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妻妹 > 第39章 第 39 章

穿越之妻妹 第39章 第 39 章

作者:困成盒盒已凉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6:48 来源:文学城

江晴敏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握成拳,指节泛白。

江晴毓的每一句话,都像鞭子抽打在她心上。她强迫自己不要动怒,不要反驳,为了弟弟,她必须忍。只是听到“镇国公府”四个字,想到那个清冷尊贵的身影,心口又是一阵莫名的闷痛。她替崔承野感到可悲,也替自己感到可悲。最可恶的就是眼前这人和她的母亲!

但——

“嫡姐教训的是,妹妹谨记。”江晴敏低声应道,声音没有一丝波澜,此时不是与这个飞扬跋扈的嫡姐做口舌之争的时候。

江晴毓见她这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更是气闷。她还想再说什么刁难的话,旁边的丫头春明小声提醒道:“小姐,时辰不早了,您约了苏小姐她们去珍宝阁看新到的头面呢。”

江晴毓这才悻悻作罢,又狠狠瞪了江晴敏一眼,撂下一句“好好学你的规矩!”,便扶着丫鬟,如同一只骄傲的孔雀般,摇曳生姿地离开了听竹轩,留下一院刺鼻的香气。

江晴敏站在原地,久久未动。直到那香气散尽,她才缓缓松开攥得生疼的手,掌心留下了几个深深的月牙印。

走着瞧……

江晴敏又看向窗外那几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翠竹,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她这个嫡姐看起来愚蠢又傲慢,难对付的还是嫡母杨氏,回忆起刚刚江晴毓的话,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似乎她并不想让自己做陪房,那到底为什么要不远千里把她叫回来,威胁她搅和进来呢?

江晴敏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杨氏母女宁愿冒着天大的风险,也要行此李代桃僵之计?这绝对不简单。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足以让平阳侯府嫡女身败名裂、甚至牵连家族的秘密。想通了这一层,江晴敏反而稍微冷静了些。她不再是完全被动地承受,至少,她窥见了这阴谋冰山之下的一角,或许……会成为她将来谈判或者自救的筹码?只是现在提及此事无异于自寻死路。

唉……崔承野啊……实在是对不住……她在心中无声地说道,我确实别无选择了……何况算起来我更吃亏一点……

可是,为什么呢?这个疑问再次盘旋在心头。侯府嫡女金尊玉贵,与崔承野早有婚约,名正言顺。江晴毓为何要在人生最重要的洞房花烛夜,让别人李代桃僵?难道夫妻二人还能以后都没有亲密接触吗?

不能圆房……需要找人替她……

不对!

她不能圆房却不拒了这门亲事,还能和崔承野做夫妻……很可能是江晴毓婚前失贞!

想到这,江晴敏觉得眼前的迷雾好像散开了一个角,但是她现在线索和证据都太少,没办法验证她的想法,但是她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暗中收集信息!

眼下当务之急,是稳住杨氏母女,目前只有顺着她们的意思走下去。

如果事情真如她所想,那事成之后,杨氏母女真的会放过她和弟弟吗?

江晴敏觉得不会,她也不敢赌。必须想办法在事情了结之前,或者至少在杨氏对她弟弟动手之前,找到脱身之法。

她伸手摸了摸怀里的虎头玉佩,在平阳侯府怕是没有机会联系上崔铭,杨氏对她看管很严,不准她出院子一步,下人也没办法买通,只能等大婚那日,她随着众人一起去镇国公府…… 再设法找他帮忙。

与此同时,平阳侯夫人杨氏,正盛装打扮,乘坐着侯府最豪华的马车,前往镇国公府拜会镇国公主。

镇国公府位于上京最核心、最幽静的地段,与皇宫仅一墙之隔。府邸的规制远超平阳侯府,门前开阔无比,可容四驾马车并驱。那朱漆大门更加厚重,门上的铜钉足有碗口大小,闪耀着暗沉的金光。门前矗立的不是石狮,而是两尊罕见的汉白玉貔貅,形态威猛,细节栩栩如生,彰显着府邸主人的尊贵与权势。

早有穿着青色箭袖、气息沉稳的护卫上前查验拜帖,态度恭敬却不失警惕。

众人进入府内,发现镇国公府内更是别有洞天。气象之恢弘,格局之开阔,远非平阳侯府可比。层楼叠榭,飞檐斗拱,皆以珍贵的金丝楠木为主体,历经风雨,色泽沉郁,透着一股百年世家沉淀下的厚重与底蕴。庭院深深,移步换景,回廊漫长仿佛没有尽头,廊柱皆以朱漆彩绘,描绘着壮阔的景色。园中古木参天,许多树木需数人合抱,浓荫蔽日,奇石林立,皆是从各地搜罗而来的名品,看似随意摆放,却暗合五行八卦,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与肃穆。偶尔可见身着软甲的亲卫沉默巡逻,眼神锐利,步伐整齐划一,带着军人特有的杀伐之气。

相较于平阳侯府那种刻意彰显的、流于表面的富贵奢华,镇国公府更注重的是格局、气势与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崔氏一族世代簪缨、功勋卓著的辉煌历史,那种深入骨髓的矜贵与威严,是平阳侯府无论如何模仿也无法企及的。

杨氏在一位衣着体面、举止有度的嬷嬷引领下,穿过数重庭院,来到镇国公主日常起居的“颐和堂”。堂内陈设并不像平阳侯府那般堆金砌玉,却处处透着不凡。地上铺着颜色素雅却触感极佳的波斯地毯,桌椅皆是紫檀木打造,款式古朴大气。多宝格上摆放的不是寻常古玩,而是兵书剑匣、以及一些看似不起眼、实则价值连城的玉器圭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雅的檀香,而非杨氏常用的苏合香。

午后暖阳透过蝉翼纱窗,为花厅镀上一层柔光。浮尘在光柱中缓缓起舞。

镇国公主端坐在紫檀木嵌螺钿扶手椅上,年近五旬的她保养得宜,一身宝蓝色缠枝莲纹杭绸褙子衬得她肤白胜雪。乌发绾成端庄的圆髻,簪着一套润透的兰花玉簪,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腕上一对翡翠镯子通透如水,随着她端茶的动作在腕间轻轻滑动,泛着温润的光泽。

杨氏坐在下首的椅子上,双手不自觉地绞着帕子。她瞥了眼公主腕间的翡翠,喉间轻轻滚动。“公主殿下,”杨氏堆起笑意,眼角挤出细纹,“听闻崔都督此去燕临州赈灾十分顺利,肯定又会得陛下褒奖了吧。”

镇国公主垂眸轻啜一口茶,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她眼底的神色。她将青瓷茶盏轻轻放回案几,盏底与紫檀木相触,发出一声极轻的脆响。

杨氏见状,身子不自觉地前倾:“毓儿近日在府中学着打理庶务,绣工也精进不少……”她顿了顿,声音愈发轻柔,“就盼着崔都督回京后,两个孩子能早日完婚。”

花厅一角,博山炉中逸出的青烟袅袅盘旋,在二人之间织成一道薄纱。镇国公主的目光掠过杨氏紧握的双手,最终落在窗外那株开得正盛的白玉兰上。她的指尖在翡翠镯子上轻轻摩挲,冰凉的触感从指腹传来。

“承野这差事,是皇兄信任,理应尽心尽力。”公主的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她伸手执起茶壶,为杨氏续了一杯茶,水声潺潺,打破了满室寂静,“待他回京复命后,便让钦天监择个吉日吧。”

杨氏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她急忙起身行礼,衣袖不慎带倒了案几上的茶点碟子。糕点滚落在地毯上,留下浅浅的印子。

镇国公主的目光在那污渍上停留一瞬,随即移开。她端起茶盏,又抿了一口已然微凉的茶。窗外一阵风过,几片玉兰花瓣悄然飘落,覆在青石板上,像是一声无声的叹息。

得了这句准话,杨氏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堆满了笑容,又奉承了镇国公主几句,这才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走出镇国公府那气势恢宏的大门,回头再看一眼那巍峨的府邸,杨氏心中更是坚定了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女儿推上崔少夫人之位的决心。只有攀上这样的高枝,平阳侯府,乃至她们弘农杨氏,才能更上一层楼。至于那个庶女和那个庶子,不过是达成目的的工具罢了,用完便可丢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