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归玉门关 > 第62章 远赴千里

春归玉门关 第62章 远赴千里

作者:抹茶非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8:49:11 来源:文学城

时至白露,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秋意渐浓。

厉云征骑着高头大马立于安定门前,初秋的阳光透过门楼洒在身上,银色战甲熠熠生辉。

他面容坚毅,通身散发出不可一世的霸气,两队着装整齐的骑兵亦面色凛然,静默无声。

厉云征最后遥望一眼宫墙上并肩而立的帝后,须臾,漠然收回,深吸一口气,紧握着马缰,调转马头。

“出发!”随着一声令下,铁蹄纷纷扬起,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最终同队伍一起消失在定安门前萧瑟的秋风中。

文帝转头看向皇后,眼神凝重,轻唤了一声:“阿柔。”

皇后手中的丝帕不自觉地紧握,凉风中夹杂的干气息磨得她喉咙干涩,没有回应这声突如其来的亲昵。

“这几个孩子都像你,为了保全别人,宁可牺牲自己。”

文帝的声音不高,听不出喜怒褒贬,淡淡落在二人中间,很快飘散于风。

皇后缓缓抬头望着文帝,藏起眼里浸透的秋凉,柔柔笑道:“是陛下宽仁。”

文帝面色微沉,语气亦沉了几分:“朕还有公务处理,天凉风寒,皇后也早些回宫歇着吧。”

言罢拂袖而去,太监们躬身紧随其后。

皇后并未离去,反在城楼上静立许久,试图以目光伴秋风,追随着队伍而去,穿越千里山峦起伏,极想落入比地平线还遥远的漠北。

厉云征的轻骑出城不久,鲁家一路往关外的商队亦出了晟熙京城。

鲁思莹坐于装运货物的马车后,望着渐行渐远的城门楼,不由感慨:“真可惜,不能将你的英勇事迹告知我爹!”

身旁的人斗篷遮住半张脸,正抚着腕间的银镯发呆出神,闻言诧异扭头,歪着脑袋问:“为何?”

“让他知道你胆子大起来敢与陛下谈条件,并非我带坏的。”鲁思莹言语调侃,心中却难免生出许多敬佩,“你就不怕吗?”

“怕啊。”斗篷下一张粉白鹅蛋脸上神情坦诚,颇为用力地点头回应。

尽管时隔多日,回想起御前谈判的场景,仍心有余悸。

***

昭阳宫保有长宁公主旧时穿戴过的衣裳首饰,皇后时常拿来常睹物思人,念念自然知道东西所在,那日她有意偷穿去勤政殿面见陛下。

生在权利的漩涡,她注定是家族荣誉的牺牲品,偏偏一场任意的逃婚北行,与倾慕许久的人私定终身,成全一份妄想的代价是更多贪心,使她再难压抑内心对于自由的渴望。

既然是以身入局的交易,不如直接把目标放在权力的中心,用她的死为钟离家出最后一份力。

“臣女钟离芷有罪,特来求死。”由勤政殿外转到殿内,念念重新跪于文帝跟前,她避开了已为人妇的称呼,依旧以太师千金自居。

文帝没料到她张口求死,心怀疑虑,面上帝王威严不减:“既知有罪,为何逾越礼制,私穿公主衣饰。”

“臣女所请之罪,并非这一身服制。”

“哦?”文帝横眉上扬,饶有兴致听她往下说。

“钟离家世代为陛下尽忠,臣女亦不例外,所以从皇后娘娘忤逆陛下旨意将臣女许配给厉家,臣女就该死了。”

这一点,是盂兰盆会时念念与太子妃谈话后悟出的。

她自幼是文帝拿捏钟离家的工具,偏皇后挪了这步棋的走向,身为棋局上一子,一旦失去利用价值,意味着连没有存活的价值一同消失。

念念自知此行赌注太大,紧张得浑身冷汗直冒,努力绷直了身子维持言语间的沉静。

“臣女能安然无恙到如今,全仰仗娘娘恩情庇护,更重要的是陛下宽容,臣女感念陛下和娘娘恩情,无以为报,待臣女身死,钟离家与厉家所有人牵连即断。”

她刻意加重“所有人”三字的语气。

其间所指之意,文帝很快了然于胸,眼前人所言非虚,她一死,不仅两家姻亲关系到此为止,厉云征亦不会为再为情受太师左右,他担心的军权旁落、势力失衡局面将得以维系。

“头抬起来。”文帝冷声下令。

念念仰头,目光清澈如皎月,凝视着龙椅上威严的帝王。

堂堂一国之君何等谋算,岂会轻易被一个丫头蛊惑,文帝再看她身上长宁公主的装束,只沉默着冷静片刻,随即明白过来,这大胆的丫头哪是求死,分明是挖空心思要活路。

“还有什么话,一并说了吧。”再发话时语气平和许多。

“长宁公主远嫁渠隅,自五年前回朝后再无音讯,皇后娘娘终年惦记长宁公主,想来陛下亦挂念,臣女请命远赴渠隅探望公主,以寄陛下与娘娘的思女之情。”

此言一出,文帝面上闪过一丝动容,念念紧扣时机,继续道:“除探望公主外,臣女请命以晟熙使者身份,说服渠隅联手,助力我朝收服乌达。”

渠隅国依仗天然地理优势做防守,与晟熙、乌达两国成掎角之势,无论它倒向何方,对第三者来说都是危机,然而渠隅国不依附任何一方,只暗中挑拨吗,隔岸观火,这么多年对两国抛来的橄榄枝态度暧昧,两不接受吗,两不得罪。

此事亦是文帝的心头病。

“说来容易,朕着心爱的长宁公主与渠隅和亲在前,派无数使者前去和谈在后,皆无功而返,你有何把握能成事?”

“臣女虽不懂朝政,亦无十足把握成事。”念念缓慢吞吐气息,极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然臣女自幼跟着祖父听学,明白一些变通求存的道理,以往使者和谈遵照流程摆条件试底线,千篇一律的套路难以攻克顽固的渠隅朝廷,陛下何不将臣女当作出其不意的变通,试上一试,说不定能收获意外之喜。”

“此事并非儿戏。”文帝沉思着,不予松口,哪怕知她所言不无道理,然事关国家大计,需慎之又慎。

此法风险,却是念念唯一的机会和筹码。

她俯身叩首,执着且恭敬:“臣女知陛下顾虑,但不尝试又怎知成败。若不成,于陛下并无损失,若事成,恳请陛下念及此功让父亲安享晚年,并将臣女死讯昭告天下。”

文帝明晰她要以自己换太师府上下,衡量再三,终是缓缓点头:“你既有此忠心,朕便成全你。”

***

商队的马车上,念念目光同样落在远去的城门上,眼中饱含惜别之情。

“怕,但是值得。”

无论是御前请命,还是去渠隅和谈,都九死一生,以唯一生机赌自由的未来。

从此这座皇城,这世间,再无钟离芷。

“此事可曾告诉厉将军?”鲁思莹犹豫着问出口。

念念摇头,为防止露出破绽,她不曾出宫,自然没机会见厉云征。

更何况她亦不知如何开口。

“那你这是要只身入渠隅?”

念念凑近鲁思莹耳畔,压低声音说:“为掩乌达耳目,我持密令先行入渠隅皇城打探消息,十日为期,陛下派出的使团官员再来会合。”

鲁思莹无奈地叹了一声,“说这么多不还是孤身一人!”

“所以才需要姐姐帮忙呀!”念念嘿嘿笑了声,眨眼卖乖。

鲁思莹虽马帮走南闯北多年,消息灵通,最重要的是懂胡语,有她协助在异国他乡能省去许多麻烦。所以决定有此一行时,念念便差绫儿传信给鲁思莹,希望能陪她走一遭渠隅。

“你一脸谄媚的模样让我有上了贼船的感觉。”鲁思莹白了她一眼,打趣道:“现在快马加鞭兴许能赶上厉将军的队伍,我看还是将你还给他最妥当。”

行军之人的轻骑战马日行千里,岂是商队能追上的,念念当然知道是在玩笑。撒娇地挽上鲁思莹的胳膊,上扬的唇畔荡漾着甜甜的笑意。

“姐姐,好姐姐!待事情了结,我陪姐姐畅饮一宿。”

车马颠簸,卷起尘土滚滚,载着商队和谈笑风生的二人向未知驶去。

***

从繁华的市镇,到荒凉的无人区,秋色越来越深,沿途驿站稀疏,商队就着平坦的荒草地扎营歇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取暖闲聊,念念困乏极了,依偎在鲁思莹身旁,摇曳的火光照映在她脸庞上。

鲁思莹瞧着打瞌睡的人儿,心中的摇摆更甚。

夜幕深沉,周围传来奇异的响动。

鲁思莹揣着心事没有丝毫困意,警觉地环顾四周,伸手握住别在腰间的匕首,轻推着身旁的念念,紧张的神情在火光下显得格外严肃。

“醒醒。”

念念猛地睁开眼,其余随行之人也察觉到了异样,纷纷清醒过来。

鲁思莹同商队领头对上眼神,后者会意,打手势冲下发命令,众人迅速收拾行囊,趁着夜色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地凌乱的篝火余烬。

“还好姐姐反应敏捷。”

念念有过一次随商经历,这样的情况并非初见,很快便平静下来。

鲁思莹丝毫不谦虚,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道:“多谢夸奖,出门在外,时刻保持警醒很有必要!”

心中却越发不安。

随着与渠隅距离的拉近,此类不太平的事儿逐渐频繁,其中还有几次正面交锋,万幸商队出发前防备齐全,随行人员大都是练家子,有惊无险。

这样的异常念念同样觉察到了。

马帮有规定,凡商队外出皆有固定路程,且会提前对沿途的盗贼活动情况加以打探,标识路途中是否有盗贼活动,若经行路段盗贼活动猖獗,劫道频繁,商队便会绕道而行。

此次鲁思莹亲自带队,深知这次出行的重要,慎之又慎,当下频频遭遇骚扰实非常理。

细想之下,更觉前路艰险,念念一颗心如乱鼓敲击,伴随着风声在寂静的荒野中回响。

“看来边塞真的不太平。”

***

颠簸坎坷,商队终于在初冬的某日抵达渠隅,城墙上下皆有两队手持兵器的守卫站岗,一派庄重森严景象。

入城后,鲁思莹带着念念寻到一家客栈。

“你先在此处落脚歇息,我去安排商队后续事宜。”

念念颔首,关切道:“姐姐一切当心。”

鲁思莹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去,房门关上,隔绝外头喧嚣,念念紧绷的神经暂时缓解,疲倦地趴在桌子上。

不多时,房门重新打开,一抹高大的身影直直倒映在眸中,念念不可置信地揉了揉双眼。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厉云征反手关上门,不紧不慢道:“等候多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