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与人宜 > 第9章 疑心

春与人宜 第9章 疑心

作者:轻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8 00:37:08 来源:文学城

葛春宜带着银杏回了临风院,一直往里走到后罩房,那里专门空出几间屋子放置她带来的嫁妆。

层层叠叠的红木箱笼,还有一个高高的木架子,放的一应瓷器用具或是装设摆件。

表兄和表姐从临州带来的添妆几乎就占了小半。

出嫁时,母亲给了她一本册子,上面将大大小小的物件全都记录的一清二楚。

葛春宜叫银杏把册子找给她,一目十行翻到最后,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找到对应的箱笼,一打开,里面满满的全是书册。

山水游记、奇闻志异、人文风物……

银杏连忙上前帮她搬书,“姑娘,你带这么多书做什么……这本、还有这本,我记得你已经看过了?”

葛春宜拍拍手,“打发时间。”

银杏:“方才侯爷不是允了可以出府吗?”

葛春宜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道:“才进门的新妇,哪能随意往外跑,即便裴家不介怀,被外人知晓了,还不知要怎么编排阿爹和阿娘呢。”

主仆二人各抱了一摞书朝正房走,旁的下人看到,忙要来帮忙,她也没让,摆摆手说不重,叫他们各自去忙。

葛春宜寻了个光线充足的次间,将这些宝贝给收拾好,舒舒服服地斜靠在榻上,旁边正有一扇窗,徐徐轻风拂过时,树枝轻轻摇曳便会在窗边若隐若现。

她满足地舒了一口气。

银杏沏了一壶茶放在旁边,托着腮看她惬意的姿态,嘴上不免抱怨:“大爷也不知去哪里了,才第一天便将姑娘冷落在这。”

“父亲叫他去了书房,许是有要事。”葛春宜调整了下姿势,“即便一直守着又有什么意思,不过就是多说两句话罢了。”

她还要费尽心思找话题,时间长了也挺累的。

银杏眼神突然呆呆发直望向外面,拍了拍葛春宜:“姑娘,大爷、大爷走了。”

“什么走了。”葛春宜探过头,从窗子里看到半个男人的背影,书从手里滑落,来不及多想,连忙跳下榻,鞋也没穿好,连跑带跳追上去。

裴徐林听到后面急急的脚步声,回过头,便见他的夫人攀在月门旁殷殷看着自己,双颊晕红,不知是因为羞赧还是跑得太急。

他笑了笑,一点也不惊讶,温声问她:“怎么了?”

葛春宜扭捏几下,没好意思问他是不是听到刚才说的话了,顿了顿,转而道:“……想问问大爷准备去哪?”

裴徐林没回答,视线微微往下,看她趿拉着鞋,半个脚后跟都落在外面,察觉到他视线后还难为情地缩了缩。

他走上去一手扶住她的背,微微俯身,轻松将人横抱起。

葛春宜猝不及防,下意识搂住他的脖子,只觉脸上更烫,一声不吭地任由他抱着走回次间,最后把她放回榻上。

一双清亮的眸子水色潋滟,羞怯却又大胆地直直看着他,裴徐林伸手为她整理了下微乱的鬓发,声音不自觉放低,“有些事情需进宫一趟,晚些回来,用膳不必等我。”

葛春宜点了点头,听到自己莫名轻柔许多的声音,“好。”

她想了想,鼓起勇气,白皙纤长的手指微动了下,主动钻进他的手心,轻轻拉住,“大爷,早去早回。”

裴徐林拍了拍她的做为回应,然后松开手起身离开。

他走了好一会儿,银杏才又探头进来,眼睛亮亮的,抿着唇笑,“大爷对姑娘你真好。”

葛春宜正看着窗外愣神,闻言一顿。

裴徐林待她的确十分体贴,挑不出错处来,可见过恩爱相契如爹娘,总觉得有哪儿不一样。

就像乘着风飘在空中的柳絮,总会湖边相约的年轻男女,话本中常见的佳人郎君……

左右思索一番,葛春宜笑了笑,罢了,总不能非从鸡蛋里挑骨头。

她翻了下书,眼神落回书页上,没再想这些。

-

御书房。

胡大将军胡茂、裴氏父子皆在其内。

“刚收到南边来报,东安河流域出现水匪,劫掠过往商船,还挟持船上百姓,所幸目前尚未有伤亡。”

“水匪?”胡茂年近六十,脸颊下巴蓄着茂密胡须,听这话两条灰白的眉毛登时皱到了一起。

“怎会有水匪?滨州的水军是吃干饭的?”

明顺帝压了压手,示意他不要激动,“水军乃防倭之要,无朕急令不会出动。”

“按理我朝大败乌尔,气势正盛,怎会有如此不长眼的民间宵小。”裴静岳不解道。

“目前情况未明,东安河连接南北,民船商船大多都走这条水路,途径临州,覃州等几个岸口。”明顺帝敲了敲桌子,强调东安河的重要性,“据闻水匪还装配着上好的兵器,刀箭俱全,依你们看,该如何?”

“末将愿领兵剿匪!”胡茂上前一步。

“哪里用得上你们。”明顺帝摆手,意思是杀鸡焉用牛刀。

裴徐林开口道,“微臣麾下有一副将,名尉迟轩,此人通水性,骁勇善战,粗中有细,不如派他前往。”

尉迟轩,寒门出身,往上查三代都跟皇戚贵族攀不上关系,即便受封升官后也跟京都名门无甚往来,只和裴徐林在内的军中同僚有些私交,一家人老实且本分。

皇帝抬眼看他,思虑片刻后点了点头,“好,明日朝会便将此事通传下去。”

事情大致说完,他脸上露出些笑,“裴府昨日大办喜事,朕还未贺喜,就把你们父子俩召进宫议事了。”

胡茂也笑呵呵道:“臣去吃了酒席,这小子是越发滑溜了,想同他多喝几杯人都抓不住!”

裴静岳笑道:“他特意向圣上请旨求来的夫人,自然是郑重以待,哪敢喝成烂醉。”

裴徐林低着眼,面露无奈任凭几位长辈打趣。

胡茂顿时嚷道:“皇上何时能为臣孙女宝铃赐婚——不是裴徐林这种少年俊杰可不要。”

明顺帝头痛:“朕的太子妃之位你看如何?”

胡茂顿时退了一步,连连摆手,“不可不可,宝铃惯喜耍刀弄枪,万一伤了宫里的贵人,我老胡家可没几个脑袋够砍了。”

胡家一门忠烈,膝下两个儿子都战死沙场,仅留下十七岁的孙女胡宝铃,和十二岁的孙子胡宝剑。

明顺帝被他气笑了,又不好说什么,“行了,太子还没定下婚事,朕哪有闲心帮你寻称心孙婿。”

话说到此,他转向裴徐林道,“朕记得从前东宫伴读里,数你和太子最要好,你去和他说,叫他多多上心,与皇后商议早日定下此事。

几位武将离开御书房,明顺帝负手看着门外久久未动,目光落向远处似乎在思索什么。

良久,他转身走向书案,叫来内侍:“去,传唤陆阁老。”

-

东宫。

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时惊起涟漪,一圈一圈往外荡漾,湖边安置一方矮席,支起一顶黄罗伞,悠风习习。

太子身穿明黄宽袍,盘腿坐在席上,身前的鱼竿用木架支着,手上则时不时往水里扔点鱼食。

裴徐林站在他身后。

“知道崔家二姑娘崔思莹吗?”

政事堂宰辅之一,中书门下吏部尚书崔阁老,出自博陵崔家。

没等回答,太子又自顾自道:“母后原本想定崔思莹为太子妃,父皇否了。”

裴徐林皱了皱眉,没说话,但敏锐察觉到其中深意——皇上在提防太子。

两年前皇上突然病倒昏迷不醒,同年乌尔来犯,内忧外患之际,太子临危监国,半年间,点将出征,朝政稳固,群臣信服……

明顺帝醒来后,欣慰之余,也不可避免地隐觉喉中生刺。

最后把鱼食一股脑洒进湖里,太子盯着湖面叹了口气,“不说这个了,听说东安河生了水匪?”

“嗯。”裴徐林把水匪的事说了一下。

“好,孤知道了。”太子冲他摆了摆手,“赶紧走吧,别叫连你也疑心上了。”

-

葛春宜看了会儿书,困意上来又小憩了两个时辰,再醒来时天色已近昏暗。

尹姨娘那边的侍女绿兰来临风院传话:“夫人,姨娘说这边要是还没开火的话,叫您去院里用膳呢。”

葛春宜欣然前往,到时尹姨娘正焦头烂额地同裴灵恒对弈,见她来如见救星般放下棋子,“灵恒,准备用膳了,下次再继续吧?”

裴灵恒瘪了下嘴,垂下眼,有些委屈但又乖顺地点头,“好,听姨娘的。”

葛春宜倒是笑了,这个她熟呀,“姨娘且去忙,我来和灵恒下完这盘。”

“好好。绿兰,传人准备摆膳吧。”

葛春宜捻起棋子,对上裴灵恒期待又亮晶晶的眼睛,声音不由放柔,“既然马上要用晚膳,这局棋需在一盏茶内下完,否则算和棋,可好?”

“好!”裴灵恒反而显得更高兴了。

接下来的时间,二人接连落子,几乎没有多余思考。

半盏茶不到,葛春宜笑眯眯收手,丝毫没有因为对面是八岁孩童而手下留情。

裴灵恒脸上失去了笑容,正经肃然,竟显出几分裴徐林的影子。

她揉了揉男孩的头,“好了,先用膳。”

尹姨娘走过来,一见这情形便知晓个大概,失笑道:“如何这般沮丧,可是被你阿嫂杀了个片甲不留?”

当着长辈的面,葛春宜不禁讪笑,“怎么还不见灵扬来?”

“她忙着给墨影梳毛喂草,不与我们同吃。”墨影是裴灵扬的爱驹,几乎一同长大,看得极为重要。

裴灵恒输棋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葛春宜虽在和尹姨娘说话,余光却忍不住去瞥他,心中懊悔今天这棋是否下得太过傲慢……

蓦地,裴灵恒抬起脸,眼神恳切又小心,“阿嫂平日若有余闲,可否能教灵恒下棋。”

见此,葛春宜哪有不应的,连忙道:“你只管来,不过我的棋艺尚不足以指点你什么,手谈几局没问题。”

裴灵恒立马高兴起来,抿着唇笑:“多谢阿嫂。”

[爆哭]好凉哇,求求小天使反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