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岑川从来是个记小黑本的性子,虽然不是什么君子,也信奉十年不晚这道理,所以反击一向要看天时地利。不过这回并没有叫她发挥的余地,因为来自正主的打脸,十分迅速的到场了。
殿试甫一结束,宣王就用了八百里加急传递信件,愣是在琼林宴前把书信送到了瑞王手里。瑞王知道里面就是众人最期待的消息,也不拆,等大家聚齐,才施施然挑开信封,双指一夹抽出信纸。
他气质高贵大方,动作自然优美,然而现在谁有心欣赏这个,连最是沉稳持重的杨路,这时候都露出了几分焦躁。
一笑扫视众人,瑞王也不知是不是在故意吊大家的胃口,临要打开,又停了动作问陆岑川,
“你觉得杨兄名次如何?”
陆岑川也不端着,这么多人等着呢!
“我维持原来的想法。”总之不会是探花。
众人:“……”
哎哟,可能不能别再提这个啦!
众人绝倒,恨不得冲上去夺瑞王手中的信纸,取而代之赶紧看里面的内容。瑞王见状又是一笑,不再废话,展开信纸,掠过前面无关紧要的问候等等,直奔主题,开口念到,
“杨兄殿试顺利提名金榜,赐进士出身,”
“位列二甲传胪。”
一瞬的寂静之后,不知是谁先高呼出声,紧接着大笑连连。宋老爷子急步走到瑞王身边,从他手里拿了信纸,自己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又递给杨路,瑞王也不介意,任由他们传看。
大人们欢欣鼓舞,互相诉说着激动的心情和难以抑制的自豪,而几个孩子看父母表情像是好消息,二甲传胪什么的却完全没听懂,只能跟着傻乐。
最终还是石头没忍住,抓耳挠腮的问到,
“二甲传胪是什么啊?”
所以三叔到底中没中探花?有没有被姑姑说对啊?
众人听这童言童语又是一阵大笑。难得有人还把她的玩笑当真了,陆岑川就继续忽悠到,
“二甲传胪就是探花后面那一名,说明你三叔在长相上败给了第三,所以只能位居第四。”
“这样啊。”
石头跟小锦儿两个,懵懵懂懂的点头受教。
“哎哟可别听你们姑姑瞎胡扯!”
宋老爷子终于听不下去了,一边笑得岔气儿,一边叫陆岑川赶紧闭嘴。
等大家好不容易平复心情收了笑声,宋老爷子抹着笑出来的眼泪把手里的信纸还给瑞王,那边杨梁杨路也终于给石头解释完了,杨桥得中二甲传胪,并不是因为长相上的原因。
“所以探花也没比我三叔好看咯?”
他就说嘛!他三叔虽然没有这位萧公子样貌好,但还是很不错的呀!
众大人:“……”这话题到底能不能过去了!
陆岑川笑得不行,完全没有纠正的意思。只是此时涉及了不认识的陌生人,不好平白抹黑人家——当然,并不是说长得不如杨桥就是抹黑。
毕竟如果没有瑞王这样的对照组的话,杨桥还是很能看得过去的俊朗青年的。
但到底因为不相识,胡乱猜度别人样貌也太不着调了,遂到,
“每个人对外貌的评断都不相同吧。”
又跟石头讲了一些不能以貌取人的话,终于显得很有教育意义的转移了石头的注意力。
众人虽然之前曾盼着杨桥能连中三元,但那不过是最好的期盼,哪个读书人不梦想着连中三元呢?如今尘埃落定,心里也没什么失落,都犹如吃了一记定心丸,最后的担忧忐忑也全部扫清。
不过杨桥还没回来,见不着本人,这些最关心他的亲人们,肯定都还有一些不踏实就是了。
“送榜的公差大约要再等几天才会到,至于杨兄……”
瑞王想了想往年的惯例,
“至少得等琼林宴之后了,加上同届的学子们往来应酬,想来也是要参加一下的。”
杨路点头,老三既然能一举得中,其他的就无需忧心,索性日子还早,就算杨桥在京城多滞留个十天半个月,回来也赶得上婚期。
感谢了一番瑞王宣王此番对杨桥的照拂,好消息传来,除了自家人开心,自然要赶紧回去跟各位亲朋好友眼中钉分享一下,杨路跟宋老爷子就迫不及待的去办这件事了。
送走杨家诸人,瑞王拿起信又看了一遍。
科举是三年一度的读书人的盛会,宣王来信,自然不会只为了给杨桥报喜,其他的名次连提也不提。除非真想去隐居,渐渐淡出顶级勋贵的圈子,否则时时保持对朝堂动向的关注,已经是刻在这些皇室宗亲血脉里的习惯了。
宣王现下对瑞王是真的用心,所以除了杨桥之外,今年的头名三甲,各科经魁,还有一些十分亮眼的学子,宣王都大略提了一嘴,好叫瑞王心里有个大概。
他这样体贴周到,反而引得瑞王一叹,见陆岑川疑惑望过来,露出了个浅淡的笑容,
“你不想知道探花相貌如何?”
陆岑川多明白的一个人呢,立即就回到,
“探花你认识?”
瑞王点了点头,似是在找形容词,想了好一会儿才到,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
“永昌侯世子何云奇,当得此句。”
一甲三名之中的状元郎据说是出自寒门的学子,苦熬十数年,头发都白了半边;榜眼是国子监祭酒的首徒,自己曾经见过,容貌一般;所以陆岑川说探花郎是取其中最好看的,倒也没错。
陆岑川并没见过瑞王口中之人,不好对这话做出回应,只是直觉好看大约是真的,但世无双可能过了。
至少瑞王大概没把那永昌侯世子跟他自己做过对比。
加上如此对于别人容貌的盛赞从瑞王嘴里说出来,真是哪里都怪。再想想看,一个本身就姿容绝佳的人去夸赞其他人的样貌,最想听到的回答会是什么呢?
当然是反驳啊,她懂的。
遂撇撇嘴到,
“君美甚,世子何能及!”
陆岑川这么说也不全算是恭维。
原先瑞王还病弱,气质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如今大病痊愈,精神跟身体都有了质的飞跃,好看的纯粹自然天人合一。往后这人年纪再大一些,等到彻底褪去少年人的青雉,有了成年男人的魅力和气魄,说不定还能更好看一些。
亚洲四大邪术毫无用武之地。
头一次听陆岑川掉书袋,瑞王都没能反应过来,脑中回路走了老半天才接上,顿时失笑。那一点上辈子跟来的惆怅如烟云消散,至少上一世那人是从没去参加科考的,如今……也都再说吧。
“我该承蒙你看得起?”
“你该不辜负我的赞赏,自觉自动维护我的审美眼光,努力好看过所有人,不使我受到质疑。”
“哈~!好的,好的。”
瑞王笑得厉害,接连应了两声,
“我定然尽力。”
俩人正在说笑,顺道说起宣王信里讲他也会过来,已经离开的宋老爷子却去而复返,非但没有比刚刚淡定一点,反倒精神抖擞更甚。柳师傅跟在他身后,也是满脸的欣喜,不等两人招呼,径直掀开手中物什盖着的软布,激动到,
“你们来看!”
他手上捧着的正是陆岑川之前所做的荷花珐琅画,此时已经是一副成品。
这副荷花图案明晰真切,金丝纹饰流畅,釉色细腻清隽,釉层也极是滋腻。花瓣荷叶上的颜色过渡如同天然造就,水面粼粼的波光若有似无,叫细碎的阳光在上面滑出耀耀流彩,比之前瑞王拿出来的鬼国嵌,有过之而无不及。
陆岑川眼睛一亮,拱拱手向柳师傅贺到,
“恭喜您数月辛劳得偿!”
然后就手抽走荷花图,眉开眼笑的跟阿越献宝。顺道表一表自己的手艺眼光,言到杨桥中榜贺礼有着,丝毫没有把这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完全成功的鬼国嵌,留给柳师傅做纪念的意思。
余下三人见状均是傻眼,宋老爷子笑骂到,
“谁与你抢!快拿回来叫我们好生鉴赏一番!”
烧制的技术已然掌握,剩下的问题不过是天分与熟练便可解决,她不过占了个名头,实际上哪有什么用处!不过,
“来日待我寿辰,不需你费心想什么贺礼,也做一幅送我就是。”
现下就有个手艺特别好的,不近水楼台先得月,给自己要两样炫耀赏玩,岂不可惜?
老爷子话中一股趁火打劫的味道,与陆岑川俗得不相伯仲,瑞王与柳师傅端住脸上正经表情,相视无奈一笑。
鬼国嵌彻底仿制成功,欢喜鼓舞自不必提,宋老爷子跟两位王爷的生意也可以顺利向下走了。这里面要考虑的事情颇多,朝堂上的商路上的,就跟陆岑川没什么关系,他们都是个中老手,既然要拿其中利益,自然能处理得漂亮。
瑞王却没急着去商量那些,只说等宣王来了再细谈。宋老爷子想想也是,瑞王虽然更受帝宠,但行商之上当然是宣王更有筹谋。
顺便就把宣王的名字加在杨桥婚礼的客人名单上,既然要来,怎么能不给自家人撑撑场面呢?
再次送走宋老爷子,瑞王跟陆岑川阿越一同检查起了那珐琅画的细节,顺便对用什么材质的架子做底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陆岑川只能用敬畏的表情听瑞王说哪种相配哪种实用,檀木如何如何,花梨如何如何,玉石金银如何如何,全程没法儿跟上话题。
搬出塑料纳米合金材质反击他会不会显得找回了一点场子?
看陆岑川听得一脸懵然,瑞王轻笑停口,信手抚过珐琅画上的金色纹路。
荷花图的底稿是他改过的,十分清楚其中脉络,没想到陆岑川以铜丝为线,也能分毫不失笔触自然,可见功力。且荷花绰约的风骨,用这样掐丝烧嵌的技法,显得格外清丽脱俗,自己还担心陆岑川送不出读书人喜欢的物什,真是太小看别人。
这桌屏不用说老爷子,他都想要一幅了。
“姨姨做的好漂亮,等阿越读书了,姨姨也给阿越做一幅好不好?”
在瑞王兀自纠结不好意思开口的时候,阿越抱着陆岑川手背,痴缠撒娇到。
而些许小事,陆岑川哪会拒绝呢?忙不迭的就应了,
“哪用等那么久?回头看柳师傅空闲,姨姨就做个给你。”
机会大好,趁着阿越的东风,想必陆岑川不会拒绝。可瑞王琢磨了半天,到底还是没能顺嘴补一句他也想要。
原来从前阿宣不肯主动要求参加阿越的生日宴是有道理的,看着他们这样的和乐这样的眉开眼笑,自己一个外人要开口提出同样的要求,真的好难。
好在陆岑川是个有来有往的人,她认同了瑞王的画技远胜自己,就很有自知之明的跑去请瑞王画底图。
“你若是喜欢也画一幅给我呀?我依样做一扇桌屏,就当这两回麻烦你的谢礼了。”
瑞王抿了抿唇,想把嘴边的笑意压下去,但到底没忍住眼里的愉悦,当即就铺了画纸,运笔蘸墨。
陆岑川也没走,探头在一旁偷师。只见一幅画是两只雄健的狮子争抢绣球,灵动活泼;另一副画是有山有水的自然风景,悠然安闲。两幅画从技法到意境都大不相同,在瑞王手下却转落之间就跃然纸上,可见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察觉到陆岑川在认真观察自己作画的过程,瑞王心中微微一讶,怪不得之前推荐给她学的时候多少意兴阑珊,原来这才是引起她兴趣的正确方式。
摇头轻笑,瑞王又在画上添了几笔修饰一番,端详过后自觉满意,放下笔对陆岑川到,
“我教你画?”
这话要是从杨桥嘴里说出来,陆岑川高低都得给他一个白眼儿。皆因杨桥虽然画得比陆岑川好,却是在可控范围内的好,就算对画技并不自负,陆岑川也觉得努努力还是能赶上的。
然而瑞王就不同了。至少以陆岑川的眼光来看,画画最重要的意境跟神韵,瑞王都相当自如。不但比杨桥高出至少两个档次,跟自己这还需得多加磨练技法的阶段,更是没什么可比性。此时瑞王主动提出要指导自己,那自然是……
“要拜师吗?”
瑞王没想到她这样干脆,愣神过后摇头拒绝,
“你本身已有根底,往后也不知偏于何种画派,而我自己更是学得驳杂,可不敢为师误人子弟,只拿出各自擅长,相互进益就是了。”
陆岑川闻言一晒,只含糊的应声同意,饶是多么厚的脸皮,也不敢说自己在画技上能给瑞王带去什么进益。这人才多大年纪,就有这样的功力,可见天赋卓绝又知道努力,臻至化境指日可待,当客气话听就行了。
不过瑞王还真不是跟她客气,见过陆岑川画的修缮鬼国嵌的图纸,管中窥豹,便能知晓她曾经接触学习的都是多么不同的技法,对于真正爱好绘画的瑞王来说,见猎心喜,不外如是。
于是陆岑川便向柳师傅说明,再次借用各种材料人工。柳师傅自然乐得应允,她的手艺比起自己手下几个帮工的徒弟都好太多,掐丝游走的灵动大约是天分便不说了,那手渐变混色的技巧,真想叫她拿出来大家探讨探讨。
“行啊。”这有什么不行的?
陆岑川这样随意挥霍技艺的态度,柳师傅也终于是亲自领教了,就是知道她不会拒绝,自己才一直按捺心痒没有提出。
思及此处,柳师傅无奈笑着叹了口气,要不是这丫头无意做个匠人,真恨不得收来当个关门的弟子。都无论其他,有这样的胸襟头脑,自己一生钻研的技艺,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就是她全教给别人也不怕呀!
比起此时大多敝帚自珍的手艺人,柳师傅本身心胸就很开阔,乐于指点后辈。又加上跟着宋老爷子久了,看多了起落沉浮,很明白死守旧例不谋发展便只会败落的道理。
而只要肯钻研有新意,那无论多少人学了同样的东西,自己的本事也会是出类拔萃的头一份儿。
“嗳您可太抬举我啦~”
陆岑川故作惶恐,一脸的狡黠,
“掐丝嵌花我还有几分兴趣,烧窑控火这么苦我可不干啊!”
没有科技手段,没有机器辅助,现在从挖窑到烧火可都是纯人工的。她只当做兴趣,当然可以把表面功夫做了就坐享其成,要是真的传承技艺,不千锤百炼的掌握每个步骤,可是万万不行的。
完全不知陆岑川这话发自内心,只当她是托词,柳师傅也不再提,俩人高高兴兴的交流起混色的要点来。
“怕吃苦?”
瑞王一边听宋老爷子说起陆岑川对于继承柳师傅手艺的看法,一边细细看着手上的珐琅画,似是而非的笑了这么一声,就不再多说。宋老爷子也好像真的只是抱怨两句,转头就夸起了这副新出炉的山水珐琅。
娴熟的掐丝和嵌色手法自不必多提,如果只是单纯的按照图纸做出成品,也根本不会这样叫人眼前一亮。陆岑川绘画功底虽然一般,但在把图样转化成实物的时候,又偏偏有一种韵味,叫手下的作品充满了灵动,而不再是死板的复制。她做的瓷器如此,打得绳结如此,如今换成了珐琅画,依旧如此。
说起来,她吃食做得色香味俱全,点心之类更是尤甚好看,是不是也缘自于这份韵味?
“臭丫头的手艺真是……”没得挑剔。
宋老爷子叹息一声,无怪乎老柳起了想收她为徒的心思。
瑞王依旧不置可否,只是抚着手下的珐琅画,心思不知道飘到哪里去。
那画面上正是他之前所绘山水,安静悠然,白云蹁跹,朗朗乾坤之下,一派生机。
几日后杨桥归来,登科进士荣归故里,那真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而且这回不用他们一大群人从渡口就开始迎接,陆岑川松了口气之余,索性讨了置办宴客席面的活计,跟杨大嫂一起留在家中操持,指挥着一大群家丁仆役忙碌不休,顺便混在后院里躲清闲。
杨路知道她不好凑这个热闹,今天来的也不是什么需要她费心的人,就并不勉强,一直到宾客散尽,才使宽进去喊她到书房叙话。
“书房?”
今天这日子,不一家人一起热闹庆祝,去书房干什么?
宽进不回话,只遮遮掩掩的赔笑,陆岑川见他貌似不好说,也不需他带路,杨路的书房她平日里算账谈买卖的老去了,就带着阿越溜溜达达的走过去。
此时来道贺的客人们虽然都散了,收拾打扫却还是人来人往,而书房门口老远就立着两个小厮,似是在守门一般,力求要把这满院的喧嚷跟书房隔开。
陆岑川还从未见过杨路摆这阵势,不由一愣,两个小厮见她过来,早得了吩咐,也不出声,只小心翼翼的上前行礼引路,推开房门躬身请她进屋,就赶紧又站回了原地。
陆岑川:“……”
这,这不像是什么好事儿啊……?
陆岑川看着两个小厮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把阿越抱起来,径自往屋里去。跨过门槛,绕过四扇折屏,果然就见杨二哥黑着一张脸坐在上首,而杨桥,新科的进士二甲的传胪,蔫头耷脑的坐在下首。
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不应该啊!
这人虽然没有中探花,但金榜题名,进士登科,难道不应该意气风发欢天喜地,更甚者鼻孔都要杵到天上去才对吗?!
而且,得知杨桥名次的时候,杨二哥明明还非常开心呀,这见了正主怎么反倒变成了一张大黑脸?
杨家教育下一代的风格不是这样的啊。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陆岑川踟蹰了一阵,试探着开口,
“是路上出什么事了?”
不然能叫这最该春风得意的兄弟俩愁眉不展的,宣王多少也得在信里提上两句不是?
杨路指了指自己弟弟,表示不想开口,而见陆岑川目光转向自己,杨桥只赶紧递了个帮忙劝劝的眼神过去。
“……别使眼色了,就算我想帮你说话……”那我也得先知道你犯了什么事儿啊!
杨桥咳了一声,转头掩面,全身都散发出一种熊孩子惹祸被家长抓包的窘迫。
上过金銮殿,赴过琼林宴,披花策马盛装归乡,享受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荣光之后,回头依然还是陆岑川认识的那个,不着调的秀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