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466章 孤注一掷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466章 孤注一掷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14 来源:文学城

阿秋对着她的背影,终忍不住道:“无论时势如何改易,每个人的命运仍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姑姑你从前便做得很好,今后亦不必灰心。我们永远都有希望的。”

那大宫女脚步顿了一顿,知道阿秋所指是她毁容求生之举。不知为何,虽明知大势已去,却因着阿秋这句话,腰板又挺直了些许,径自带着小宫女们离开了。

不错,就是朝廷亡了,乱世之中个人命运如野草,竭力之后也总会有生存的能力和办法。

蝼蚁乱草亦可求生。

是夜,阿秋待所有人睡下之后,终于悄无声息地离开春华苑。

她借夜色以隐蔽身形,全面发动“地隐”之术,以身为枢,方圆十丈内的细微声音、动向,哪怕是草丛里一只蟋蟀的声音,均瞒不过她的耳目。

她一路蹿高伏低,不住观察紫宸宫的形势地理,又避开岗哨的监察和卫队的巡逻,最终立足于一处宫檐上,终于确定德阳殿的位置。

那应该是位于中轴线上,位居最高处,筑于高台上的一座大型宫殿,自视觉效果看去,是紫宸宫各组建筑群中,气派最为宏大古老的一座建筑。

此刻德阳殿并无灯火,一片沉沉寂黑。因这是白日朝堂办公处所,此刻夜深,自然无人。

阿秋避过一队巡逻军士,以极快速度掠进德阳殿门内,用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四处扫视、判断、记忆各处的位置。

果然编钟、大鼓已然就位,陈列于高台正中,由此可判断出明日他们表演者所处的位置,便是祭坛之前。

而新天子斛律金的座位,该当是距离殿中大柱五丈左右,刻着重山叠海的九龙椅。

登基大典流程,为祭天,升位,受降,礼成。

最有利的刺杀时机,是作为祭天一环的《韶》、《武》表演之时,因为那时作为主祭人的天子斛律金,必然会在祭坛前方。

这会是作为舞伎的她,距离斛律金最近的一刻。

若在此时,没有找到合适机会出手,令得祭天仪式顺利结束,接下来的环节,斛律金便会自露天祭坛之下,带领文武百官进入德阳殿中,天子登上九龙御座,接受百官及外族使臣朝贺。

而那一刻斛律金也将接绪汉统,成为名正言顺的新魏君主。

那时他们这些舞者已表演完毕,甚至可能并不会有进殿的机会。因为舞者是奴婢而非臣,理论上是没有进殿的资格。那时斛律金高踞天子宝座,作为普通舞伎,要想众目睽睽之下进入殿中,到得他面前,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若给斛律金活到了这时候,最后一次的刺杀机会,便是南朝使节献上求降国书和国礼的时刻。

那时除非她设法混到公仪休的身边,充当国使,方有机会刺杀斛律金。

但此举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将南朝直接牵入受北羌报复的风险中去。

前来刺杀斛律金是她个人深思熟虑后的举动,亦是替普天下无论南北,被奴役逼迫的汉人,做出的孤注一掷的尝试。

她并不想将南朝牵连进来。

但若实际情况,刺杀只能在最后一环完成,她也不会迂腐至放弃这个机会。

原因之一,便是她感到南朝此次派使节前来求降,未必不是在策划一场刺杀。

从使团在中州应变的从容有余,乐府舞伎和其余人的临阵回转,包括直至目前尚缺一人的乐舞阵营,阿秋都本能感觉到,此次的纳降,恐怕并不真是为了纳降而来。

使团的每一步均谋定后动,应对井然。现在人数虽少,对于深悉南朝虚实的阿秋来说,却更像是精心谋算的结果。

无一闲着。

舞伎的存在是为了掩护。

届时上台演出之前,北羌人不可能掀开面具一一检查,只会检查为首几人。这时崔绿珠和张娥绪的美貌便会令北羌人麻痹大意,会以为果然全部都是美貌舞伎,却不会在意后面跟着的是五十四名神獒营军人。

最终的人数已减至无可再减,是为了行动简便。剩下的这些人,即便是看似最弱的孙内人、张娥须,也都是性格坚韧,果敢坚毅,任事决断之人。

这样的一支使团,进可攻伐,退可自绝,可掩护,亦可杀人。

更不必提还有那自始至终尚未现身的第六十四个人。

阿秋判断,若南朝此行真为刺杀的话,那么这个人,才是刺杀的主力,至于已经在斛律光面前露过相的公仪休、萧长安,都只是为掩护之用。

除了她自己,南朝哪里还有这般好的刺者呢?

一念及此,阿秋又不由得想到顾逸对她的另一份良苦用心。

若她当时仍然是南朝的大司乐,这个名为乞降实为刺杀的计划,本来可以令她作为主角。

顾逸将她放诸山海,虽然是阻断了她在南朝宫中继续存在的机会,却也将她自这个计划中摘了出去。

作为曾经的刺者之王,有她出手自然比其他人要稳妥得多。

而若要她参与此行,这样一个有来无回的机会,谢朗纵然再忌惮再不喜欢她,也绝不会介意。

但顾逸眼睁睁放过了这样可以利用她、甚至消灭她的大好机会。

由此亦可见,顾逸从来都不是一个功利的人。

她一念及此,忽然心中警兆立现,立即闪身向后飞退。

直到自己在一处朱红宫墙头上站稳,方有余力抬起头来,向对面望去。

其实一到德阳殿,心中忽然涌现连绵不断的思绪,和眉心传来的阵阵热感,已令她产生异样感觉。

但其时她仍忙于勘察地形,记忆位置,却没有顾得上去理会,一向直心行事的自己,何来这般多的沧桑之叹。

直到那人现身的此刻。

温柔而苍凉的风,猎猎吹过宫城墙头的北羌王旗。

夜色中,顾逸凝视她的眼神,比中原故宫的星空月色更深沉复杂。

他便是那般飘然登上城头,忽然现身于她眼前。

他落脚之处,正是她的身畔。

阿秋心中一时千言万语,却再说不上一句话来。

她忽略了一件事。

顾逸一早便知道她隐身于使团之中。

在建章城门口,使团车队辞别南朝的时候,顾逸便已知道了她的存在。

但她没有想到过,顾逸却会如此突兀的出现于此地,异国他乡的洛阳故宫。

顾逸似是知道她心中所想,道:“每座宫殿都有它自己的秘密,建章如是,紫宸也如是。但因这些宫殿都是汉人工匠所造,所以这些秘密最终也都掌握在工匠手里,哪怕工匠最终都已长埋地下,可……烛龙知道这些秘密。”

阿秋立即明白了,顾逸是在说,此处紫宸,亦有密道和地宫。但当初北羌以兵刀抢掠而占据此宫,将前朝皇室屠杀殆尽,自然没有得到这些秘密的传承。

宫殿的种种建制和造法,也向有工匠的传承,并非民间随意哪个人可以独创杜撰一派。可以说无论是长安的大明宫,洛阳的紫宸宫,南朝的建章宫,都是出自一脉工匠之手。

顾逸……他是百年前的皇子,又是地宫守护者烛龙的好友。他得着这些,毫不为奇。

阿秋略略一想,便能明白其中关窍。她开口道:“但无论怎样的密道,总无法放一支军队进来罢?”

顾逸似未料到她如此一点便透,眼中惊讶之色一闪即逝,而后颔首,口中说的却是:“不能。”

但他却未回答,这个不能,是实际操作上不能,还是祖宗法理上规定不能。

以阿秋瞧过的建章地宫的规模,若要藏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也并不难。但阿秋亦想得到,如此大规模使用军队进入后,地宫的秘密等于便是作废了。地宫毕竟是千百年来帝王家传之秘,是关键时刻用来保命之用,而非用以改朝纂位。故此,大约规矩上是不能动用军队。

阿秋却又想起一事,问道:“既紫宸也有地宫,建章也有地宫,为何无论是先前的中原之主司马氏,还是南桓末帝,都未能逃得性命,而是死于宫中兵乱?”

顾逸嘴唇翕动,却只说了四个字。

但那四个字,阿秋却听得很清楚。

“得国不正。”

得国不正,即是篡位或谋逆,上一代的帝王,自然不会将地宫的秘密拱手送给反叛及谋逆者。

那也就意味着,如今得到这些传承的人,便只有顾逸这个百年前的太子了。

阿秋收回游移不定的思绪,不得不凝聚回当下更为重要的事情上来。

她再道:“少师所有安排,无不稳妥尽善。只有最后一个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提出来,也是太过刁难设局之人。

但不知为何,阿秋此刻,就是想要提出来。

顾逸与她并肩而立,目光深幽望向德阳殿,却没有接她的话。

顾逸不接茬,可阿秋仍是问出了那个问题。

“这一行人,可有生还的机会?”

昔在兰陵堂,刺杀前勘探地形、安排路线,事前清场,事后清道,以及拟定刺杀后的撤退路线及掩护,均各有专业分工,由各堂完成。

所以阿秋以往行刺十三州,虽然看着孤人只影,一击远扬,但无论事前事后,无不经过精密的测算。

这也是兰陵堂能够传承千年的原因。

若每刺杀一次,便损失一名刺者,那是拿本堂弟子当作一次性使用,这样的生意谁也做不长。

此刻顾逸现身紫宸宫,她已清楚自己所猜测十有九中。

这支使团,本就是为行刺斛律金而来。

故当初顾逸明知她夹杂其中,也猜到了她的用意,却没有阻止。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因此,她对顾逸提出此问。

但阿秋也知,古往今来的刺杀局中,也有一种,是注定的有去无还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