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425章 青衫隐逸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425章 青衫隐逸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14 来源:文学城

其人身材颀高,一身洗得发旧的青衫,面容古拙,唯独两颧的深刻纹路显示出他常年惯于思考的个性。

这人的装扮和气质,怎么看都像是一名文士,更似是常年从事幕僚工作的那种人。

唯独他那只握着剑,纹丝不动的手,所展示出来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清楚地表明,他是惯于用剑之人,而剑本身亦是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犹如他灵魂的影子。

他刚才轻而易举地击开了她的“麒麟百绝”,但由他的表情来看,他甚至没有思考过这一剑应该怎样击出。

他的心神应当还在别的事物上,只是信手、随意地卸开了她这一剑。

与影子为伴的剑士。

不知为何,司马瑶的心中忽然掠过这么一句话。

她几乎是瞬间便被对方身上这种神秘复杂的气质,无比强烈的吸引。

那是一种黄河决堤般的无可名状的汹涌情感,犹如冰雪见到太阳,松柏见到高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外之。

那名青年男子在自己的剑被“麒麟百绝”当中击断后,立即向后滚地急退,此刻却整衣跃起,拍去身上方才沾上的尘土,没有半分感到失去面子的窘迫感,而是一手将背后藏着的书恭恭敬敬举至身前,口中道:“书已买到,请中书令大人见览。”

当“中书令大人”五个字宛若惊雷般,在她耳边响起时,司马瑶终于明白了,现在站在她眼前的,乃是何人了。

大桓万民心之所向,一手缔造如今中兴局面的,被目为南朝第一人的,中书令上官谨。

青衫一剑,隐世高风。

除开他的文韬武略,他的剑法亦是大大有名。但只是,从未有人见过他出剑。

但她今日,见到了。

上官谨似终于从思考中回过神来,皱眉向那青年男子道:“我让小朗你过来买书,为何却会与人争执至当街动武?”

那叫做小朗的青年男子不卑不亢地道:“并非是我非要动手,是这位小姐的仆从在店内非要强争此书,我记得中书令大人吩咐了必要此书,不敢相让。而后是这位小姐的仆从先动的手。”

司马瑶仿自梦幻中回过神来,立刻反驳道:“你方才直瞪瞪地瞧了我好半天,这般无礼,你怎不说?”

她平素何等骄横,可对着大桓第一人的上官谨,虽明明是对方理亏,她也使不出半点平日的刁蛮,而只能口头上争辩几句。

上官谨如有所悟,再看向那名男子,那名男子也是一怔,而后躬身道:“禀大人,谢朗并不是无礼直视这位小姐。只是一瞥之下,发觉她头上的金簪,耳下的坠子,似乎大小姐也有一副同样的,故有些疑惑。”

上官谨的目光终于向司马瑶看来。

而司马瑶的心神瞬时立告失守,慌得不知什么似的,目光完全不敢与他接触,而只敢低下头来瞧着地。

上官谨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不疾不徐,悠游从容:“这位小姐剑法造诣惊人。剑术本以轻灵敏捷见长,而小姐的剑术别走蹊径,以沉猛厚重取胜。小姐的剑亦是别具一格,重量长度均逾于普通佩剑,其他人的剑若遇上小姐的剑,只有断折的份儿。若说剑乃百兵君子,小姐的剑便是剑中的王者。最难得你年纪轻轻便有此修为,殊是不凡。”

司马瑶低着头,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只听得对方夸赞自己的剑法,心中又是开心,又是不好意思,心中便想:倒也没有你说得那般好,至少就比不过你手中之剑。

她也不想想,上官谨本身是一代剑术奇才,有地仙之姿,且年纪也长出她足足一辈。如他这般的剑手,放眼南朝近百年,统共也就这么一位而已。

上官谨的声音仍然不轻不重,在她耳畔响着:“建章习武之士虽不少,但以重剑能独出一帜者,却只有一位,便是琅琊王司马骏。且小姐头上的明珠金簪,耳畔的坠子,均应出自内制御赐,故此小姐的身份,不问可知。”

司马瑶不意上官谨从自己所使的重剑,和御赐金簪这两件事上,便一口叫破了她的身份。

此刻心中虽已经慌作一团,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躬身行礼道:“琅琊王府司马瑶,见过中书令大人。”

作为琅琊郡主,这般与上官谨的从人强抢一本书,且竟使出了杀招当街伤人,若是落到朝臣耳中,必然少不了一顿重重的参劾。

若只是如此,她其实也未必怕到哪里去——这倒不是说她视人命如无物,而是司马瑶素来敢作敢当,若方才真的伤了谢朗,要她自己性命以偿,她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

但对着上官谨温和从容的目光,她只觉得有如针刺,简直丢人到家了。

那青年人谢朗却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道:“原来是琅琊郡主,难怪。”说着,便向司马瑶一抱拳,谦恭有礼地道:“小人不识是琅琊郡主,只觉得发簪样式少见,故而冒犯了。”

司马瑶恨恨地想道,原来这个谢朗也是懂礼貌的,方才不是视我如无物,便是作刘桢平视,冒犯之极,实在可恨!

上官谨微笑道:“郡主不要见怪,小朗如今在陛下身边当差,你或许未见过他,但陛下前几日赐予我们家琰秀,与你这副一模一样的金簪耳坠,正是由他送至府中,大约因这明珠实在罕见,小朗没有想到会在此处见到,便多瞧了几眼。”

司马瑶蓦然想起,皇兄赐她这副金簪耳坠时,似是说过,这明珠稀有,以南朝之地大物博,也只作了两副成套的。她当时便开玩笑问过皇兄,另一副他给了何人,皇兄却只笑而不答。她心想必是赏赐了哪位美人,也未再问。

如今方知,原来是给了上官琰秀,未来的大桓皇后。这样说来,方才合情合理。

司马瑶至此终于气消,还礼道:“原来是一场误会。我方才出手也重了,望谢公子海涵。”

谢朗不卑不亢地道:“郡主神功盖世,小人不敌方是正常。不过郡主和贵属日后还是不要这般在大街上随意动手,因此举有违我大桓法度。”

司马瑶才刚刚缓过气来,立即又被谢朗这句呛到脸色发白。这是直指她对从人管束不力,以武犯禁。可此刻中书令上官谨就在跟前,她虽骄横惯了,心中纵然不服气,哪里敢顶撞半句。

事实明明摆在跟前:谢朗无论怎样说,方才不过是多瞧了她几眼,可她一出手便是要人性命,即便说到金銮殿上司马炎面前,也是理亏。

阿秋听到此处,亦心中乍舌。

原来如今的天子,从前的左中郎将谢朗,年青时亦是这般地不好惹。

以他此刻对上官谨的忠心和不畏强权的个性,便可知他为何后来能在宫中深得司马炎宠信,平步青云。

上官谨却是岔开话题道:“郡主方才似是为了这本书,方才和小朗起了冲突?”

司马瑶哪里敢多看一眼他手上那本装帧精美的《山河图要》,只是低着头道:“司马瑶不知此书是中书令所要,故而大胆冒犯。若知是中书令大人在此,司马瑶绝不敢争夺。”

上官谨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道:“这意思便是说,若今日非我在此,不但拦不下来郡主方才这一剑,也不能阻止郡主必索此书的意图?”

司马瑶怔了一怔,并不明白他何意,只是从实答道:“……大概,确是如此。”

若是旁人,她要么恃武力强夺,要么会报出琅琊王府的名号以权势相迫,总之这书必然是要到手的,顶多过后多给对方些钱了事。

否则她今日岂不白白装扮出门了这一趟?

上官谨听得她的回答,竟微微一滞,沉默不语。

她不明所以地抬起头来,首次与上官谨的视线对上。

但见上官谨的眼神并无责怪,而透着若有所思,像是瞧着她,却又更多是在思考。

她很不习惯这般被人打量,那就好像她并不是个人,而是一道难题一般。

谢朗在旁从容道:“如今高门世家风气,强取豪夺仗势欺人乃是常态,郡主自幼生长如此环境中,难以出淤泥而不染。以郡主之尊,今日尊仆并未上来便对着谢某拳打脚踢,而是好言相劝,已算得客气了。”

司马瑶听得他如此说,脑筋便有些转不过弯来。这谢朗听着似是在替她说好话,怎么又句句都像是拐弯抹角在坑她的?

她还未反应过来,一侧的家仆厉文是老江湖,如何听不懂,他怒容满面,冷哼道:“若说仗势,谢公子若非仗着中书令大人之势,又怎会在店内对着小人的一番好言好语,眼皮都不抬一下?”

其实这话要掰扯起来,便有些说不清了。

谢朗既然是建章高门之一的谢家子弟,本身又在宫中任职,由他出面来替上官谨办事,又有什么必要客气应对一介权贵家仆,听他好说歹说,还得殷勤热情应酬?

但若谢朗真的只是一介布衣平民,又真地就敢对厉文还算客气体面的一番言语交涉,就这般不理不睬吗?

谁料谢朗淡声道:“明知尊使来意不善,而此书我断不能让。好说又如何,歹说又如何,最后仍不是要动手。”

这一答却大出乎了司马瑶和厉文的意料。原来谢朗并不是恃仗官职和家族故而傲慢以对,而是在当时情况下,已做出今日无法善了的判断,故此决定更不兜搭,速战速决,脱身为要。

由此亦可看出谢朗作风务实与硬朗。

厉文再度变色,手已按上腰间佩剑,颇有今日事难善了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