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第23章 山河驿路

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23章 山河驿路

作者:绿水浮鸥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08:25:41 来源:文学城

出京那日,天朗气清。

三日转瞬而过,天色未明,车马已备。

瞿宝砚一身深青行服,立于院前回首望去,只见窗外玉兰尚未全谢,帘影斜晃,仿佛昨日仍是静坐读书之时,而初来那日恍若只隔数日而已。

道别了褚清芸和萧令仪,车驾启行,过了云台外的十字街,又路过初来乍到的那家百川楼——门前新挂了“连中三元”的菜牌,食客不断,热闹依旧。

车队一路南行,沿着旧年入京的驿路缓缓而返。

这路走过一次,再走,便不是原路了。

如今再走这条路,是往返之途,一程回澄州,一程赴渌州。

万象似旧非旧,行人早非来时人。旧路依然通南北,春风却换了颜色。

行至梧川道,那一带仍旧繁华喧嚣,酒旗猎猎,客声鼎沸,与初来之时似无二致,却也有些不同。

那些初见时目不暇接的浮华,如今看来,不过是尘烟聚散。酒肆门前的招牌仍闪着光,茶楼之上隐约传来几声弦音,却再无当初那般喧腾。

浮华仍是浮华,只是烦躁不再入心。

瞿宝砚微微抬手,指腹拨开车窗一角帘子,望向街边一群嬉笑追逐的少年,眼底不觉泛起一抹笑意。

再往南,入江南道,春色愈浓,眼前一片熟景。

柳烟深处,水泽横陈,白鹭栖飞,野鸭穿波。岸边稻田已翻新绿,村舍掩映于桑林之后,炊烟袅袅,水车悠悠,自有一份静好。

溪畔桃李成行,风过花雨,轻点水面。一路行来,或闻村童牧笛,或见渔舟唱晚,皆如画卷流转。

车中几上摊着一本《渌州风志》,瞿宝砚正读完,轻合起,望着窗外的江天一色。

天光正好,万物生机自水气中腾起,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慢慢展开——

·

这日午后,城南的小巷口忽然劈劈啪啪响起热烈的鞭炮声,炸得一街皆闻。

“来了来了——瞿家状元回来了!”

街口的孩童踮脚张望,远处一乘素青花边马车缓缓驶入巷口,车头一现,两旁立即锣鼓喧天起来,小儿高呼,舞狮腾跳,煞是热闹。

小巷本不宽敞,这会儿却挤满了看热闹的街坊邻里,人人笑颜盈面,口中皆道:“瞿家的大姑娘是真有出息啊,咱澄州也出了个大人物!”

“这回咱们这个小巷子可算是出了名了!”东头刘家老太太拄着拐杖笑得合不拢嘴,与有荣焉,“说出去——咱巷子里住着状元郎,谁不竖大拇指?”

“这以后澄州府志要是重修,这巷名后头得添仨字——状元巷!”边上西头的赵老三站在人群边,撸起袖子嘿嘿笑,“我家那小子要是再贪玩,我就拉他来这街上站一宿,叫他睁眼学学人家瞿状元!”

“可不是嘛!”靠墙根手抱婴孩的陈四叔咂着嘴拍着大腿,“同是咱乡里的,人家姑娘能考进京,还能殿试夺魁!咱家那小兔崽子,写个字都写不直——说出去都丢人!这下好了,看以后咱乡里,巷子里的,谁家孩子还敢混!”

“大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马车一停,前方县衙一众官吏早已等候在旁,知县亲自迎上,身着朝服,神色殷勤,一抱拳便道:

“学生李延清,恭迎状元郎衣锦还乡——为我澄州增光、为乡梓争彩!”

他一口气说了七八句文辞官话,辞章工整,言辞恳切。说到一半,才忽想起不妥之处,又连忙改口笑道:“不对不对,如今,下官该叫您一声‘瞿大人’才是。”

瞿宝砚闻言微笑,轻轻拱手回道:“李大人言重了。宝砚虽忝列名籍,实不敢忘澄州乡恩,仍望多多教诲。”

她一身素袍青衣,整肃而不失亲和。下车之后,又朝四方众人逐一颔首,笑意温和,拱手谢道:“今日,多承李大人与各位父老乡亲远道相迎,宝砚心怀感激,不胜感念。”

“宝砚自幼生长澄州,承乡梓庇护,方得一路读书求学。今有微成,实赖家训所育、亦蒙乡亲之恩。”

她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色真诚:“澄州安定,风俗淳和,学风日盛,离不开李大人与各位乡贤的教化守成。”

拱手再揖:“所谓‘状元之名’,宝砚实不敢独居,愿与乡里共守共勉。”

此言一出,众人听罢,只觉心头一热,不少人眼中竟泛起微光。

四下间,赞声顿起,热烈而不喧。

瞿家众人也早已盼望在门口。

瞿夫人立在门阶之上,目光紧紧盯着那抹青色身影,原本忍着不动的神情终于松了。待女儿转过身来,她再也按捺不住情绪,快步迎上前去,一手紧紧握住瞿宝砚的手,声音带颤:“我的儿啊,你可算回来了。盼星星盼月亮的,可将你盼回来了,让我看看,你瘦了没有——”

瞿夫人话还没说完,瞿淮安和瞿佑苓便立即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绕着瞿宝砚转,几乎同时喊道:

“大姐你终于回来了!”

瞿佑苓抢先一步,压抑不住兴奋:“大姐,你写的信我可都仔仔细细读过好几遍!一封没落下。你在信里说要多读《左传》,我就读了两遍!”

瞿淮安也不甘示弱,紧接道:“我可不止读书!我还跟着先生学了骑马射箭!”

瞿佑苓撇嘴道:“一边去,我先说的,大姐应该先夸我!”

“凭什么谁先说就先夸谁,不是谁进步大该夸谁吗?”瞿淮安立马顶了回去,“上月是谁背书背不出来被打了手板!”

“好你个瞿淮安,敢这时候揭我短——我,我跟你拼了!”

眼看两人要打起来,瞿宝砚忍俊不禁,只得先松开瞿夫人的手,一手一个把他们揽进怀里:

“好,好,都好。但谁也不许欺负谁——回头,我给你们一人写一封夸奖的信还不成?”

兄妹俩这才笑嘻嘻地偃旗息鼓,彼此瞪了一眼,依旧不忘小声拌嘴。

瞿老爷站在一旁,这时也走了出来,望着女儿欣慰道:“好,好,回来了就好,快回家歇息。”

说罢又往外走了几步,面上带笑,对着一圈街坊邻里,朗声道:“今日小女归家,承蒙诸位父老亲邻厚待,本当设宴款待,奈何舟车劳顿,实难周全。改日再请诸位入府一叙,以尽谢意。”

人群中顿时响起阵阵笑声和应和:“瞿老爷客气啦!”

“咱们街坊一家亲,状元回家,这酒迟早要喝的!”

“对,改日可不能忘了我东头那一桌!”

······

门一掩,外头的锣鼓鞭炮顿时被隔在院外。

瞿宝砚望着熟悉的梁柱窗棂,短暂一瞬间竟有些恍惚。

回家了。

瞿夫人眼中早已泛红,拉过瞿宝砚的手,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让娘好生瞧瞧……这大半年不见,我儿又长开了些,越发有风采了。我瞧着,是不是瘦了些?在京中定然吃了不少苦吧。”

瞿宝砚另一只手轻轻揽住母亲,语声温柔:“娘亲放心,女儿很好。一路上有宝桃儿细心照料,不曾吃苦。”

此时宝桃儿正在一旁和青杏儿抱作一团,小声笑闹着。瞿夫人闻言望向宝桃儿,眼中满是感激,轻声道:“好孩子,你跟着宝砚也吃了不少苦。你也是咱们家的福星,我都记在心里。”

说着,便悄悄从袖中取出一只精致小荷包,塞进宝桃儿手中。

宝桃儿吓了一跳,连忙推辞:“夫人使不得,小姐带我进京一趟,我感激还来不及呢。京里头可繁华了,我从没见过那么多新鲜物什,眼界都开了不少。再说,照顾小姐是我份内之事,绝不幸苦!”

瞿宝砚轻笑:“拿着吧,留着给自己买好吃的。”又对瞿夫人道,“她这一路上,馋银姑的卤面馋得紧,天天都在念叨那一口。”

瞿夫人一听,眼睛也笑弯了,连忙吩咐:“快,快叫厨房去——叫银姑先给她们做上碗热卤面,再加两个糖蒸饼,给她们压压惊。”

宝桃儿和青杏儿一听,喜得眉眼弯弯,笑着应声去了后院。

气氛顿时又松快了几分。

一众人穿过园廊,入了前厅,却是另一番气氛。

堂中地砖光亮,洁净如洗,陈设肃整。

供案之上,瞿家列祖列宗的牌位依次安放,香火缭绕,灯烛明亮,照得厅内一片庄重肃然。

堂前两侧高悬书匾,“敦本守正”、“清正传家”,字迹苍劲,映着家门的一脉传承。

院中,瞿夫人只陪着瞿宝砚到厅前,便也停步,和瞿老爷瞿姑姑退至一侧。

一旁的瞿家兄妹平日里最是顽皮,此刻也都在长辈身边静立着,小小年纪,却也觉出这堂前香火所承载的分量,站姿比往常更笔挺了几分,眼神也不敢随意游移。

廊下小丫鬟摆好一盆铜水,盆中清水泛着微光。

瞿宝砚上前,俯身洗净双手。身边丫鬟轻巧地用净巾为她拭水,又替她掸落衣袍上的风尘。

此刻堂前人语全无,一片肃穆,唯有香火轻跳。

厅内,老太爷换了一身玄青绸袍,立于供案之侧,手中把着静燃的香支,比往日多了几分郑重。

他面朝祖宗牌位站定,高声告祭道:

“列祖列宗在上,瞿氏一门,自澄州落籍,已历六代。今三房嫡孙女宝砚,于承乾十四年金殿策试,夺魁天下,膺为一甲第一,列名状元。此乃祖宗有德、家门有幸,今焚香告于列祖列宗之前,以慰先灵。”

有的时候很喜欢看尔虞我诈的权谋故事,但有时候,这种慢慢道来,似乎并无波澜的日常见闻总能看得人心暖暖,像是晒到了暖烘烘的太阳,非常非常舒服,希望大家也能感受到这种愉悦[竖耳兔头][竖耳兔头][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山河驿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