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锁凤台 > 第18章 高阳

春锁凤台 第18章 高阳

作者:兰山姑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22:39:32 来源:文学城

晚饭时陈午下了值,来到了慈安寺。宋阿濡被查后,她又复了值,查齐芝恒的事全权到了廷尉卿的手上。

陈午给自己舀了汤,握在手里暖手:“听兄弟们说,查宋阿濡的宅子查了一天,明面上尽是些字画古玩,也不是什么珍品。金银也有,只是不多,还不及一个普通的四品官员的家财,这老狐狸尾巴藏得可够深的。”

阿午给她阿姐夹菜,她捧着脸有些担心:“那怎么办呢,万一查不出什么呢?”

柏姜用完了饭净手,用微凉的手指戳戳她鼓起的脸蛋:“怕什么,明面上查不出什么都正常,孙琏若不知道什么底细是不肯轻易接这差事的。那宋阿濡多年来贪污的金银何止千万,他总要寻个足够的地方藏。”

“是,”陈午附和道:“只要查出他一处证据,就能将他关押到廷尉狱里头去,一用刑,纵使是死人也要张张嘴的。”

柏姜拍拍手:“好了,阿充来替我更衣,明日要为高阳王设接风宴,且有的忙呢。”

平明时分,守城的士兵揉着困乏的眼睛,一齐缓缓推开沉重的城门,一行人亮了腰牌,纵马越过城门,马蹄哒哒,踏折了染着白霜的草叶,撞碎了冬日坚硬的冻土,一径沿城墙根到了城外二三里处。

天色未明,远处群峰千嶂皆蛰伏在黑沉的云翳里,如同一头巨兽嶙峋的脊背,那是铜城与北疆之间坚不可摧的一道屏障。

褚绍下马,纥骨含微将缰绳一起栓在亭柱上,与褚绍一起向东北方向眺望,等待护送高阳王的车队。

高阳王本姓贺赖,是代朝现今最德高望重的异姓王。

贺赖氏是贺兰氏的一支,按汉人的话讲,贺赖氏在代朝还只是小小一个渠犳部时就是贺兰氏的家生奴,在部里属于地位最低的姓氏。

高阳王贺赖恭打小跟着建元帝长大,在夺嫡时救过建元帝的命,废了一条腿,立了大功,也因此破例位列王爵,是建元帝最信赖的心腹。

高阳王只忠于建元帝,不争权位,建元帝崩逝后就移居怀欶。在京里时他是头一位和善的王爷,京里的王孙世子没有不被高阳王照拂过的,尤其是褚绍。

当年便是高阳王从猎场将褚绍接到宫里,教他成了太子,后被贬后高阳王总觉得是自己叫褚绍受了一番苦楚,因而有意在军队里打磨他。这才有了他今日的涅磐重生。

远处隐隐传来“隆隆”的声响,东方一声鸡鸣,天色破晓,镶了金边的群山脚下渐渐出现涌动的人潮,是高阳王的人马。褚绍感到侧脸微凉,他抬头一看,天上竟下了雪沫儿。

“哈哈!褚儿!含微!终究是你们两个小子有良心,赶着起早来接本王!”

高阳王年过六旬,两鬓斑白然而声如洪钟,可以想见年轻时的气概。

管家殷勤地从车上拿了轮椅,扶高阳王下马,在官道上一溜小跑送他们叔侄三个相聚。

“叔父。”

“王爷。”

高阳王拍拍含微结实的肩背:“瞧瞧!我离开铜城那时候还是个瘦苗苗呢,多少年没见,长成小牛犊子了,好!”

又爱惜地摸了摸褚绍颌骨清晰的脸:“褚儿不好,瘦了。这铜城再繁华有什么用,竟还不如在北地壮实!叔父带了好牛羊来,好好给你补!”

褚绍微微低着头,任由贺赖恭将他从头到脚摩挲一遍:“刚回来,水土不服,过阵子又都好了。”

高阳王拉着褚绍的手:“在铜城这半月可还好?我接到旨意了,说封你为抚冥侯……这号别的先不说,意思忒凶,皇帝怕你,宋阿濡也忌惮你……”

“无妨,回京前我便料到了。”

褚绍安慰叔父,却没等到回话,他疑惑地看过去,却发现高阳王眯着眼,一脸调笑地看着他。

他顿感莫名,不自觉地摸摸后脖颈才发现后脖根儿火辣辣的一片刺痛——除了柏姜拿刀划拉出来的,剩下的大抵是和她打斗时留下的印子。

“怎么弄的?也不知道遮盖遮盖,露出来好看呐?”

“啊,不妨事,”褚绍不自然地扭过头,蚊子似的哼哼:“就被人挠了几下……”

“嗯……”高阳王沉吟片刻,捋着胡子道:“我虽没见过,但这姑娘脾气直爽,像草原上的姑娘,我很欣赏。”

褚绍心说你说不定今日就能见。

高阳王还在絮絮地畅想,褚绍接过管家手里的轮椅径直往前推:“走吧叔父,再唠叨天就亮了,皇帝那小崽子还在昭阳殿等着见您呢。”

高阳王难得回京,皇帝正午在西极殿设了宴,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来为王爷接风。

宋阿濡府里还在搜查,柏姜这个“始作俑者”头回此时还十分从容地坐在筵席上首,众人嘴上默契地不提及此事,却纷纷侧目。

柏姜坦然忽视掉堂下各异的目光,只留心听了几句高阳王与故交的寒暄。

高阳王在铜城的达官显贵里是头一份的人缘好,遥别铜城五年,须发已然被北疆大雪染上屡屡斑白,可嗓音洪亮、双目有神,柏姜看看他,在扫视堂下诸臣,王爷精神矍铄的模样与周遭在铜城养得大腹便便的朝臣相比,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风采卓然。

他虽推杯换盏不停,言语间却没提及丝毫昔日权宦的事,柏姜猜测大概是褚绍去迎接的时候已经与高阳王通过气。

歌舞散去,席间谈笑声渐渐弱了,柏姜举杯对高阳王道:“一别五年,王爷风采依旧。”

高阳王面对柏姜这年轻太后,丝毫没有倚老卖老的意思,面上礼仪一丝不苟。

他双手举杯过眉:“多谢太后娘娘,臣在边疆,时时不敢忘太后娘娘凤体安泰。臣敢问,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现下如何?”

柏姜满饮了酒:“姑母她前些年出家在慈安寺修行,日日吃斋念佛,日子过得很安宁。”

“哦,说到这个,”柏姜拿了手绢,点了点唇边的酒渍:

“哀家想起来王爷当年离京,舍宅为寺,王府如今已经香火不断许久了,哀家叫人打扫了云腾殿,王爷住在宫中,也好时时与皇帝和宗亲们聚聚。”

高阳王拱手道:“多谢太后娘娘。只是宫里么,规矩繁琐,进出动辄车马劳顿,臣老头子一个,实在不愿劳师动众。”

说罢,他捻着须,沉吟道:“本王与褚儿提早说好了,就住在他府里。褚儿随我在北疆荒漠里摸爬滚打惯了,骤然回京定然有诸多不适,正好我们爷俩搭个伴,若是褚儿在京里有什么放肆言行,老头子我定然好好教训他!”

柏姜看向一边的褚绍,他换了一身月白的袍,十分沉静地跪坐在高阳王身边,仿佛是他从前做太子时谦谦君子的模样。

她咂么着这话里的滋味——是替褚绍撑腰呢。

柏姜笑,侧身靠在凭几上,伸手烤着烧了银碳的竹火笼,十分家常的模样:

“好,那便听王爷的。将军府大的很,王爷一同住着热闹些,有人气儿。”

她这话不知触动了高阳王哪根弦儿,他饱经风霜后十分粗粝的大手重重搭在褚绍膝上:“说起人气儿么,臣倒是想着褚儿如今廿三有余了,从前一直在北疆蹉跎着,如今回了京,也该想想自己的婚事不是?”

竹火笼里炭烧的正旺,偶然溅出一颗火星,烫到了柏姜的手,她复又挺直了脊背。

高阳王从前是默许褚绍和她的婚事的,如今当着自己面这样说,定还在替褚绍为从前事委屈,要讨个说法。

“那,高阳王意下如何呢?”

“年轻人,教我一个老头做什么主?不过以后新妇过门,也是要跟着褚儿喊臣一声叔父的,臣只求她对褚儿一心一意就好,门第权势都罢,不是什么好东西。”

柏姜心里气得发闷,高阳王曾经是默许自己与褚绍的婚事的,如今提这一茬,无外乎是替他委屈。

委屈什么?自己当年与褚绍在一块的时候自认尽心尽力,哪一刻不是百般的讨好?倒是褚绍,做出一副假正经的样子三番五次地退拒。

还瞧不上门第权势,褚绍当年分明没对自己动情却还是默许自己在侧,可不就是为了姑母当时的权势么?

也是,这人惯会在长辈面前假模假式的。

于是她嫣然一笑:“王爷不必当心,抚冥侯好年纪正风流,不知是酥合坊里多少女儿春闺梦里人呐。”

褚绍立时感受到高阳王投来的惊诧的目光。

老头压低声音说:“跟叔父说实话,你脖子上的,是酥合坊的姑娘留下的?”

褚绍心焦,又不好发作:“不是。”

“你都被姑娘留印子了你还往酥合坊里去?”

褚绍无奈,宫宴上又不好当场驳叔父的面子,他撑着脑袋:“您那腿到冬日里就要发作,少喝些酒,别乱说话。”

“别扯开话头!”

高阳王“嘿呀”一声,突然又恍然大悟:“我说呢,一般女儿家哪里有下手那么狠的,不就是你在外头风流叫人家姑娘逮了去?看来我住你府上还真是住对了,这些日子你老老实实的……”

众目睽睽,褚绍深恨不能直接捂上老头的嘴,他听着老头絮絮叨叨,十分没好气地撇了一眼堂上那自顾自煨着竹火笼取暖的柏姜——正是这罪魁祸首把我送到酥合坊“风流”哪。

宫宴规矩繁琐,笙歌鼎沸,一直到傍晚才堪堪散去,皇帝赐了车驾仪仗,褚绍陪着高阳王回府。

“……这宋阿濡果真被柏家那个小太后给困住了?”

“是,孙琏与卢毓林正在搜府,宋阿濡数十年来挥金如土,他家里大概躲不过去。”

“哼、”高阳王拍拍褚绍的肩头:“话莫要说的太早,宋阿濡能熬这么多年不倒,靠的不是运气。”

“除了他贪污纳贿,京畿齐家的案子也与他逃不了干系。”

高阳王“哦”了一声,不太在意:“齐家?”

“齐芝恒出身黛州,一路靠自己到了铜城来,早年与宋阿濡生怨。黛州那边有变,地方压的死死的,只说是刺史意外身亡,却不防逃出来一个小官,名叫保宏彬,宋阿濡这次屠了齐芝恒全家,正是为了人不知鬼不觉地杀了他。”

高阳王面色渐渐转正,捋着胡子沉吟片刻:“褚儿,你要如何?”

“这是世家之间的丑闻,要埋得深,宋阿濡就要做死人骨头顶上的墓碑。宋阿濡是太监,没了孙家,权势再大与世家比也如同水上漂萍,黛州会同意的。”

“嗯,褚儿,那些个病秧子屁股底下的皇位原该是你的,你若要夺回来,叔父定然助你,只是你也要有分寸,刀刃上行走,难呐。”

“是。”褚绍想起慈安寺冰室里的尸体,又道:“叔父还记不记得我中的毒?”

高阳王顿了片刻,呼出一口辛辣的烟气:“你是说蟾舌蒿?”

“是,我近日……又见到了。”

“如何见的?”

“保宏彬。要么是宋阿濡喂得毒,要么是他自杀。可是蟾舌蒿长在高山雪地,也只有铁夷人能有,怎会出现在铜城甚至黛州?叔父,我们铜城,不会有铁夷人的探子吧?”

“不会,”高阳王斩钉截铁道:“铁夷人是你亲自打退回去的,对自己有些信心,再如何也不至于渗漏到铜城里来。那毒虽罕见,也不是拿不到,北疆商贩子手里说不定就有,别慌,倒乱了自己的阵脚。”

“是。”

牛车转过一道门,正遇着长长的宫道那头车马粼粼,褚绍掀开帐幄一看,打宫门进来一队太监,为首的着青衫,正是宋保。

褚绍眉心虬结,看着缓缓走近的宋保,心头掠过一丝疑云。

“拜见高阳王、抚冥侯。”

褚绍与高阳王几乎同时看向为首的宋保,和他背后御鹤监的太监们。

“太后娘娘,廷尉已经替宋公公搜查府上,并无不妥,奴才今日带人来接义父回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