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为吾友 > 第2章 案件

此为吾友 第2章 案件

作者:蜚蠊不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00:43:06 来源:文学城

三天,夏诗葳肿了三天。

每当薛面面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的时候,一看到夏诗葳那张脸,再郁结的情绪也消散了。

她从来没想过,人和猪能这么相似。

当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花生米的洗澡水能够如此轻易地杀死一条年轻的生命。

她激动,她颤抖。

夏诗葳接过她端来的汤药,再也受不了了:“你想笑就笑吧,别把自己憋坏了。”

他的敏症还没有完全好,说起话来口齿不清,加上漫不经心的态度,只让人觉得滑稽。

“没……有……”

薛面面低着头捂着脸,笑得肩膀一抖一抖,嘴上还在逞强:“我没有想笑……”

虚伪。

忽然,一只手搭上她的肩。

“你们在说什么好笑的事吗?”

方曦仪一阵风似的翩然而至,只窗前吊着的一个丑兔子风铃轻轻响动,记录她进屋的路径。

薛面面先是被吓了一跳,看清来人后站起身,用手指着夏诗葳:“方姐姐,你看他!”

没有什么比分享一个笑话,更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了。

夏诗葳豪饮苦药,端着个空碗倚着床靠背,坦荡地做起了被观赏的石猴。

方曦仪看见他肿胀的脸,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夏评事这是……长胖了?”

她曲起一条腿搁在榻上,两手撑着身体,靠过去细细观摩:“变成猪头了诶。”

说着还伸出手指戳了戳。

好笑,应当拓印下来反复看。

薛面面终于忍不了,一个人笑出了满堂宾客的效果,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方曦仪收过夏诗葳手上的碗,放到一边,再轻车熟路地找到膏药:“夏评事什么时候能好?你再不回大理寺任职,就要被革职了。”

大理寺可不是人人都能待的地方,京师内内外外大大小小的案件都归大理寺管,而大理寺上位官员又专管判案,剩余的事都归底下的小官。

大理寺的事情多又杂,造成的结果是,大理寺底层官员流动极其快,稍微有人头疼脑热需要请个三五天的假的,就会把人踹了腾出位置来。

在大理寺,不是开卷,不是卷铺盖走人。

反正牛马多的是,革职任职的文书,吏部一天就可以写它个百来张。

薛面面表露不满:“表哥一个小小从八品下职事官,散官品阶也不过承务郎,革就革了。”

短短的一句话,格外的伤人。

方曦仪更是火上浇油:“别看夏评事品阶低,实际上,这已经是夏评事能做到的极限了。”

夏诗葳十五岁便在大理寺做流外官,一年三考,三考一转,七八年才一步步考到勋品,期间攒满八考,又在去年参加吏部流外铨一举通过,百般苦难终于摆脱流外身份,转入流内官体系。

尽管如此艰难,但他比起正统科考,经历番上、吏部铨选再任职的官员,还是要“低人一等”。就这个大理寺评事一职,是科举入仕官员的起点,却是大多流外入流官员的终点。

虽说在此之前,大魏已经开放科举,商贾与九流卑鄙者皆可参与科举,入仕为官。可在实际的科举应试之中,士农工商的偏见仍旧存在,商贾出身的子弟还是饱受排挤,遭受不公正对待。

流外经历的考试不比科举少,入流小铨选更是难上加难,但更注重能力的考察,比起容易暗中操作的科考,于身份特殊的人还是有利一些。

这也就是为何,夏诗葳走的是流外入流这条路,而非正统明法科进仕为官。

做人,夏诗葳是随便的。

但是做官,夏诗葳是认真的。

薛面面都有些瞧不起表哥了:“吃力不讨好,还毫无前途可言,那这官有什么好当的?”

都说经商者学而优则仕,图的什么?图的是卡在这不高不低的位置,还随时可能被挤掉?

她想不通。

夏诗葳硬了,嘴巴硬了。

他闭眼苦思:“你们要挖苦我就一次性挖苦完,正好我这刚喝完药,可以身心一次性苦完。”

那既然他都这么说了,薛面面自然得给他面子:“表哥,反正你都没几日活头了,为什么不做点开心的事,比如跟着姨父姨母游山玩水?”

这话说起来,好像夏诗葳马上就要死了。

诚然,医官曾断言夏诗葳活不长。

但也不是到一直都活得好好的,一到二十五岁那天,不管三七二十一嘎嘣人就没了。

医官的话可以信,但也不能尽信。

这些消极的话夏诗葳纯当耳旁风,偏这时方曦仪也坐在床沿边发问:“我也想知道,夏评事为什么不做些轻松的事?”

夏诗葳睁开眼睛,嘴巴抖了三抖,最后被子一掀,心如死灰地躺下:“我是病人,要休息了。”

睡睡睡,睡了三天还不够。

薛面面朝着他的方向做了个鬼脸,心里想的尽是要是他睡着睡着过去了,替他准备后事的事。

方曦仪从怀里掏出一小包油纸包的什么,意有所指道:“夏评事睡下了,那我特意带过来的蜜饯果子,就只好拿给薛表妹了……”

薛面面白捡便宜,一个劲点头:“好呀好呀!”

某个说要休息的病人从被褥里飞快伸出一只手,以矫健的身姿护住了属于自己的零嘴。

眼神差一点的,都看不清他的动作。

薛面面火冒三丈,扯着夏诗葳的被褥一把掀开,让底下一具病躯无所遁形。

“把方姐姐给我的蜜饯还给我!”

夏诗葳全然没了小憩的心思,觉不睡人也精神许多:“薛面面,你给我等着!”

因为一小袋蜜饯,屋子里多了一个神医,少了一个病人。

一片混乱中,方曦仪也加入其中,公平公正地给两个人的脑袋一人一个包。

薛面面捂着脑袋哽咽,嘴里呶呶不休:“都怪你都怪你,夏诗葳都怪你!”

方曦仪为了堵她的嘴,只好把蜜饯都给了她,还安抚地摸了摸她的脑袋。

这样的安排,夏诗葳就不高兴了,但是没人会心疼一个涕泗横流的非美男子。

哭?哭也要算时间。

申时前后,夏诗葳稍稍恢复了些精神,就赶到了大理寺领了份事。

再不领活儿,就要被打为吃干饭的。

方曦仪和他并肩而行,漫不经心地朝他丢了个香囊:“夏评事,这是给你的。”

香囊做工一般,上面的绣线更是稀稀拉拉,毫无美感,不过看其鼓鼓囊囊的样子,想来香囊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的内容物。

只不过夏诗葳还没来得及打开来看里面是什么,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魔鬼的欢呼:“方姐姐!表哥!等等我!”

他猫躯一震,急忙把香囊收了起来。

薛面面蹦蹦跳跳跟过来,手上的糖葫芦就剩下三个球:“你们出门办案怎么也不叫上我?”

叫?怎么叫?

一整个下午都不见人影的人,怎么通知?

更何况夏诗葳还是特意选在她不在家的时候悄悄出门,为此鬼鬼祟祟,完全丢了家主的面子。

没想到,还是被遇上了。

薛面面嚼吧嚼吧一口糖葫芦,还把沾了口水糖葫芦拿到方曦仪面前:“方姐姐,你要吃吗?”

说好听点,是慷慨。

说难听点,麻烦请拿远一些。

方曦仪愣怔半晌,难以拒绝薛面面眼中的热忱,接过她的糖葫芦,咬走了一颗。

夏诗葳朝她竖起大拇指:“忍之大者。”

轮到薛面面把最后一颗糖葫芦递给他,他也是二话不说咬掉糖葫芦,终结了这场游戏。

原来说别人能忍,是因为吃不到说葡萄酸,能吃到他是第一个吃。

薛面面拿着剩下的一根竹签,悔意上头:“表哥……你没吃过东西吗……”

这么大一个人,小孩子的一颗糖葫芦都抢着吃,就像没吃过东西一样。

夏诗葳无语凝噎。

敢情那么大方,都是装出来的。

俗话说得好,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对薛面面,最好不要说话。

反正说什么都是错的。

——

案件发生在平康坊。

这里,是长安人心知肚明的地方。

与丰邑坊以棺椁闻名类似,此处则以不可言说的风月生意著称。

哪怕大魏禁娼已十几年,却仍有人为利益在天子脚下顶风作案,这才造就这一方风流薮泽。

大魏立得了法,禁得了娼,但改不了狗吃屎,也是没办法的事。

女尸是昨日午后突然出现在平康坊的。

九月的午后有一段时间热得出奇,街上行人甚少,由是女尸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谁把她带过来的,不曾有人看到,也没人知道。

女尸被随意丢弃在巷口,衣衫不整,胸前布满抓痕,肚皮微隆,皮肤呈现粉色,两只手手指指甲尽碎,发丝凌乱,脸上挂着一抹诡笑。

尸体的发现者是个姓魏的中郎将,他见女子姿态奇怪,想用衣裳替其盖一盖,可等一靠近才发现女子已然凉透,便一刻也不敢耽误报了案。

案件原由万年县县衙承办,最初的设想是单纯的情杀,毕竟是在那种地方。

可当仵作看到女子肚子里的那块某位京官的绯色朝服碎片时,事件即刻变了性。

普通的杀人案升级为县衙无权管辖的京官案,县衙只能急急将女尸缝好,上报给京兆府。

京兆府亦没有处理京官案的权限,只是将县衙整理呈报的文书再稍微润色整合一遍,便长舒一口气地将案件移交大理寺。

中央官的事就当归中央机构管,他们这些地方办事处万不敢越级僭权。

当然,这只是体面的说法。

实话是,京官还是该由京官来得罪,权限不够只是他们的保护色。

尸首现如今存放在京兆府,由京兆府的司法参军完成案件最后的交接事宜。

“又见面了,夏评事。”

到了京兆府,郭怿在前头领路。

“且慢。”夏诗葳突然打断,“郭参军,可否请你帮个忙?”

郭怿疑惑,因为这是以前从没有的状况。

薛面面也疑惑。

然后下一刻,她就被两个壮汉架了起来。

她拼命讨好道:“表哥,来长安之前我特意学了大魏律法,你别让我走,我可以帮上忙的……”

狠心如夏诗葳,不听薛面面的自我举荐,大手一挥就让人把她拖走了:“辛苦几位。”

京兆府登时响起一阵鬼哭狼嚎。

先是哀求。

“方姐姐,表哥,求求你们了!”

而后是威胁。

“夏诗葳,你会后悔的!”

聪明人早早捂住了耳朵,迟钝一点的已经失去了听觉。

麻烦已经解决,但还有两个壮汉没走。

郭怿看着方曦仪,跃跃欲试:“那这位娘子?”

看来他已经赶人赶上了瘾,见到女娘就条件反射地想要赶走。

方曦仪微笑着解释:“我是仵作。”

是在微笑,也是在警告。

照面没少打,这个自我介绍还是不能少,因为眼前这个人有专对女子脸盲的毛病。

郭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请吧。”

参见唐朝散官—本品制、散官番上制度和流外入流制度

散官—本品制:“阶职分离”的官僚等级制度,散官品级(本品)定待遇和等级身份,职事官定实际职权,就算被罢免职事官,只要本品还在,待遇仍会保留。

散官番上制度:四品以下、九品以上散官的入仕前实习制度,未获职事官的散官按规定去吏部(文)、兵部(武)轮值服役,届满后通过铨选才有资格任职事官。

流外入流制度:流外官员分九品,一年一考(本文为凸显男主能力,改为了一年三考),三考一转即升一品,升至流外官最高级勋品,期间需攒满“八考”,即可参与吏部小铨(流外铨),通过后方可正式入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案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