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慈悲不渡柃 > 第17章 第十七回 冥河长灵游此方

慈悲不渡柃 第17章 第十七回 冥河长灵游此方

作者:三与路人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8 07:11:55 来源:文学城

梓明惜作为封若派的副掌门,有着相当高的威望,为人强势,也是为斗米折腰的人。因着七年来要维持门派收支,她自学理财,将整个门派打理得妥妥当。

而月听明柃也是能歌善舞,弹过琵琶弄过舞,唱过曲儿宣传艺,很是亲民接地气,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无他,价低质高,普通老百姓几家凑凑闲钱就行。

每当钱财不够,他总得经历一番心理挣扎。卖,还是不卖?这是个问题。卖了,这毕竟是仙门门面,封若派迟早得散;不卖,还是得散。

最终,明柃还是决定不卖门派里的库存和灵石,转而去卖艺赚钱。艺伶这类职业在如今世道上地位低贱,可赚钱不寒碜啊,有家才有人,总不能让底下弟子去做这些。

他思前想后,那庆山宗就是开歌舞坊和戏园子发迹的,桃花派也是大卖闲书,极雷宗至今都在开驿站培养马夫,封若派掌门区区卖个艺,也没什么大不了。

当然,考虑到种种因素,明柃一开始是选择与庆山宗的歌舞坊合作。对方自然是愿意的,一位养眼且身份显赫的美人能带来很多客人。

至于明柃在歌舞坊的一些经历,不便多说。不过有次,梓明惜对他说:“有些小人闲话多,依我看,你还是不要做了。我担心你会出事。”

他沉默片刻,便答应她不再去了。于是明柃改起做宣传,力图争个好价钱,这活他做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只是祭祖时有时会感到愧疚罢了。

梓明惜本也想帮上忙,奈何不太适合,就转去对账清单。

最难熬的头三年过去了,封若派逐渐回归正轨,不过帮宣传这事明柃偶尔还会去做。他时常觉得门下弟子修为不太行,可能也有门派太穷的原因吧,过于散漫,能怎么办,凑合着过呗。

明柃将门派全员召集,无需点人,一眼便知谁不在。

“今天祭师门,不要偷懒。玄英,你和武奕负责扮置,师姐和芙厝已经理好清单了;珂月和林瑯负责祭品,师未澜和我折元宝,阿慈你……去捣橄榄吧。”

闻言,慈晦疑惑地嗳了一声:“这不是平常也会做的事吗?”

“那你和柳霁一起捣橄榄。”

听到自己的名字,柳霁指着自己为难道:“可我下午还要去帮爹娘。”

明柃看他一眼:“你先看住他,省得他乱跑。下午我自有打算。”

柳霁:“哦……”

分配好人手,大伙纷纷散开,除了师未澜,他跟上明柃,问道:“掌门,你不怕慈晦打听到什么吗?”

“所以我没让你跟他一块。”明柃转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柳霁虽然冒失了点,但不该说的他不会说。”

管不住秘密的师未澜:“……我也没那么大嘴巴吧。”

明柃反问:“你说呢?”

另一边,柳霁偏过头,在储房里打了个喷嚏。储房与厨房相连,出去左拐通往大厅。

储房里放了各种调料瓶罐,门口有一座转砣,柳霁招呼着慈晦过来,两人拉了把椅子坐在石桌旁,开始捣橄榄。

“诶,你做起来手一点也不生啊。”柳霁瞅眼干活的慈晦,感到神奇。

慈晦动作不停,对他说:“我先前就是干杂活的,在江南那一带,叫荻花镇。”

“荻花镇,好像有听过……”他想了一会,问道,“对了,你原先哪里的?不是,是荻花镇之前的时候。”

“江南一带再往前的话,”慈晦见他一脸好奇,轻笑了声,“是青州那边,我记得有片海,应当是内海。”

柳霁一惊:“内海?你从青州一路下江南?这比我们还要远呢。你一个人,去江南做什么?”

闻言,慈晦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撇了他一眼,似在确认什么,随及缓缓回道:“因为,有个人告诉我——哈,他说江南风情好。”

“谁?”柳霁听得一头雾水,“你爹?”

“……你要这么认为,那就是吧。”慈晦也无所谓,毕竟曾经讨钱葬那人时,靠的确实是“孝子葬父”的名义。

“你爹想去江南啊?”

“我本来就是江南人士。”慈晦停下手中活,看他,思来想去又补充道,“我来到人间的第一眼就是江南,我爹娘也是江南人。”

柳霁半懂地点点头:“哦哦,那是你爹入赘,还是你娘出嫁?”

“都没有。他俩私奔,没拜过堂。”

“……所以你回去认祖归宗没认到,家长不同意?”

慈晦摇头:“我懒得回去,在这逍遥自在,落个清闲,不用在意他人看法,回去作甚?”

见对方心意已决,柳霁下意识摸了下鼻子,还是忍不住说道:“这是很好,不过我觉得,有家可归总是好的。就像我爹妈,我们一家每年过节都能在一起。”

柳霁是本地人,爹娘就住在山脚下的谅城里,自然不像别人要废脚力才能团聚。慈晦也知道这件事,他打量了对方几眼,寻思一二,忽而笑起说:“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你不知道,我没有那样一个完整的家,只有居无定所,四处飘泊,父母也是如此。”

“啊?这么惨啊……”柳霁皱着眉,“冒昧问一下,师弟,你爹娘什么时候过世的啊?”

他答道:“应该是我七岁时走的,娘死后,爹自缢而亡,放火烧了整个屋子。这二人殉情的结局当真美好啊。”

柳霁奇怪:“……为什么?”

“当年战乱,强盗横行,入室抢劫的不少,娘与那些人打斗,同归于尽。爹赶回来时,娘亲已是奄奄一息,不久就死了。”

“战乱?等等——按你的年龄来算,这十几年也没什么战乱啊。”他两手算来算去没个结果,“倒是有天灾,可也说不对……”

“哦,”慈晦很淡定地说,“我编的。我怎么知道我现在的父母是谁,反正肯定死了。”

柳霁:“我还以为是真的……”

“你太轻信了。但你也可以认为是真的,确实有这么一个故事,鲜少人知罢了。”

听着这话,柳霁叹了口气:“这么悲哀,真可怕。我听武奕讲过他母亲,就是当今皇后,幼时便生活在战乱里,还和亲人走散了。好不容易一家团圆,没过几年四哥七弟就战死沙场了……听说卫皇后有六个兄弟姐妹,不过现在只有两个还活着呢。”

慈晦继续开始捣橄榄,回话说:“诸事无常,明年又得走一个。”

“……你这话最好别在他面前说,很过分。”

“过分吗?”慈晦问他。

“岂止过分!简直就是在咒人。”

慈晦扭回头,否认道:“我从不咒人。”

“我好像知道为什么师父说你难以沟通了——”

“他说我什么?”

面对慈晦忽然的问话,柳霁差点没反应过来,轻咳两声:“没什么,就是让我不要告诉你太多,免得你知道些不该知道的。”

慈晦无声一笑,对他说:“比如,封若派的人几乎死于非命?”

“你怎么知道的?!”他一下子惊住。

“是你们太明显了。”

柳霁还是听不明白,“到底哪里看出来的……”

“未澜师兄的师父是谁?”

柳霁没想到对方徒然跳转到这个话题,便答道:“是张二师伯,叫张愈,不过我没见过,但玄英肯定见过!”

“哦——”慈晦意味深长地说,“那家伙果然瞒着我不少事。二师伯是因为天灾去世的?”虽然是在问人,可语气上俨然笃定是这般。

“是啊,师父以前提过。”柳霁想了想,师父也没说不允许讲这件事,应该是可以说的。

“这个天灾不得了,死了好多人,就算被尊主斩杀,可还是发大水。”他愤愤地说,“如果不是封若派没人可以治水,也不至于又死了一堆人。”

“大水?”慈晦回想起七年前的记忆,“有点印象,那不是……算了。你说封若派没人,都死在那年了?”

“这应该不能说吧。”柳霁耸肩无奈,“天灾也很厉害啊,吃了好多人。有人认为如果尊主能早点动手,就不会死那么多人才了。可我觉得,历史上的天灾,短则三两年,长有百年之久,那次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天地万物自有定律,阴阳善恶若失衡到一定程度,使会诞生灾邪之物,祸害人间。

天灾一出世,凡间灾难无数。而灾邪以世中恶欲为立命之本,难以彻底除灭。据说曾经六尊主灭天灾,除灾蛇便用了十年,灾邪不死,天灾不灭。

“不说别的,”慈晦哼了一声,“四师伯没能在天灾诞生之时就除掉,任其成长,死人就算他的责任。”

柳霁不满,驳斥道:“天灾何时开始,灾邪在何处出现根本就是个未知数,更何况那么难杀!一般情况下天灾就是靠仙门众人耗死的,等它的力量逐渐消散再合力灭杀。”

“在这期间死掉的人怎么办?”慈晦见他站起来说话,语气平静地问道。

“……要是能杀死,早杀了。我不懂为什么灾邪不死,天灾就永远不会停。”

慈晦附议:“是啊,我不喜欢这样。”

“我也不喜欢。”柳霁愁眉不展地说。

他心里想着,感到些许挫败,忍不住嘀咕:“我要是有你这脑子就好了。”慈晦轻呵了一声。

——

“你怎么还没走?”

明柃在桌旁瞅着不知在发什么呆的观南飞,便拿起瓷杯,轻轻吹着刚泡好的茶水,“今日可是祭师门的日子,想必解沉笙已经催了几遍,要带一包茶吗?”

“谢了,刚从昆仑那回来,歇会儿——”他倚在柱上站着,“晃晃一过七年久,故人重逢续旧好。我高兴,师父临死前还说,人生死有命,不得强求缘。也是悲慈命里好,不该死。”

“……”明柃吹茶的动作一顿,“我没想那么多。本以为恩怨了断,各自安好,这没什么悬念。”

观南飞一脸不信:“你俩不是藕断丝连,有断干净过?”

“随你怎么说。反正现在我与他是互相亏欠。”

“行,我就静静地看着你们两个怎么亏欠的。”面对友人的调侃,明柃只能无奈地叹口气。

他品着茶水,放下,缓缓说道:“至于七年前——你说,如果我当时没有私自离开……大师姐他们能活下来吗?”

观南飞双臂交叉着,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有一段时间后,他才开了口:“你离开至少还能活下来,不是吗?那年凡是坎系那一派的都受到了重创,你留不留下,结果都不会差。”

明柃默默注视着自己的手,久久未动,思绪飘得很远,恍惚间,似有个人鲜血淋漓地跪在他面前,断断续续地说着什么,又仿佛是谁站在远处,望着他。

“……你说的对。”

他似乎想开了,弯了弯嘴角,“毕竟封若派还在。”

“那我走了?”观南飞直了直身子,作势要走,对他道,“真的走了?”

“嗯,替我向他们问好。”

见观南飞已然离去,明柃在亭中又静坐了半晌,方才起身离开。

相比这边的悠闲,其余人都在忙碌地准备祭拜。林瑯跑去镇上东凑西凑,可算买完了要用的祭品,回来下锅热油,炒几盘小菜。

等一切准备就绪,点好蜡烛放好酒,明柃便叫他们挨个过来上香,十人围在屋头,就瞥着桌上摆放的祠位。

考虑到在祠堂影响不太好,明柃将大大小小的牌位移到大厅里,拜完后再移回去。慈晦低头抬手细细嗅了嗅,上面还残留着点儿橄榄汁香味,冲水洗不掉。

而明柃上完香后就在一旁算卦,算出个中下卦,有“鸟困牢笼”之要。

……早知道不算了。

梓明惜见他脸色不行,凑上去瞅了一眼:“无妄之象?嗯——要不还是我来算吧。”

她伸手接过竹筒就开始摇,然后算出了下下卦,有“雨雪载途”之要,恐有血光之灾的那种。

两人沉默住了。明柃深知这样肯定不行,就把慈晦叫了过来。慈晦心情很好地过来:“怎么了师弟?”

明柃指着竹筒,对他说:“你算一卦,算好运点的。”

慈晦语气有点为难道:“这可强求不来啊,师父。”

“你算就是了。”明柃双臂交叉着,“讨个好兆头而已。”

听着师父的话,他无奈了下,随手摇起竹筒算了算,是上上卦,有“天官赐福”之要。算好卦后,慈晦一脸淡定地问:“这样可以吗,师父?”

“……倒也不必如此。”他补充道,“钱什么的反而无关紧要。”

“寻常来讲,一次只算一卦,师父,你得让旁人来了。”慈晦撇了眼明柃,问,“师父算的什么卦?”

明柃抬手敲他的脑袋,力道不轻不重:“明知故问,若是好卦,就不叫你了。”

慈晦没躲,结结实实挨了一下,却也不恼,揉着后脑勺说:“嗯,师父还是要留意些。”

闻言明柃看向他,很快记起什么,忽道:“以前有个人告诉我,他对外说‘嗯’,通常只表示自己知道了,并没有应允的意思。”

“嗯,我也是这么想。”

见慈晦点头附和,眼底还带着明显的笑意,明柃看不惯,又敲他一记手刀。

“知道了就赶紧去做事吧。晚上来找我,我带你去后山一趟。”

“好的师父。”慈晦乖乖应了下来。

——

对封若派地图简略概括,一些很小的地方就没有作说明。

然后发现封若派是由四座主峰组成,再然后是一群小山小峰作为住宿地方。

【封若派】:览庚峰(上药庐、中亭子、下灵兽园、吊桥通廊回),晚来峰(上平台、中若水堂、下潭中亭),若水峰(上书阁、中主殿、下大厅厨房饭厅),廊回峰(左上菜园子、中地牢、里下风水阁)。

——

如果觉得标题看不懂,实际上这和下一章的标题是连成一句的,但是合起来太长了。

好吧,是因为这一章和下一章是一章内容的,只是我给分开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回 冥河长灵游此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