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色明宜 > 第1章 复仇

春色明宜 第1章 复仇

作者:青云为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7:50:47 来源:文学城

天启四年,乙巳仲夏。

大将军萧远索奉诏入觐,与陛下议枢机要务于乾元殿。陛下惜其忠勤,特备御膳,留宴于明西阁,君臣对酌至星斗阑干。

将军醉眼迷离,拜辞丹陛,盖因月暗苔滑,误坠太液池中。翌日驰救,捞摝已迟,竟溺毙于芙蕖深处。

噩达天听,陛下骤闻凶讯,掷杯于案,泪沾龙袖,遂颁哀诏:辍朝三日,禁笙乐百日,命百官素服举哀,敕造衣冠冢于钟山,配享太庙。

一时六宫缟素,万巷悲风,举国皆见玄旌蔽日。

同年秋七月丙申,值圣寿节,宫中设宴称觞。

酉时三刻,已故大将军萧远索遗孀淳宁郡主,离席趋前,亲执白玉壶,为陛下奉酒祝寿。

帝悦,赐坐于御阶之侧。

及至酉末,郡主忽掷壶于丹墀,旋即自广袖中掣匕首一柄,长七寸许,寒芒如电,直取天颜,锋镝所向,正指咽喉。

事起仓促,众皆愕然。幸赖侍卫统领反应迅疾,以身蔽驾,格开致命一击。刃锋偏斜,仅划伤陛下臂膀。禁军一拥而上,将刺客淳宁包围。

淳宁郡主抚膺大恸,戟指宫阙泣血而诉:“吾夫非失足溺亡,实乃昏君失德,狡兔既死,走狗遭烹。陛下亲手戕害忠良!”混战中,其身中七刀,力竭倒地,血溅丹陛,当场殒命。

帝惊怒,将军府满门抄斩。

消息传檄,举国震悚,诸人皆叹真真是余波未息,新澜又生。

前有镇国大将军萧远索溺毙宫苑深池,后有其妻淳宁郡主饮恨血溅华筵,将军府满门伏诛,朱雀长街闭市十日,碧血浸透青石。

上京城中暗潮翻涌,茶坊酒舍间,或扼腕叹忠魂难安,或于深巷低语,暗讥君上昏聩。

然皇权巍巍如九天悬剑,铁腕镇之,万籁终寂。未及一载,将军府三字已成市井禁语,昔日朱门车马如龙,今唯见漆纹斑驳,荒草侵阶,恍若大梦了无痕。

光阴如逝水,倏忽三载。忽闻异国君主林帝遣其女永安公主远适本朝,以结秦晋之好。年方二八的林国帝女竟嫁知命之年的盛国君主,此事立成闾巷热议,酒旗风里尽说天家。

……

时维凛冬,千里漠野,朔风卷黄沙。

一支蜿蜒如赤龙的送亲仪仗,踏碎黄尘,终抵北疆雄关之下。

十六抬鸾轿缀以金铃璎珞,辇轸过处,清响破空,然其声虽脆,终不敌风咽马嘶之苍凉。

轿中人端坐,着绯色嫁衣,珠翠垂旒掩其容,十指交叠于膝前,近旁两名贴身丫鬟侍立。

舆外,边城戍卒列阵如松,玄甲映寒光,呵气成霜。

为首将军顾之晖,按剑趋前,铁靴踏雪铮然有声,及至轿前丈余顿足,抱拳躬身,朗声道:“臣,镇北左军校尉顾之晖,奉旨恭迎永安公主鸾驾。”

声如金石掷地,惊起辕门悬帜猎猎作响。

“将军请起。”轿中传出清越之声,如冰击玉壶,“风雪弥途,劳将士久候。”

顾之晖闻声脊背微凝,目光却始终低垂于三尺积雪,道:“启禀公主,驿馆已备妥椒墙暖衾,请殿下移驾。”

“有劳将军。”鸾轿珠帘被纤指轻轻拨开,永安公主垂眸敛衽,下轿辇时云鬓间九翚四凤冠的珠珞迎风作响,宛若碎玉击冰。

左右侍女各执鲛绡披风一角,绛纱裙裾拂过轿槛时,缀满珍珠的绣履在雪地上印出半阙莲痕。

顾之晖当即侧身三步,边引路边道:“漠北风刀霜剑,远甚上京。为保殿下金安,臣冒昧恳请于此暂驻一宿,翌日寅卯之交便赴上京。未知殿下尊意若何?”

暮色沉凝,驿楼檐角的风灯在晚风中摇曳。

“如此甚好。”永安公主微微颔首,纤指轻搭在侍女腕上,步履姗姗地跨入门槛,迈上木阶,锦履触及楼板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在空旷的回廊间荡开涟漪。

及至公主入二楼厢房,顾之晖长身立在门外:“殿下若有驱策,末将谨候钧令。”

“将军留步。”永安公主端坐软榻,嗓音隔着门板传出,似环佩相击。

“本宫既辞桑梓,远适盛国,于心惴惴。闻陛下乃不世出之明君,敢问平日可有所好?”她略顿,珠帘后的眸光流转,“譬如膳食口味,闲时雅趣?”

顾之晖骤然色变:“公主明鉴,窥探圣意乃大不韪。”

抬眼却不经意看见那双秋水明眸澄澈见底,不似暗藏机心,倒似孤雁临渊,不由缓声道,“末将戍边三载,对宫闱之事实在陌生。明日迎亲使臣将至,其人博闻广识,乃陛下肱骨重臣,必能为公主释疑。”

永安公主唇角牵起浅淡弧度:“原是随口相询,将军且退罢。”

待门扉掩合,侍女奉汤梳栉,见公主镜中白容生辉,遂笑言:“公主仙姿玉质,何虑圣心不属?”

永安公主闻言默然,冷笑骤寒,她岂是为争宠探听虚实,她与那昏君隔着血海深仇,如何会承欢仇人膝下,面见侍寝之时便是昏君命丧黄泉之际。

若非亲身历劫,谁信魂兮归来之说。

三年前,她尚是镇国大将军萧远索与淳宁郡主掌上明珠,御笔亲封的宜阳县主萧明宜。

忆往昔,朱门绣户,玉食锦衣,海棠春宴,宝马香车。岂料宫宴惊变,昏君竟以谋逆之名构陷忠良。

那夜白虹贯日,禁军如潮涌至。父亲被暗箭所害,尸骨未寒,竟又被昏君以失足溺水而亡遮掩罪行。母亲悲愤难抑,藏器于袖宫闱行刺,奈何丹陛血溅,玉殒香消。

而今,她借这异国公主之躯重临人世。菱花镜里,虽已是陌生容颜,然刻骨深仇未尝稍减。

既得天赐良机,以和亲公主之名侍立昏聩君王近旁,母亲未竟之志,当由她以血续写。

夜间膳毕,侍女奉安神汤至,萧明宜饮尽即沉入黑甜。

然至夜半,药力渐消,抄家灭族之景复现梦中,寒刃掠颈之际,她骤觉窒息,玉额沁汗,倏然惊醒,锦衾下的素手微颤。

幼时过目成诵之能,曾令她冠绝京华,而今历历往事竟成桎梏。每道血痕纤毫毕现,每声哀嚎皆镌刻心骨,愈欲忘而愈分明。

萧明宜悄声披衣而起,未惊守夜侍女。自贴身处取出金簪,长指轻旋机括,暗格中赤色毒丸莹然如故。以指腹摩挲良久,终将玉簪重新绾入云鬓。

萧明宜辗转反侧,直至五更将尽,方得浅眠。

漠北的晨光总是来得迟疑,天幕低垂似坠,云层厚重得似要滴下墨汁。

天方破晓,馆丞开一线门缝,便见碎雪纷扬,朔风挟着冰屑扑面而来,打在人脸上如细针穿刺,雪粒击在皮弁上簌簌作响,远山近树皆隐入茫茫白雾之中。

忽闻马蹄踏碎昏暝,自远及近,但见十余骑破雪而来,玄甲与素雪交映生寒。

至驿馆石阶前,众骑齐喑,为首者勒缰下鞍,动作利落如苍鹰敛翅。

顾之晖整冠迎前,抱拳时腕甲相撞铿然作声:“大人风雪兼程,辛苦。殿下方进朝食,可否稍憩片刻再启程赴京?”

此时才见得来人真容,墨色貂裘迎风翻卷,露出内里暗绣云纹的玄端锦服,肩头积雪未掸,倒似为这肃穆身影添了三分清寂。

眉峰如刃,鼻梁似悬胆,一双凤眼微挑,薄唇紧抿成线,下颌轮廓在毛领间若隐若现,恍若寒玉雕就的修罗。

“容谢某先面见公主。”他动作利落地回礼,指节冻得微粉。

“谢大人这边请。”顾之晖左手前引,率先踏上楼梯。

“笃笃笃。”三记叩门声不轻不重。

顾之晖的声音隔着雕花门扉传来:“殿下,谢知秋谢大人请见。”

谢知秋?

萧明宜执着银箸的手堪堪顿住,箸尖微颤。

这名字如惊雷贯耳,震得她神魂俱荡。那是她深埋心底不敢触碰的名讳,是她萧家满门血海深仇中唯一温存的念想。

她强抑震颤,将银箸轻轻搁在莲纹白瓷托上,指尖在袖中蜷缩成拳,“请进”二字出口,竟似耗尽全身气力。

门枢转动,卷进几缕寒风。但见一人逆光而立,玄色衣袂上犹带霜华。待他踏入内室,烛光渐次照亮眉眼。

萧明宜只觉得周身血液霎时凝滞。

竟真是她的知秋哥哥!

三年光阴将他雕琢得愈发清峻,昔日温润眉眼如今凝着霜雪,唯有那挺拔的身姿依旧如松。

玄氅下露出绯色官袍,腰间金鱼袋彰显着大盛朝正三品的威仪,原来当年那个与她一同读书习武的少年,已在朝堂崭露头角。

“臣刑部左侍郎谢知秋,参见公主。”他执礼时腰间的金鱼袋微微晃动,三品官制的獬豸纹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这一声“公主”,如冰锥刺进萧明宜的心口。她下意识地去扶桌案,指尖触及冰冷的紫檀木桌,才惊觉自己险些失态。

往事如潮水般汹涌而来。那个会在海棠树下为她簪花的少年,那个在月下与她定终身的未婚夫郎,此刻竟立在眼前,以臣子之礼相待。

如今他们相隔不过数尺,却已是云泥殊路。她必须忘记自己是萧明宜,只能做这个即将嫁入盛国国君后宫的永安公主。

窗外朔风卷着雪屑扑打窗纸,萧明宜垂眸凝视裙裾上颤动的明珠,忽然觉得这三年来所有的隐忍与坚强,都在见到他的这一瞬土崩瓦解。

可她终究只是挺直脊背,将万千波澜锁在眸底深处,任那声未能出口的知秋哥哥在唇齿间化作血沫,只在心扉连连默念:知秋哥哥,知秋哥哥……

萧明宜竭力克制,半晌才微微颔首,用疏离语调应道:“谢大人请起。”

话毕,然众目皆未察,谢知秋躬身未起时,神色竟陡然生变。其身躯微震,似有电光石火掠过心头,如闻惊语绽于耳畔,激动之情,几难抑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