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拂面,有朋至 > 第17章 皋陶是谁?

春拂面,有朋至 第17章 皋陶是谁?

作者:解风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22:38:23 来源:文学城

晌午的阳光颇有些脾气,恍如个情绪跳脱的娃娃,脸庞陡然变得通红,腮帮子用力鼓起,使出浑身解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力量。

天蒙蒙亮就出门的小贩,在早晨还若有防备的裹上一件大衣,此时汗水已从额头、鬓角,沿着下巴,流经脖子,涓涓细流般渗进了衣服里。

若说风还是有一些的,但它喜欢在高处,喜欢拂弄少女的一枕幽梦,喜欢沾染窗几的茶墨香气。

“二哥选这地方极好,春风绕之,湖水环之,丝竹声声入耳。”

举目四望不过是湖边的一个摊位,环湖树荫下的徐徐微风以及旁边耍猴人的敲锣声。

“两位客官,冰雪冷元子,一份原味,一份加了葡萄干、核桃仁、黄桃干、花生屑、莲子肉,请慢用。”

周衍看见闵乘那碗加的辅料已经堆成小山了,摇头感叹道:“是刑部的饭不好吃?加这么多辅料,吃的下吗?”

闵乘搓搓手,用勺子先挖满一勺送入口中,吃的咯吱咯吱像踩在雪地一般,只听这声音凉爽之气便贯穿全身。

“二哥小气,求人办事还能不让人吃饱?”闵乘说着的功夫也不忘往嘴里扒拉。

“吃吧,吃吧,我这份也给你吃。”周衍把自己那碗也推到了闵乘面前。

“二哥所来是因为袁老吧?”

“是。”

“是阿茵让你来的?”

“什么阿茵,你得称呼阿姐。”周衍纠正道。

“袁老是阿茵的老师,来了刑部后,我自然会照拂。”

“我已许久未见阿茵了,她近日如何,改日约出来下棋。”

“......”

闵乘自顾自子说着,周衍像是不存在,也懒得再同他分辨了。

“聊点正经的,这个案子你可有什么想法了?”

闵乘还是自顾自的吃着,说道:“抓人。”

“你要抓王曜?”

“嗯,袁老都主动来了,另一个不去抓,和大理寺一般等着吃干饭吗?他王曜不过是一废相,有什么抓不得审不得的。”

周衍料到他这堂弟必定是这番作为,这也是案子会派给闵乘的原因。

“你是刑部侍郎,办案无数,自然轻车熟路。只是此案十分蹊跷,疑点重重,怕不是一个废相和袁老试图谋逆这么简单,务必慎重。”

闵乘打出一个长长的饱嗝儿,拍拍肚皮,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二哥莫要担心,毕竟我还顶着“裕出皋陶,圣治归德”的谶语,饶是这天也得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吧。”

周衍拍拍膝盖,嘴角泛起一抹浅笑,说道:“大裕的皋陶,吃饱了的话,回去吧?”

两人往刑部的路上走着,不出一会儿,便到了门口。闵乘一改在湖边贪吃油滑的摸样,脸上仿若重新上漆一般,变得厚重刻板。

诸如今天湖边的那般少年脾性,也只有周衍等亲近之人能见之了。

周衍看着闵乘进去的背影,穿堂风从两边而来,宽衣薄身,好似大人的袍衫下藏着个贪玩的孩童。

穆元侯走时已过午后,文茵陪父亲小酌两杯,脸颊有些发烫。

她不喜在屋内沉睡,便让郁香备了碗酸汤,拾起本诗集,坐在凉亭里散酒气。

这凉亭里的花草被修剪的十分雅致。

光是牡丹就有七八种,玉板白,绿香球,粉娥娇,忘阙红,及从洛阳移植过来的姚黄,此时已盛开,花大入盘,明艳逼人,清香幽然。

身于此处,不觉飘飘然,眼皮也跟着倦怠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文茵似是听到纸张的摩擦声,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只见周衍正坐在一旁翻着那本诗集。

“醒了?”周衍放下书,从注碗中拿起注子,摸了模外壁,随将酸汤倒入杯子里,说道:“一直热着,这会温度正合适,喝了吧。”

周衍看文茵还有些睡的懵懵的,难得她还有迷糊的时候,不免开玩笑道:“我朝画圣吴老先生曾画过一副《牡丹醉眠美人图》,我这刚入府时,还以为是画中仙显灵,牡丹丛中醉美人,花落云鬓,满眼皆是红香散乱。”

周衍说着还从文茵的后颈处拿起一片花瓣,笑着递到文茵手上。

“见着闵乘了?”

“嗯。

“比起陈友思的胆小怕事,闵乘无所顾忌,接手的案子定会彻查到底。”

“从秉公执法来看,没人会质疑他,家世出身再加天命批语,确实为追查此案的最佳人选。尤其是去年五皇叔强占农田一事,他可是毫不留情的施了杖刑并流放幽州三年。”

文茵点点头,说道:“对了,父亲已将乌依罗带来了。”

“乌依罗乃是父亲在乌明岭招安的当地卫兵,藏山之中的少数民族为抵抗入侵者常自设武装,乌依罗意为‘明亮之眼’,是专负责探查示警。那里地势极为复杂,气候多变,乌依罗常年奔走,拥有和鹰一样的眼睛,五感十分敏锐。”

周衍沉思片刻,说道:“可否分成两批,一批留在城内,一批到郊外,守在入城的各个路口。”

“你是觉得他还没有进城?”

“现在还不太好说,那日在九歌楼并未等到,而郭统领的出现,可以证明父皇已知晓此事,但并未派人四处搜寻。况且他做事一向谨慎,必不会直入都城,而不做任何试探。所以,我才判定城中应是有他的人,但他本人并不在。”

“他离开都城已有数年,当时根基尚深可为良机,为何非得等到今日?”

文茵这句话点醒了周衍,他总算察觉那一丝不对劲的是什么了,是时机。一个在官场沉浮几十年的权臣,怎会不懂时机二字,他选在此刻,定是有了新的时机。

湘君正坐在窗前思忖着。

眼前天朗气清,莺歌燕语,阳光柔的像刚采摘的棉花,整片景象静若湖面,映衬春心,好不舒服。

“姐姐可是在想新曲子?”这说话声悦耳动听,闻之如林籁泉韵。

湘君回身见是东君,柔声道:“是,东君妹妹天籁之音,当配仙境之乐。”

“姐姐就是文曲星下凡,写的不就是仙境之乐?”

东君的性格活泼热烈,说话直接,除了对音乐的痴迷,在其他事上单纯至极,东君常常羡慕她的性情,反叹自己思虑过深。

“湘君姐姐,外面有人找,自称是祝十二。”湘君的门并未锁,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贴在门边脆生生的说着。

湘君听到后立马下了楼。

“就是这位了。”小丫头说完便退下了。湘君看着门口踱步的那个男子,正是小十二!

湘君从六岁就入了师门,按资排辈,那些后入的即使年级大,也得叫声师姐。

小十二原名祝允,二十岁拜师袁老,弟子中排十二,比湘君大了八岁,而今孩子都能扯着风筝跑了。

“小十二!”湘君喊了一声。

“师姐,我都这么大了,能不能别加这个小字,叫十二就好。”湘君跟袁老时间最长,语气性情也长得像,袁老爱在数字前加个小字,湘君也有样学样。

湘君见祝允安好,心中是十分欢喜的。自老师出事后,好些师兄弟跑到都城伸冤,有些闹得太过分已被官府缉拿。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随我上楼。”下午人少,湘君带祝允进了一间雅室。

“我之前不是传信给你们,都城我在,你们不必前来徒惹事端。”

“放心吧,九师兄,十一师兄,十三师弟都在书院,大家不放心师姐一个人在此,我来也好有个照应。”

祝允环视了一圈,又落到湘君身上,叹息道:“师姐之才,做天子之师尚可,却要委曲在这烟花柳巷之内,天岂有道乎?!”

湘君看祝允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摆摆手说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在九歌楼是因为方便,一来这里信息通达,二来滴水入海好藏身,再者你知不知道这九歌楼的老板是谁?”

祝允紧闭嘴唇,一脸疑惑,“谁?”

“可还记得老师批了三天三夜的那篇楚辞?”

“印象深刻,有一学子日日盘桓在书院,恳请老师能看看他的文章。老师批改完后,闭门歇了数日。”

湘君事后也看了那篇文章,书折打开七尺有余,洋洋洒洒,字体俊秀,可文法不通,语义错误之处,比比皆是,当真惨不忍睹。

祝允恍然大悟,张着嘴巴,“难道是......怪不得这九歌楼的风格如此。”

“我碰到曲楼主也实数偶然,虽在秀洲只见过一面,他还认得出我,这才有了这栖身之所。”

“如今境遇,也不枉当年老师对他的一番苦心指导。”

提起老师,祝允忙说道:“我听大理寺的朋友说,老师的案子交到刑部了。主办官是刑部侍郎,素来办案绝厉,嫉恶如仇。想来为人苛刻,不及大理寺温和,不知老师会不会受刁难。”

曲楼主消息灵通,一早便将这信息告知湘君。湘君也听过闵乘的事迹,其传闻常常出现在市井说书,舞台戏剧之中,颇如传奇话本的人物形象。

“由刑部来审理此案对老师更为有利,以老师之威望,如今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闵乘乃当今皇后的侄子,永安侯的儿子,况且自小受自天命,十六岁便入主刑部。虽行事大胆,不计后果,但所受之案,皆能秉公执法,上至皇室宗亲,下至贪官腐吏,未有不谈之色变的。”

听湘君这么一说,祝允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害。

湘君继续说道:“小十二说的也对,刑部严苛,还是得去看看才能安心。”

“刑部监牢如同铁桶一般,想进去太难了。”

湘君看祝允面露难色,一只手搭在祝允肩膀,安慰道:“无需担忧,我来想办法。”

眼前不过是个容貌清丽,纤细柔弱的女子,而今危难到来之际,她收起了超越性别、年纪该有的娇柔,独自一人北上,往日圣人之学,师之传道,都在这刹那于血液中绽放。

祝允好似明白老师为何偏爱这位小师姐,以往只当是她天资聪颖,才学卓然,而今才知道这份性情担当才是世间瑰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