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色明宜 > 第3章 改嫁

春色明宜 第3章 改嫁

作者:青云为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7:50:47 来源:文学城

意识如坠幽潭,四下唯有无边暗色,混着朽木为雨水浸沤的霉腐气息,阵阵扑入鼻息。

萧明宜欲动指节,然周身酸软如绵,力不能持。启目之重,犹负千钧,眼睑微启,所见唯蛛网结梁,灰幔垂垂,身下板榻硬硌,薄褥潮冷,寒意透衣。

此处非驿馆寝阁。

迷蒙间,一双手落在了她身上。动作不显急躁,甚至称得上缓,正一粒粒解她外衫的盘扣。

她想喊,喉咙却似被堵住,只泄出微弱的气音。浑身力气尽失,连转首也做不到,只能如傀儡般任人摆布。

外衫被褪下,抛在角落。接着发间一松,钗环被抽走,青丝如瀑散落。

随后,那人悄然后退,隐入废院深处。周遭重归死寂,只余她细微的呼吸声。

时间在混沌中失去刻度。不知过了多久,外头隐约传来人声,继而是一阵急促的人声。

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在门外骤然停住。

萧明宜勉力偏过头,透过散乱发丝的间隙望去。晦暗光线下,只见数人立于门前,为首者身形挺拔,正是顾之晖。

他的目光如刃扫过室内,随即猛地定在榻下,有件被遗落的杏子黄绣金外衫。

顾之晖瞬间钉在原地,周身那焦灼寻人的气息顷刻冻结,化作一片沉冷的寒意。

他未再上前,反而转身,将室内景象挡在身后。

随行侍女面无人色,踉跄扑至榻前,颤抖着手掀开那灰扑扑的床幔。

“公主!”

光线泻入幔中,映出萧明宜青丝缭乱之态。侍女仓皇检视,见她外衫虽失,中衣尚在,未至最不堪之境,方才暗松一口气。

尽管顾之晖严锁公主被掳之讯,秘事竟如野火燎原,不数日已传遍京畿,物议沸腾。

流言挟猜度遐想,终损萧明宜清誉。九重宫阙之内,盛元帝亦为之震怒。

翌日早朝,寅时三刻,皇城九重宫门次第洞开,汉白玉御道两侧蟠螭铜灯尽数燃亮,映得朱墙金瓦煌煌如昼。

文武百官手持象牙笏板,踏着晨露循阶而上,内侍监尖细的唱喏声穿透晨曦:“百官入朝——”

金銮殿内蟠龙柱镶金嵌玉,光滑如镜的青砖石映着百盏宫灯,文武分列两班,犀带绯袍齐整如林,却皆垂首屏息。

盛元帝端坐龙椅,五爪金龙朝服衬得他面色愈发沉郁。待三跪九叩礼毕,他竟将手中青玉念珠重重掷于御案,惊得阶前仙鹤熏炉轻颤。

“诸卿可知昨夜坊间传闻?永安公主途中遇匪,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失踪三日。今早人虽寻回,可破宅中度过三夜,清誉何存?”

霎时朝堂如沸水泼油。

左都御史出列时,绯袍襟袖微微颤动:“陛下容禀,永安公主为林国皇后嫡出,携两国血盟之约而来。若因意外退婚,恐寒林国十万铁骑之心啊!”

鸿胪寺卿扬袖赞同附和道:“林国女于盛国都城被掳是板上钉钉的既定事实,本就乃我盛国失责,若退婚书,北疆战火重燃,谁人担待?”

盛元帝骤然拔高嗓音:“三月前林国使臣呈婚书时,诸卿皆赞公主德配天地。如今凤驾未至先损清誉,倒要朕将这失玉之璧供于宗庙?尔等是要将朕头上这冕冠,换成绿头巾不成!”

有官员出列道:“陛下所虑不无道理,《女诫》有云:贞女不更二夫。公主失踪三宿足够发生诸多变故,倘若纳入后宫,岂非令不清不白之人玷污宫闱?”

两派官员渐成对峙之势,朱紫相绞,象笏交错,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够了。”盛元帝指节叩响紫檀案几,声震殿宇,龙目扫过鹄立的百官,“今日若不议出妥当之法,皆罚俸三月。”

玉笏相击之声骤歇,群臣噤若寒蝉时,忽见文臣班首走出一人,紫袍玉带,鹤发童颜,正是三朝元老宰相陈景玄。

“老臣愚见。”他躬身时腰间身影轻晃,“陛下既不愿纳妃,何不效仿唐代宗嫁宁国公主旧例?择宗室子弟册封王爵,以亲王正妃之礼迎娶。”

“宰相老糊涂了。”有官员急声截话,“如今诸位亲王最幼者亦过不惑,且皆嫡妃健在,莫非让林国嫡公主屈居侧室?”

皇帝蹙眉沉吟:“朕膝下皇子皆已娶正妃,诸位亲王亦无适龄子嗣……”

“臣举荐一人。”陈景玄抬头时目光精烁,“刑部左侍郎谢知秋,其父谢凛乃先帝亲封西陵王。谢侍郎年方廿五,未婚配,且……”

“荒唐!”镇国公勃然出列,“谢凛当年为逆臣萧远索求情,陛下念其战功免死,只夺爵贬三级,其子岂配尚公主?”

谢知秋静立文官中列,玄青官袍下摆微动。众人注目下,他缓步出列伏拜,额头触地声清晰可闻:“臣确乃待罪之身,不敢妄攀金枝。”

盛元帝凝视殿中青年,但见其眉宇间虽有风霜之色,举止却从容如静水流深,忽忆起廿年前北疆雪夜,谢凛浑身浴血将自己护在身后的旧事。

盛元帝问:“谢凛何在?”

谢知秋躬身回答:“臣谨奏陛下,先父自蒙贬谪,未及经年,便溘然长逝。”

“谢卿,”盛元帝声音不觉放缓,“尔父临终……可曾怨朕?”

谢知秋再拜开口,声如碎玉:“先父尝言:昔年萧将军谋逆罪证确凿,臣妄图以军功相挟实属愚忠。陛下未诛九族已是天恩,惟愿子孙永铭圣德。”

殿角铜漏滴答声中,盛元帝竟拭了拭眼角。老臣们见状皆垂首不语,却见皇帝突然拍案:“拟旨!谢氏满门忠烈,着即日起复西陵王爵位,由谢知秋承袭。赐婚永安公主,择吉日完婚!”

闻听圣言,谢知秋心潮澎湃,面上感激涕零似无以复加。

他整肃衣冠,趋行数步至御阶之前,继而俯身下拜,以额触地,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铿锵而言:“微臣谢知秋,叩谢天恩!陛下信重,臣虽万死亦难报其一。自此,臣定当竭股肱之力,效忠陛下,辅弼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声朗气壮,响彻大殿。

盛元帝见状,帝心甚慰。以一失贞之公主,换得股肱之臣的耿耿忠心,这笔买卖实在划算。

他心头一松,积压已久的难题迎刃而解,遂舒展龙颜,温言命其平身,又循例厚赏一番。

这边厢,谢知秋的筹谋已圆满落定。而那京城驿馆之中,萧明宜却黛眉深锁,对侍女捧上的燕窝粥看也不看,轻轻推开了。

她心中早已清明:掳她之人并无加害之意,那三日之中,不仅未伤她分毫,还时时递来饮食。如此大费周章,所为的无非是玷污她的清誉。而真正的图谋,必是要借她一人之身,撼动林盛两国的盟约。

念及此,一丝苦涩漫上心头,事已至此,风波骤起,她还能如愿入宫面见盛元帝,为亲族雪恨吗?

即便得以入宫,想必也是盛国碍于林国颜面,予她一个贵妃虚名,赐一座冷清宫殿,任其自生自灭罢了。

侍女轻声劝慰:“公主,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如今只能盼着盛国皇帝,是个顾全大局的明君了。”

萧明宜闻言,唇角牵起一缕冰冷的讥讽。

盛元帝?明君?他怎可能是。

两日倏忽而过,午后天光晦淡如旧宣纸,萧明宜独坐绮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柄犀角梳。梳齿间还缠着几根青丝,宛若未理清的心事。

忽闻外面脚步声杂沓,掌事宫女急趋而入:“公主,宣旨的内侍到了。”

明黄卷轴徐徐展开,内侍尖细的嗓音在寂静的厢房中格外清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乾坤定位,阴阳协和,乃成人伦。今有林国永安公主,系出仙潢,柔嘉成性,贞静持身。本欲遵两国盟约,效前代和亲之制。然朕年逾知命,鬓已星星,若纳少艾,实非宜也。”

“开国功臣谢凛之子西陵王谢知秋,英武不凡,忠勇可嘉,年当弱冠,尚未婚配。今特赐婚二人,以成秦晋之好。此姻既结,上合天心,下顺民意,永固两国盟约,长保边陲安宁。”

“特着钦天监择吉日,礼部依制筹备。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萧明宜指尖一颤,犀梳坠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心念电转,万千疑云骤起。

谢知秋何时承袭了西陵王爵?她死前,那位老王爷尚在镇守边关,而今不过三载春秋,怎就换了天地?

更令她心绪翻涌的,是盛元帝这突如其来的赐婚。明知她身负和亲之任,却轻描淡写地将她指给功臣之后。

一旦踏入西陵王府,她便如困于金笼的雀鸟,再难振翅。血海深仇,家国恩怨,都将被那重重宫墙隔绝在外,永无昭雪之日。

那么,萧氏百余冤魂在九泉之下,岂能瞑目?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广袖下的手微微发抖,却强自稳住声音:“烦请公公回禀,此婚事不妥,本宫要面圣陈情。否则本宫愿长居使馆,静候良缘。”

内侍面露难色,躬身更深了些,几乎将脸埋进绛紫官袍的领缘:“公主明鉴,陛下圣意已决。奴才人微言轻,岂敢妄议天家婚事?”他悄悄抬眼打量公主神色,又急忙垂下。

正当屋内空气凝滞之际,门外忽起急促脚步声。

谢知秋疾步而入,墨色蟒袍挟着庭院里的凉风,腰间玉带叩响环佩。

他在她面前三步处站定,目光灼灼,似要将她看穿:“公主就这般不愿嫁于臣?”

萧明宜被他眼中的痛楚刺得心口一紧,不自觉地后退半步。

只见谢知秋从袖中取出一卷赤金文书:“今晨八百里加急送至,令尊御笔亲批,愿结秦晋之好。”

最后一丝希望骤然熄灭。萧明宜面色倏地惨白如纸,踉跄着又退一步,足下踩到方才碎裂的犀梳,发出细微的脆响。

她望着那卷决定她命运的婚书,朱砂御印在昏黄光线下猩红刺目,恍如三年前屠戮中漫天的血色。

窗外忽然掠过一阵疾风,吹得窗棂作响,也吹散了她眼底最后一点光亮。

谢知秋见她面色惨白如雪,身形摇摇欲坠,心头蓦地一紧。那深宫多年练就的冷静自持,在这一刻竟溃不成军。

他快步上前,代她接过那卷明黄圣旨:“臣,领旨谢恩。”

他声音沉稳,将圣旨妥善安置于香案,转身时已恢复从容。先是对内侍温言道:“有劳公公,本王稍后自会入宫谢恩。”

待将人送出殿外,他又环视房内侍立的侍女:“都退下罢。”

侍女踌躇片刻,想着西陵王不日便是公主夫婿,到底是应声离去。朱门轻合,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他走回她身边,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她。

“陛下的心意,公主是知道的。”他声音低沉,带着怜惜,“既然事已至此,不如暂且应下,来日方长。”

他斟酌着词句:“或许有一天,公主心中所愿,终能得偿。”

他这话说得隐晦,却让萧明宜倏然抬眸。

泪眼朦胧间,她凝视着他深邃的眉眼,忽然觉得那轮廓莫名熟悉,那夜在驿馆被掳,蒙面人将她护在怀中时,她曾触及这样一双沉静的眼眸。

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掠过心头。

“是你!”她声音微颤,后退数步,带着不敢置信的惊愕,“那日绑我的人是你,散播谣言毁我名誉的是否也是你?”

“为何要这般对我?

房内烛火轻轻一跳,在谢知秋眼底映出明明灭灭的光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