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归玉门关 > 第54章 藏不住的

春归玉门关 第54章 藏不住的

作者:抹茶非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7 13:03:12 来源:文学城

在外面驾车的墨松竭尽全力闭上耳朵,仍是一字不落地将二人对话收入,不止一次在内心祈祷少夫人闭嘴。

最好是装柔弱哭一哭,少爷自然就失了兴致。

从厉云行说“我现在就要了你”到“有趣”,墨松一颗心彻底沉入深海,感觉已经有一把吹毛立断的大刀架在脖子上了。

近来将军寻他问话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且全数是关于少爷和少夫人的,少爷现在没做什么,他不必隐瞒,但防不住他有想做什么的心思啊!

到时候为难的还是他这个夹在中间的传信人。

惆怅着小命堪忧,马车抵达厉家宅院前。

念念率先踩着矮凳下车,头也不回地往院里去,厉云行没有跟上,而是转身朝长街走。

墨松不敢发愣,将缰绳丢给门房,快步追上自家少爷,不久后二人一同消失在街拐角。

念念照规矩先去向婆母请安,苏氏看她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又未见厉云行跟来,心中便有数了。

定是他那混账儿子玩心不改,惹了妻子。

霎时冷了脸,拍着大腿怒其不争道:“我这就命人把那浑小子提回来!”

念念不在乎厉云行去哪儿了,可若苏氏真将儿子寻回来跟她认错,反而尴尬,踌躇着替厉云行开脱:“母亲误会了,是太子嘱咐他去办事,不好耽搁才没回府。”

她如此说,苏氏信与不信都得先作罢,关照几句便放念念回鹿鸣院休息,待她离开,立马嘱咐人去寻厉云行。

念念身上困乏,脑子却不得闲,一直在想马车上与厉云行的约定。

这事儿在她心中盘桓多日,原打算计划妥当再同他提,以保万全,未曾想今日情急提前宣之于口了。

对于厉云行的考虑,她说不上哪里怪异,耐不住一颗心七上八下的,颇为忐忑。

念念倚着门槛望月出神儿,天上的冰轮缺了一角,丝毫不影响铺洒清辉,可惜缺了习习凉风,不知不觉被薄汗浸湿衣衫。

准备转身回屋时,看到绢儿踩着满地月光,风风火火小跑过来,喜气洋洋喊着:“小姐,是姑爷命人送回来的酥糖呢!”

念念出门不惯带人随侍,故而绫儿绢儿不知小姐因何面含忧愁独自回府,难免操心到和姑爷感情上,这方得了门口小厮送上来的东西,抚着胸口松一口气。

姑爷人虽未回来,左右心里还是惦记着小姐的。

人走近,念念看清她手里拿的东西,包裹方正的油纸外,红纸黑字写着一合酥,另有百花蜜饯铺的标志。

单是将油纸敞开,已有桂花芬芳和芝麻焦香扑入鼻中。

金黄的细丝缠绕成结,晶莹糖浆上面点缀着芝麻,颗颗色泽鲜嫩,不黄不焦。

“小姐,是你最爱的桂花芝麻酥糖诶,姑爷有心了。”绢儿一面咽口水一面替自家姑爷美言。

念念看着桌上令人垂涎三尺的吃食,听她一口一个姑爷,甚是疑惑:“你怎知是姑爷送的?”

“来人说是厉少爷给少奶奶的呀!”

念念浅笑不应,心道这确实是厉家少爷送的,却不是你口中这位。

放心捏一块递到唇边轻咬,入口酥脆,回味油润香甜,刹那间,一双美目中笑意弥漫。

念念歪头朝杵在一旁的俩馋猫使了个眼色,“喏,好东西一起分享。”

“谢小姐!”俩馋猫两眼放光,嘻嘻笑着各拿起一块儿分享小姐的喜悦。

占着嘴也不忘在心里夸:姑爷送的糖就是好吃,难怪小姐如此开怀。

***

与此同时,京郊私宅。

厉云征同样捏了块酥糖放进嘴里,又勾着笑将油纸推给元伯:“尝尝。”

元伯直摆手:“少爷说笑了,老奴哪有牙口消受这东西。”

厉云征颔首,抬手、张口,又一个下肚,咂咂嘴不无遗憾道:“那可惜了。”

“少爷自小不爱吃甜的,莫不是有喜事?”看着他的反常,元伯直觉是好事。

厉云征向来对香甜的东西不感兴趣,如今倒品出些滋味来,软软腻腻的,跟小丫头蛮像。

笑说:“喜事没有,讨喜的人倒有一个。”

元伯眼前浮现出两次出现在此处的女子身影,了然地点了点头。

厉云征舌尖划过紧闭的唇线,掠走挂在上面的碎屑,遥望远方喃喃一句:“甜吗?”

稀薄的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没说话,他却依稀听见遥远里传来一声软语回应。

***

翌日。

哒哒马蹄声停在私宅之外,一名劲装男子翻身下马,快步走入书斋将密信呈到厉云征跟前。

“将军,这是从关外快马加鞭送来的。”

一共两封信。

一封书在尺素上,由丝带缠起,隐隐缭绕着西域粉香。

是月牙泉老板娘传来的,信上内容多半在厉云征意料之中:乌达天王被暗杀,阿依慕即位女王,朝中议论纷纷,不服者众多。

意料之外是后半段:带头反对阿依慕的几名大臣皆出于各种原因亡故。

当街遇刺。

突发恶疾暴毙。

喝花酒醉死温柔乡。

……

众人惊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升卿堂握在新王阿依慕手中,遂再无人敢置喙。

厉云征按下信,眉头不自觉皱起。

由信中情形看,阿依慕杀伐果决,手段狠辣,是个不可小觑的对手。

这样的人,会甘心就此降服吗?

另一封是素的不能再素的信笺,两指宽纸条上四个大字:一切如常。

寥寥草草,言简意赅。

不肖想就知出自石风之手。

燃起火折子,将两封信燃烧殆尽,厉云征扭头看了眼窗外纹丝不动的树叶,窥不见一丝风过的痕迹,闷热的空气沉甸甸压在周身,如同身处巨大蒸笼。

天边飘着的云彩形似棉絮,散乱而破碎,是暴风雨来临的征兆。

***

厉茂哲从宫里回到府上时,官府被汗水浸湿,黏腻腻贴在身上,比在御前回话的都令人焦灼,吩咐下人备水后一头扎进净室。

苏氏闻讯来替他擦洗。

厉茂哲还在复盘陛下询问他对与乌达关系的看法。

他一个银青光禄大夫,说是职掌言议,毗亮论道,实际上有职无实,陛下偶尔问些国策方略,揣摩着圣意,不痛不痒提几句见解便过了。

然而今日他看不懂陛下用意,顶着陛下的鹰目豺声,毫无胆气搪塞敷衍,一阵阵出虚汗。

最后文帝留下一句“厉爱卿回去好好考量,想清楚明日来回话”,拂袖而去。

通身清凉后,厉茂哲方缓过神切入正题,朝堂上的事他自不会与内人讲,只道:“过几日是大哥祭日,还得劳烦夫人抄几卷经书,待祭祀之日用。”

“已经着手准备了,云征院中每日也都有人打扫,老爷放心吧。”

长兄厉子坤一生未娶妻,身后事自然落在他们夫妻二人身上,这几十年苏氏早已养成习惯,厉茂哲提醒亦是出于习惯。

厉茂哲握着苏氏的手,笑中含情,道:“府里的事有夫人我自然放心,这些年辛苦你了。”

夫妻默契,不明说苏氏心知肚明,依偎着靠上丈夫肩膀,道:“云征懂事,我没费什么心思。但是咱们的云行,唉……”

厉茂哲面色沉了沉,道:“他怎么了?”

“将新婚妻子晾在家中,几日不见人影,派人去寻推说忙完就回,我是管不了了。”

***

厉云行不回府,念念乐得清静,不是在屋中看书打发时间,便是陪苏氏说话。

听闻要替过世的长辈抄经,自告奋勇替她分担,“母亲,我来吧。”

苏氏思量念念以后要接手管家,又是厉子坤侄媳,尽小辈的孝心无不可,遂嘱咐几句,将东西交予她。

对于这个儿媳妇,苏氏是越看越喜欢,感慨不愧是皇后教养出来的,心里道句大不敬的,纵是后妃膝下的公主都不见得胜过她。

复而喟然叹息,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怎就不珍惜呢。

婆媳两人闲聊到厉家祖上姑苏,念念脑海里蹦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顺口提到:“母亲,上次太子别苑偶遇兄长,提及他书房里放着《姑苏岁时记》的孤本,我想去找来看看。”

苏氏做不了厉云征的主,略有为难。

念念见状,补充道:“母亲放心,我提前同兄长知会过,才来禀您的。”

“既如此,你便去吧,切勿乱动其他东西。”

厉云征极少在京,回京宿在外院的时候居多,他书房内陈设简单,一桌一椅一柜,没有繁复装饰,和外宅极为相似。

只墙上挂的金弓格外引人注目。

念念毫不费力找到那本《姑苏岁时记》,并未就此离去。

注意到书柜下层放着的竹丝缠枝花卉纹木盒,未上锁,念念鬼鬼祟祟将其搬出来,放置地下。

里面厚厚一摞黄麻纸,记录着厉云征十六岁前在国子监读书时作的文章,念念翻了几篇文章末尾署名皆为“厉子烨”。

原来是这个烨。

正欲将箱子合上放归原处,一篇文章标题吸引了她的注意:《诸子论战》,文章开头应是摘录的原题——

为论战争,儒家主张“仁者无敌”,以社会否之;道家认为“兵者不祥之器”,以道德否之;墨家倡导“非攻”,以慈爱否之,法家合三家之言,曰:慎之,警之。何解?

念念读过兵书,即刻解悟题意,这是问孙子的安国全君之策。

“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①

对厉云征的论述生出好奇,迫不及待往下瞧。

没有啰哩啰唆的理论赘述,通古博今列举事例论证见解,洋洋洒洒一篇下来,核心无外乎“慎战非不战,纸上空谈兵。”

一篇文章,窥见十几岁少年的聪慧狂傲,念念联想着先生读这篇文章时的表情,定是既慨且叹。

不禁嗤笑。

把装文章的箱子归回原处后,环视一周,目光定在墙上的挂画上,是一幅与平凉城草庐内相似的少年将军丹青。

她认出是十一岁时所画的初稿,笔锋可见青涩。

取下画放在书案上,用镇尺压好。又兀自磨了墨,从架上取一支狼毫,蘸取墨汁在画像旁勾勒几笔,娟秀的字体跃然纸上。

子不我识,情兮望兮。

烨烨火华,念念今心。

随着她停笔的动作,门口处传来一声问:“写什么呢?”

*注①:出自《孙子兵法·火攻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心照不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