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去逢年 > 第2章 风起局定

此去逢年 第2章 风起局定

作者:半春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00:49:29 来源:文学城

殿内,皇帝揉着久久未能舒展的眉心,有些疲累地问道:“太子还在殿外吗?”

“陛下,方才尚大人来过,已经派人送殿下回东宫了。”

“如此甚好,太子还是阅历尚浅,遇事莽撞,对了,在沈易行刑之前,将太子禁足东宫。”

言罢,皇帝将手边的诏书递给了刘守义:“带兵携旨,此刻便去沈易府上。”

“是。”

沈府内,一支箭掀起了人心之中久埋的恐慌。那箭之下附着一张字条,一张令沈易此生悔恨入仕的字条。

“娘,您和爹这是何意?”沈莜眼中噙泪,她娘此刻正慌忙地将她平时所穿衣物裹进包袱里,她爹正在奋力书写着什么,沈莜独自站在一旁,此刻她看不清了。

“莜儿,你听娘说,你爹在官场之上得罪了人……我和你爹待会儿会将你从后门送出去,记住,待会儿出了此门,以后便再也不要回来。”

“可……爹不是致仕了吗……”沈莜似是想到了什么,“是那日的刺客……爹……娘……”

沈夫人轻拍着沈莜肩膀,继而抚摸着她的脸颊,那双时常含笑的桃花眼竟有泪倏地落下:“莜儿……你爹已经为你寻到了可托付之人,此人虽不是富可敌国,但为人也算琨玉秋霜,是你爹最看重之人。”

“娘,那你们呢?行儿呢?”沈莜挣开她阿娘,笑中含泪,“我们……我们难道不一起离开吗?”

“莜儿……”

沈夫人笑着摇了摇头,可是已然泣不成声,沈莜看着她娘,心中惘然:“爹定是被奸臣诬陷了对不对?”

沈夫人并未回答,她将沈莜揽入怀,此后,她们便是天人永隔了。

“莜儿,这几封信你定要收好,必要时或许可救你于水火。”沈易将跟随他数十载的毛笔搁置好,随后从书案旁离开,“哪位大臣,府邸在何处,爹都在此注明了……待会儿拿着这封信先行去找尹百山……”

“爹,我不会走的,您该把弟弟送出去,他年纪尚小……”

沈莜话还未说完,沈易便大怒:“他年纪尚小又如何,天子知其面,就算逃出去也是死路一条,但是你不同。”

话落,沈易便转过身去,他阖眸道:“爹已经将你许给尹百山了,我们沈家断断不能绝后。”

“何人……”

当沈莜听到她已被许给观文殿学士那个糟老头子时,她神情恍惚了,要嫁于那糟老头子做妾,她宁可自缢。

“琨玉秋霜?”沈莜讥笑着,眼中泪止不住的流,“爹您这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

“爹你只是相中了他的免死金牌罢了,何来的琨玉秋霜!”

“荒唐!仅在几个时辰之间为你找到夫家保命的,除了尹百山,再无二者。”沈易大怒,沈莜切不能在此刻不明事理,“快将她送走,再晚些就真的来不及了。”

“娘……爹!”

沈莜被仆人拉出去的那一刻,似锥心泣血般喘不上气来,沈夫人朝她笑着,如春山澹冶,如秋山明净。

可她忘了,此刻是冬山,是她此生都走不出的惨淡。

“来人呐,围起来!”

“是!”

“呦,刘公公,有失远迎。”

沈易脸上尽是笑意,他命人将沈府的门大开着,待刘守义望去,府中主仆已经整整齐齐的站在一处了。

刘守义回眸看了看身后的禁军,谄媚的笑着:“看来沈老知道咱家此番是为何而来?”

沈易不改笑意:“当是公公听闻沈某致仕,特来送行。”

“哼,咱家可没有那个闲功夫。”刘守义的脸色骤变,“搜!”

沈易怒而质问着:“刘守义,你这是何意!”

不待刘守义开口,院中的禁军侍卫便拿着不少证物跑了出来:“刘公公,证物找到了。”

“罪臣沈易还不恭迎圣谕!”

“沈易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易与单斯广暗中勾结,意图谋反,罪不可恕,今沈府上下皆处以腰斩,然朕念其已致仕,且劳苦功高,故旁支不连坐,三日后于南城门问斩,钦此。”

刘守义俯身笑道:“沈老,接旨吧。”

沈易微怔,原是罪证与诏书竟都备好了,此番就等他认罪了。

“罪人沈易……领旨。”

沈夫人听到后近乎晕厥,沈易脸色煞白,他早该想到的那日就是为他沈易量身打造的鸿门宴,沈易不打算为自己辩解什么,君要臣死,臣子便安然赴死。

只是他领旨的手止不住地颤抖着,他知道全府上下难逃一死,但他没想到天子竟真的如此不念君臣旧情。

刘守义清点过人数,回眸问道:“沈老,为何不见令千金?难不成是沈老将人放走了?”

“刘公公不知,几日前小女已经嫁于观文殿学士尹百山做妾,而且已在族谱上除名,公公不会还要插手尹学士的家事吧。”

刘守义狞笑道:“沈老可真是好谋算啊。”

“来人呐,带走!”

“爹,行儿怕……爹……”

沈行是沈易年仅不到六岁的儿子,即便如此,也难逃一死,沈易知道,天子一贯的作风就是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行儿不怕,爹在,爹在。”

相府外惋惜声一片,在他们眼中沈易一直是造福百姓的好官,怎会意图谋反?

“公公,后方庭院有人试图翻墙逃窜。”

“哦?人呢?”

“已经抓起来了。”

“把人带过来。”

“公公,公公,求您饶了小人吧,小人家中还有八十老母啊。”那人拽着刘守义的衣角,满脸惊恐,双腿跪着蹒跚前行,“小的……小的给您磕头了,求您放小的一命……”

刘守义看着脚边求饶的人,眼中未曾有一丝怜悯之意,脸上的神情反倒是看丧家犬般:“好啊,这就放你回去给你那八十老母颐养天年。”

“动手!”

一侍卫手起刀落,方才活生生的人睁大双眼,双手死死捂着血淋淋的脖颈,他惊恐地爬向众人,竭尽最后的气力想活下去:“沈大人,救我……”

众人纷纷向后退去,神色惨白,沈易眼眸中也噙满怒气,他大声呵斥道:“刘守义,别欺人太甚!”

“这是圣意,沈老莫非要抗旨不尊?”

沈易全身颤抖着:“你……”

刘守义拍了拍褶皱的衣角,旋即转身轻蔑地笑起来:“抗旨者,就地斩杀。”

沈易看着血泊中的人,他仰头叹息着,昨日身居高位万人敬仰,今日便跌落泥潭任人羞辱,微微阖眸间,一滴泪划过耳鬓,他究竟是该痛恨己身还是痛惜大势已去。

“押走!”

一声令下,一众人被禁锢了手脚,脚上重重的枷锁声冲散了门前的百姓,沈易回首望去,竟望见沈莜就藏在不远处。

他恐多望,可他亦知道,这是决别的一眼。

两日后,城中众人因一告示争论不下。

“大人,您醒了。”

尚逢年披上大氅,微微蹙眉,转身质问着身后那人:“周伯,那些证物你是何时送出去的?”

“三日前夜,子时。”

“那夜太子殿前失仪,一副萎靡之姿令陛下震怒,太子这般,旁人多少能猜出一些,除了沈易能让太子做到如此,便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

尚逢年指腹轻抚着佩韘,微抬的眸子间似有风云,“可沈易身为同平章事,岂能不知有人要参他。”

话落,他伸出手接下了房檐外的落雪,眼眸中竟透着一丝落魄:“看来是有人先我们一步,只是可惜了宅子里那些证据,竟做了顺水推舟之物。”

“那老奴要不要吩咐人去查?”

尚逢年轻笑几声:“不必,不日便会有人坐上这平章事之位,那时自然就知道了。”

“是。”

尚逢年欲离开,转身之际看到周伯的身影映在雪中,一瘸一拐地挪动着,他的思绪瞬时被拉回到周伯残腿的那日,数年之久,身旁人早已两鬓苍白,身形伛偻。

尚逢年突然开了口:“周伯,近日风雪大,一会儿让傅青给你屋子里多添些碳火。”

周伯探了探腰,并没有展露太多神情,只是浅浅笑着。

“公子!公子!”

尚逢年脚还未踏进正堂,便听见傅青大喊着,他手中挥着一张薄纸,纸上似是画着什么。

他手中攥着官府的告示,弯腰大口喘着气:“公子,沈府上下,腰斩啊!”

腰斩二字一入耳,尚逢年眸子微颤,此间种种天子心知肚明,尚且抛开建国老臣不谈,沈易致仕,权力全然付之,看来身在虎侧亦为虎食啊。

而且比起狠,下手之人还真是不遑多让。

“监斩官是何人?”

“公子,是枢密使韩大人,但属下听人说巡检一职交给了将军府小公子李安,三日后城南刑场问斩。”

“李安?韩杳怎会找了他?”

尚逢年蹙眉,十年前边陲大乱,韩杳在李安之父李韫手下做事,李韫还在世时,也算对韩杳有恩,可如今局势,他将巡检这乌纱帽戴在李安这颗脑袋上,那他的这颗心昭然。

傅青愣了愣,道:“想必是李将军舍命殉国后,朝廷心中觉得有所亏待吧。”

“亏待?”尚逢年指尖轻捻竹叶,叶尖似刃,“李将军可殉国十余载了。”

傅青似是有些听不明白,挠了挠头:“公子的意思是?”

“十余载,这十余载中朝廷可曾安抚过李家人,而且听闻这李安小公子可是出了名的纨绔,这巡检虽说是虚职,但这位子给他坐,他可坐得稳?”尚逢年眼眸犀利,脸上神色渐渐黯淡,“他坐不稳,甚至会为此丧命。”

“丧命?”傅青神情乱作一团,“这韩大人曾是李将军部下,害故人之子是不是……”

“沈易这人声望不容小觑,想当他的监斩官又谈何容易,民间舆论定不会小。”尚逢年将这竹叶在指尖碾碎,“这两日我称病闭门谢客,躲的就是韩杳那老东西,没有人想落人口舌,他自知承不住民意。”

傅青眸子转了转,可他好像还是不明白。

“走吧,先随我去拜一拜这李小公子。”

“是。”

李府内,一众女眷立于堂内,人人手中皆执一本女训,而上座之人双鬓花白,口中不断念叨着什么,手中戒尺揉进年长者的威严里,容不得小辈置喙。

“小公子,老夫人喊您。”一仆人站在李安身后,此时的李安逗蛐蛐正尽兴,生生被这婢子扰了兴致,他放下手中刚淘来的蛐蛐,甚是厌烦:“祖母喊我,何事之有?”

“奴婢不知,只是老夫人请小公子尽快过去。”

“知道了。”

一个时辰后,李安捂着腚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他吃痛着,口中暗骂祖母的戒尺真是恶毒,他迟早要偷出来当柴烧。

“真是的,我还能无故消失不成。”李安小声呢喃着,他如今锦罗绸缎吃喝玩样样不愁,“我又非府内独子,那不还有大哥吗,话里话外点我,我偏不听。”

李安时不时向四周张望着,生怕祖母旁边的老人听到了,正当他回首望去,恰与两个黑衣人迎面相撞,李安猛惊:“你们……来人呐,有刺客!”

“喊什么!”

尚逢年用臂弯束缚着他,傅青手随即盖了上去:“别喊,李小公子,是我,傅青。”

“傅青兄,你怎会在此?这月亮高悬你们怎么进来的,为何府中没人通报?”

“还能怎么进来,都伪装成这番模样了,当然是翻墙进来的。”

李安身后冷不丁冒出来一句话,好是狂妄。

“……”

①观文殿学士:授予重臣的荣誉头衔,一般授予曾任宰相或执政(副宰相级)的高级官员,作为对其地位的认可。象征政治地位,实际职能仅为顾问侍从,类似现代“顾问”或“名誉职务”。(参考的宋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风起局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