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剑不渝 > 第19章 019 亲卫

此剑不渝 第19章 019 亲卫

作者:叁疏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6 17:41:50 来源:文学城

太子殿下。

宁颂以前远远瞥见过一眼。

那时她刚入镇安府,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不知天高地厚为何物。正逢正旦大朝会南御苑圣人射弓,宁颂作为镇安府队士有幸随行。

却不想那日来朝拜的各国使臣中,有一番邦使臣因前些日子母国战败于乾国,所以便想趁趁乱刺杀圣人。

当时宁颂在师父的带领下,二人合作生擒了意图不轨的番邦使臣。

回过神来时的宁颂已经反手擒拿住了那番邦使臣瘦弱的身子,彼时四周目光全都汇聚在宁颂的身上,她吓得不知所措,顺手卸掉了那使臣的下巴。

宁颂一战成名。

那时太子殿下身穿窄袖胡袍,骑着汗血宝马居高临下看着她。宁颂抬头只能看到东曦既上,氤氲了太子殿下的面庞,恍惚间太子殿下好似提起了唇角,问了她的名字。

如今再见,却是在李珀均的宅院里。

太子殿下还是那般的人中龙凤,衬得李珀均精心修葺的园林变得庸俗至极。

锦靴在宁颂的面前站定,她听着师父毕恭毕敬地参拜,下意识将头伏得更低了一些。太子殿下的视线似乎在她身上略有片刻的停顿,而后宁颂却听一声恍若戛玉敲冰:“不良帅请起。”

宁严携宁颂站起身。

宁颂低着头,只能看到太子殿下腰上的玉坠。

“不知太子殿下亲临,臣在此有所冒犯,还请殿下恕罪。”宁严道。

太子殿下轻笑一声:“原是孤来得不是时候,差点错过了吉时,还叫李尚书亲自作陪。”

“臣惶恐,太子还请八角亭内入座,臣这就叫犬子亲自拜见殿下。”

“不妨事,今日是令郎的大日子,孤怎好打搅?”

太子殿下一番推脱之语并没有叫李珀均打消心思,而是神色恭敬地对东方拱手:“殿下乃天家血脉,为臣者自以君为长。殿下能在犬子大喜之日亲临,是犬子的福分,自然该来拜见。”

“也好,”太子殿下轻声一笑,“孤便替母后见见。”

太子殿下名唤封令仪,方过弱冠之年。封令仪身世说来有些曲折,他虽为圣人长子,但却并不为嫡。

其母身世说来有些上不得台面。封令仪母亲姓温,并不是乾朝人士,温氏女出身番邦小国,早年乾朝出兵覆灭那小国后,其王室女眷全部被俘虏到了乾国,封令仪的母亲就在其中。

温氏女原为王室公主,只可惜一朝家国覆灭,也只能沦为阶下囚。因其有倾城之色,引得尚为亲王的圣人一见倾心,央求先帝将这女人赐给他。

先帝心软便允了。

后圣人登基,温氏女被封为美人。温美人一直很受宠,只可惜冷面美人生平没有半分笑容,诞下皇室长子后更是郁郁寡欢,终有一日吊死在了银杏树下。

封令仪也被抱到了皇后膝下长大。

温美人吊死时,封令仪不过三岁的年纪。

他对自己的生母倒是没有多少的印象,从小很少提生母的名字,一直以来倒是对殷皇后极为殷勤,自小便把殷皇后的教导奉若圭臬。殷皇后多年来膝下只有一女,后见封令仪确实可堪大用,干脆将其捧到了太子之位上。

如今李珀均家二公子迎娶殷皇后母家贵女,于李家、殷家来说是极好的大事。封令仪作为太子肯亲临李府,既是哄得了殷皇后开心,又是给了李家、殷家面子。

不论对谁来说,都是极有好处的。

封令仪自小便聪慧异常,这次来到李府不仅带上了皇后的礼单,更是亲自从私库选了好几样宝贝,就数其中那枚翡翠灵芝式如意金贵。

宫里贵人送来的贵礼一一入了库,李府的下人又在八角亭周围打了帘子,遮住了下人们好奇又探究的视线。

说是叫新人拜见太子殿下,但眼看到了黄昏时分,该行的正礼却是一样不能错过的。李珀均明显忙得焦头烂额,这边安顿好了太子殿下,又忙疾步到前院长辈位置落座,方挨上凳子的一瞬间又觉得不妥,赶紧将自己入仕的大儿子叫到园内作陪。

封令仪出宫的排场不大,许是不想喧宾夺主,仅仅带上了五个东宫亲卫入府,其余的都围在了李府外围,入了府里的眼下已经四散在园内各处。

可即便如此,李珀均仍是不放心,甚至将自己的贴身护卫也调来一并护着了。

宁颂眼见着李家大公子带来了人手,此时正一个个守在了园子的紧要位置。她跟着东宫亲卫站在栏杆前,身后就是波光粼粼的湖。

身后浮桥直通八角亭。

封令仪在水榭入座不够,还要将早先清场时特意留下来的宁严也一并叫进去。

宁严说了几声臣惶恐,那厢封令仪只是含笑看着不良帅,天家气场拿捏得十足。宁严临进水榭前,路过宁颂身边时瞧了她一眼。

“你去府外,将他们好好安排一下。”

宁颂一怔,却是领命出去了。

顺着逶迤小径走出后院,宁颂寻了角门走了出去。

西角门外正好围了一个东宫亲卫,腰间挎剑满面威严,瞧见宁颂只身出来,那东宫亲卫自然拦住宁颂问了话。

“做什么的?”她打扮不像宾客,自然惹得东宫亲卫警惕。

宁颂倒也不恼,从腰间解下腰牌递到那东宫亲卫眼前:“替不良帅办事。”

东宫亲卫没多说什么,摆摆手叫宁颂走了。

宁严今日出门前带上了几个随行的人,本来入府之前脚那些人回府的,可薛志说若是一会儿席散了,晚上昏暗无比,又怎能叫不良帅徒步回去?

他们这些糙人,等便等了。

宁颂饶了一个圈子,果然便见薛志领着几个弟兄在一边的巷子里站着。小小的巷子被各家的下人堵得水泄不通,宁颂好不容易穿过人群,便见薛志翘首以盼。

“宁兄。”薛志恭敬行礼。

若按年龄,薛志其实是要大上宁颂好几岁的。但宁颂未造革职时,是薛志的上峰,平日薛志鞍前马后,宁总旗宁总旗的叫惯了,如今二人平级,倒是不好开口直呼宁颂大名。

“不良帅可有吩咐?”

宁颂也不客套:“不良帅叫你们先回镇安府,等到了戌时再来迎。”

薛志一怔,旋即也像是想到了什么,立马同宁颂耳语:“可是宫里头来贵人了?”

说完,薛志看了看巷子那头守住角门的东宫亲卫,视线在其佩剑上停留许久:“那剑柄、护手、剑鞘上刻满了花纹,寻常刀剑可不兴这样刻来刻去的,我猜着也就宫里的贵人仪仗才这般。”

宁颂嗤地一笑,眼里多了些嘲弄。

寻常刀剑自是不会刻满花纹,像是开屏的孔雀一样耀武扬威,也只有太子殿下的东宫亲卫才会拿那样的东西当个花架子。

“正是,所以不良帅会迟些回府,你们先回去吧,不用在这等着了。”

薛志点了点头,片刻后眉头又皱起了几分:“既然宫里来了贵人,那需不需要属下调派些人手?我看李府的防卫好像不太行……”

宁颂小脸一板,抬手敲在薛志的剑鞘上:“看清那匾额上写的是什么了吗?这里是尚书府,不是镇安府,也不是不良帅的私苑。你带着人在李尚书办喜事的时候将人家私宅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带着贵人也围在里面。怎么,你怕我们死得不够快?”

薛志被训得脸一红,他显然没想那么多。

宁颂摆摆手:“辛苦你们几个多跑几趟,回去喝口茶多歇一会儿,等到了戌时可千万要记得来接!”

薛志抹了一把亮晶晶的额头,袖子再度落下时已经洇湿了一大片。

镇安府的队士走了。

宁颂转头,正好看到了东宫亲卫有些散漫的模样,那挎着佩剑的白面郎君虽还站得笔直,可时不时拿出帕子擦拭额头,分明将自己保养得极好。

宁颂眼里的嘲弄更深了一些。

回到府内,再入后院,轩竹影影绰绰遮住大半视线,水榭内李家二郎拜过堂被李珀均亲自提去听太子殿下训话。

说是训话,其实也无非是闲话些家常。今日太子殿下出门时没摆什么排场,说是以太子殿下的身份亲临,但其实是代殷皇后跑一趟罢了。

毕竟娶得是殷皇后母家的姑娘,殷皇后倒是有心亲自来,倒是太子殿下机警,代殷皇后亲临。

封令仪带来的东宫亲卫守在水榭之外,身后便是长长的浮桥。

宁颂和那东宫亲卫打了个照面,自然没有错过后者眼中的轻蔑神色。不过这般冷眼宁颂受得多了,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与其因为这一眼而心里愤愤不平,宁颂更喜欢将注意力放在旁的身上。

比如这东宫亲卫模样甚是俊朗,比太子殿下不遑多让,一身常服难掩金贵气质。颀长的身躯挡住了大半的夕阳,比姑娘家还要细嫩的面颊被夕阳堪堪一照,好像画里的人一般。

这般出挑的容貌,宁颂瞧着瞧着便想起什么来。

她可算知道为什么这位东宫亲卫瞧着眼熟了。

这位倒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角色。

长安人称霍七郎,其祖父身居侍中之位,平日政事堂里边数霍侍中“刚正不阿”,成日将李珀均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

霍侍中的嫡孙中,便数这霍七郎出挑。早先霍七郎还有个冠绝长安的名声,可后一番惊天言语名声响彻长安,但却又渐渐不显,人人皆以为霍七郎就此泯然众人矣,却不成想原是入了东宫,成了太子殿下身边的亲信。

霍七郎此人有几分意思。

前几年为他说媒的媒人几乎要踏破了霍家的门槛,霍七郎倒没心高气傲的一个都瞧不上,却说了一番慷慨激昂之词反倒叫无数女儿家倾心。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霍七郎引前人之句壮志凌云,霍侍中连夜烧香拜谢祖宗,求着祖宗能保佑嫡孙建功立业成为杀场一代豪杰。

可没想到霍七郎转身入了东宫,成了太子亲卫。

想起这陈芝麻烂谷子事,宁颂顿时有些牙酸。

霍七郎,你这算哪门子的壮志凌云?

身后的浮桥传来一阵脚步声。太子殿下身旁的宦官在宁颂和霍七郎身旁站定,轻声道:“二位好郎君,太子殿下体恤二位辛苦,特意赐席于轩林前,二位可不要辜负太子殿下一番好意。”

宁颂神色有片刻的凝滞,不知想到了什么。

身旁的霍七郎喜上眉梢:“劳烦您跑了这一趟,七郎多谢太子殿下垂怜。”

宁颂回神:“臣粗鄙之人,怎可入席?不胜惶恐,先谢过殿下赐席。”

那官宦笑容更深了几分,看着宁颂满脸欣慰:“哎,宁队士休要客气,这也是不良帅的意思,快快请入座吧。”

听到“不良帅”三个字时,霍七郎脸上的轻蔑神色忽地消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