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 第2章 第 2 章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无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02:28:25 来源:文学城

周自言看着小孩沮丧的模样,又想想怀中温热的油包子,索性撕下自己一处衣角,找来一块可以留下痕迹的石头,重新在布料上写了一遍‘小顺’。

末尾还加了一句“一生顺逆多常见,人无强欲人自渡”。

写完以后,周自言欣赏着自己的佳作。

虽然许久未动笔,这手字也没落下多少。

他以前不论写什么,都会加一个属于自己的落款,但他现在已经没有那重身份了……

周自言仔细斟酌了一下,还是没加。

“喏,这个给你。”周自言很喜欢这种听话可爱的小孩,忍不住揉了揉小顺的脑袋,把布料放到小顺手上,“上面短短的,是你的名字,下面长长的这句话,是叔叔送你的。”

周自言一个字一个字解释给小顺听。

一餐油包子之恩,他希望小顺这个小孩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都能自渡万重千山。

小顺越听越入迷,越听越羡慕,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还能有这样的寓意。

翻看写有自己名字的布料,小顺爱不释手。

这是他见过最漂亮的字,比那些摆摊卖字画的书生写得还要好看。

叔叔一定是有大学问的人,要是能多教他几个字就好了……

不过小顺不是贪心的坏孩子,他把周自言的布料像藏宝贝一样藏到胸前。

突然想到了什么,跳起来说:“叔叔,我早上卖货的时候,春六巷的小乞丐告诉我,那边有一户姓宋的人家下午准备招认字先生嘞,叔叔你不如去试试,应聘不上的话也能拿三个肉包子走。那肉包子可香了。”

“肉包子?!”周自言一听能拿三个肉包子,眼睛都亮了。

小顺手脚并用比划着:“那户人家已经在春六巷住了一年多了,家里应当是做跑商的。一共有两个孩子,这次就是为小的那个招认字先生,只是他们家需要认字先生住到家里去。叔叔你行吗?”

“而且听说那家人家的长子,是个……”小顺努力回想,终于想起来,“好像是说长子貌若无盐,五大三粗。”

小顺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只是照样复述出来。

周自言敲敲自己的膝盖,在心中权衡。

自己现在既无官职,也无积蓄,显然已经不能再继续自由自在地游历了。

为官期间倒是帮扶过一些上京的官员,现在去混口饭吃应该不是难事,但他不想这么做。

人穷志短。

当务之急应该是先找个地方稳定下来,赚点路费才行。

周自言觉得就是为了三个肉包子,也应该去试试。

如果真的能被聘上,起码住的地方就解决了。

“谢谢你小顺。”周自言摸摸小顺的脑袋,想到刚才的胡子大哥,笑道,“小顺啊,你想不想知道你哥哥和嫂嫂的名字怎么写?”

小顺一听能知道自己嫂嫂哥哥的名字,连忙凑到周自言面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想!”

虽然小顺不知道哥哥嫂嫂的名字是哪两个字,可他听说过哥哥嫂嫂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周自言便根据名字的意思刷刷写下两个人的名字。

解释每个字的读音和含义的时候,周自言问小顺,“认字也费不了几个铜板,为何不去?”

大庆朝现在非常重视读书人,在许多地方都开办了识字班。

只是教百姓简单的认字,所以费用并不高。

小顺掰着手指头数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行的叔叔,小顺没时间去学认字,哥哥在这里搬货,家里嫂嫂一个人忙不过来,小顺要帮忙。”

“早上要帮嫂嫂挑水割草,中午要来给哥哥送饭,下午还要去翻田……”

小顺的话仿佛浸泡在苦水里,周自言越听越沉默,所有理所当然的想法在小顺的话里都化作一声唏嘘。

等小顺认完全部的字,这块小小的边角料,已然变成小顺最宝贵的东西。

胡子大哥回来后,小顺像献宝一样捧着这块布展示给哥哥看,“哥,哥,你快看,是我们的名字,名字!”

胡子大哥没上过学,一直在码头帮工,耳濡目染之下认识了不少字。

把字放到一起,他能勉强读出一句话的意思,如果把字单拎出来,他就不认识了。

大哥在小顺的帮助下,细细看着布料上的‘李柱山’三个字,想要把每一笔每一划都刻印进眼底。

原来这就是他的名字,原来他的名字写出来是这样的。

李柱山托着小顺来到周自言面前,摸索了全身也没摸出一件像样的东西回报周自言,最后只能把手里刚买的热汤全都送给周自言。

李柱山一脸诚恳,小顺也眼含期待。

周自言连忙婉拒。

他哪能喝的了这么多。

再说他写这几个字不过顺手的事情,怎么好意思拿人家的餐食来做回报。

小顺孩子心性,举着布料到处炫耀。

刚才帮过周自言的几位大哥也心痒痒,都拿着手帕大小的布料蹲在周自言面前。

他们全都目不识丁,所以才来干苦力,这辈子是不可能再去学堂念书了,现在能认识自己的名字也好啊!

周自言念着他们刚才的帮忙,也不含糊。

就用刚才的石块,把每个人的名字,他们家里人的名字都写了出来。

这些大哥的名字大多简单好记,有不确定具体字的,周自言也额外多提供了几个同音的字,让他们回去自己想办法确认。

如此下来,一整个午休时间就在周自言写名字的过程中结束。

大哥们下午还要继续工作,周自言则准备去春六巷试试。

临走前还被李柱山和小顺塞了两个饼子。

周自言按照小顺指的方向,往春六巷走去。

从码头走到春六巷,一路皆是粉墙黛瓦,烟雨行舟。

马鸣沟只是大庆南边一个小小的小镇,因有一个传承已久的码头,才有了不同于其他小镇的人流量。

与北方严肃古朴的建筑不同,马鸣沟更像现代的江南水乡,处处透着温雅和安静,

水乡石桥,潮湿与闷热一起攒在柳梢枝头。

踩着斑驳石板路,周自言终于在热晕之前找到了小顺说的那户人家。

如小顺说得一样,这户人家正开着大门,门口坐着一个正托着腮帮子发呆的小男孩。

小男孩脸颊鼓鼓,眼睛圆润,年纪应当不过七岁,头上绑着一个简单的发髻。

整个人都显得圆滚滚,像极了周自言印象中的年画娃娃。

小娃娃手边还放了两卷书册,书页已经翘边,想来看书之人经常翻阅。

周自言带上三分和蔼对着小娃娃拱手,“小公子,此处可是在招认字先生啊?”

谁料小孩撑着脑袋打量了周自言几眼,从身后掏出包着三个包子的包裹扔到周自言身上,用嫩嫩的嗓音说:“拿着肉包子,快些走开。”

周自言冷不丁就拿到了三个肉包子,一时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小娃娃把肉包子扔给周自言后就不管他了。

自己重新翻开泛旧的书册,皱着小眉头仔细阅读。

周自言忍不住将目光从小娃娃身上,转移到他手中的书籍,定睛一看:嚯,作者竟然是林范集。

这还是他离京这么久第一次见到老熟人。

林范集,国子监出身,三元及第,名满天下的大儒。

但周自言第一天上朝,就因为惊世骇俗的言论和林范集这个老封建结下梁子。

两个人几乎每一天都要在朝堂上大吵一架。

不知道他走后,林范集没了吵架的对象,这个小老头会不会觉得寂寞……

周自言来了兴趣,捂好肉包子,撩开衣衫坐到小娃娃身边,径直拿起另一册书翻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气得冒鬼火。

林范集这个老不羞,居然把他们俩吵架斗嘴的内容整理成合集,卖到大街小巷。

看供应时间,他走后没几天,这两册书就被书社拿出来卖了!

这老头子到底什么时候起的心思,他居然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等等,老头子赚钱居然也不分他一点!

周自言一边看一边小声念出来,“今日早朝,雾气蒙蒙,于半途偶遇……其人睡意朦胧,毫无为官者之精气神,难忍其疲态,与之言斗。”

“为官者当正衣冠,领风气,方能做天下人之表率。”

“反驳之:浩然正气肚肠过,表率之心在内不在外。重外表溢者,金玉其外也。”

念着念着,周自言的回忆也被拉到那段时光。

大庆的早朝是凌晨四点半在外殿集合,但周自言每次都熬夜看卷宗,凌晨四点的时候他才刚刚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

那个时候,他的精气神和怨鬼也大差不差。

林范集作为天下学子的表率,又是长辈,最喜欢挑他上早朝的毛病,不是衣服有褶皱,就是官帽有灰尘,再不然就是怀疑他下朝就去喝花酒,导致年纪轻轻疲惫不堪。

几乎每次早朝,两个人都要在外殿争论一番,有时候闹到敬宣帝出面才能压下那股劲儿。

过往种种太难忘却,周自言一时陷入回忆。

从周自言开始念的时候,小娃娃就停下看书的举动,好奇地盯着周自言看。

周自言回神,瞧小娃娃实在可爱,忍不住逗他,“小公子,是不是不认识这书上的字?”

“不是噢。”小娃娃摇摇头,“我看完上一本了,叔叔,你什么时候把下册还给我。”

“……”周自言看看手里的下册,又看看眼前的七岁小娃娃,不可置信,“你看完上册了?”

不是他吹,他和林范集的斗嘴那可是引经据典的。

他们争吵时,都没多少人敢插/嘴。

眼前这个七岁的小娃娃,居然能读完整本上册?

小娃娃实在没见过这么听不懂话的大人,直接把周自言手中的书拿过来,翻开第一页就开始继续读。

正巧是天子听从了周自言的建议,打算在全大庆范围内建立识字班的事情。

林范集觉得这种事会玷污读书人的品德,以‘书品高洁,非常人能读也’为由劝天子三思。

周自言自然是立刻跳出来骂他‘封建顽固不知变通’。

看着自己的‘口出狂言’,周自言那点老师的责任感突然冒出来,“这上面反驳的那个人,说的都是什么话,真是……真是不知礼数。”

小娃娃闻言,像听到什么脏污言论一样不可置信,“这段明明是说这个人聪明机敏,不为世间礼教约束,怎的就是不知礼数了呢?”

感谢阅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