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与人宜 > 第4章 赐婚

春与人宜 第4章 赐婚

作者:轻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7 13:00:19 来源:文学城

窗外鸟鸣声声,侍女在给院里的花草树木浇水,淅淅沥沥的。

葛春宜睡了一个好觉,睁眼时已是天光大亮。

房门叩响,侍女银杏轻声问道:“姑娘,可起了?”

应了声,银杏便推门而入,服侍她穿衣梳发,她在家中一向妆饰随意,很快便打理好。

今日是休沐,葛春宜径直去往东跨院,给父母请安。

到了院子,正屋却不见人影,转而向书房,便看到夫妻二人站在书案前说些什么,间或伏案书写。

“阿爹,阿娘。”葛春宜行了礼,走近好奇道,“你们在做说什么?”

葛文远一见到女儿,便忍不住紧张问道:“今日可有不适,昨日落了水怎不差内侍唤为父,那竖子在宫中都敢如此放肆,明日上朝我定要参梁府一本!”

郑蘅一听便斜眼扫他:“……喝成烂醉,唤你何用。奏章又该如何写,女儿的名声不要了?” 说着,她将手中写满了字的信纸塞进信封,“方才正给你舅母写信。”

葛文远自然也考虑到这些,只一时气上心头,恨不得能将人打一顿解气。

末了,又叹了口气,手上不停地摸着胡子。

葛春宜安抚了父亲几句,神采奕奕地在原地转个圈,她身体好着呢,极少生病。

郑蘅拉着女儿的手,走到正屋坐下,吩咐罗叶:“叶娘,厨房温的素馄饨取一碗来。”

她遣走院里其他仆从,和后面的葛文远对视一眼,同女儿直言:“今年你将满十八,按理说娘早该为你寻媒说亲,只是心中总念着你还小,多留几年也无妨。”

葛春宜立马明白了父亲母亲的意思,看着他们眼底散不开的愁绪,鼻尖微酸,却展颜笑道:“女儿都听爹娘的。”

她顿了一下,眨眨眼:“不若也像菡姐姐那般,招一赘婿,这样便能一直陪在爹娘身边。”

葛文远第一个吹胡子瞪眼:“胡闹!”

郑蘅点了点她的额头,怪她促狭:“菡姐儿是不得已……”

说一半,罗叶将馄饨送进来,她便止了话头,不再聊郑家的事。

碗沿温而不烫,葛春宜接过便吃起来。

又过了片刻,郑蘅才慢吞吞问道:“你自己……可有中意之人?”

葛春宜一时不料,呛咳了好几声,抬头去看爹娘,面色虽窘然但并不是玩笑话,不由好笑又无奈。

郑蘅出身荥阳郑氏一旁支,后远迁临州,与主家并无多少联系,即便如此,也是寻常富贵人家远不能比的。

当初她作为家中嫡女,与葛文远私下定情,已是出格,后来为了嫁给这个“没有家世门荫的寒酸书生”,还与家人扬言私奔出逃也非嫁不可。

最后气得郑蘅母亲虽被迫松口,成亲当天却不肯露面。此后关系更是十分僵硬,直到葛春宜去了临州后,才稍有缓和。

这些事,都是葛春宜在临州时听人所说。

她笑道:“阿娘多虑了,你和阿爹做主便是,女儿并无他念。”

郑蘅捏着信封的手摩挲了一下,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毕竟心里还顾忌着不知元松是否说亲,先去信问过,免得闹出乌龙一桩。

葛文远叫来小厮徐乐,吩咐他将信送去递铺。

葛春宜忙道:“正好我也有好几样物件要给菡姐姐,一起送去吧。银杏,到院里拿一下。”

银杏领命回西跨院。

一家人还未说几句话,屋外突然传来喧闹的声响。

不待询问,就有几个前院的侍女仆役直愣愣闯进院子,面上如出一辙的惊慌:“老、老爷,圣旨到了!”

葛文远手一顿,平日宝贵非常的胡须登时被他扯下来几根。

-

几个时辰前。

才至卯正,天际尚蒙蒙亮。裴徐林骑着马一路穿过行人寥寥的街市,很快便到了宫城门下,求见圣上。

今日虽不必上朝,向来勤勉的明顺帝还是同往常一样早早起身。

用过早食,没有直接前往御书房处理国事,而是与皇后一同在园中信步漫游。

皇后手指轻轻拂过花瓣上的露珠,含笑道:“崔家二姑娘不错,秀外慧中,娴雅持重。”

明顺帝点点头,问道:“胡——胡老将军的孙女叫……”

皇后接话,眸中有些无奈:“胡宝铃,她并未赴宴。”

明顺帝也不意外,笑道:“听闻她受胡老真传,耍得一手好枪,只怕这性子也得了三分。”

皇后好笑地摇摇头,还要说起其他几位贵女的情况,却有内侍来报:“陛下,裴中郎将求见。”

明顺帝继位早,在位时间长,积威甚重。即便他向来随和,但上至朝臣,下至内侍,没有一个敢对其有敷衍欺瞒。

至于昨晚庆功宴时宫中异动,早已有人将情况一一上告。

他到御书房时,裴徐林正在外候着。

“不必多礼了,赐座。”明顺帝免了他的礼,语气关怀,“昨日酣饮宿醉,为何不在家中休息,可有什么急事?”

裴徐林也没叫他失望,当即下跪叩首:“请皇上为微臣赐婚。”

明顺帝一愣:“先起来,此言何意?没头没脑的,同朕好好说清楚。”

裴徐林不肯起,沉声将昨夜看到的水廊争执以及官眷闺秀落水之事一一道来。

明顺帝也微微落了脸色,“你可查清楚了是谁敢在宫中如此胆大妄为?”

裴徐林语气平缓,声音清晰:“正是梁伯府三少爷,梁修逸。”

皇帝皱了皱眉头,“……梁伯府……朕得知昨晚锦妃急调了几个小宫女到她宫中办事,难道与此事有关?”

裴徐林垂着头,没有接话。

明顺帝一拍案桌,站起身来,少见的起了怒色,“朕会叫人查清楚。”

他没再继续说,转了话头问裴徐林:“赐婚一事又是从何说起,此事你处理得当,那女子也并未受伤,何须如此?”

裴徐林俯身埋首,额头几乎触及冰冷的地面,他盯着光滑锃亮的金砖,似乎能从中看到自己朦胧的双眼。

“臣……一见思慕。”

明顺帝闻言朗声笑道:“你啊——平日比你爹还持重,正当少年,本该如此!”

“快起来,还跪着形同抗旨!”

裴徐林站起身,面对皇帝的调侃耳边浮现一丝赧色。

“是哪家闺秀?”

“秘书少监葛文远之女,葛春宜。”

明顺帝一顿,似是回忆:“少监……葛文远……门第确有些不显,无妨,朕可以再赏你一个面子,秘书监之位空悬数月——”

听到这,裴徐林忙站起身,还不待说话,明顺帝摆摆手,示意他闭嘴。

“乌尔归服,打破了自先帝以来的僵持,边关稳定后,将士不用再日夜备战以防侵袭,百姓也不必再受流离之苦。”明顺帝缓缓踱步走到裴徐林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朕本有修史之意,编录此不朽功业,只是逢秘书监空置,尚未落定。如今也算省了事,到时朕钦点少监负责此事,并不违例。”

修史有功,升至秘书监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话既如此明白,裴徐林也没有什么再劝的,谢过皇帝圣恩。

明顺帝令内侍给他磨墨,回到桌案前,提起笔,又笑着看了裴徐林一眼:“你当真想好,朕便写了。”

裴徐林笑了笑,语气认真且郑重:“请陛下赐旨。”

内侍捧着圣旨出宫前往葛家,裴徐林也告退离宫。

明顺帝便接着坐在桌前批奏折,写着写着,想到什么又停下,有些好笑,“裴家总算出了个聪明人。”

……

葛家一家三口捧着圣旨,还有些恍然,听到名字前甚至在想是不是找错人家了。

赐婚?

这、这又是哪一出啊——

郑蘅最先反应过来,看到小黄门略有些不满的神情,忙示意罗叶,上前塞了厚厚一包银子,笑着送他们:“多谢公公。”

将人都送走,葛家立马关上大门,隔绝外边打量议论的声音。

葛春宜还有点懵,视线盯着那卷明黄的圣旨,一时间想了很多,不时回闪昨天晚上那道清隽如修竹的身影。

再回过神,一抬头便是两张齐齐看向自己探究的脸。

葛文远急得来回踱步,他在朝为官对裴家也有几分了解。

开朝有功的将门之家,从不牵扯世家王侯的权势之争,深得皇帝信任,凡有战事则一马当先,领兵出征。

他口中念念有词:“那裴家都是武人,还有两个尚年幼的孩子,听说府里也没主母,春宜嫁去了岂不是劳心费神地操持,若往后再起战事,一门双将定要奔赴战场,万一……”

葛春宜忙出声打断:“阿爹……”哪有一开始就咒人家的。

圣命不可违,旨意既下,已是板上钉钉,她劝慰父亲,“既不需要侍奉婆母,亦无须应付妯娌,不是再好不过?”

“这……”葛文远语塞。

郑蘅看着女儿,眉心微蹙:“怎么会和裴府扯上关系,裴徐林……你可见过?”

葛春宜也不太明白,顿了下说道:“昨夜落水后帮助我的那位大人,身着兽纹绯袍,相貌年轻……我猜也许是他。”

郑蘅下意识皱了皱眉,心中生出些许不满,却又无能为力。短短两天发生的变故叫她心中一团乱麻,不禁自责没有早日为女儿定下良婿。

气氛一时沉凝,葛春宜正要宽解爹娘。

这时,徐乐抱着好几个匣子踌躇半晌,硬着头皮过来请示:“姑娘,你看看这些东西都要带去递铺吗?”

郑蘅陡然反应过来,连忙从徐乐那把信拿回来,捏着薄薄的几页纸,她心中叹了口气。

最后,郑蘅回房重新写了一封——告知这桩喜讯,寄回临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