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正好,部落里弥漫着一种饱食后的慵懒氛围。短暂的休憩后,青让猛带着时文在附近逛,寻找合适的住所。
两人一同离开了部落中心,在聚居地周边的区域慢慢查看。
“你有什么要求吗?”
“没什么特别要求,只是最好附近有条小河或者小溪,这样用水比较方便。”
山石部落这边用水就比较麻烦,要从部落外面那条大河处打水。不过他们兽型打水也挺方便,一次可以放个七八桶在背上,慢慢的背着回来就行,不费什么劲。
时文就不行,这么远的距离,走路最少都要十多分钟,再挑一桶水,那就挺累的了。而且偶尔挑个一两桶还行,要是每天做饭、洗漱、清洁需要的水都要这么挑的话,想想他都觉得肩膀发酸。
猛听了时文的解释后,忍不住挠头笑了起来,表示理解。思考了一瞬,他说有一个地方应该合适,接着就带着时文穿过部落,往山上走。
猛带着时文在山林间穿行了大约二三十分钟,最终在一片被两座小山环抱的静谧山坳处停了下来。
“你看,就是那里,右边那个山上有一块凸出来的大石头,看到没?水就从那上面流下来,形成个小瀑布,然后在这边拐了个弯,往旁边那座山的方向流过去了。”猛兴奋地指着面前的瀑布跟小溪向时文解释。
时文顺着猛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两座郁郁葱葱的山峦在此处交汇,相隔不过百十来米,形成一道自然的豁口。
右侧的山壁上,果然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凸出,一条好似银河的瀑布就从那岩石上方倾泻而下,虽然不是很宽,却水势不断,哗哗作响,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瞬间懂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了。
瀑布下方,经年累月的水流冲击,已经砸出了一个小而深的水池,水花四溅,清澈见底。盈满的水池下方,水流便顺势而下,形成了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溪。
溪水极其清澈,能一眼看到底下被冲刷得圆润的卵石。时文仔细观察了一下水深,最深的地方,估计也就刚到成年人的膝盖处,而大部分浅滩,水深仅仅没过脚踝。
整条小溪宽度很窄,大约两三米左右,像一条闪亮的丝带铺在绿意盎然的山坳里。它顺着地势往下流淌了大概两三百米后,就在一处坡道向右后方拐去,流向更低洼的地方,并没有经过山石部落。
“这地方真好!”时文忍不住赞叹,眼中充满了惊喜,“水源充足又干净,取水太方便了!而且距离部落也不算太远,这个位置也足够安静。”
最妙的是:如果住在这里,以后他外出打猎采集什么的,就可以沿着小溪走了,这样就绕过了部落所在的那座山,不用每次都经过部落了。
左侧的山体形状十分奇特,就像一个侧躺着的巨大“凹”字,中间部分天然地向内凹陷进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深邃的岩洞入口。而这凹陷部分的前方,竟然又延伸出一块大约三米多宽、极为平坦的空地,仿佛一条天然的走廊或者阳台。
最妙的是,在这块“走廊”的上方,山体天然向外凸出了一大块坚硬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宽阔无比的天然雨棚。可以想象,即使是瓢泼大雨,雨水也会被这巨大的岩棚遮挡在外,丝毫淋不到下面的走廊和山洞入口。
时文快步走到小溪边,仔细观察岸边的高度。溪岸是坚实的泥土和岩石结构,高出溪水面足足有两米多。这意味着,除非遇到极其罕见的特大洪水,否则完全不用担心溪水上涨会漫进他未来的“家”。
看到这里,时文的心脏激动得怦怦直跳,心里想:“这简直是天选之地呀!就是这里了!!收拾出来后,哪怕一辈子住山洞也愿意。”
他猛地转过身,眼睛亮晶晶地看向猛,语气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肯定:“猛!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里!就定这里了,可以吗?”
“可以呀。不过……”他挠了挠头,还是有点不理解地确认道,“你确定吗?这里真的很偏哦,离部落还有点远。”
“我确定!”时文用力点头,语气斩钉截铁。
猛见时文心意已决,便也不再劝说,只是心里暗自琢磨着:以后巡逻的时候,得多往这边绕几圈才行。只要没有大型猛兽闯过来,应该问题不大。
他点点头,很是仗义地说:“你定了就行!回去我就跟阿父说,明天我们就叫上几个人一起来帮你挖洞!”
时文听了,脸上立刻绽开感激的笑容:“好啊!那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靠我一个人,真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去。”
他说着,便领着猛走到左侧那处凹陷的山体前,踏上那天然的岩石走廊,径直走到走廊最内侧,紧贴着山壁的位置,用手指着一处泥土和岩石结构看起来比较合适的地方:
“我想在这里往山体里面挖一个洞,不需要太大,但希望能挖得深一些、牢固一些。以后可以用来存放食物。”
接着侧过身子,在宽阔的走廊空地上用手比划起来:“就在这走廊上,靠着山壁,搭一个棚子,就像我现在住的那个一样,这里,再砌个灶。“
他还特别强调了一点,手指点向小溪的方向:“不过这次得在棚子的这边开个窗户。这样白天做饭的时候光线好,洞里也不会那么闷,烟也能更好地散出去。”
时文越规划越觉得思路清晰,他沿着天然的石廊又往下走了大约三米左右,停在了另一处山壁前。
“我还想在这里再开一个洞口。这个洞往里面挖个大概六七米深。然后,”他侧过身,用手比划着山体的侧面,“从这个主洞的侧面,再往里挖一个小一点的洞,不需要太深,能放下一张床就行,作为睡觉的卧室。”
他的目光越过清澈欢快的小溪,投向了对面植被茂密的岸边。
“还有,”他指着小溪对面,“我想在这里搭一座简单结实的小桥,能通到对岸去。”又指着对岸山脚下的一片相对低洼平坦的土地,“到了那边,我想在那山脚下挖一口小池塘,不需要很大,能蓄住水就行。以后可以去河里抓些鱼苗放进去养着,想吃鱼的时候也方便。”
接着,他的手指点向池塘下方一块稍高且干燥的空地:“然后,在那搭个小棚子,当茅房。”
“茅房?是什么?”
“额...就是装屎尿的地方。”
话音刚落,时文就在猛的眼睛里看到了惊恐,仿佛在问“这东西你都要留着???”
时文只好跟他解释:“建茅房是为了干净。你们在野外解决的话,万一哪天自己出去踩到了......怎么办?”
猛听完,心有戚戚。
“........别说了,建!”
规划完水对岸,他目光又回到了右侧山下那片阳光充足、土壤看起来还算肥沃的缓坡地,心里想着:到时候可以开出来,种些蔬菜什么的。
猛听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时文一下子能想出这么多主意,又是挖洞又是挖塘还要搭桥盖房!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用力拍了拍结实的胸膛:
“行,没问题,到时候我带冲他们过来帮你挖,一两天就能搞定。”
“那就多谢了,到时候我给你们做好吃的”时文笑眯眯的谢过他。
选定地方后,时文回到部落跟烈他们说了下位置,众人看他主意已定,也不多加阻拦,只是叮嘱他平时活动时要多加小心。
另外虽说时文拜托了猛他们去挖洞,不过还是要知会青他们一声。
青撇了一眼猛说道:“没事,让他们去挖吧,反正他们闲着也没事干。”
“谁说的,我们也可以去狩猎的,别总是小看我们”猛不满的抗议着。
时文也小小的帮忙解释:“他们确实是很不错的,每次帮忙做事都没有怨言,而且带去我那边的猎物听说也是他们自己打的,这么大点的孩子已经很不错了。”
青看着时文一个还没觉醒的幼崽,一副大人的样子劝说他们,还称呼猛他们为孩子,就忍不住想笑。
不过他还是开口附和了:“嗯,是还算不错,狩猎队最近也有想法,准备过段时间就带他们出去狩猎大猎物,慢慢培养他们吧”
“真的吗?阿父?真的吗?”猛听完后,直接按着青的肩膀就跳了起来,兴奋不已。
时文跟猛道了句恭喜:“以后你一定会越来越勇,争取成为部落的勇者。”
猛郑重的点了点头:“我一定会的。”
青也笑了,眉眼间满是温柔。
说完挖洞的事后,青说可以先把他家附近的山洞给时文住,时文也不扭捏了,找青借了人手就准备回去搬家了。
猛叫上几个小伙伴,青这边也安排了松跟飞跟着去帮忙。
事情商议好,趁着天色还早,时文他们便动身返回营地准备搬家。
回去时,时文是坐在猛的后背上,猛不愧是精力旺盛的少年人,一跑起来,时文立刻就察觉到了巨大的差异!
青奔跑时,会刻意保持背部的平稳,步伐稳健而有节奏,尽量减少颠簸。而猛则完全不同,他像是要尽情宣泄过剩的精力,奔跑起来充满了野性的冲劲和速度感,四肢强劲有力地蹬地,每一次跃起和落地都带着一股蛮横的力道。
时文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眼前疯狂地上下颠簸、左右摇晃!他不得不死死抓住猛背部的毛发,整个人像狂风中的一片叶子,被颠得七荤八素,五脏六腑都仿佛移了位。风声呼呼地从耳边刮过,夹杂着猛兴奋的低吼。
时文紧闭着眼睛,脸色发白,胃里翻江倒海。
终于到达营地后,时文双脚一沾地,腿就软得差点直接跪下去。他强忍着喉咙口涌上的酸水,扶着一旁的木栅栏,干呕了好几下,感觉胆汁都快被颠出来了。
他发誓回去的时候一定不再坐猛的后背了!!!
-------------
回程还需要时间,所以得加紧收拾,趁着天黑前得把东西收拾好,时文强压下被猛颠得翻江倒海的胃,他先是把前天下午做的红薯粉条收起来,在收其他东西的时候,才发现:他来异世不过一个月左右,存货已经不少了,虽然大部分是猛他们帮忙搞回来的………..。
除了之前烈他们送来的刀具跟兽皮外,还有猛他们每天送过来的肉类。
野鸡野兔这些虽然每天都有在吃,不过架不住猛他们天天送,熏干存下来的也有几十只,还有大量的野猪肉、鹿肉,几副肠子。
笋干前前后后也晒了百十来斤,还有红薯淀粉,除了做成红薯粉条的那些,也还剩了七八十斤。
猛他们送来的新鲜红薯也还有一千来斤,剩下各种干野菜,生姜之类的,零零碎碎的也有七八十斤。
还有剩下几十斤板栗,以及一桶蜂蜜,营地前方还种了些野葱、韭菜、红薯。
野葱跟韭菜就直接拔了,等回去再重新种到那边的山洞边上,红薯苗就没拔,准备过几个月成熟了再过来收算了。
另外河边还泡了一堆剥了皮的苎麻,也要带着过去。
山洞边上用树叶盖住的地方还有他之前捏的一些陶碗陶罐之类的,还没时间烧,也都要带过去。
虽然他现在盛菜、吃饭用的碗都是猛他们雕出来的木碗,他也觉得木碗很好用了,不过一些密封罐子还是要烧的,以后用来做腌菜什么的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圈圈转下来,该收的东西都收拾了,一个个都变成兽型,帮忙驮着东西,在路过后山的时候,时文想起来了山上的大蜂巢,以后相隔这么远,也不好总是来割,要不………….
他叫停了队伍,直截了当地跟豹飞以及狐松说:“我知道哪里有蜂蜜,也知道怎么取,要不让他们带着东西先回部落,我带你们去取蜂蜜怎么样?”
豹飞跟狐松对视了一眼,豹飞满心满眼都是想去~想去~,狐松也知道他家有个喜吃甜食的,有什么办法?只能答应了。
一群人分成两队后,时文带着豹飞跟狐松,还有一个驼时文的豹冲往山顶上的大蜂窝走,猛因为过来时跑的太过肆意,颠的时文难受,被淘汰了。
走到半山腰停下,时文让他们就地砍树做木桶,三人很快就做了一二十来个木桶。
而时文这边则是去收集树枝、青草了,紧接着他穿戴好上次那身防护服,蹑手蹑脚的把柴火放置好,等他们那边木桶做好后,点燃了柴火就撤出来。
蜜蜂们还是跟上次一样,一个个的衔着蜜往外跑,等巢里的蜂跑的差不多了,时文招呼他们过来割蜜。
豹飞跟狐松跟豹冲轻轻松松的带着木桶爬上树去割蜜,时文则在下面用大树叶把桶盖上,用藤蔓绑好。
把桶都装满后,他们也不耽搁,就地变身,豹冲跟时文连忙把桶用藤蔓固定在他们身上,最后时文爬上豹冲后背,速度太快,没等蜜蜂们反应过来,他们就出发了。
时文他们到部落后,受到了大家的欢呼,不仅仅是那二十几桶蜂蜜,还因为部落的人下午已经从烈跟青那边得知时文要搬过来了,都纷纷表示欢迎。
时文的东西暂时都放在了大山洞那边,目前腾给他住的山洞有点小,放不下那么多东西,苎麻则是帮忙放到了小溪那边去了。
他们收回来的蜂蜜,时文只要了尾数—四桶,剩下的都给了部落,他一个人,四桶也够够的了。
不过他还是跟青说了,请他把部落过滤完蜂蜜的蜂巢蜡留着,到时候可以教他们做成蜡烛。
第二天,十一个少年一大早就过来帮时文挖洞,分成三拨人,一拨人挖储物用的洞,一拨人挖睡觉用的,剩下一拨人则去砍树做木板----时文想在洞里的地面上贴木板。
少年们变成兽型挖洞就很快,几个人交替着来,一个上午就挖好了,挖出来的土则堆到对面的山脚去,到时候用来种地。
挖好洞后,还得夯土,时文挖来了一些黏土,混合着水跟切碎的干草一起搅拌,然后让他们涂到洞内。
满洞都涂满后,他在两个洞内生起一堆火,用火堆烘烤洞壁表面,使黏土高温烧结变硬,可以防止坍塌以及防水。
虽然....这样会把墙壁熏黑,但无所谓了,比起坍塌被砸死,丑点就丑点吧,大不了到时候稍微把黑的地方刮掉一层就行。
生好火后,他就没管了,带着人回了部落,今天辛苦他们了,他准备给人做几道好吃的犒劳他们。
准备了一道爆炒熏兔,一道野葱炒腊肉,然后跟部落换了一些萝卜,给他们做了一道萝卜糕,又在山脚下摘了些新鲜的野菜,炒了个青菜。
虽然是借了部落的锅,不过他们不跟部落一起吃,毕竟他的存货用来招待少年们还行,用来招待整个部落的话,一顿就能给他吃没了。
但部落的小家伙们闻着香味过来时,时文也没有拒绝,小家伙们多可爱,放开了吃也吃不了多少的。
吃过饭后,他们也没怎么休息,回到山上,一部分人开始帮忙削木板,另外的人则去砌灶搭棚了,一个个都想赶快帮时文把住处搞好。
小家伙们也仗着中午吃了时文的饭菜,一个个叫嚷着自己也要出力,时文只好让他们帮忙去对面山脚拔草。
因为之前有过砌灶跟搭棚的经历,所以这次他们动作就特别快,给每个人分工都很明确,都不用时文插手,唰唰唰的就砌好了灶。
最后时文看时间还早,就让他们帮忙在旁边又做了一个烤炉。
第二天他们把木板铺在山洞里,又砍来了一根直径一米多宽的大树,刨开后,给他在洞口外面架了一座通向对面的木桥。
还帮他在岸边凿了几个台阶,好方便他洗东西。
下午一部分人帮着搭厨房的棚,另一部分人则去帮他挖池塘,顺便把茅房也搭好了,剩下的完善工作他自己慢慢做就可以了。
又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的速度的时文不禁感叹人多力量确实大,这些要靠他自己一个人来的话,3个月都不一定能搞定,还得累个半死。
洞也加固好了,木板也铺好了,再放着通了一天风后,时文就正式搬过来住了。
搬家的时候,部落很多人都一起来帮忙,从远处就能看到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的尽头用竹子搭了一个棚,棚子挨着山洞的那侧,旁边有一个洞口,是时文用来储物的洞。
旁边有个灶台跟烤炉,沿着走廊往下走,放着一个一个两米多长的长条桌子,边上还放着一些木墩。
再往下约一米左右的位置,山壁上又开凿出了另一个洞口,是时文睡觉用的,洞口离地大概有六七十公分,用厚实平整的石板铺设了几级稳固的台阶,方便上下。台阶旁边,还特意放置了一块异常平坦的大石板,石板边缘放着一个用粗木挖空做成的水桶,里面盛着清澈的溪水——这是时文设计的“冲脚台”,从外面回来或者去溪边处理后,可以在这里冲洗净脚底的泥沙再进入干净的卧室,尽可能地保持洞内的清洁。
而最让部落众人惊叹的,是那座横跨在小溪之上的木头桥!桥身虽然简单,只用粗壮的树干并排固定搭建,却异常结实稳固,完美地连接了小溪两岸。
众人看着眼前这一幕,纷纷感叹不已。
原本无人问津、甚至觉得有些偏远的角落,经过时文这一番用心的改造和点缀,竟然变得如此宜居和令人向往!特别是参观完时文的卧室之后,不少年轻的兽人和亚兽人心里甚至开始琢磨,回去后怎么改造自己的住所了。
洞内的墙上用黏土夯的结结实实的,地面铺上了木板,墙上还挖了几个凹洞,有的放着幼崽送他的东西,有的则放着时文自己用猪油跟蜂蜡做的临时油脂蜡烛,用来照明。
洞内直走到尽头,拐弯后还有一个洞,这个洞里则放着一个时文指导少年们编的两三米的竹床。
可能是因为前世的时文是南方人,他习惯睡床而不是炕,之前刚穿过来那会儿,工具也没有,没办法只能用黄土盘了一个炕暂时先睡着,现在有条件了当然要换成床啦。
部落众人把东西送到,参观了一下后就回去了,他们也要准备出门,狩猎的狩猎,采集的采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