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刺客行 > 第4章 【三】皇城辛秘

刺客行 第4章 【三】皇城辛秘

作者:西沉月亮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1-05 13:16:40 来源:文学城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城门上观望的民众发出阵阵错愕不已的惊呼。箭矢如雨倾泻,顷刻间就射倒了无数人马。循王大惊,连忙长呼守卫反击。守城卫士哪里预想过这样的场面,不由分说也挥舞着刀剑上了场。一时间刀箭相撞,血雨腥风。

桓千蘅起先被惊了一跳,而后紧紧蹙着眉,脑中一片混乱。变故突来,阿丽嘉惊慌失措地掀开车帘,飞来的一根箭正巧插在了车辕之上,吓得她缩了一缩。

阿丽嘉的銮车很快就要被扎成筛子,桓千蘅一开始并未想着露面去帮上一把,毕竟与自己无关,直到一团云似的身影先飞了出去打断了他看戏的心情。凌雅之直奔銮车处,展开扇子,虚空旋转划过,那薄如白纸的扇面竟如精铁般刚硬,将暴雨般的箭矢全然挡下。

凌雅之来到阿丽嘉身边,也不管认不认得人家,直接将她拉到自己身后,反手又将一箭打断。

奈何飞来的箭源源不绝,十分密集。他一手护着阿丽嘉,一手以扇抵挡。百密难挡一疏,一发角度十分刁钻的箭矢飞来,他抽手不急,无法抵挡,只能拉着阿丽嘉倒退一步。然那箭矢还是贴着她的小腿蹭了过去,瞬间血涌出来染红了鞋袜。

阿丽嘉吃痛呼喊一声,倒在了车辕上。凌雅之一心一意扑在挡着各个方向飞来的箭上,并抽不出手来管她的伤势。

桓千蘅在城门上冷眼看着。情况未明凌雅之就敢加入这场乱战,果然爱好多管闲事。他也飞了出去,在半空中抽出腰间缠绕的长鞭,半空中盘旋一遭,瞬间将一把箭矢卷在一起,零零散散地落在地上。

鞭对箭本就优势不大,他只想速战速决。飞到阿丽嘉身边,揽住她的腰便飞空腾起。凌雅之断后,将试图截杀二人的箭挡下,桓千蘅趁此机会将阿丽嘉带离灌木丛,飞往远山密林,借着乱七八糟的石头和杂草的掩盖,融入山中消失不见。

确认四下无人,桓千蘅把阿丽嘉放在一处平坦的石块上靠着,这才有功夫看清她的相貌。

阿丽嘉的面纱已然散开,她生着一副西凉人独有的异域骨相,美目流盼,娇艳的一抹红晕自两颊散开,宛若三春芳桃。只是或许因为疼痛,她嘴唇发紫,冷汗津津,眉心揪成一团,胸腔起伏得厉害。

桓千蘅试探道:“公主殿下,你还好么?”

阿丽嘉摇摇头,豆大的汗珠子从白皙似雪的额头上滑落下来。

凌雅之随后赶到,二话不说便蹲下来,道:“公主殿下,得罪了。”

他扶起阿丽嘉的小腿,红纱灯笼裤已经被锋利的箭头划破,流出的血液逐渐由红色变为黑色。桓千蘅看了一眼,便道:“箭上有毒。”

凌雅之一改嬉皮笑脸的容颜,说道:“看来那些人是下了死手。桓兄,现在长安城必定一片混乱,这荒郊野地里又无医馆药房,如何是好?”

桓千蘅看着阿丽嘉十分痛苦且说不出话的模样,伸出二指,将她身前的穴道处点了一通:“公主,我封住了你的七经八脉,你会有无力的感觉,但会减缓毒性侵入肺腑的速度。”

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青瓶,拔开塞子,倒出来一颗黑色小药丸,放到阿丽嘉嘴边:“这是清热解毒丸。”

“多、多谢。”阿丽嘉把药丸吞了下去,挣扎着说出了两个字。

凌雅之看他随身携带解毒之药,又惊又奇:“这就行了?”

桓千蘅道:“这毒毒性并不凶烈,我的药虽然不能算对症下药,但可以缓解症状,以保没有性命之忧。之后她可能会难受几天,待身体自行排出余毒就没事了。”

凌雅之点点头,撕下袖袍上一缕布条,仔细地把阿丽嘉受伤的小腿裹了起来。她缓了一会,气息平稳了一些,才慢慢打量着两个人说道:“你们是什么人?”

凌雅之道:“在下凌雅之,那位是桓、桓.....”

“桓”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压根还不知他名字到底是什么。阿丽嘉询问的目光投过来,桓千蘅道:“我无名无姓,不足挂齿。”

凌雅之试图得知他姓名的意图又一次落败,说道:“我们这位桓兄弟,名字金贵的很,无论如何不肯告诉别人他到底叫什么。”

阿丽嘉轻轻笑了笑,说道:“多谢两位少侠救命,只是不知道那些刺客究竟是何人?”

桓千蘅道:“公主若不知,我们岂会知道。”

阿丽嘉还待说话,忽然风起,凌雅之雪白的长袖微微飘起。他警戒地转过身,身后高大的密林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然靠近。他展开折扇,放在身侧:“有人来了。”

阿丽嘉的心一下子紧在了嗓子口。她从小锦衣玉食,温室里长大,何曾见过这样刀光剑影的场面,方才一波惊魂未定,现下是个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下意识地拽住了身旁桓千蘅的衣袖。

桓千蘅低头看了她一眼:“别紧张。”

眼前这个男人低沉的话语似乎有什么魔力似的,阿丽嘉的心瞬间就定了几分。密林中,一个人影渐渐浮现出来,凌雅之握着扇的手也紧了,蓄势待发。

那人从林中走出。他人高马大,一身黑袍,面带黑纱,手里握着一根短匕。这再熟悉不过的扮相让桓千蘅脱口而出喊道:“楚帆?”

楚帆一愣,上下打量着桓千蘅,几日不见他改头换面,差点没认出来这是谁,愕然道:“桓大人,您怎么在这儿,您没走吗?”

“有点事耽搁了。”桓千蘅随口捏了个谎,“你是来找三公主的么?”

“正是。”楚帆看了一眼倚在石头上的阿丽嘉,却莫名其妙指了指旁边站着的凌雅之:“桓大人,容我问一句,是这位公子救了三公主吗?”

他问得奇怪,桓千蘅道:“我们一起救的。”

楚帆重复了一遍:“桓大人,是不是这位公子救的三公主?”

“我......”凌雅之走上前来想插一句话,桓千蘅微微蹙眉,忽然抬起手制止了他,对楚帆道:“不,是我一人救的,他就是个过路的。”

凌雅之四下看了看,又指了指自己:“我?过路的?”

桓千蘅冷冷的目光扫来,凌雅之顷刻闭了嘴。楚帆叹了口气,低声道:“桓大人,太子殿下说,谁救了三公主,就请谁去东宫喝茶。”

他特地加重了“喝茶”二字,桓千蘅混迹权场多年不可能听不出话中蹊跷,这断然不是论功行赏的语气。

他定定地看着楚帆,并没有因他的提醒而改口。

楚帆知道他心性果决,认定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但若真被太子拉回东宫,指不定要摊上倒霉事。他纠结了一会儿,说道:“罢了,桓大人您快走吧,我把公主带回宫,就说是从未看见过您。”

桓千蘅反问道:“那你要如何向太子交差?”

楚帆支支吾吾了一会儿,没想出个答案,总不能说是行侠仗义的路人甲仗义到一半不想仗义了,将三公主扔在荒郊野岭被他捡走带回去。以太子的心智,断然不会信他的鬼话。

桓千蘅道:“就是我救的,带我去喝茶吧。”

楚帆道:“您花了这么大功夫才走出来,这是何必.....”

“别说了。”桓千蘅打断他,眼睛望向一旁云里雾里的凌雅之,走到他跟前,面无表情地直视着他。

凌雅之疑道:“你干嘛这样看着我?”

桓千蘅好不容易从东宫干干净净地跑了出来,如今却又要被拉回龙潭虎穴中去,他心情自然不甚明媚。要不是这个姓凌的多管闲事,他也不至于掺和进这趟浑水里来。

他指着凌雅之,说道:“凌雅之,今日的账,等我日后有机会必找你算。”

“什么账??”凌雅之一头雾水,桓千蘅拉长个脸往山下走去。楚帆扶起阿丽嘉,向凌雅之道了一声告辞,跟着桓千蘅一同下了山。

他走的极快,片刻之间走出半里地。他回头瞅了一眼那杂草丛生的山坳,凌雅之的身影已经缩成一个点,但却依旧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简直满腹晦气。

待回到城西,混战早已结束,唯剩一地狼藉。京城禁卫巡防营出动,对方圆十里进行搜查。但那批藏在灌木中的刺客来得快去得也快,顷刻间如潮水般退得干干净净,衣服角都没找到半片。

入了皇城,桓千蘅径直往东宫行去。一路上看见他的人不少,却没一个同他招呼,还抛来奇怪的眼神。他丝毫不在意,昂首阔步,好像身上少了一层枷锁似的。

楚帆送他入了东宫,便带着阿丽嘉去面见皇帝,让桓千蘅在太子寝殿略等片刻。

和亲公主的銮驾出了这么大岔子,损毁的是大燕与西凉两国颜面。火烧眉毛之际,太子被召去金銮殿商议对策。

桓千蘅走进空无一人的寝殿,左看右看。房间所用隔帘皆是一尺万金的鲛绡纱,日头下波光似水。檀木摆架上放满了古董奇珍,书画真迹,颇能彰显凌景宣本人亦雅亦俗的意趣。

他对东宫的印象并不深刻。太子为林王时并不常在京中,而是远驻岐山郡,他大多时间都是在岐山郡林王府中度过。若说此地与林王府有何不同,只是多了几分不必要的豪奢罢了。

他随便挑了个位子坐下,没人上茶,百无聊赖之下盘腿打起坐来。房中鸱吻香炉里冉冉升起渺渺檀香,令人静气凝神,心里反复念叨着“不与傻瓜论短长”,还当真有用,没过多久他就感觉自己心如止水起来。

一只从天亮等到天际擦黑,东宫的大门终于敞开,太子挂着一片疲色走入寝殿。分明只有数日不见,可再见到太子这张脸,桓千蘅竟恍惚了一瞬。他腿盘麻了,站起来时腿脚仿佛不属于自己。他忍着不适,镇定拱手道:“太子殿下。”

太子早已知道他回到东宫的事,但亲眼所见他一身华蓝锦袍,未围黑纱的清晰容颜,不禁看愣了神。

见惯了桓千穿蘅蒙面黑衣,都已忘了他本来拥有风华的模样。他的眼神反复在桓千蘅身上游走,仿佛在确认什么似的。良久,他慢慢道:“你为什么没走?”

桓千蘅早知道他会如此问,说出实情必定丢脸,于是说道:“本是要走,谁知遇上个幼年时的玩伴,玩耍叙旧了两天。”

太子没有对他这个说辞提出质疑,吩咐人来脱去外袍,而后站在他面前说道:“千蘅,你知不知道你给本宫惹了多大麻烦?”

两人站的极近,桓千蘅微微向后倒退一步,说道:“我救下了太子妃,如何给殿下添麻烦?”

太子将房中伺候的人赶了出去,只剩下两人对视着,他冷然笑道:“你是装傻还是真傻?”

桓千蘅眼底划过一丝暗芒,他抬眼说道:“刺客是你安排的。”

并非疑问,而是陈述。太子对他一向坦诚,什么阴的毒的这些年来从未瞒过他。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太子也像讲故事似的对他娓娓道来:“凌景逸护送阿丽嘉进京,若阿丽嘉出什么事,担不起的是他。本宫费尽心思安排了那么多,眼见要成事,临了却被你给救走了,还完好无损地带到了父皇那里。凌景逸受了重伤却没死,父皇不忍苛责他还私下里夸他忠勇。本宫一腔心血白费,你说,你该当何罪?”

一语说完,太子转身往书案前坐下。桓千蘅对于他的冷血早已见惯不怪,只是却没想到他会如此剑走偏锋。他忍不住提醒道:“殿下,你要杀三公主,仅仅是将罪责推到循王身上,可曾想过会给大燕和西凉带来怎样的后果?”

太子提笔沾墨,在白宣上写下几行字,头也不抬道:“西凉旱灾三年,国库空虚打不起仗,不然怎会舍得将唯一的嫡公主嫁入大燕。即便是阿丽嘉出了什么事,谅他西凉王也不敢在这多事之秋惹事。”

桓千蘅不再与他争辩,这么多年来,他吩咐做事,不论对的错的,他都只管去做,早已习惯他时常不同常人的怪异想法。

太子见他沉默,说道:“怎么,怪本宫做得不对?”

“不敢。”桓千蘅看着他,“殿下打算如何怪罪我?”

太子伸了个懒腰,左右转着脖子,说道:“你跟了本宫这么多年,本宫怎忍心罚你。只要你去将功折罪,替本宫做一件事。”

主仆二人别的没有,八年相处默契足矣。他不必说什么事,桓千蘅就已了然,自然也没有反问他“什么事”的必要。

太子继续说道:“阿丽嘉还未嫁入东宫,按礼数不该住在皇宫内苑,父皇吩咐将她安置在碧蓁行宫养伤,并且派了重兵把守。你去替本宫把她杀了。”

桓千蘅没应答,也没动。太子良久没得到回应,不得不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站的比树桩子还直,眼里冰凉一片。太子说道:“怎么?”

桓千蘅道:“楚帆一路送她回来,为何不在路上动手,反要我去大费周章?”

太子道:“你众目睽睽之下救走阿丽嘉,倘若她那时候死了,你如何洗得脱?”

桓千蘅沉默许久,忍不住多看了太子几眼,才道:“殿下当真要如此么,她毕竟是未来的太子妃。”

太子失笑出声,拊掌拍了几下:“本宫莫不是认错人了吧?几日不见,你桓千蘅怎么还成圣人了?这可不是你的作风,你若能悲天悯人起来,那死在你手下的几百个亡魂棺材板可是要压不住了。”

太子就是太子,作为占据了桓千蘅八年来十分之九人生的太子,总是能一语戳中他最无人知晓的内心。桓千蘅在心底叹了一声,说道:“我当然知道我不配怜悯,当然也不会怜悯一个素昧平生之人。只是我说过,朱大人是我为殿下所杀最后一人。夫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太子似乎对他拒绝也并不意外,继续提笔写字:“别急着回绝,本宫给你些时间好生想想。”

桓千蘅也不欲在此时惹恼他,便也没再说话。太子却又补了一句:“不过在这儿人多嘈杂的,你怕是想不清楚。这样,你自个去地牢里想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