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理来到这家商业冰场的第四个月,有个小姑娘要请教练。这种在冰上站着都不利索的小孩自然被分到李理手下,理由是别的教练没空。
滑了很多年,没滑出什么名堂,这是李理对自己的评价。浑浑噩噩退役上学,临到毕业没什么想做的,作为不愁吃穿的北京土著找了个商业冰场做教练。又因为不善言辞,没有固定学生找她上课,只能教一些第一次来冰场体验的初学者最简单的滑行。李理想她这辈子大概就会这么平静地过下去。
“李理,很厉害的,现役时候拿过青年组大奖赛第……”销售拽着她向小孩家长介绍时,她觉得自己像一件摆在货架上的商品,任人挑选。
“涵涵呢,涵涵喜不喜欢这个教练姐姐?”小孩家长打断了销售的长篇大论,扯了扯小孩袖子。
李理第一次仔细打量起面前半人多高的小孩,忽闪忽闪的细长眼睛,鼻梁很高,嘴唇有些单薄。
小孩在笑,笑得傻乎乎的:“喜欢这个姐姐。”
“行,那妈妈把你放在这,等闭馆时候妈妈来接你。”女人松了口气。
“女士,我们这边小朋友上冰一定要家长在场,您不能把孩子……”销售连忙开口阻拦。
“请教练不行吗?教练带着玩,能出什么事?”女人再次打断销售的话。
“女士,我们这边一个课时是半个小时,中级教练的价格是两百五十块一个课时,现在到闭馆起码还有四个小时,您确定?”销售长长停顿一下。
“可以,现在就去付款,没问题了吧?”女人从包包里拿出钱夹往前台走。
“李理,”销售连忙拉过她,“这孩子就麻烦你先看着了。”
见钱眼开的家伙,李理叹一口气。她们都签过协议,出事了冰场全责,她倒没什么心理负担,只是这家长,也太不把小孩当回事了。
“妈妈再见。”小孩和妈妈招完手就往李理身边靠。李理往后退了一小步,留下一滩碎冰融化后的水痕。
这样的妈,大概率教出个难带的小孩。她看着小孩发愁,一时之间竟忘了现在这小孩已经是她的大客户了。
“我叫黎涵,姐姐叫什么?”小孩还算有礼貌,仰着脑袋朝着她笑。
“李理。”她犹豫片刻,还是走起了流程,“小朋友穿多大的鞋,我们去给你拿双冰鞋。”
黎涵精准地报出自己的鞋码。
李理牵着小孩的手往租鞋处走,从柜台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冰鞋,又带着小孩在一旁的长凳上坐下。
成人学花滑的第一步自然是学系鞋带,但面对黎涵一般大的小孩,李理都是直接自己上手。
“脱鞋。”小孩听话地脱掉鞋子,露出两双穿着不同花色袜子的脚丫。李理拉开鞋舌,握着黎涵的左脚往鞋子里塞。系鞋带总要费点时间,当她终于绑好一个绳结,又把多余的绳子在鞋帮上缠绕一圈捆好后抬起头时,小孩已经像模像样地系起了右脚鞋带。
“你这不对。”她拍掉小孩两只手,跪在地上帮小孩系右侧鞋带,“大小合适吗,觉得挤吗?”
“不挤。”小孩声音脆生生的,听着很快乐,“我一直想滑冰。”
“为什么想滑冰?”她应付着小孩,将对方两只穿好了鞋的脚往地上放,“你先试试能不能站起来。”
李理跟在黎涵身后,两只手虚空揽着对方肩膀,这小孩的平衡感很好,摇摇晃晃走了几步,就能踩着冰刀如履平地了。
“行,直接上冰吧。”李理牵着黎涵的手往冰面入口走,黎涵先她一步站上冰面,扶着挡板等她。
李理卸掉硬刀套抬起头时,正撞见黎涵推了挡板,借着这股反作用力往后滑去。黎涵晃着胳膊,颤颤巍巍却始终没一屁股坐在冰面上。
小孩就是适应得快。李理在心中感叹,蹬一脚冰滑到黎涵身旁。
“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动作是如何正确摔倒与爬起。”她拽着黎涵胳膊,迫使对方停在她身旁。
李理和黎涵度过了一个还算愉快的下午,黎涵比她想象中好相处,除了话多些,甚至算得上是个小有天赋的小孩。因此对方同她说下次见时,她竟然意外有些惆怅。下次见,但没多少人会再回到这片冰面上。花样滑冰这种高投入零回报的项目,没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学。
李理再见到黎涵是两周后的星期六下午。商业冰场里来体验的业余爱好者像下饺子一样挤满整片冰面,没人约她的课,她正好缩在办公室里看漫画。
“李理,之前你教的那个小孩,想约你做长期教练,现在孩子和家长在外面,你去见见。”还是销售来催的她。
“哪个小孩?”李理一时有些糊涂,她教过的小孩太多了,没几个能给她留下印象的。
“那个一口气上了八节课的小孩。”销售语气和表情都很夸张。
这下李理想起来了,那小孩叫黎涵,话多,但挺有天赋。
“想走专业?”李理熄灭平板看向对方,她资历尚浅,哪肩负得起一个小孩甚至于一个家庭的期望,“想走专业怎么找我?”
“走不走专业的我也不太清楚。”销售有些犯难,“家长说小孩想学就先学着,我估摸着也是个不差钱的主儿。”
“行吧。”这下李理没什么负担了。
黎涵和她妈妈被销售请进了办公室。说是见面谈话,不过是销售单方面介绍情况,讲解教练课频率,顺便推荐最基础的花滑装备。
黎涵圆溜溜的眼睛咕噜咕噜转,女人皱着眉头对着手机发消息,时不时点头算是知道。直到销售闭上嘴巴,女人才从屏幕里抽出视线:“行,办卡,先试试。”
“要不就从今天开始。”女人说的不是问句,“正好等会儿有个会,涵涵就先放这儿了。鞋子麻烦教练帮着挑一下,从卡费里扣。”
李理没来得及说明鞋和刀是分开买的,组装在一起也要费些时间,女人就跟着销售出去缴费了。她和黎涵大眼瞪小眼,空气里只剩下沉默。
“我妈,忙。”黎涵又露出笑容,但李理一眼就看穿了小孩笑容背后的虚弱。她小时候她妈也忙,但她要滑冰,她妈总是派她爸来守着的。
“行吧,先坐。”李理指指一旁的椅子,“现在人多,你看看是现在就去借鞋子上冰,还是先帮你看看冰鞋买什么样的。”
“冰鞋,今天就能拿到吗?”黎涵眼里又开始闪光。
“拿不到。”她立刻按碎了小孩的幻梦,“你这个码,多半得去供应商那里拿,鞋和刀的组装也得要点时间。”
“那就等等。”可这小孩依旧兴致高昂的,“再等等。”
“你多大了?”闲着也是闲着,李理不介意和小孩唠唠家常。
“三年级,马上就9岁了。”黎涵回答。
李理心里一沉。9岁,她开始学滑冰的年纪,现在的她当然知道9岁才开始滑冰对于一个走专业的花样滑冰选手来说意味着什么,太晚了,但小时候的她偏不信邪。
“你为什么想学滑冰?”她捏着搪瓷杯柄,轻抿一口凉开水。
“我想参加奥运会!”小孩从椅子上跳下来,“我要当奥运冠军。”
“是吗?”李理强撑着笑。她小时候也这么想,但她连成年组都没撑到,更别提什么奥运会了。
“现在说这些,还有点早。”李理不想打击一个刚打算学滑冰的小孩的积极性,但她也没法说出什么违心祝福。她揉着黎涵细软的头发,打开电脑上的文件,给对方展示冰鞋和冰刀的图片。
“先看看你喜欢哪种鞋子吧。”李理将黎涵抱上她的膝盖,小孩滑着滚轮,视线从屏幕上掠过。
“要这个,奥运冠军就穿这个。”黎涵一眼挑中了edea的icefly。高级鞋,贵,更重要的是太硬,初学者穿这样的鞋,除了硌脚没有别的好处。
“对你来说太硬了,更何况你的体重,也用不上七星。”李理接过鼠标,将指针停在overture和chorus中间,“喜欢edea的话,要不试试三星或者四星?”
“什么是edea?”黎涵拧过脑袋看她。
这小孩果然什么都不懂。李理叹一口气,开始讲解起冰鞋的几大品牌,以及硬度和支撑力的关系。末了,她告诉黎涵,以黎涵这样的体重和接下来半年的水平,三星和四星的硬度已经足够了。
“行吧,希望我能早日穿上冠军鞋。”黎涵没再纠结。
冰刀比冰鞋还要复杂,为了防止黎涵再挑中高级刀,李理提前做了筛选。
“7050,金色?”可黎涵又挑了个让她哭笑不得的,“这是特殊色,我也不确定供应商那里有没有现货。”
“哎,那都行吧。”小孩看起来有些失望,“教练姐姐帮我选好就行了。”
她们借了鞋子上冰。李理看着黎涵巩固葫芦步和前C,两周没见,黎涵已经做得有模有样的了。
确实有天赋,可惜开始晚了。李理有些唏嘘。
几天后的傍晚,李理将新冰鞋递给黎涵。
鞋是四星,刀是7050,黎涵要的,金色的。
隔壁存稿写得有点疲软遂回来写写一直想写的脑洞,随写随发,随缘更,努力写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1章 if线番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