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白家人过得很忙碌。
先是按照婚礼习俗,新娘子嫁到婆家的第三日,要回门探亲,让新女婿也去岳家认一回亲。于是,第三天,白杨带着田小泉回了田大舅家一趟。
他们回来第二天,白家顺就带着人去了老宅子修建私塾。
已经过了中秋节,天气越来越冷,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入冬了,到时候水汽凝结成霜,再盖房子的时候就影响建设质量。
同时,白家安家里经过三天的考虑,一致决定“高攀”一下周良这个读书人试试。
白玉兰和得了消息,和白杨三兄弟一起带上礼物,浩浩荡荡就去了周良家。
到了以后,男装打扮的白玉兰和兄弟们去见周良,事前商定好,由白杨这个已婚青年开口问婚事,白玉兰看机会仗着年纪最小说明来意……
田小巧则去见周良他/娘,等周娘说起白杨的婚事,她便趁机开口:“周嫂子,你家阿良二十多了吧,啥时候成亲啊?”
周娘一听这话,心里暗暗有些猜测,想了想才开口道:“唉,本来之前给他定过亲,那女孩与他年纪相当,人家家里比我家还好些,谁知道后来他爹他爷爷奶奶一个个地去了,阿良这守孝……咱也不能耽误人家好姑娘不是?”
“是是,要不这满城都说你家仁义良善呢”,田小巧赶紧表态,然后将话题引向正题,“如今也出了孝了,正是说亲的时候,不知道你可开始相看了? ”
“唉,看了一些,都不如之前那个。要么相貌不好,要么家庭不行,还有的竟然还没怎么读过书! 唉,你说,我这么好的儿子,虽说年纪大些,那也不能随便找一个对付不是?”
周娘一边说一边回想之前相看的或者认识的人家的女孩子们,心里一阵阵酸楚与遗憾:
本来她是想求取州衙官署的女儿的,奈何儿子虽然仪表堂堂,是个秀才,但毕竟年纪大了些,自家丈夫又早早去了,然后就,碰了一鼻子灰。
然后她便降低标准将目标放低些,就瞄上县衙那里了,她作为一个不小的地主婆也是知道一些官职序列的,那州府里除了太守这个一把手,其他的什么上佐判司,也都是正经有品级的官儿。
但是,到了县级衙门这里,却只有县令一个正式的官了。
州府的攀不上,县令这里她还是十拿九稳的,只是前些日子在白杨的婚礼上了,她见到了县令夫人才知道,原来他们家没有女儿,只有一个侄女,十五六的年纪。
这年纪倒也匹配,侄女就侄女吧,只要知书达理容貌出色,也勉强配得上自己儿子了。
她家阿良参加了秋试,说不准就能考个举人回来,到时候为了弥补身份上的不足,她家里甚至县令老爷那里说不定都会多多地陪嫁,她也不是不能接受。
什么什么?坐您旁边这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就是你家侄女啊?
什么什么? 她们一家还一直生活在乡下,是去岁闹灾才来投奔的啊?
哦哦,原来您家侄子,这个侄女的亲哥哥也是个秀才,她跟着哥哥也念过几年书?这还像个样子。
但是吧,我这三条择媳的标准里面,你家勉强占了两样----读过书 家境好(县令侄女),长得就,实在普通了。
其他的人家就不好说了,大儿子的同窗那里,适龄的要么已经嫁出去了,要么已经定了亲了,要么相貌一般,都合适的也不是没有,就是吧,需要她多多地出聘礼。
可是,她家丈夫死了,以前参股的生意也只剩下颜辉,啊不,现在应该是颜家的嗣女,对面这个的亲生女儿这边的了,真真只能守着两百亩的田地出息过日子了。
她的小儿子才十一岁,要是把家里的财产都给大儿子用了,将来娶个儿媳妇回来不孝顺自己,他们娘俩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唉,可是愁死了!这合州府内竟然就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儿媳妇啊?
不过,看这今日来像是要说亲,不知道说的是哪一家?
我还是问问吧,就算她要说她家的白玉兰,那也不是不行。
不就额头有块儿疤嘛,以她看来,整个厚厚的刘海就能盖住。
现在她三个哥哥都是秀才了,自己又有那抓金搂银的本事,就是年纪小了点,那也十四了,马上就及笄了呢。
呃,这仔细一想,还真是个好人选呢,自己之前咋就没往这儿想呢。
不行,我得赶紧问问,她想说的媒,是不是女儿白玉兰啊:“唉,嫂子,我家阿良你也是知道的,是个好孩子,到了如今的情况,我就厚着脸皮求你,你家的亲戚朋友里边,要是要合适的,还请你一定要介绍介绍啊。”
田小巧刚才一直装作喝茶的样子,默默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周娘的反应,见她脸色阴晴不定忽明忽暗,一副纠结难以下定决心的样子,她暗赞一声女儿猜的果然没错,就听女儿的话,周娘不开口问,她也不要急着说出白雪的名字。
此刻听到周娘问了,她才如释重负(真怕她就不问了),放下了茶杯:“你还别说,还真有一个,我今天其实就是想来给你家阿良说媒的。”
“是哪家的?我认识吗?”(是你家白玉兰吗?你倒是快说啊)周娘一听这话,还以为自己猜对了,急切地问道。
“咳咳,你看我家他大伯家的小女儿白雪如何?”
“谁? ”不是你家白玉兰啊。
看着周娘失落的模样,很是费解:你以为是谁啊? 总不会,是我家兰兰吧?
“白雪这孩子,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摸样出挑,性格也温顺名利,这两年跟着我家兰兰也学了字也会算账。家里也是父母兄弟姐妹齐全,一家子相亲相爱和睦地狠。”
“嗯,宴席上我好像见过,是那个个子高挑,脸颊两边各长一个酒窝的大眼睛姑娘吧?确实相貌出众。”周娘回忆后,不得不承认这一个事实。
“是呢,是呢。”见她有印象,继续加油。
“虽说家里是普通农户,但是,你知道的,那个村里只有我们一家姓白的,都是一个娘胎里的亲兄弟,她的父母,也都是疼爱儿女的人。”
“他们夫妻说了,怜惜自家的小女儿婚姻不顺,我家白雪才十七,正当年纪的,也不算大龄呢。就是姻缘上有些不顺,是以她爹娘很是疼她,早早就说了,等她出嫁的时候一定厚厚地陪送嫁妆。”
“我家兰兰补偿给她们三个堂姐的三十两嫁妆银,她当时就说要孝敬了父母,我家大哥大嫂怎会要?就说----啊,哪有妹妹给姐姐的添妆,父母要了的。都让她自己留着,将来出嫁还让她带走。”
“嗯,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能给父母将来会不会也给婆婆啊?周娘一边琢磨一边继续点头,“你家大伯子夫妻也是疼女儿的好父母呢。”
“可不是可不是”,田小巧前倾身体,让自己凑近对面的周娘,距离她耳边两寸的地方停下,压低声音继续说道,“这话,我也就偷偷跟你说哈,外人都还不知道呢。”
“你说你说,你还信不过我吗?我是那大嘴巴的人吗?”周娘不知道对面的人到底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也真想听听她还能说出什么来,就顺着话茬接话。
田小巧看一眼四周,等周娘把端茶倒水的婆子打发走了,才开口:“我跟你说,前段时间,我家兰兰跟白雪那丫头捣鼓了好几天,一起研制出了什么不含铅的妆粉呢。现在正在加紧生产,很快就要公开售卖了。”
看着她有点明白又有点不信的样子,就将话说明白了:“我家兰兰说了,这个生意就交给她小雪姐姐和她大伯家了,她是不插手不收股的,赚的钱都让白雪负责分给她娘她大嫂。你想啊,她娘那么疼她,最多也就分给她嫂子一份罢了,剩下的还不都是她自己的。”
“还有呢,就秋试我们送来的那些花露水和蚊香,虽是我家兰兰研制出来的,但是这个生意,我家兰兰已经白雪和她二伯家的白梅两个姐姐接手了,算作她们三个的产业呢。”
“嚯~这可是真的?”周娘越听越心动:若果都是真的,那也不是不行。虽没有白玉兰本事大,那还比白玉兰身体好样貌好呢。
“咳咳,你也知道的,我也不是那嫌贫爱富的人,我家阿良要模样有模样要学问有学问,要人品又可靠的,我是真想找个能配得上他的。听你这样一说,白雪这孩子还真是不错,不过,我也做不得主,等回头我们商量商量,过几天再回复你?”
“是呢,大嫂子,我要是没有掂量好,也不敢来找你说不是。我来前,我家大伯大嫂说了,要是你家看得上白雪,他们愿意出百两嫁妆,外加三十亩田。”
放出这个惊人的信息后,又说软话:“你是不知道,我家那个大嫂自打宴席上见了你,不自觉就心生亲近之意,后来知道阿良竟然是你的大儿,才厚着脸皮想高攀你家的。他们说了,要是能做了周秀才的岳父岳母,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心甘情愿的。”
“哈哈哈,看你们把他夸的,他虽还不错,那你家三个儿子也不差呢。哪里值得他们如此看重。”周娘听地浑身舒泰。
“哪能呢,我家那三个,学问比不上阿良,经的事情也少,要是你们两家能成就好了,他们以后就是一家子的姐夫弟弟,还能互相探讨学问,将来若是有运道,官场上也能互相支撑。”
“哎呀,天不早了,我还得回去给我家那个做饭呢。这成不成的,过几日你到我家看看我院子里的鲤鱼池如何?”
“早就听说你家兰兰给你们在院子里造了一个大鲤鱼池,听说还是引的河里的活水,我早就想去看看了。我必去,你可要准备好你家的秘制菜肴招待我呀。”
“那咱们就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