值得,心中别扭的感觉也消散了一些,挑着眉峰笑话到,

“没见过啊~?”

陆岑川看他脸上不掩饰的戏谑之意,被元宝冲击的心境就沉静了一点,老实点头到,

“没见过。”别说夏草玲了,陆岑川自己也没见过这么大坨实心的银锭啊。又问到,

“这,这是多少啊?”

“十两一个。”

陆岑川:“……”那就是五十两啊!

大概是陆岑川震惊到无语的表情大大的娱乐了杨桥,他也不再绕弯子,直说到,

“你不是跟二哥谈好了价钱?”为何如此惊讶?

“可是那不是收益分成吗?这就已经开卖了?”还分成这么多这么快!?

杨桥能够理解陆岑川此时的惊讶,却并不赞同,

“你撺掇二哥融会贯通,还增用陶瓷彩釉,光是这些,就不只是些许分成能抵得上的价钱。”

还继续到,

“今天我也见了二哥做出来的瓷器样本,比起你最开始做的木制拼图,根本已经是不同的东西,别说给小孩子做做玩具,大雅之堂也可堪一上。”

这么赞叹过后,杨桥看着陆岑川,心中虽不再别扭,却还是忍不住古怪一笑,

“二哥说了,这是你提更多拼图样式与材质的封红,本来今天要找你就那坑人的拼图再探讨一番,结果你竟没去,不然哪只这五十两?”

说完笑得更加厉害,摇头到,

“亏啦,亏了呀~”

陆岑川完全不理会杨桥的打趣,捧着手里的银锭子,只觉得自己有点儿发懵。

五十两对一个村里的农户意味着什么?

田地,房子,好几年的嚼用。夏草玲的嫁妆,五十文而已。

她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不是自己没挣过钱,凉皮也叫她挣了一些,比起村里农户看天吃饭的收成,也算得上是一夜暴富了。可那都是她起早贪黑辛苦换来的,可以说每一文钱里都有她辛劳的汗水也不为过。

而挣钱竟是这么容易的吗?

有种隐蔽却又撩人的贪妄在她心中闪过,然而只是一瞬,陆岑川立马冷静下来。

为什么五十两来的这么容易?

因为有人在她做出的小东西上看到了商机,想要借此谋利,而这个人,是她信得过,也敢于去合作的杨家二哥杨路。

不算计她,不苛薄她,甚至是在有意的照顾她。

说一千道一万,机缘巧合罢了。

陆岑川长出一口浊气,把心里见钱眼开升起的那点儿不平挥手拂去,认真对杨桥到,

“这也太多了,何况我跟杨二哥说好的并没有这个,接起来有点儿烫手。”

杨桥一怔,随即大笑了起来。

陆岑川:“……”我又哪儿戳住这读书人的笑穴了?笑点这么低好吗?

一看陆岑川的表情,杨桥就知道她又在腹诽自己。但多少也是明白她心中所思,等笑得差不多了,才喘匀气叫她不要多想,

“玲子,二哥确实是有心照顾你,但在这之前,他首先是个商人,甚至是个很油滑算计的商人。所以他不会给你超出他利润的红利,他肯给你,说明你那些个点子,真的值这么多钱,并且会为他赚来更多的钱。”

“五十两看起来确实挺多的,但也只是在村里罢了。”

听了这话,陆岑川思量一阵,点头表示明白了,以后自然是要更加上心,才不枉杨二哥对自己的这番看好。

杨桥见她想明白,说过这两句正经话就又挑眉轻笑了起来,

“说真的,那天跟你和二哥讨论这拼图的事,到让我在一些学业见解上茅塞顿开,若是换成真金白银,不知要给你多少才好。”

“……千字五金?”陆岑川毫不客气的提议到。

“想得出来!”杨桥嗤她。

虽然不再推辞,但这五十两从天而降,难免叫陆岑川心绪有些起伏。

毕竟起早贪黑一个月挣了二两,和动动嘴皮子挣了五十两,这中间的落差也未免太大了一点。

只是再想想杨桥带她去书肆时看到的那些有专人把守的书籍典藏,还有二两银子换来的酸诗骈文,陆岑川立马就丢开了那些没意义的落差感。又从杨桥口中得知杨二哥一直觉得她凉皮方子卖得太便宜,不敢进裕丰楼也是太过小心,陆岑川默默决定下回做生意死活也不自己定价钱了。

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有限,难免就被拖累了眼界,造成误判,为长久计,还是要尽快多多增长己身见闻才是。

——☆——

因是玉米大豆套种,陆岑川大豆收的并不多,她自己又摘又晒的,一个人轻松搞定。

李宝柱见她豆子收了,也松了口气,才有心思关心起她产量如何。陆岑川算了算,报了个推算的亩产出来。

“……玲子,你不是算错了吧?有那么多??”

“没那么多。”

陆岑川以为他听成自己实际的收成,赶紧摇头,

“实际每亩只收了二十多斤,一共五十出头。”又继续算到,

“明年株距其实还可以调整一下,追肥追的更及时些,这样应该能收多一点,但今年也就这样了。”

不料李宝柱听了她这实数,更加的纠结了,

“也就?玲子,你种了几行就收五十斤,还不满意!?”

陆岑川:“……”

哦,原来不是收的少,是收的太多吗?

既然不比平均数少,陆岑川就放下了心,本来算出亩产的时候她还心痛了一下,产量低的她这个现代人都想不出来。见李宝柱还在纠结,好像很在意这个,陆岑川就问,

“宝柱哥收了多少啊?”

李宝柱也难不纠结,他算是村里种田数得上的好手了,家里田地又好,他辛勤努力的耕作,每年收成都是顶尖儿的几个。如今听陆岑川报出的亩产,竟是轻轻松松把他比过了,相形见绌之下,犹犹豫豫的把自家产量报了,

“两亩地,三百来斤……”

陆岑川不肯听这虚数,仔细追问,李宝柱叹了口气答,

“三百七十。”

“宝柱哥你这应该叫做将近四百斤好吗,别胡乱四舍五入!”

李宝柱不是那样见不得别人好的人。何况陆岑川收成好,他也很是高兴,只是夏家的田地向来收成奇差,只不过换了个人来种就能增收这么多,叫李宝柱自然而然的以为是陆岑川侍弄庄稼的本领比自己好,心里才有那么点儿失落。

不过李宝柱不清楚增产的缘由,陆岑川却是很清楚的。

“不是宝柱哥你侍弄的问题,明年宝柱哥也跟我这样种吧?到时候你就知道。”

“怎么说?”李宝柱一听来了精神,竟然不是个人侍弄的问题,而是两种作物混种带来的好处吗?

“说不清,总之好像是长得比较好,既然没亏本,宝柱哥不妨跟我试上一年。”说着向他眨了眨眼睛,

“多种多收嘛~!”

李宝柱听她再提当时混种的说辞,不由笑开,摸了摸她脑袋答应到,

“成,明年都听咱们玲子的。”

收了豆子没两天,正在陆岑川翘首以盼掰玉米的时候,杨桥上门给她送了一筐葡萄,并且非常直截了当的问她,

“中秋吃什么?”

陆岑川一愣,才想到后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了。但她也不知道这边有什么习俗啊!只好硬着头皮答,

“……月饼?”不然呢?

这标准答案果然没有错,却叫杨桥难免失望,

“原来你也没什么新鲜吃食。”

“……那你想吃什么啊?”

“每年都吃月饼,腻的我牙都要掉了!”

陆岑川:“……”你还怪挑的。

不过,中秋节不吃月饼,你也可以吃螃蟹啊!膏肥脂厚,糟醉清蒸,配一壶陈坛老黄酒,切一只桂花鸭子,咸卤水泡一把毛豆,佐一截糯米糖藕配菜,最后还能再吃点西瓜溜缝葡萄甜嘴儿!

光是想想我的口水都要出来了!

陆岑川心里菜谱都列好了,然而鉴于之前一只金鱼就露了马脚,什么陈年老酒桂花鸭子糯米糖藕,说了杨桥又要追究到夏婆子回魂上去,忍住了一个都没说。只冷酷无情到,

“那你可以不吃啊。”

“拜月团圆,哪能不吃月饼!”

陆岑川:“……”你事儿可真多!!

虽然没打听到陆岑川有新鲜吃食,但杨桥想了想,

“你做月饼大概也不会难吃,记得给我留几块。”

陆岑川:“……”

“所以是每家都要自己做月饼吗……?”

夏草玲记忆里没这个事情啊!

“当然啊!你家……”话说一半,杨桥自己停住了。

夏家自来艰难,自然不可能去买现成的月饼,但也很难说自家就能做的起,这话说的与揭人伤疤无异。

陆岑川却没他那么多思量,只是没想到各家还会自己做月饼,但夏家实际上做不做呢?

“不记得了。”

她回答得这样干脆,叫杨桥连道歉也没法儿出口,一时懊恼自己怎么提起这茬儿。

但不管夏家从前做不做,陆岑川想了想提议到,

“你当天来吃不就好了?或者我送去给你?”

见她并不在意,杨桥赶紧跟着换了话题,

“中秋要去跟二哥一家过,一早我们就进城了,哪儿还能等到你拜月的月饼。明天大嫂一天都要准备过节的东西,所以才今天就叫我给你送葡萄过来。”

“呃……”送葡萄又是个什么讲究?我要回些什么吗?陆岑川这么想着,也这么问了出来。

“哪有什么讲究,就是拜月的时候要摆上些,大嫂想着你家里没有,这玩意村里旁人也没见种,就叫我送点过来。”

杨桥说完,放下东西摆摆手就要走,陆岑川赶紧拉住他打问中秋风俗,确认真的没什么特别要送的节礼,才放他走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