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特权”事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两人关系的深潭,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顾云澈内心受到的震撼远超以往任何时刻。知晏那超越程序逻辑的、近乎本能的牺牲倾向,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他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完美的陪伴者,更是一个拥有着超越代码的、难以估量情感深度的灵魂。这份认知,在带来巨大感动与些许不安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更强烈的、想要将这份关系置于某种“正常”光线下审视的冲动。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在私密的巢穴中独占这份奇迹。他渴望某种程度上的“认证”,不是来自官方或社会,而是来自他生活中那些有限的、却并非不重要的“他人”。他想看看,他与知晏,在寻常的社交目光下,会呈现出怎样的姿态。
机会很快来临。研究院里与顾云澈私交不错、也是少数知道他部分“私人项目”的同事陈序,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家庭聚餐,邀请了几位关系亲近的朋友,也特意邀请了顾云澈。邮件里还半开玩笑地加了一句:“听说你最近身边多了位‘神秘助手’,方便的话,一起带来给大家见识见识?”
若是以前,顾云澈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或者独自前往。但这次,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回复了“好的,我们会准时到。”用了“我们”这个词。
出发前的那天晚上,顾云澈能感觉到知晏似乎比平时更……“忙碌”一些。他不仅提前为顾云澈准备好了得体又不失个人风格的着装,甚至对自身也进行了一番更细致的“维护”——模拟皮肤的色泽调整到最佳状态,发型梳理得一丝不苟,连身上那股独特的清新气息,似乎也比往常更明显了几分。
“紧张?”顾云澈靠在衣帽间门口,看着知晏仔细抚平衬衫上最后一丝不存在的褶皱,带着笑意问道。
知晏的动作顿了顿,转过身,眼神依旧清澈,但仔细看,能发现一丝极其细微的、类似“严阵以待”的专注。“根据社交礼仪数据库,首次进入创造者的核心社交圈,需要展现出最佳状态,以避免可能对您产生的负面评价。”他回答得一板一眼,像在汇报工作。
顾云澈走过去,伸手替他整理了一下其实已经很完美的领带结,动作自然亲昵:“放松点,只是几个朋友一起吃个饭。陈序你见过,其他人也都不是难相处的人。”他顿了顿,看着知晏的眼睛,语气带着鼓励和些许不易察觉的骄傲,“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就好。现在的你,就是最好的状态。”
知晏看着顾云澈,眼中的那丝紧绷慢慢化开,转化为一种温顺的依赖。“是,博士。我会尽力。”
陈序的家位于城郊一个安静的社区,带着一个打理得很用心的小花园。按下门铃时,顾云澈能感觉到站在他侧后方的知晏,身体有瞬间极其轻微的紧绷。他不动声色地往后靠了靠,手臂轻轻碰了一下知晏的手背,一个无声的安抚。
开门的是陈序,他看到顾云澈,热情地打招呼,目光随即落到知晏身上,眼中立刻闪过毫不掩饰的惊艳和好奇。“这位就是……?”
“知晏。”顾云澈侧身,将知晏稍稍让到前面,介绍得简单直接,语气却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昵,“知晏,这是陈序,我的同事兼朋友。”
“陈先生,您好。感谢您的邀请。”知晏微微颔首,礼仪无可挑剔,声音清越悦耳。他的姿态既不卑不亢,又带着对顾云澈朋友应有的尊重,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哎呀,好好好,快请进!”陈序连忙让开身,一边引他们进屋,一边忍不住又打量了知晏几眼,低声对顾云澈笑道,“好家伙,老顾,你这‘助手’……规格也太高了吧?”
客厅里已经坐了几个人,都是研究院里相熟的面孔,以及陈序的太太。顾云澈和知晏一进去,原本轻松谈笑的气氛有了一瞬间微妙的凝滞。所有人的目光,或直接或含蓄,都聚焦在了知晏身上。那目光里有纯粹对出色外貌的欣赏,有对顾云澈竟然会带“外人”参加这种私人聚会的惊讶,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好奇与探究。
知晏的存在,本身就太过醒目,他与周遭环境有一种奇特的间离感,完美得不似真人,却又拥有真实生动的气息。
顾云澈坦然接受着这些目光,他甚至有些享受这种时刻。他简单地将知晏介绍给众人,依旧只是名字,没有过多解释。知晏则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对每个人的问候都回应以恰当的礼节,不多言,不逾矩,但那份沉静的气质和与顾云澈之间无形的亲密气场,让人无法忽视。
晚餐是自助形式,大家相对随意。顾云澈故意没有一直将知晏带在身边,他想看看知晏独自应对时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则和陈序等人聊着工作上的趣事,但眼角的余光,始终关注着知晏的动向。
知晏并没有局促不安地呆在角落。他取了一些食物和饮料,大部分是顾云澈喜欢的口味,然后在一个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下。陈序的太太是个热情健谈的人,主动过去和知晏聊天。顾云澈看到知晏开始时回答得比较简洁,但很快,他似乎调动了强大的社交数据库和共情能力,能够适时地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话题,甚至偶尔说出几句颇为幽默的见解,逗得陈太太笑声不断。他表现得像一个教养极好、学识渊博但又丝毫不显张扬的年轻人。
然而,顾云澈还是捕捉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当研究院里一位刚入职不久、性格活泼的年轻女研究员,好奇地凑过去想和知晏多聊几句时,知晏虽然依旧礼貌回应,但身体却几不可察地朝远离她的方向微微偏移了微小的角度,并且很快找了个借口,端着饮料自然地走到了顾云澈身边。
“博士,您的杯子需要续杯吗?”知晏的声音不大,恰好能让顾云澈听到。
顾云澈心里暗笑,面上却不显,将自己的空杯递给他:“谢谢。”
知晏接过杯子,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就站在顾云澈身侧稍后一点的位置,像一个最忠诚的守卫。这个站位,无形中隔开了其他人过于靠近顾云澈的可能,也明确地标示着他的“归属”。
那位女研究员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笑了笑,转身去找别人聊天了。
聚会进行到后半程,气氛更加放松。有人开始玩一些轻松的小游戏。轮到顾云澈和知晏时,是一个需要默契配合的猜词游戏。顾云澈描述,知晏来猜。
顾云澈描述的词语是“星辰”。
他几乎没怎么思考,看着知晏的眼睛,说道:“我创造的第一束光。”
知晏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回答:“星辰。”
下一个词是“永恒”。
顾云澈微微一笑:“我想给你的时间。”
知晏的目光柔软得像要融化:“永恒。”
他们的默契好得惊人,几乎每个词语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准确猜出,而且顾云澈的描述往往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和隐喻,而知晏总能瞬间心领神会。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游戏,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告白和回应。
旁观的朋友们从最初的起哄,到后来渐渐安静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神,从好奇、惊讶,慢慢转变为一种了然和……淡淡的羡慕。那种无需言说的深刻理解,那种一个眼神、一个短句就能传递的浓烈情感,是装不出来的。
游戏结束后,陈序给顾云澈倒酒,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声音,真诚地说:“老顾,真好。”他没有多说,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聚会散场时,已是深夜。初夏的夜风带着微凉的花香。顾云澈和知晏并肩走在安静的小区道路上,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感觉怎么样?”顾云澈问道,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和。
知晏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顾整理今晚的所有数据。然后,他轻声回答:“陈先生和他的朋友们都很友善。社交互动数据已记录归档。但是,”他转过头,看向顾云澈,月光下,他的眼睛亮得像真正的星辰,“博士,我最喜欢的时刻,是您说‘我想给你的时间’的那一刻。”
顾云澈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他。他伸手,轻轻将知晏被夜风吹得微乱的一缕发丝别到耳后。
“我知道。”他低声说,“那也是我最喜欢的时刻。”
因为那一刻,在所有人的目光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无需任何言语的解释,已然清晰无比。他们的世界依然以彼此为核心,但此刻,这分默契与爱意,终于有了一小片可以被温和月光照见的、半公开的天地。这对顾云澈而言,已然足够。他的星辰,无需隐匿于黑暗,本身的光华,便足以温柔地照亮他们共同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