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472章 再无牵绊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472章 再无牵绊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14 来源:文学城

阿秋一头雾水地起来,道:“那是何时?”

司马炎默了一瞬,似在默计时辰,而后道:“明日。”

又补充道:“宣旨的人,还在途中。”

他瞧着阿秋,眼中发光地道:“你竟不问是什么旨意,就肯承受,果然是个好孩子。”

这是阿秋首次见到,他眼中闪如野兽般,炯炯有神的精光。但那精光并不含恶意,而只显示他的专注与野心。

阿秋心想你都是上一朝代的人了,我与你计较,似乎没什么意义。

嘴上却硬着头皮道:“君要臣死,臣亦是不得不死。何况陛下只是一道旨意。”

司马炎听了这一句,却是瞬间呆住。

他的目光,由阿秋的眉眼、鼻梁、嘴唇逐一地,缓缓地扫过,似是要在脑海中,将她的五官轮廓细致而深刻地,再描摹一遍。

而后,忽然苦笑道:“这般听我话的,你是头一个。”

阿秋一愣。

再没有想过,这般跋扈的帝王,他居然说,她是听他话的第一人。

阿秋心中密密麻麻掠过司马瑶所说的,关于司马炎执政的小半生。

他登基之初,便没有多少人听他的话。无论臣子、门阀,皆一应听命于中书令上官谨的尚书省。

他娶了上官后,但上官后也不听他的话,常年对他置若罔闻。

到了后期,上官谨请辞,朝廷一应大事终于落到他作主。佞者进,贤者退。可如今看来,以司马炎的聪明,他又岂不知佞臣和小人,比忠臣直臣更不听话,只是阳奉阴违,自有一套对上敷衍的办法,令他无计可施。

后来他想赐死上官后,连最忠心耿耿的大宫监荣遇,也都不是那么听话的。

人皆知主子昏庸,反复无常,于是没有人听话,而是人人都在反复权衡掂量,能瞒则瞒,能糊弄则糊弄。围绕他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

不知为何,阿秋心中忽然感到一阵难过。

这是个孤独的人。

她轻声地道:“我会听陛下的话,好好领您的那道旨意,而无论那是什么。”

前所未有的,司马炎的目中忽然闪亮出火星,却又在刹那熄灭。

就仿佛那火星从未亮起来过。

他扣手于扶手上,忽然发出一声幽幽长叹。

而后意兴阑珊地道:“孩子,我原本仍想将自己的未尽之志,加于你身。那本也是,你应该承担的命运。”

他的下一句却是:“可你这般乖巧,我忽然壮心全熄,对于千秋功业再无一丝一毫的眷恋。”

他看向她,眼中是无尽的温情,叹息道:“望着你,我才发觉,我已得到了我那一生最为渴望的东西。夫复何求?”

他自龙椅上站起身来,恢复淡然道:“明日的旨意,受不受随你。我于此世,再无牵绊。”

阿秋瞧着他高大的身形冉冉没入黑暗,忽然生出奇异地,强烈地不舍之情。

那像是骨血中,千次万次的呼唤与等待。

她忽然一身冷汗地想到一件事:

明天,难道我是要死了吗?

这些已过世的帝后,他们是来接我的吗?

睁开眼睛时,司马炎没入黑暗中的最后一句话,仍近在耳畔。

“别忘了祖龙!”

这似乎是命运的提醒,再度地回响。

映入眼帘的,是窗外隐现的天光。

身侧诸人,张娥须、崔绿珠等已经起床,动作有序地整理梳洗,对镜描绘妆容。

见得她醒来,张娥须悄声道:“师父和薛师伯早已起身出去,为神獒营的大哥和两位大人化妆去了。师父见你未醒,说必然是你太累,特地嘱咐我们不到最后一刻,不要叫醒你。”

阿秋心下了然。孙内人执掌舞部素来规矩极严,睡过头之类的事,是绝不容许。

但孙内人见她仍睡着不醒,却是猜出她昨夜定然出去过,才会有此吩咐。

因为她当年初进棠梨苑时,夜行便曾被扮作鬼伎的孙内人遇见过。故乐府之中,孙内人是知晓她有只身趁夜而出的本事的。

《韶》、《武》大舞,舞者虽然佩戴面具,实则并不能看见面上妆容,但为了恭敬庄重,舞者按礼俗上台之前,亦必傅粉、涂朱、描眉,以提醒警示自己,一旦登台,在台上所代表的,便不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角色与形象。

原为舞伎的崔绿珠和张娥须是会自己化妆的,但神獒营诸位将士则必然不会。故孙、薛两位鸡鸣则起,先收拾自己,而后便去神獒营那边替他们整饬。

阿秋只记得昨夜自己是在顾逸身边睡着,却不知他如何掩盖过众人眼目,将她送回春华苑。

故此她方能一觉醒来,却正常不过的在自己床上。

她立即起身换好舞服,一面梳洗,一面轻声道:“昨夜到今晨,可有什么意外发生,又或是有什么消息传来?”

因为她第一念想起的,便是斛律光与万岁公主之间的密谈。

不知昨夜,万岁公主有否按照斛律光的吩咐,出手去刺杀斛律金。

斛律光曾经说过,在登基大典之前将斛律金干掉,是她这一枚棋子,最后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若万岁公主成功,宫中必定振荡不小。甚至,今日的登基大典就可以不用举行了。

当然,春华苑中俱是南朝使团的人,无论什么紧要讯息,必不会最先传到这里。

故此阿秋亦没有抱多大希望,只是随口一问。

张娥须呆呆地道:“没有什么意外呀!大家白日练功都累了,一觉黑甜,到被师父叫才起来。怎么,难道你听到了什么特别的消息吗?”

阿秋为之语塞,只得答道:“自然没有,我也睡沉了。”

三人还在说话,已听见院中磬声连响三次,其声清越逼人。这是南朝的乐器,是乐师班已经准备好了,提醒所有人员来院中聚齐等待,随时便要前往祭典现场。

阿秋立即再检查自己床榻一遍,确认没有留下任何遗漏,再将“刺秦”紧贴于小臂内侧,从容走出室内。

院内所有人员均已到齐,且已按八佾之舞的队形排列成阵。

只一眼看去,阿秋便察觉了异样:

最初他们一行抵达春华苑时,是六十三人。当时萧长安回答斛律光的理由,是还有一名舞伎正在萧府养病。

昨夜阿秋也曾问过顾逸,他是否就是那最后一人,却被顾逸摇头否定。

但此刻按八八六十四人的方阵排列,可以很容易看出,第一排空了三位,正是留给阿秋、张娥须、崔绿珠三人。

也就是六十四人均已就位。

那无名且不知从何而来的神秘刺客,此刻已然混入了这支方阵之中。

但因为所有人均戴上了面具,且衣着一致,身高气度亦相当整齐划一,若不细看连男女均可忽略不计,要想认出谁是那最后唯一的刺客,便成了不可能的事。

阿秋心中攥了把冷汗,牢记着顾逸所说“能不出手,尽量不出手”的金科玉律,随所有人登车。

她心中已做好了万全准备。

这支舞乐队中已有公仪休和萧长安两名高手,若再加上那神秘刺客,以及五十六名神獒营将士,只要能近斛律金十丈之内,便大有刺杀他的机会。

届时只要动手,她会尽力掩护孙内人、薛红碧和张娥须、崔绿珠这四人。

她们四人是这支使团当中,仅有的四个不会武功的人,却是这里所有人的掩护。

唯有打着南朝乐府的名义,方可以令这一行人成功混入进这新魏王朝的祭天大典。

祭天大典一开始,必由斛律金作为主祭官告祭天地,念诵仪文,他的位置必定是最靠近祭坛正中的位置。

而后便是他们这一支使团,献上上古歌颂先王之治的《韶》、《武》大舞。

直到舞祀结束,作为主祭官的斛律金都不会离开祭坛。那将是刺杀他的绝好机会。

而她将混在人群中,随机应变,看形势做策应和掩护。

只是不知,斛律金今日是否能顺利到得了场了。

他们一行人在内侍引领下,登上德阳殿前的高台,远远地已可见人众排列整齐,是文武百官均已着朝服,整肃就位。

入高台前,必先搜身检验。阿秋之前,正是张娥须。

张娥须发髻上,仍然缀有那枚淬毒的珍珠发针。

大约是并不熟悉汉人女子的发簪首饰,而那珍珠也不甚起眼,并不是什么圆润巨大的样式,搜身检验的士兵只瞧了一眼,便放了她过去。

轮到阿秋时,士兵依样以长刀拍击她身上各处,若藏有兵器,便会有金属撞击声。

阿秋早有准备,以暗劲巡行全身,令刺秦随着举手、放下等动作,先滑至腋下,而后垂手之时顺势滑至肘下,巧妙避过长刀的拍击。

刺秦之于她,几乎已是她肢体触感的延伸,贴于身上,可随意变换位置,能瞒过任何人的眼光。

刚登上高台,阿秋耳中便响起一阵如雷般的鼓点之声,连绵不绝,地动山摇。

她诧异地向祭坛方向望去,因鼓声正是从那里传来的。

一望之下,她几乎呆若木鸡。

至少是人数上千的全副铠甲的白袍北羌军兵,此刻已威风凛凛进入祭坛四周的广场。

人人望之皆孔武有力,且手执干戈,正排列于祭坛前。

而与此同时,帝王仪仗引领下,头戴十二冕旒,身着衮龙袍的新任天子正自侧方进入坛场。

鼓点如急雨繁弦般响起,且一阵紧过一阵,像催促,又像是蓄势待发。

耳畔听得萧长安不知从何处束声成线,气急败坏传来的说话。

“原定的仪式流程有变。第一场,是北羌自己的国乐——千人军阵大舞《破阵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