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433章 隔世荒凉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433章 隔世荒凉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14 来源:文学城

阿秋一念及此,默然感佩之情犹深。

上官谨人称武侯再世,据上官玗琪说,其实他极少插手管理族中事务。但仅从他对司马瑶的安排而言,便可见其思虑之长远,用心之良苦,非汉之张良,蜀之诸葛莫能相比。

连高踞皇位,终日醉心酒色以麻痹自己的司马炎,均感到这份秋风未动蝉先觉的苦心,故而并未作任何反对。

于是,曾经煊赫风光无比的琅琊君主的婚礼,竟然便是一顶黄布软轿,几名宫人,送入上官家的大门。

连二门都没有入,她便在门口叩首,谢过了上官家接纳之德,卸去喜服,将花冠、珠钿尽留在轿内,只一身布衣,一柄重剑,就那般轻简徒步入上官墓地而去。

从此,琅琊郡主“京中一霸”的时代便由此谢幕,而上官禁地多了一个默默无名,清苦修行的习剑人。

所有的剑法,皆可入道,因为最终炼的是人,淬的是心,而不是剑。

司马瑶无论是练司马家的重剑,还是上官家的君子剑法,以她心无旁骛,醉心于剑道,日夜精进不懈的砥砺之诚,剑于合道只是迟早的事。但反映在技巧与搏斗中,反而她后来改练的君子剑法,因与她本性截然不同,故而束手束脚,不如大开大合的重剑,容易走顺路子,发挥出原本十成十的功力。

但上官谨必然也看得明白,若最终追求的目的是以剑入道,那么司马瑶入上官家所走的,也不算是弯路。

她会在极其漫长的岁月中,感受不到自己剑术的进步。会在挫折与困惑中,不断锤炼自己习剑的本心。

剑士所追求的至终目标,便是打架能赢吗?若是,她早可仗麒麟百斩,称霸建章,又何须入上官禁地修炼这默然世外的君子剑法,皓首经年。

阿秋轻声地道:“以武道修行的道途而论,您也不算走了弯路。忘其虚,方可得其实。这些年来,您停滞在普通剑手的境界,却从未因此气馁甚至放弃,依旧如常练习,从未一日懈怠。您的剑心早已圆满,只在了拿到称手剑器的这一刻,方才示现出来。”

自前桓显贵的琅琊郡主,皇族第一剑手,到执意与家族决裂,成为上官氏之妾,再到默默无闻、剑术平常的守墓人。这其中的每一步,对于司马瑶的心性,何尝不是巨大的磨炼。

但她从未后悔。

踏上这条路所需要的决心、意志和勇气,才是她以剑入道,成为本代第一剑士的真正原因。

以武道成就而论,司马瑶已超过阿秋平生所知的任何一人。

司马瑶默然片刻,而后深深道:“但若没有他,我也可能只会是那个跋扈骄纵的琅琊郡主,在史书上留下荒唐任性的一笔,最终随着前桓的覆灭,殒身于建章宫城的烟火。”

不会有今日,这样一位超卓剑术大家的横空出世。

上官谨于电光石火的两面之缘中,向她揭示了人生的另一种存在方式。那是与沽名钓誉、玩弄权术的皇族世家孑然不同的,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思考,真实而坚强地存在短暂的人生中。每一次为自己或为他人作出选择,都透露着智慧和坚韧。

在遇见上官谨之前,她或许会使剑,却不曾懂得人生。

阿秋闻此,终于诧异道:“两面之缘?您后来顺利进入上官禁地,继承守墓人传承,却再也没有见过前中书令大人?”

司马瑶摇头道:“守墓人剑法分为雌雄两脉,我是女子,故继承的是雌剑七星,由上一辈的女性守墓人传授,中书令大人所学的是雄剑冰篁,和我这脉没有什么干系,也无法教我。而且,他自破誓出墓,便也已经下了决心,此生不会再踏足禁地一步。”

阿秋乍闻此言,怔住了。

所以,哪怕后来司马瑶入了上官家谱,成为了上官家之人,又继承了守墓人一脉。但她和上官谨的缘分,却止步于少年时的那匆匆两面。

第一面,西市书肆门前,绯红裙装的郡主鬓插御赐明珠招摇过市,为争一本书而亮剑,令“青衫一剑,隐世高风”自此变为了“青衫一剑,倾尽江左”,他平生只出过一剑,便是因她的不知轻重。

第二面,上官家的深宅大院,中书令的书房之中。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她隔着一室的书香文气,望着他伫立窗前的背影。而他对她说,抱歉。

听故事的阿秋,以为其后故事,还会有很长很长,很多很多。

譬如,大桓琅琊郡主抵死不肯嫁去幽州,却软硬兼施,说动了父王和武帝,允诺她嫁入上官家中。

那么,即使是作为上官谨的长辈,他们也总还会有彼此遇见的时刻。

也许是在上官义八十岁的寿宴上,绯红金簪的如夫人司马氏,会在上官义的授意下,代表宫中的尊贵权柄,向前来贺寿的,家族中劬劳功高的侄子上官谨,执金壶以劝谢御酒。

又或者是上官谨取得渡江大捷,朝廷再度金册封赏,赐位国公之时,合族前来道贺,上官义也会领着从前的琅琊郡主过来,尽长房的仪礼节数。

即便是司马瑶不曾进二门,便脱去新装花簪,单人只剑从此直入禁地,阿秋以为他们也还会有很多,相遇相处的片刻。

她所学是他一脉,她曾当面说过要拜他为师。阿秋想上官谨怎地都会抽空指点她一二。

但所有的故事,都从此没有了然后。

原来司马瑶和上官谨的缘分,一生就只有这么多。

哪怕后来,司马瑶苦苦争取,最终得入上官门楣。

甚至于住在他曾经修行的地方,对着他曾经看过的风景。清溪流泉,茂林修竹的碧色从来不会凋谢。

她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

但司马瑶一生可以做的,也就只能如此,无法再多。

地上满阶竹色,远山月明松风。

司马瑶抚摩着“麒麟百斩”上刻画的纹路。此刻她的剑术大成,已臻前无古人之境。以阿秋看来,当世再无敌手。

但她从前开朗的眉间,此刻分明写着寂寞如雪。

当年上官一剑,如惊鸿照影而来,打破了少女看似热闹实则孤寂的生活。后来,她苦苦为此追寻,中夜起而难寐,真的只是为剑吗?

而更令阿秋隐痛的,是她想到了自己,也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她从前以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缘分,可以无限期的延长,纠缠,若相识了,便会是一生一世。

却不知道每次的短暂相逢,也许都是指尖漏去的沙,风中不住逝去的雪花。

只是那时的司马瑶,不曾懂得自己。

“我入上官禁地之后,勤习剑法,虽然此后再难有寸进,我只当是自己练得不对,仍然是一心一意照着上代守墓人的教授,日日苦思练习,从未懈怠一分一毫,也就没有再理过外面的事情。”

“其后第二年,皇兄的婚事终于不能再托,上官家的琰秀受封为中宫。帝后大婚,那是轰动合族的一件大事,亦令整个当时的王朝皆震动,但我却自始至终僻处禁地,专注剑道,从未管过。”

阿秋心中明白,那是因为既为守墓人,便等同于出家,人间的悲喜从此再也与她无尤。

“此后我唯一再见外人的机会,便是皇兄偶尔的召见。我甚至连我父亲都很少见。但即便就在这数年才有一次的召见里,我亦能感受到大桓犹如风雨飘摇的末世气象,所有人似都在硬撑着一口气,支持着这岌岌可危的江山。”

“他们婚后的第四年,上官琰秀忽然病逝。这个打击令皇兄彻底溃散,行事更加偏激胡乱。我听说中书令大人,似乎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只是,他明面上从未在族内说什么,而是一心一意扛起了迎击百万胡马南下的渡江大战。”

不。阿秋在心中呐喊。他不是没有说什么,他秉夜持冰篁剑直闯内殿,要为琰秀之死讨个公道,甚至与天机四宿决斗,身负重伤,造成了他不可逆的天命:他应德宗恳求而入世定乾坤,活不过五十岁的谶言即将应验。

他只能收拾起个人所有情绪,竭力专心以应付接下来奠定南朝二十年格局的这场大战,再无力去管旁的事情。

“再后来,新朝建立,而他……而他……”

司马瑶忽然之间,就流出了眼泪。

先是一大滴,而后又是另外一大滴,轻微地噼啪,滚落到麒麟百斩的剑身,砸出微弱的水花。

便像那一夜,少年时的她闯入上官谨的书房时,庭院里连绵不断的雨声一般。

眼泪越来越多,直止不住地倾泻而下。

因为这是这么多年里,她从来也无能为力面对的悲恸情感。

而他,果决地自缢于长江之畔,武圣祠内。他的衣冠冢,永远遥望着北方。那里有他所抱憾、亏欠的战友知己,和故国河山。

她知他心怀天下,出为苍生。可是,后来的那么多年里,他有没有一次,如她忆念他一般的,回忆起她?

他真的没有活到五十岁。

他享年四十九岁。

他为前代帝王司马家,保存了唯一的一线血脉,那就是她。

在这个瞬间,司马瑶忽然感到巨大的撕裂和心痛。

上官谨,你我平生,只有两面之缘,其中一面,还是我趁夜逾墙才能得来。

可是你改变了我的一生。

为何我直到了此刻,才知道,你对我的重要?

在你已经长埋泉下,很久很久之后。

阿秋再不忍见司马瑶落泪如雨的情形,悄悄转身离开。

原来许多遗憾,是埋藏在岁月深处的刻痕,亦是隔世的荒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