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意知几许 > 第3章 春风

春意知几许 第3章 春风

作者:予卿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17:38:13 来源:文学城

南城气象站 3 月 5 日 22:11 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受强对流云团影响,预计未来 6 小时将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水及 7–9 级雷雨大风,请注意防范。”

晚自习第三节,整座校园突然停电。

黑暗像一块厚布,罩住所有窗。

一秒后,远处劈下一道紫色闪电,把明德楼外那棵老榕树一劈两半。

雷声响得几乎实质化,玻璃“嗡嗡”共振,像有人把天空撕下一角,揉成一团,砸向人间。

高二(3)班爆发出潮水般的惊呼。

方姥姥在讲台上猛拍桌子:“安静!点蜡烛!”

于是,每人桌角多了一支白色蜡烛,火苗只有黄豆大,却把一张张脸照成旧底片。

许祈辞用左手捏着右手绷带边缘,指节发白。

陆槿桉在桌肚里摸到一小截蜡烛头,点燃,推到他面前。

火苗晃了两下,映出许祈辞瞳孔里一道尚未散尽的闪电。

“怕打雷?”陆槿桉问。

“不是。”许祈辞摇头,“只是担心屋顶。”

他抬眼,看向天花板——

那里有一条上学期地震留下的裂缝,像被刀划开的旧伤口,此刻正渗出细细的水线。

第二声雷滚过,裂缝“咔啦”一声,扩大一指甲宽。

水滴坠落,刚好落在许祈辞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上,溅起一朵暗色花。

陆槿桉伸手,想替他擦,被许祈辞握住手腕。

“别动。”

下一秒,整个天花板“哗啦”塌陷——

不是水泥,而是一张被水泡透的石膏板,带着旧尘与铁锈味,直拍向两人头顶。

许祈辞猛地起身,左手护住陆槿桉后颈,“砰”地挡下板块。

石膏当场碎成三瓣,白色粉末在烛光里炸开,像一场小型雪崩。

黑暗、尖叫、尘土、雨味、血味——

所有感官混作一团。

陆槿桉只听见许祈辞近在耳边的喘息,带着微微的颤:

“……没事吧?”

血顺着许祈辞右手腕往下淌,旧伤未愈,又添新口。

陆槿桉用袖子去压,布料瞬间被染成深色。

那一刻,他想起父亲工地上的钢架,想起断裂声,想起自己无能为力。

可下一秒,他听见自己说:

“这次,换我带你去医院。”

南城二院急诊,凌晨 1:30。

许祈辞被推进清创室,玻璃门合上,红灯亮起。

陆槿桉坐在走廊塑料椅,手里捏着一张诊疗单:

【患者:许祈辞性别:男年龄:17

诊断:右桡骨远端再次骨折、尺骨茎突撕脱】

建议:立即手术,内固定钢板。

陆槿桉把单子折成很小很小,攥进掌心,像攥着一块冰。

他想起半小时前,老张在救护车旁铁青的脸:

“屋顶年久失修,学校会负责医药费,但许祈辞必须休学两周。”

“休学”两个字,像把钝刀,割不开肉,却割得断节奏。

陆槿桉知道,南城一中高二是滚动车,一旦下车,就很难再追上。

清创门开,许祈辞脸色比床单还白,却冲他笑:

“别难过啊,新同学。”

陆槿桉这才察觉,自己眼眶红了

“我没难过。”

“嗯,是雨水。”许祈辞抬左手,指尖沾到他睫毛,“南城太潮湿,连眼睛都会下雨。”

麻醉师过来签字,许祈辞用左手歪歪扭扭写下名字。

陆槿桉看见,最后一笔勾上去,像画了一只侧飞的鸟。

进手术室前,许祈辞忽然抓住他袖口:

“抽屉。”

“什么?”

“我书包侧袋,钥匙。”

陆槿桉摸出一把黄铜钥匙,指甲大,挂着绿色毛线穗。

“图书馆 204,最下层卡片柜,”许祈辞声音越来越低,“帮我守住。”

绿灯亮起,大门合拢。

陆槿桉站在空荡走廊,手里钥匙灼得像一块炭。

手术持续三小时。

陆槿桉回校,已是清晨五点,雨停,天幕透出蟹壳青。

图书馆后门还留着抢险时的警戒线,他弯腰钻过。

204 是二楼最里侧的小仓库,平时不对学生开放。

黄铜钥匙插进去,轻轻一旋——

门开,一股旧纸与樟脑味扑面而来。

最下层卡片柜,抽屉拉开,里面躺着一只铁盒。

——曲奇盒,印着 90 年代英伦女星,边缘锈迹斑斑。

盒内分层:

1. 一张对折的《南城日报》社会版 2020 年 3 月 6 日:

【北城体育馆坍塌事故追踪:设计师许某被采取强制措施】

2. 一张撕碎又拼好的照片:

年轻的许父站在尚未完工的体育馆钢架下,怀里抱着三四岁的许祈辞。

3. 一本手账,封面写着《许祈辞成长日志》,字迹却属于成人——

是许母记录,从 2008 年到 2025年,每年一句。

最后一页,日期停在 2020.3.6:

“阿辞问:爸爸是不是因为雨天才不会回家?我答:嗯,雨天路太长。”

陆槿桉蹲在幽暗里,把报纸折痕一点点抚平。

他忽然看懂那天夜里,许祈辞在干涸泳池说的“罪与罚互相照亮”。

——原来,他们共享同一种废墟。

一个在北城,一个在南城;

一个被叫“杀人犯的儿子”,一个被叫“事故责任人的儿子”;

却都假装若无其事,把裂缝藏在笑容背后。

陆槿桉把铁盒放回原处,锁好门。

走出图书馆时,天色大亮,青云大道石缝里的车前草被雨水洗得发亮。

他掏出手机,给许祈辞发微信:

【204 很安全,等你回来。】

想了想,又加一句:

【这次,我们一起守屋顶。】

许祈辞术后第三天,省青年队教练来到病房。

——左手提着果篮,右手拿着一张烫金邀请函:

“6 月赴省城集训,8 月参加全国 U18 三人篮球冠军赛。”

许祈辞用左手接过,指尖碰到“省体育局”公章,红得晃眼。

“右手这样,还能去?”

教练笑:“医好了就能。而且,我们可以给你申请单招指标。”

单招指标——四个字,像四把钥匙,咔哒打开另一扇门。

那扇门后,没有高考倒计时,没有调考,没有“前 50”生死线。

只有篮球、球鞋、木地板、尖叫、哨声,以及一条被提前照亮的未来。

教练走后,病房只剩陆槿桉。

许祈辞把邀请函递给他,像递一张未刮开的彩票。

“想去吗?”陆槿桉问。

“想。”许祈辞顿了顿,“可我更想和你一起高考。”

陆槿桉没说话,低头削苹果,果皮连成一条,垂到地面。

“陆槿桉,”许祈辞用左手扳过他肩,“你说话。”

“说什么?”

“说‘你去吧,我等你’,或者说‘别去,陪我’——

只要你开口,我就听。”

陆槿桉把苹果递过去,声音轻却稳:

“阿辞,你去把篮球打进全国赛,我去把高考打进你想要的未来。

我们分头作战,顶端再见。”

许祈辞咬苹果,汁水溅到纱布,像一小朵泪。

“顶端多远?”

“一万零六百八十公里。”陆槿桉答,“刚好是地球赤道四分之一。”

“那么,”许祈辞伸出左手小拇指,“在四分之一地球外,拉钩。”

两只手,一只缠着输液贴,一只带着铅笔茧,在病房白色灯光下,完成一场无声的盟誓。

3 月 20 日,惊蛰后半月,北城体育馆坍塌案一审开庭。

陆父作为第一被告,被控“重大责任事故罪”。

法院允许 17 岁以上直系亲属旁听,陆槿桉买了凌晨的火车票。

许祈辞左手吊臂,执意同行。

两人在硬座车厢挤了六小时,天亮时,窗外出现北城地标——

一座尚未完工的巨型钢骨,悬在晨雾里,像被时间按暂停的恐龙。

法庭外,受害者家属拉着白色横幅:

“还我亲人,血债血偿”。

陆槿桉低头,把帽衫兜帽扣上。

许祈辞用左手握住他右手,掌心温度穿过布料。

庭审持续七小时。

陆父穿橙色囚服,背微驼,发言时声音沙哑,却坚持:

“设计图纸被临时改动,钢架焊接未达 Q345 标准,我签字,是我失职,但我无主观故意。”

法槌落下,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赔偿 380 万。

陆母在旁听席哭到晕厥。

陆槿桉僵在原地,像被钉进地板的钢钉。

退庭后,他在走廊尽头见到父亲。

狱警允许十分钟会面。

陆父隔着玻璃,对他做口型:

“好好——高考。”

陆槿桉点头,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许祈辞买来一瓶矿泉水,拧开,递给他。

“喝一口,把北城咽下去。”

陆槿桉仰头,水顺着下巴流到锁骨,像一条细小的河。

回程火车上,许祈辞用左手写下一行字,举到陆槿桉面前:

“钢骨塌了,可以再焊;

人生塌了,可以再立;

——我们正是新的焊条。”

陆槿桉把那张纸折成方块,放进钱包透明夹层。

车窗外,北城钢骨渐渐缩成一条黑色剪影,最后被暮色吞没。

四月,南城进入“一模”月。

黑板右侧倒计时牌被老张亲手改成:

【距离高考 4399 小时】

——取“4399”游戏谐音,苦中作乐。

许祈辞术后第四周,右手仍吊臂,却坚持每天 7:00 到教室。

左手练字,一页又一页,像要把右手缺席的笔画全部补齐。

陆槿桉把《雨水调考止血包》升级成《一模急救包》,用红色标签区分易错点,贴满许祈辞桌面。

夜里,图书馆 204 成为两人新的秘密基地。

许祈辞用左手写模拟卷,陆槿桉在旁边批改,红笔不再画“×”,只写温柔批注:

“这里扣 2 分,但你的思考角度给 10 分。”

4 月 20 日晚,一模成绩公布。

许祈辞年级 2,陆槿桉 1。

老张在班会表扬:“许祈辞同学带伤参考,依旧是第二,值得掌声!”

掌声雷动,许祈辞却看向陆槿桉,用口型说:

“我离顶端又近一步。”

晚自习后,两人留在教室,关窗,关灯,只留讲台一支蜡烛。

许祈辞从书包掏出一只小小蜂鸟木雕,刷白漆,嘴部染成红色。

“北城手作店买的,老板说它象征‘时间逆飞’。”

他把蜂鸟放在陆槿桉笔袋:

“让它替右手飞,先飞到高考,再飞到全国赛。”

陆槿桉把蜂鸟翅膀折成 45 度,刚好对准窗外月亮。

“许祈辞,”他问,“如果未来我们走散,怎么办?”

“那就让蜂鸟倒着飞,把时间拉回此刻。”

许祈辞”答得飞快,像在背一道早已演练的压轴大题。

4 月 30 日,许祈辞正式拆石膏。

X 光片显示:骨痂生长良好,但医生叮嘱:

“三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否则钢板易移位。”

当天夜里,省队教练电话通知:

“5 月 5 日省队集中,提前一个月康复训练。”

许祈辞挂掉电话,看向陆槿桉:“我得走了。”

两人再次来到废弃泳池。

月光比上一次更薄,像被谁削成透明的鱼片。

泳池底部,之前积的雨水已被蒸发,只剩几道白色盐渍。

春见把白色绷带抛向空中,风把它吹成一条游荡的蛇。

“沈知许,”他说,“这次没有啤酒,没有苹果,没有蜂鸟。”

沈知许笑:“但有月亮。”

“月亮不够。”

春见忽然伸手,揽过他肩,在月光里吻了沈知许额头。

——极轻,比蜂鸟翅膀还轻;

——却极重,像把整个世界按进一个坐标。

“这是预支的庆祝。”春见退后一步,“等高考结束,等全国赛结束,等我们都站到顶端——

再补一个完整的。”

沈知许把额头抵在他肩窝,声音闷而软:

“好,我等你。”

回程路上,青云大道两旁的凤凰树开始抽新芽,夜色里像无数支小小的火把。

惊蛰最后一道春雷,在很远的地方滚过,像为两个少年按下倒计时。

——倒计时,从此兵分两路:

一路向北,是省城球馆木地板的弹跳;

一路向南,是六月考场笔尖的沙沙;

却在同一个月亮下,

被一只蜂鸟、一把钥匙、一条碎裂又愈合的石膏,

悄悄焊成新的钢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