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纯情少帝他又被白月光给骗了 > 第1章 第一章

纯情少帝他又被白月光给骗了 第1章 第一章

作者:鱼没刺骨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8-22 19:57:39 来源:文学城

苏州城。

梅雨后,便是长而难捱的炽热时节。

蜿蜒的护城河水波平静,脱泥老旧的青石板散着热气。

船夫们将船只靠边,躲进了茶摊里喝茶避暑。听着茶摊小二,道听途说,连比带划地给散客们讲隔着一个街角,正被挤满了围看百姓的一小饭馆……

茶客们一脚翘在长板凳上,一嘴咕噜手里的茶水,或大或小的眼,皆竖着耳看着中间的茶摊小二听得头头是道的样子。时不时一抬手,一放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

有人说,“那秦家二姑娘就是个祸害,趁早得离了我们苏州城的好……”

“一个姑娘家有什么好瞅的?这大热天,围站人铺面外,也不嫌热得慌……”

该客说完,便有其他小贩船夫扫眼看去,像是在看一外来人似的。

该客确实是外来人,住在村郊的果农,今儿是从村里挑着自家种的果子来城里卖的。

“就是,这大热天,谁还去凑这个热闹,还不如坐咱这好好歇凉吹风。”茶摊小二忙打岔。眼瞅着谁杯子里空着,立马上前给倒茶水换茶壶。

“也是那秦老爷去得早,要不知道自家养出了这么一个歹毒的姑娘,还不知得气得死过去几回……”一茶客摇头晃脑。

“小狄哥!那二姑娘出来了!露面了!小狄哥快来!”忽一孩童吸溜着两大鼻涕跑过来,对着茶摊的位置使劲招手,一吼压住了茶摊里的其他嘈杂声。

众客抬眼看去。

而从茶摊中迅速钻出一大孩童,及拉着草鞋就跟着小孩童飞快跑走。

茶摊鸦雀无声。

不一会儿。

一阵急促的跑动和丢铜币的声响交错。

沉闷的一阵热风吹过,茶摊上只剩外来果农捧着茶碗一头雾水。

连茶小二都跑得不见踪影。

*

石青街。

一简朴低窄的铺面。

外头垂落一幌子,沿着木柱而上的顶端,挂着一墨字端正写着三字铺名的牌匾——清客来。

小饭馆外围着层层看热闹的百姓。

男子们齐齐挤在外一层,张看眺望着紧闭的饭馆门扇。里头便有刚才茶摊的茶小二和茶客。

里层则围着多是布衣的婶子婆子,叉腰怒目,七嘴八舌地相互交谈议论。

而为首站在最前端的,是一个三十又余的妇人,穿着漂蓝的布衣,下头是花色底的布裙。叫骂得最为激烈和不堪。

“秦二,你个狐媚子!狗娘养的不要脸的小东西!你有爹生没爹教……怪不得你克父克夫,全家都给你个没**崽种给霍霍光!你胆敢再勾引我夫君,随你娘那个千人骑万人……”

吱嘎一声。

铺面的门从内推开了。

苏州城有两大富宅之家。

一是靠着祖上蒙荫为首一方的秦家,二是靠着走南闯北的生意成苏州城首富的商户苏家。

秦家有远在天子脚下城池做大官的表亲,苏州秦家只能算是远房表亲的一个分家,然而只是一小小分家,也足够在苏州城立足一方。

富贵人家总有许多传闻见道可旁听碎言。

百姓们茶余饭后的闲话碎语,也离不开这两大家。

话说那秦家大房最为多灾,大老爷四年前病逝,二房的老爷和三房的老爷转瞬就要分家。大老爷的白事后,马上就瓜分了其余家产。大房姨娘跑的跑,偷的偷,连大房老爷的崽都没留下。

以往最为热闹盛喧的秦家大房,顷刻间便只剩下大房老爷体弱的正妻,还有一对无人收照的庶女庶子。

庶女是大房的二女,名秦倾,方年十三,其母生前最受大老爷宠,传是苏州乐坊有名的琴女。诞下一女,体虚,捱不过二三年便病逝了。

庶子则更为年幼,在大老爷逝世时,不过五六岁。可怜其母在要分家时,跟着大房一仆从跑了。没顾上儿,便被留了下来。

按理说,如此可怜的孤儿寡母,落得凄凉境地,是连百姓们都免不得稍有怜悯恻隐。

只不过——

转机在庶女秦倾十五岁那年。

收留了大房剩余三口的二房夫人,给自己的侄女说了一门亲。——苏家已五十有余的苏老爷。

按照秦二夫人的话,便是秦倾嫁给苏老爷,那是此后不愁吃穿,一生富贵。

能为自己的侄女操心到这个地步,秦二夫人也落得个心慈的好名声。

然而秦倾出嫁那日,花轿还没过门,迎亲的苏老爷便忽一头倒地,一命呜呼。恰好随风掀开盖头,苏老夫人看见十五岁秦倾的脸,眼一睁一闭也晕了过去。

接下来便是苏州百姓耳熟能详,茶馆酒阁津津乐道的秦家被退婚一事。

传是苏老夫人在苏老爷的葬礼上请了个道士做法,说是苏老爷是被妖媚阴气给克死的。而秦家被退婚后,秦二夫人也生了场病……紧接着便是秦倾不知感恩,不满足于叔叔婶婶的照顾,执意着要分家离开,还拖累嫡母幼弟一起受苦云云。

最后,便是今年年初。心善的秦二夫人寒心侄女无情,却不仅给了钱财,还给人一间店面和宅子。随了人意。

秦家事在苏州城一闹一传,不知真假,却是三岁小儿都能嚷说上一段。

只不过,已经十七的秦二姑娘,出落成了个出尘潋滟的美人相。则是和苏老爷成婚那日,盖头被风吹散,方圆百里,人尽皆知的事。

*

小饭馆的门扇被推开。

有人拿着一臭鸡蛋便砸了过去——

“噗嗤”一声。

臭鸡蛋准确无误地砸在了——一个蒲草扇子上。

蒲草扇子的主人有一双纤白细嫩的手,指如葱根,芽白修长,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透着淡淡的粉。指轻一捏,一撇。挡物的蒲扇移开,黏在上头的臭鸡蛋便也撇落在地。

鸡蛋粘液落地,一声浊响。

然而众人注意已经被蒲扇后露出的脸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张皎白柔美的脸。

蛾眉若月,杏眼含波,左眼下一点朱砂的泪珠,随着婉转流动的眼波,三分妩丽,四分动人。

樱桃般的口唇,饱满微翘,唇形漂亮,唇色红润。此刻望着一众人,微微扬着,似是三分讥笑的模样。

那眼那鼻,再加上木簪挽垂起的三千乌丝,修长如天鹅的脖颈。哪怕是穿着破衣麻袋,恐都让人移不开眼。

更何况,人穿着一件青蓝色的上衣,外罩着一件绿翠色的外衫,软柳腰带下,是一件梨花黄的布裙。

细细的手腕上,蒲扇子轻一摇,似乎能闻到迎面而来,春山细雨的味道。

沁鼻的,入肺的,润物无声。

为首的蓝衣妇人是最先回过神的,她叉了腰,先往地上啐了一口。凶狠的表情张开,“你便是那个秦家二姑娘?”

秦倾笑:“婶子这是连我是谁都不知,便来我铺面前骂我了?”

妇人脸一糗。

身后一妇人便说。“你甭管徐娘子知不知,你小小年纪,心思歹毒,狐媚勾人夫君!就是你不对!”

“婶子,说话可得讲证据。”秦倾脸上的笑意依旧,只是一双耳捕捉到一个名,多问了一句,“婶子说的徐娘子,是哪家徐娘子?”

“你也好意思问人家哪家徐?可不是你天天勾着缠着的徐捕头的娘子!”婶子叉腰骂起。“徐捕头都能做你爹了,你个小不东西怎么那么不要脸!人徐娘子前些月子有身孕,你便勾搭上人徐捕头……人秦二夫人的情分你不领,到来祸害平良百姓!”

“就是!就是!”

“呸!贱.货!”

……

骂声嚷声不绝。

秦倾却面无波恼,纤白的指捏着扇子柄,蒲扇轻扇,粼粼笑意。“徐伯伯之于秦倾一家,如兄如父,嫂子刚生了孩子,秦倾未能登门送礼,是秦倾失礼在前。秦倾和嫂子虽不相识,但也常听徐伯提起嫂子贤惠淑德……”

常言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更何况是巧笑倩兮,如三月春花的人。

哪怕是几人恶意满满的包围辱骂,也没见人露出一丝恶恨神情。

古说面相可以辨别善恶。

有人美则美,面相便会另人不快,而有人美,面相也美,你一看她,便觉不是坏恶之人。

起码徐娘子恍惚停顿时,是这么想的。

忽然。

远处传来一声熟悉的怒吼——

“蓉丽!徐蓉丽你在这做什么!”

徐蓉丽是徐娘子的全名,被这么一熟悉的声一吼叫。

徐娘子吓了一跳。并立马认出了是自家那位的声音。

穿着一身捕快装扮,腰挎着佩刀,四十有余的健硕中年男子快步走来。

正是徐娘子今日出城办差事的相公。

徐束三健步而来,络腮胡的脸上满是横肉,凶神恶煞的模样,令围观的百姓都不自觉地退避三舍。

“你来这做什么?你们都聚集在这里做什么!”

被徐大捕头一眼扫过的百姓们立即噤声若蝉,各个不敢与人直视。

徐娘子脸色也有些发白。

而在台阶上的人却开口了。“徐伯,嫂子过来看看我呢,嫂子刚生了孩子,也没见你告诉我,没备上什么礼,天气热,进屋喝一杯酸梅汤吧。”

徐束三一双虎目眉毛稍微缓和了些。

徐束三:“不用了,你也得做生意,就留着吧。”

“你!回去!”徐束三也不是傻,妻子为何到秦倾饭馆前,为何这一乌泱泱的一群百姓在围看,他当了苏州城的捕快这么多年,若看不出来,就白当了。

秦倾没有强求,淡笑着目送两人离开。

只是那徐娘子回身略带愤懑的看向秦倾的一眼,令秦倾不免心沉了些。

百姓们见没有热闹看,也做鸟兽状散开。

唯有外层的男子,还目不转睛地盯着未进去的人。而里层的妇人会头见到围观里又自家人,立马上前拧着耳朵气急败坏地攥回家去。

秦倾收起了笑容,把门扇给关了严实。

徐捕头今日出城,小饭馆今日也没有开张。

*

徐娘子的怀疑并无道理。

徐束三是秦倾生母江氏的青梅竹马,两人都是流浪儿,在苏州城驻扎下,一个跟了乐坊习琴,一个则是在街头巷尾摸爬滚打。多年后,秦倾的生母成了乐坊的头牌琴女,而徐束三则因被一个老捕快看上奇根,收了当徒弟,改了徐姓,多年后成了苏州的捕头。还娶了老捕快的唯一的女儿为妻。

秦倾之所以知道这些,是江氏以前乐坊共事的友人告诉她的。徐束三和江氏在江氏嫁给了秦大老爷后闹掰了。秦大老爷贪酒好色,暴戾生非,徐束三作为捕快,深知这人不是江氏能托付终生的人。然而江氏执意要嫁,于是两人不欢而散。

直到江氏去世,秦倾随着弱母幼弟被叔叔婶婶收留,又遭了强娶和退婚,看破叔婶一家的秦倾带着嫡母幼弟搬出来。生母好友的引荐,才让秦倾和徐束三相认。

秦倾其实对徐束三是有印象的,在秦府时,她小时便曾看过这个大胡子的捕快在他们家外面悠转,只是下人说是捕头巡逻。而后在叔婶家,秦倾也常见过这个捕头,就连她要嫁给苏老爷的当日,盖头被风吹开的时候,她也在人群中一眼见到了这个大胡子捕快,只有他的脸和周旁或惊或讶或恐的百姓不一样,那是一张怒脸……手还紧握在佩刀上。

江氏的旧时友人要随相好离开苏州城,临行前,因徐束三找上了门,才找了已经搬离叔婶一家的秦倾告知此事。

秦倾也在当日相认了生母的义兄。

*

秦倾关了小饭馆后,从后门离开。

在百姓围堵铺面前,她正独身在铺子里算账本。

如秦倾在苏州城名声不好,秦倾的生意也并不好。但她价钱定得高。因为来这里吃东西的,便不是那些普通百姓,他们讨厌秦倾,怎么可能会来秦倾的饭馆。

来这里用餐的,常是不怀好意之人。所以秦倾坑他们钱,完全没有一点愧和不安。

当然也有一些家常的价格的菜,主要也是为了给无意进来的寻常百姓招待。

价钱定得高,是为了坑取那些不怀好意之人。而秦倾敢这么做,一方面也是徐束三他常会来这里巡逻,徐捕头下手没轻没重,觊觎之徒自然也不敢造次。因为他们不知道徐捕头何时会出来,而徐捕头一日内几乎有三四次能造访到这里,并且毫无规律可言。

渐渐的,贪色的觊觎的,便也收了动手动脚的小心思,以着能瞧上一眼就够了。

徐束三相当于小饭馆能张开下去的门神符。

所以,若徐束三提前告知秦倾他要出外办事等等,那日秦倾便不会开张小饭馆。

而另一方面。秦倾需要钱。他们三人的吃穿用的钱,嫡母看病的钱,还有弟弟上学堂的钱。

秦家大夫人卢氏,也是秦倾的嫡母,自幼就落下病根,唯有一子,还离家求学多年。

秦倾还在秦府时,自幼丧母,秦大老爷流连花丛,下人眼高手低,再加上府里姨娘少爷小姐多,自然是顾不得秦倾这个无人看养的小姐。但卢氏养了秦倾,从那些有人撑腰的少爷小姐们手里救下了骨瘦如柴的秦倾,养在膝下,待如亲生。

秦倾沿着长长的青石巷走回了家。

那是一间小宅院。木门会嘎吱响,庭院里晒着干草药,阳光透过桂花树倾洒下光辉,悦影跳动的石桌上。

里屋内。

卢氏正跪伏着诵念佛经。

她跪得极为虔诚,手中佛珠缓慢地移走着,念念有词,皱纹爬上这个慈善的老妇人的面庞。

秦倾抱臂倚靠着门,有青丝垂落在颊,她迎着晃晃将落的夕阳。

眼前忽闪现出,徐娘子离开是愤懑悲怒的眼神。

秦倾需要钱,要赚,也想平安赚。

徐束三是秦倾的靠山。

多亏了人,秦倾的小饭馆才能平安无事。

秦倾自然知道自己亏欠了徐伯多少,不止是人帮忙保护她的铺面,还有数次她囊中羞涩时的慷慨解囊。

两人相认的关系未摊明,主要也是秦倾担心自己已经败坏的名声,会给徐束三的差事带来困扰。

未摊开,徐束三在秦倾的饭馆教训抓捕那些混徒子,便是例行公事。一旦扯上关系,就像今日闹大的事,怕是后患无穷。

更何况,徐伯现在还有一张嗷嗷待哺的嘴要养。

秦倾知道以自己的单薄力,要护得住嫡母幼弟,在那些犬马走兽里挣几个铜板子并不简单。

现今风口上,又不能再麻烦徐伯了。

所以需要新的靠山。

秦倾扫眸看着庭院里的桂花树。

桂花还未开,若是开了,能做成清解甘甜的桂花糕,做绵长沁口的桂花酒,做软糯爽滑的桂花圆子……到时候也是不错的来钱点子。

院子里的木门被推开。

**岁的小孩吸溜着鼻涕进来,“阿姐!阿姐!我回来了!”

小孩子身上灰扑扑,布裤膝盖破了口子,脸上手上和往常一样带着擦伤。只不过现在,手里还多了一样东西——桂花糕。

秦倾眼一眯:“秦佑,哪来的东西?”

小孩子嘴角还带着糕点屑,舔着嘴巴乐滋滋,“阿姐,是隔壁的哥哥给的。”

作者有话要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