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拂面,有朋至 > 第34章 昔人可追忆

春拂面,有朋至 第34章 昔人可追忆

作者:解风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22:38:23 来源:文学城

将文茵送回宫里后,周衍又独自去了小院。

此刻已是酉时,天光还亮。

周衍推门而入,一阵香气扑面而来。

厨房传来混杂的声音,铁勺沾了油滑过锅底的清脆声,食物在汤里吱吱冒泡的咕嘟声,快刀切下脆藕的噌噌声,以及属于同一个人的说话声。

“排骨要煎一煎才能倒水,而且要倒热水。”

“藕片切的太厚了,吃起来口感会不好。”

“这个荠菜需要用水.....”

周衍站在厨房门口,看到芫华掐腰在指手画脚,想必这女声是她了。湘君一手拿刀,一手拿起一片切好的藕,细细端详,端方正持着铁勺,在锅前“挥斥方遒”。

还没等周衍开口,沈枫骞最先看到了他,“仲复兄,你回来了。”

沈枫骞胳膊上带了护袖,胸前捧了一大摞兰草,地上还散落着一堆蒿子。

周衍看到此景,才想起来明天是上巳节,怪不得众人都如此忙碌。

沈枫骞将兰草放到桌上,拍打着沾到身上的残余,“仲复兄可通厨艺?”

“半点也不通。”

沈枫骞笑着说道:“那你只能跟我处理这些了,我也不通,去厨房没待下半刻就被赶出来了。”

“见沈兄也有被嫌弃的时候,我心里倒有些好受了。”周衍想到自己那些被人嘲笑的行为,诸如种植,玩游戏,而今看到也有个如此优秀的人和自己一样被人嫌弃,心里当真是有些小人窃喜。

沈枫骞未曾料到周衍会有如此孩童之言,竟升起了些小儿争抢打闹的童趣,“仲复兄莫要得意,且看我与仲复兄谁能处理的最多。”

夜幕已经落下了,可空中那枚弯月,亮的十分决绝。它只许星星倚靠,偶尔有一两片乌云经过,也被那光吓得四散而逃。

桌上的酒空了,汤尽了,盘里也只剩一层油光。

“没想到湘君的才学那么高,”端方伸手举过头顶,“可这菜切的...不行。”端方喝酒最快,差不多半坛子都在他肚子里了。

“你别说湘君姐姐,那沈兄可是连刀都不会使,见着荠菜都能喊成泥胡菜。”芫华说完,众人都看向沈枫骞,搞得他满脸通红,比那几杯酒下肚还见着色。

“这件事上,我与沈兄是彼此彼此,不过呢,我们不也发挥了点价值,为各位公子小姐准备明日沐浴用的兰草。”周衍倒是脸皮厚,该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可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少。

“明日我告了假,各位可要一起出去游玩?城外的鸣秋山风光秀丽,林中还藏有一处浅溪,清水白沙,很适合踏青。”这地方也是湘君听九歌楼的姐妹所提。

“甚好,甚好!我要去!”端方喝的酩酊大醉,竟还能听清楚拼命的挥着手臂。

“我自小跟师傅在山上,从未能感受上巳节的热闹,明日我定要去凑一凑的。”芫华支着头,闭着眼睛,似是在想象明日的那番场景。

湘君转向周衍和沈枫骞道,“两位兄台不如就从了这两个酒鬼,明日一同前去吧。”

还能如何?周衍和沈枫骞笑着应下了。

上巳节的清晨来的特别早。

先是一两家打开门栓,传出吱吱悠悠的拉门声,而后是十家、百家、千家,声音前后交错重叠,随即就是马车穿街走巷的叮当声,家人催促小女儿应答的娇俏声,此刻整个都城都像被春日的绿意包围,欢乐都在其中蒸腾了。

“幸亏走的早,不然也得堵在路上了。”危言看着车后面渐渐清晰的行人和马匹,不禁庆幸出门早。

“无妨,只是这一段路人会多,等过了枫桥人自然就少了。”赵疏清年年上巳节都是如此行径,一切都只是在每年重新上演一次罢了。

马车经过枫桥后,人果然就都不见了,往前又行驶一段路便看到一处幽深的竹林,车就在此处停住了。

走过一段窄路,穿过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小路,再往上走三十个台阶就到赵疏清妻子的墓地了。

赵疏清每年会来此祭奠两次,一次是上巳节,一次是亡妻生辰日。

他的夫人生前最喜欢上巳节,说其春意浓烈,感通天地。

他不喜欢清明和忌日祭奠。人来世间走一遭,历经苦痛磨难,死去后要铭记的是生命存在的本身,要祭奠的是曾经有过的欢愉,清明和忌日代表哀痛与消逝,他不想如此。

赵疏清通常会在这里坐上大半天,不向亡者说些什么,只是静静坐在一旁。

从这里向远处看,是一片又一片竹林,风吹起时,整片竹海像被无形的手轻轻拨动,绿色的波浪一层叠着一层往深处涌,等风停下时,又如碧波入了海,静的没有一丝波纹。

“这车怎么又不动了。”芫华这句话已经说了七八遍了。

刚出门个个兴致冲冲,此刻早被堵车磨得没了热情,所幸就随他去吧。

端方也憋不住了,掀开帘子就要往外走,被周衍一把拉住,“你干嘛去?”

“这磨磨蹭蹭的,还不如我飞过去。”

芫华眼睛一亮,揪着端方的衣服,兴奋地说,“你那个轻功能带人吗?背上我吧,我也不想在这耗下去了。”

“你俩别闹了,半个都城的男男女女出来游玩,还没到地方呢,就得被这空中特技惊呆了。”

湘君看着他俩胡闹,又好气又好笑。

沈枫骞前后看了一会儿,对车夫说:“这里离鸣秋山还有多远?”

“大约还有四五里路吧。”车夫回答。

沈枫骞想了想,对众人说:“这里离目的地还有四五里路,若按此时情形估计得中午才能到了。就算是到了,那溪水边,山丘上,也都是人头攒动。所到处皆为风景,何苦非得到达所谓的终点,我看这路两边的风景就不错,山不高,路平坦,我们可以下去走一走,遇到好的地方就多停留些,总比把时间浪费在这焦躁之中好。”

周衍点头称赞,“我觉得沈兄的主意甚好。”

端方憋得头晕目眩,此刻只想下车,应和道,“好主意!那我们都赶紧下车吧。”

一行人下车后顿时觉得心情舒畅,焦躁的情绪也都消失了。

“看半腰山有个凉亭,不如我们先到那里?”芫华指着不远处的凉亭说。

在车里颠了许久,众人也都想找个高处吹吹风,俯瞰下周边的风景,不由而同的都赞同前往。

从山底到山腰有条特别明晰的小路,似是常有人来,先前不觉得有多高,可一路上去才知曲折蜿蜒,忽窄忽陡,可费了一番功夫才到了凉亭。

端方第一个爬上来,只觉视野开阔,清风怡人,转身对还在后面气喘吁吁的众人大喊,“此处风景甚好,赶紧上来!”

一棵孤松拥簇着略有脱色的红色亭柱,灰色的亭顶落满了绿的、黄的松针,梁上悬着一块白色的牌匾,写着“松云亭”,柳体楷书,笔锋瘦硬劲挺,如松枝斜逸,与亭周松影浑然一体。

再看两侧亭柱,上联“松影漫阶侵瓦凉”,下联“风铃叩牖伴云闲”,行书书写,笔法灵动如流云。

“端方兄对这题词感兴趣?”端方观察这片刻,众人已都爬了上来,见他深思如此,沈枫骞不免寻问起来。

“只觉得与景色很是匹配。”端方做事看人一向只凭感觉,直白而真实。

这凉亭所在的位置并不高,景色也不算美,但胜在四周开阔,无遮无挡,风也能肆无忌惮的从四方涌入。

“你们看远处有一座白塔!”众人顺着端方手指向的地方果然看到一座白塔。

“那是望霞阁。”周衍说道。

湘君听到这几个字后,瞪大眼睛用力观望,试着能看得更清楚些,可这旷野的风却不作美,卷起佳人的裙摆,头发,呼啦啦的全扑在脸上。

沈枫骞见湘君看得如此认真,便问:“湘君姑娘去过这望霞阁?”

“听说过,望霞阁乃是历年三甲进士所有考卷及殿试问答抄录的藏馆,向所有学子开放,可观摩学习,亦可题诗赞誉。”

“嗯,不过这望霞阁能建立还要感谢清晖三贤。”

周衍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亭内恰好有五个石凳,众人纷纷落座,等着下面的故事。

周衍岔开双腿,将下衣用力一扬,两手横放于大腿,娓娓道来,“说起这清晖三贤,就得回到十七前了......”

北方春日的风算不上温柔,甚至有些粗鲁。

赵疏清已被山风吹的头皮有些发麻,衣袖上也兜了些许泥土。

他站起身,还没等拍打身上的泥土早已被风吹落了,还好他早将带来的花插在泥土里,又找了石头压住,否则早就被风吹走了。

走下台阶的时候,他隐隐看到竹林里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闻樵,别来无恙。”

原来是他。

“文安侯,好久不见。”

竹林下的身影半暗半明,叶子正好挡住了嘴角,看不清是笑是怒,只听见被踩的咯吱作响的树叶声越来越近,“竟与我如此生分,你还是那般无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