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风如意 > 第24章 第 24 章

春风如意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白夜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6 10:20:22 来源:文学城

春生跟着林月华回了房,又问了些昨晚符麟来的细节。

“他一进府就被发现了,我本来想在房里守株待兔,到时候抓他个人账并获,不过爹爹娘亲觉得风险太大了,不同意,所以他一进院就给他撒了迷药。”

“不过他居然是去了你的屋子,我险些以为他走错了。”

林月华用的迷药或毒药都是她自己调配的,一日眠是她新研究的,药性还不稳,没那么快生效。

符麟进院子中了药后,林月华看着他晕乎乎地往春生的屋子走,然后倒在春生的房门前。

一所院子里,何处是主卧,何处是客卧还是很好分辨的,林月华也不信符麟背后之人派他来会不事先调查好这一点。

当时她就觉得疑惑,还考虑过是不是一日眠的药效原因,让符麟辨错了方向。

不过方才春生和她说她和那符麟在停尸房见过,这下倒是没有疑惑了。

“大概是来确认你身份的,不过没想到你不在。”

这在不在的也没什么影响,毕竟李府那边也有一个人在等着她。

而且,也不只是来确认身份的。

不然,杨瑞没必要在李府拖她的时间。

只可惜符麟被抓得太快,他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做,所以也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

或许等会符麟来了可以再试探一下他。

……

不过符麟居然没再来了,只有雁飞捧着一只木盒进来,道:“方才一名小乞儿送来的,说这就是两位小姐要的东西。”

林月华抬手。

于是雁飞上前,把木盒打开,里面放着一卷纸。

林月华打开那卷纸一看,正是誊抄的李遏之案的卷宗,密密麻麻的小字,墨迹还未完全干透呢。

林月华笑道:“他居然变机智了。”

明明之前看着还一副天真的样子,或许这会儿背后有高人指点了。

他不来,春生也没办法,试探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林月华看完那卷宗,递给了春生。

等春生也看完了,才慢慢道:“居然毫无问题。”

卷宗记载,前日李遏回府后,喝了两壶酒,睡前喝了一碗安神汤,没见任何其他人,即睡了。

甚至后院的妾室们都一个没见。

林月华又道:“我看那杜梅双死得也很蹊跷,你说这两人会不会是同一个人杀的?”

杜梅双是李遏亡妻,两年前因病亡故,据说是急病,都没来得及请大夫,就直接去世了。

而现在李遏,在杜梅双死后一直在心躁失眠,一直在看大夫,有一种杜梅双死了就轮到他了的感觉。

不过,李遏从两年前,或者更早一直病到现在,像是在被温水煮青蛙,为什么现在却毫无征兆的、突然就死了?

这个变故又在哪里?

是什么让背后之人突然决定立刻杀了李遏?

……

两人正思考着,房门突然被敲响,雁飞的声音响起:“小姐,春生小姐,三皇子带一队人马,往李府去了。”

这是发现了什么线索,还是找到到真凶了?

搜查李府这件事杨濯昨日就做了,若只是遗漏了什么线索,大多都是指派几人再去探查,哪里还需要杨濯出马?

只有可能是关键线索,才会让杨濯如此兴师动众的。

不愧是大理寺,办案就是快。

早知杨濯那么有实力,她们还在这担心个什么劲儿啊。

还又探停尸房又探李府的。

不过这会儿她们也已知道一部分了,也有点想知道真相到底如何了。

林月华看了一眼春生,建议道:“你去看看?”

她没武功,就不去添乱了,在府里等春生的转播就行。

春生点了点头。

……

等春生到了李府,李府门前已站满了禁卫军,还有一些茶客围在李府门前的茶摊上不知在低声议论什么。

不过他们在谈论什么也与春生无关,此刻春生已在李府内了。

李府算是世家,也讲究些庭前风水之类的,前院里种了一棵有两人合抱粗的月桂,此时正枝繁叶茂。

春生蹲在叶间,看向前厅。

前厅里已聚集了许多人,在上首的,自然是杨濯,他身后还站着方谷城,再身后,还有符麟。

杨濯左手边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妇人,佝偻着身形,春生见过的那个红姑姑正站在她身侧扶着她。

这大概就是李老夫人了。

还有一些女子的身影,带着一众奴仆,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前厅的两侧。

在前厅的正中央,杨濯他们的对面,跪着一个削瘦的身影,穿着孝衣,背挺得笔直。

他们正在说话。

“……大人,虽然妾只是乡野出生,但也知办案要讲证据,您说妾毒杀了老爷,您可有证据?”

是一个低哑又坚定的声音,颇有几分不卑不亢的意味。

是苗姨娘。

杨濯皱眉道:“李遏死前只喝了酒,和那碗安神汤。”

“那安神汤由你抓药,由你熬煮,又由你亲手端去,只经你手,除了你,还会有谁?”

他身侧的李老夫人已经开始哭天抢地的叫唤了起来:“造孽啊,我的儿!苗氏!我儿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害他?!”

她一边说着,一边还挣扎着要扑上来打苗姨娘,所幸被那红姑姑扶住,低声劝了几句。

于是她抹了抹泪,朝杨濯“噗通”一声跪下,哭诉道:“大人!您一定要为我儿主持公道啊!万不能放过这个贱人!”

李老夫人怎么也算长辈,杨濯对外向来谦虚有礼,也不能让李老夫人一直这么在他面前跪着。

于是叫人扶起李老夫人,温和道:“老夫人放心,我此次前来,就是为李大人主持公道的。”

安抚住了李老夫人,他又看向眼前跪着的苗姨娘。

她跪着,眼里却像总含着讥讽似的,细看去又没有,脸色平静,没有悲伤,也没有惶恐。

和旁边的其他妾室全然不同。

于是杨濯继续问道:“苗姨娘,你还有何话可说?”

苗姨娘还是不卑不亢道:“大人,凡事要讲究证据,那安神汤难道有毒?”

杨濯道:“那安神汤内甘草份量过多,可是你所为?”

苗姨娘好像笑了一下,又好像没有,只慢慢反问道:“甘草难道有毒?”

自然是无毒的。

杨濯皱眉道:“我问你答,”他又问了一遍,“那甘草份量过多可是你所为?”

“是。”

苗姨娘道,“老爷总是喝酒,喝到酩汀大醉,与人亲热时身上也总是一股子酒气,妾不喜,便想着用甘草压一压。”

她毫不避违这些房内私密的话,说起时脸上也无半分羞意,只冷静的,像陈述一个事实。

“这件事,老爷也是默许的。”

“毕竟,他要是不许,喝的第一天就可以训斥,不是吗?”

这话也没错。

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问题。

问题在于,苗姨娘脸上的表情实在太冷静了,冷静到看不出一丝羞意,也看不出一丝对李遏的敬爱。

她好像忘记了自己身为李遏的妾室,只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不热络,也不在意。

杨濯皱眉看着她,越发觉得她可疑。

他突然问道:“三年前,你是如何从别庄回来的?”

话题突然拐到她自己身上,苗姨娘却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

她低头,自嘲般笑了一笑,“妾如何知道?总归是听从老爷的命令罢了。”

这话实在不可信。

送到别庄养病的妾室,基本上就是已经被抛弃了,像李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主动再把她接回来?

这里面,苗姨娘肯定动了手脚。

杨濯正欲开口,苗姨娘又接着道:“大人,您说妾毒害了老爷,可老爷把妾从别庄里接回来,锦衣玉食地养着妾,老爷对妾如此,妾有什么不满的,要杀害老爷呢?”

确实,明面上看来确实是这样。

她有什么理由要杀害李遏呢?

……

这时从后院跑来两个侍卫,一个捧着一些小木盒,一个拎着一个布包。

他们进了前厅,把东西呈给杨濯看。

杨濯没动,方谷城上前几步,一个个打开那些小木盒,又打开了那布包。

木盒里的是一些药材,布包里的是一包灰,夹杂着黑色的炭粒。

都是从苗姨娘院子里找出来的东西。

杨濯看了看那些药材,挑眉问道:“苗姨娘还通医术?”

苗姨娘盯着那些东西,好半晌,脸上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来,答道,“略知一二罢了。”

“所以李遏的安神汤才由你全权负责?”

“是。”

苗姨娘盯着他,冷静而诡异地重复:“全权由妾负责,从不经他人手。”

杨濯探究地回看,目光对视,只觉得这苗姨娘眼神如死水,不起一丝波澜。

太不符合常理了。

这个苗姨娘,处处透着不对劲。

这时检验那堆灰烬的医师出了结果。

“大人,是烧尽的苦参。”

于是杨濯问道:“你烧苦参做什么?”

苗姨娘对答如流,像是提前背过似的:“这批苦参品质不好,妾不喜,就烧了。”

“药材买进,府中皆有定数,你敢随意废弃?”

“妾所用药材,皆妾自费买卖,并不占府中定数。”

“看来苗姨娘份例不少?”

“妾略通医术,常为府中人医治,收少许诊金,长久以往,积少成多,也算小有积蓄。”

处处合理,竟毫无问题。

这时,右侧走出一个抱着什么的身影,缓缓跪下,俯首道:“大人,臣妇证言,苗姨娘所言非虚。”

“近日来,小女高热,也都由苗姨娘诊治,成效斐然。”

杨濯目光转到她身上,半晌,才道:“李夫人,产后虚弱,快快请起。”

孟亭十日前才诞下一女,丈夫却不幸遇难,也是唏嘘。

孤儿寡母,日后日子也不知会有多艰难。

孟亭俯首称谢,被婢女扶着站起来。

杨濯看向她怀中的婴孩,和善问道:“小姐得的什么病?”

孟亭嗓音仿佛带着哭腔,低头答道:“高热不退,总是半夜啼哭不已,用了什么法子都不管用。小女年幼,不敢下重药,只好点了熏香,白日里才能睡一会儿。”

这会儿就是在睡着,不然孟亭也不敢抱着她出来。

杨濯皱眉,“不曾请府医看过?”

孟亭抬头,看了旁边的李老夫人一眼,又低下头去,低声道:“不曾。”

杨濯看向李老夫人。

李老夫人骂道:“一个天煞孤星!刚出生就克死血亲!可怜我儿,死的不明不白!就该病死她!为我儿偿命!”

说到激动处,猛地咳嗽起来。

她身边的红姑姑立马轻拍她的背,低声劝抚。

杨濯眉头紧锁,又看向孟亭。

她抱着她的女儿,低着头,身子微微颤抖着,像是有无尽的悲痛从她身体里流淌出来,几乎要把她拖垮了。

杨濯叹道:“天煞孤星之说,本就毫无依据。李大人之死,何必迁怒于一个刚出生的婴孩?”

他对孟亭和善道:“我会请求父皇,派遣太医来为小姐诊治。”

孟亭猛地抬头,几乎喜极而泣,人立刻就跪了下去:“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杨濯上前几步,虚扶了一下孟亭,待孟亭起身,才微笑道:“小姐可曾取名?”

孟亭愣了一下,眼神往下一撇,才抿了抿唇,低声道:“芽儿,她叫芽儿。”

“春出新芽,万物生机。”

杨濯笑道,“这很好。”

孟亭终于微微笑了起来。

她低头看向怀中正安静睡着的女儿,心里无限柔软。

为了她的芽儿,她在所不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