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388章 我帮你写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388章 我帮你写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4 05:50:28 来源:文学城

这一夜灯火通明的云龙殿前,数十丈处的暗影里,在他的严厉质问下,上官谨恍惚又看见了,数十年前,那个少年广陵王张口结舌,手足无措的模样。

他瞧着这位阔面大耳的王爷,在灯下握笔搔首踟蹰了大半夜,而纸面赫然仍只抄了一个白天太傅所命的题目。

就连他这个素来吃惯了苦的人,亦只觉熬得心烦意乱,呵欠连天。

(上官谨虽然清苦自律,日日早起练剑读书从不懈怠——但,自律的人都不熬夜。)

在司马晋元不住唉声叹气,叹到第八十回时,他终于不好意思地抬起头来,对身边撑着眼皮掌灯的侍婢内侍们道:“不如,你们先去睡?本王这篇功夫……怕是还有大半夜方能交得出。”

这位王爷虽然不甚聪明……但御下甚宽。也就剩一个“人好”了。指望前途的学子士人,都不往他跟前凑。倒是粗使下人们,倒还念他好,故此肯陪他做到大半夜。但他既说了可以不用,这几个人自然也乐得去睡觉——在宫中当差的,谁不是小心侍奉日夜无休,还能嫌觉睡多了不成。

上官谨以衣袖遮住面容,不动声色地咽回了一个呵欠,却是丝毫未动,目光灼灼地瞧着这位呆王爷的背影。

他是藏拙,侍奉主上却不是懒惰划水之人。司马晋元既然要挑灯夜战,他是必要奉陪到底的。

奴婢可以躲懒怕事,但臣子需死节尽忠。这是上官家刻入血脉的家规誓言。

连熬个夜都熬不起的话,那也太小看他上官十三了。

四五个下人称喏,简单打扫了一下离去,书房终于变得清净。

见四下终于无人了,司马晋元将沾上的墨都早已干透的笔,远远一扔,而后瘫回坐席之上,整个人躺在书案之下,并且极长、极长地,呼了一大口气。

终于不用再装了,他如释重负。

方才那个叫兰儿的侍女,已经给他磨过四五回的墨了,砚台都干了好几回。

那个叫辟雍的小内侍,更是骂骂咧咧地,一会走来走去替他打蚊子,一会又挑起灯罩看灯光亮不亮。

总而言之,他觉得自家主子做不出文章,必是空气不够流通,灯蜡不够亮,又或者蚊子太吵——全然没有意识到,他自己是最吵的那个。而且王爷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写不出文章来,哪怕冰冻三尺,毫无蚊子。

对着这么些个为他着想的人,他又怎能如现今般,把笔直接扔掉,宣告:“本王就是写不出来,本王真的不是读书的料。”

宫里宫外,明里暗里嘲笑他是草包王爷的人,还少吗。

为什么还要让身边这几个,最信任他、对他满怀希望的孩子失望。

他们都是他从广陵老家带出来的,还有母妃,也在那里。

母妃没什么文化,从前只是个针黹房的粗使宫女,只因还有几分姿色,便入了先帝的眼。但那几分姿色,放诸纸醉金迷的王都,也不过是过眼即逝的一两片花瓣。

若没有他这个儿子,恐怕母妃早已以一个落满灰尘的小小嫔位,被人遗忘在宫里某处无人问津的角落。

其实他不想来建章的。封了外藩,和母妃僻处在广陵之地的日子,虽然穷苦,却是他生平少有的,不受人欺负、嘲笑的时光。

他很知道,他不如其他兄弟们聪颖、有天资,也没有他们那些背后势力雄厚,世居建章的外戚娘家。很多皇子的母亲本身便是精通诗文的世族闺秀,大家千金,教导起儿子来得心应手。

当然,也会有意无意申饬自己的儿子,不要和他这个粗使婢的儿子来往,虽不至于学坏,但多少会沾染粗鄙不文的习气。而风度和出口成章的才华,无疑是建章以清谈为主要娱乐的贵族阶层的通行证。

再没有比一个贵族,被人说粗鄙更让人难受的了。哪怕他是皇帝的儿子。

他知道自己和建康宫城格格不入,这里完全不是他该来的地方;他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地里嘲笑他这个草包皇子,他想和母妃一起,感受她即便笨拙却仍努力替他梳篦头发的温度,他知道母妃是世上唯一视他珍若宝贝的人。

但母妃要他来建章。

“我儿,不要错过这个被你父皇看重的机会。为娘不济事,我怕我身后,你没有人照顾。”母妃的手指缕过他墨黑头发,有冰凉的泪珠落在他脸上。

母妃不是要他攀附权贵,只是她担忧自己呆呆笨笨的儿子,在她身故后,便在世间再无亲人。

回到建章,那至少是他的父亲,那里至少有他的兄弟。她想着会不会好一点。

母妃把自京到藩流落这些年看下来,最值得信任,最笃厚忠诚的几个侍婢内侍都指给了他,再三郑重拜托,直到他们都拍着胸口发誓,即便自己性命不要,也一定会照顾好广陵王。

母妃也拿出了所有的体己银两,那是她在不受宠的岁月里,一分一毫地攒下来的月例。

临别时母妃的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滴落成串,他觉得那是世上最好看的珠子,比那些华丽高贵的嫔妃们脖子上戴着的水晶珍珠都漂亮。

所以,他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不就是写不出来文,背不上来诗赋,在宫里常常被人看不起嘛。

他有世上最好的母妃。他深信,那些趾高气昂兄弟们的母妃,都不如他的母妃温柔,不如他的母妃善良。她们虽然看起来都很有教养,也很高贵,但一定都没有他母妃好。

母妃是天上的仙女。

可是为什么,想到这里,他不是应该自信满满吗,为什么他现在却在嚎啕大哭呢……

上官谨竭力保持着端正的身姿,跪坐帘后,几近目瞪口呆地瞧着扑倒在席子上,捶胸顿足,泪流满面的……广陵王。

饶是他智比诸葛,才过管仲,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半个时辰前还抓耳挠腮、苦思作文的王爷,这会为何却会突然全面崩盘。

不就是写不出来文章嘛……不至于的吧。

上官谨自幼在家学接受启蒙,也曾见过写不出文章的堂兄堂弟——哪怕是文采斐然的上官世家,也不是人人都能过目成诵,七步成诗。

身为学霸的他不很能明白,却表示理解:这就是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概率问题。

但那些堂兄堂弟与广陵王爷区别,就是前者会潇洒地表示,对这些腐朽古旧的夫子言论不屑一顾,他们可不是书蠹,人是活的书是死的,岂有活人被书给逼死之理。

散学后,该逛青楼逛青楼,该遛鹰走马的继续遛鹰走马。完全不会放在心上。

可是广陵王却像是……真的和书杠上了。

这些天他眼睁睁瞧着他折磨完自己又折磨太傅,一篇策论翻来倒去背到半夜都背不熟。课堂每次举手开口都必定红着脸结巴,太傅等了大半晌过去,都答不全一句完整的表述——明明那篇文章前天晚上闹到三更才背熟。

现在太傅都不点他名了。

无论他多么满怀期待地举手。

因所有人等他回答太耽搁时间,拖沓了课堂节奏。更何况还有人会忍不住窃窃发笑。

其实上官谨很想劝一劝他,算了。

但身为侍读的职业操守,要求他不能这般公然与自己的职责唱反调。

他不应该是劝王爷勤学,上进的嘛……

但上官谨的内心,真的很想说:

不是这块料,来点个卯,混个脸熟就行了。很多纨绔都是这样的。反正现在全皇宫都知道广陵王是什么情况,没有人会怪罪他的。

不必那么努力——

不必那么努力的读书、作文——

不必那么努力地强融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你努力的样子,好笨。

但上官谨虽然是上官家的怪胎,却始终还是继承了上官世家的温恭俭良让的风度。

他眼见着主子广陵王扑倒席面,涕泪交流的模样,想着君子非礼勿视,他是不是应该当作没有看见。

毕竟贵族的风度之一就是要顾及他人的难堪颜面。

但贯穿他骨子里的后天教养,与先天的不忍之心,天人交战了半晌之后,他作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他尝试着出声,小心翼翼地道:“要不,我帮你写?”

而后,他便见到了司马晋元抬起头来,挂满泪痕的脸上,如同白日见鬼般,又惊又心虚的一脸仓皇茫然,手足无措。

就如同今夜,被他质问时的此刻,一模一样。

要到很久很久之后,司马晋元才有机会让上官谨知道,那一夜他不是因为写不出来文章哭的。

他只是太想他的母妃了。

但那已是好些年后。

因着上官谨的捉刀代笔,司马晋元得着了他灰头土脸的宫廷教育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几次高光。

他仍然记得他在上官谨提议下,初次作弊时的心惊胆颤。

他虽然笨,却是这辈子没做过这种事。当然他不知道上官谨也是首次做这种事。

平常人哪里请得动上官谨作弊。

不过上官谨很淡定的告诉他,只管把他前一天教他的东西,在大臣面前背出来,噢不,是演出来就行了。那些条陈,并不诘屈聱牙,都很简明通易,恰恰就像他这个样子的人,经过明师提点后,所能答得出来的最好的样子。

司马晋元战战兢兢地道:“太傅、还有那些臣工,都是很聪明的人罢?他们若是就着我的话稍微再问一问,我就什么都答不上了,怕不要露馅!”他们肯定都很聪明,平素看他们瞧他时那半讥嘲半不动声色的表情,他就这般觉得。那是一种“我什么都知道但我就是不说”的聪明人,才会有的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