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 第26章 醉酒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第26章 醉酒

作者:林木青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1 00:38:22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六章醉酒

无论顺治心中如何的不甘不愿,吴应熊还是如期进京了。顺治拖了又拖,还是不得不下旨赐婚,平西王世子尚和硕公主。

此时,琬潆腹中的胎儿已经三个多月了。也是时候公开此事。她打算借此机会,试探一下紫陌外几个侍女中,有没有别人的眼线。

于是,琬潆把四个大宫女一起叫入内室,随口提起,最近总是恶心想吐,而且这个月并未见红,然后仔细观察三人的表情。

碧落几乎一听此话,就露出惊喜之色,“娘娘说不定是有喜了!若是个小阿哥了,如今皇后又被软禁……”

琬潆断然打断道:“还不快住嘴!这话也是能说的。本宫就是诞下小阿哥,也不敢去觊觎皇后之位。”不错,我只爱皇朝的权柄,不爱凤后的宝座。

她。面色一肃,警告道:“本宫怀孕的事情,不准向外透露。赤水,你看着点碧落,可不能让她祸从口出。”

紫陌一早就已知道,但也表现出一幅惊喜交加的模样。红尘和赤水比较沉稳,但也都笑着,上前到了喜。

琬潆尤其留意红尘的表情。很正常,除了刚听到的时候,挑了挑眉。她又淡淡嘱咐了几句,然后才打发她们下去了。琬潆更是密令紫陌,这几日盯紧景仁宫众人,尤其注意红尘和赤水两个。

赐婚旨意颁下后,十四公主就在嬷嬷的教导下开始备嫁。内务府奉旨为公主准备嫁妆。

一日,琬潆过去看望。倒不是琬潆对她有什么怜悯之心。她自己还要专心顾着腹中的孩子呢,没那么多闲心。只是顺治提了好几次,请琬潆抽空,陪陪十四公主,帮着开解一二。

说是备嫁,其实并不需要十四公主做什么,都是下面的奴婢们在忙碌,准备妥当后,再向她回报,让公主心中有数罢了。将来公主出降,自然带着宫人陪嫁,过门以后不愁没有人手。而且,琬潆才不相信朝庭会不趁机向云南安插耳目呢。

十四公主见琬潆来了,也就挥退了正在禀告的下人,和琬潆到内室说话。

二人坐定,用过茶。琬潆闲话道:“东西可都准备齐全了?“

十四公主淡淡地笑了一下,不甚在意道:“大概也差不离了把。”

琬潆见她这样的态度,叹口气道:“你也别怨皇上,皇上他也没有办法。上到太后,下到王公大臣,都打定主意要拉拢平西王。皇上也是拖了好久,也实在是没有法子……”

十四公主倒很认命,接口道:“爱新觉罗家的格格,哪能逃得了这样的事呢?四姐姐和五姐姐嫁的还算近,可是这些年,也是轻易不得回京的。”四公主和五公主就是孝庄亲生的两个女儿了。

琬潆也低低道:“皇上原是舍不得你早嫁,谁知……世上的事,谁又能说的清呢,总是无常。”

十四公主自知,她平素和珍嫔潆少有往来。她也是聪慧灵透之人,知道珍嫔今日来,必然是皇兄的意思。应该是他觉得对不起自己,所以不愿亲来吧。

便道道:“怎么你来劝我,反而伤情起来,说什么世事无常的话。你不过比我大了一二岁罢了,怎的一幅伤春悲秋的性子。”

琬潆只不过一时有感而发。她心下想着,若十四公主再回京时,应该已是三藩之乱以后了。到时候,真可以算得上物是人非了。若果历史走向没有大改,到时候,便是疼爱她的顺治,也已过世许久。

婉潆终究是个洒脱之人,便有复劝道:“好在,你是公主之尊。嫁过去以后,平西王府再如何,也不敢对你不敬的。只管拿出公主的款来。有什么不顺心,送信回京。纵使路途远了些,皇上也会替你做主的,你不要怨他。”

十四公主真心实意道:“我不怨九哥,他从小就极疼我的。”

她从琬潆入门起,表情都是淡淡的,似乎都是别人的事,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此时方显出几分凄然来:“我不怨九哥,他从来待我都是极好的,我只是怕,我一生的福气都在出嫁前用尽了。”说着也呜咽着留下泪来。

琬潆少不得打起精神安慰一番。近中午,方才告辞。

也许因为怀孕的缘故,琬潆一时情绪也有点起伏,多想了一些。

十四公主如果一直不爱吴应熊,这婚姻无疑是不幸的。如果她爱上了吴应熊,只怕竟来更痛苦。如果十四公主没有孩子,无疑是个遗憾,但是有了孩子,将来朝廷帝王也不能容许吴三桂的后代活着吧。

总之,无论如何都是苦呀。到真应了陆游的词,错!错!错!莫!莫!莫!

不过琬潆是极坚定的人,也不是圣母。她没打算给十四公主出头,过了一时便撂开了,只是越发想要培植一些自己的实力。人生在世,终究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托人手。

琬潆回到景仁宫,顺治果然已经来了。顺治急切地问了十四公主的情状。他心有愧疚,但也无计可施,不一会也就没话了。一时,便着人传膳。顺治心情低落,无言用毕晚膳。琬潆正要起身,顺治扶了她一把。

琬潆心里一凛,但也不露分毫,自然地转移重心,半靠在顺治身上,由他扶着去了内室。

却说,钦天监择好吉日。八月艳阳,建宁公主出嫁。本来十四公主的封号只定了和硕,琬潆劝顺治,与其担忧,不如抬高十四公主的身份,将来在夫家也更好过一点,并提了“建宁”的封号。

顺治觉得这二字寓意很好,便正式下旨将十四公主封为和硕建宁公主。建宁依礼前来拜别了孝庄和顺治。后者忍着悲痛,终于还是没有说什么。反倒是孝庄,叮嘱了几句。

他看着建宁上轿出门,便立刻回了保和殿,一刻也不想多留了。琬潆和其他妃嫔一起呆到仪式完毕,方才回转。她又觉得顺治离去时情绪不对,便决定去看看顺治。

保和殿的宫人见是珍嫔求见,自然不敢阻拦。吴良辅一向很会做人,也是知道,皇上宠爱珍嫔,常和她一起批阅奏折、商议朝政。吴大总管忙赶着来服侍,迎进殿去,又亲奉了一本茶。

琬潆怀孕,正见不得奶茶之类,但也接了过来,沾了沾嘴唇,便放下道:“公公服侍皇上辛苦,整个宫里都记在心里呢!本宫也感激的很。”说着便褪下来一串珍珠手串,递了过去。

吴良辅跟着顺治,没少有人巴结,见过的东西亦多。一般的,他还看不上眼,不似一般小太监眼皮子浅。他太监总管的身份,在这里摆着。平日里,肯平时收了其他主子娘娘的赏赐,就算是给了面子。但这会儿却立时接过,一连串地谢赏行礼。

琬潆自然不受,便起身要去见顺治。吴良辅忙抬了手臂,让琬潆搭着。他半躬了身子,一路将婉潆引至顺治所在处,还提点了句:“皇上心情不好,喝了点酒,娘娘当心些。”

顺治半靠在榻上,旁边摆着好几个酒壶,还有一个倒在地上。里面的酒,显然已经喝得尽了,他人也已经半醉了。

琬潆过去柔声道:“皇上,是臣妾。”顺治还有意识,努力睁大眼,道:“是潆儿来了呀。”也不待琬潆反应,便一下抱住。琬潆知道和醉酒的人没有道理可讲,也怕伤及腹中胎儿,故而一动都不敢动。

却不料顺治竟如同孩子一般哭了起来:“妹妹,十四妹妹,朕还是保不了她。朕这个皇帝,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到,做地还有什么意思?”

琬潆叹息。顺治真是个注重感情的皇帝,正是因为他太注重感情了,所以必定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君主,即便他有那样的能力也不行。

于是细声劝道:“皇上,如果不看吴应熊的身份,只论其人,倒是配得上建宁妹妹了。以后有皇上为她做主,建宁妹妹也会好的。”

她想了想,又建议道:“建宁妹妹如今是住在京城的平西王府,入宫也很方便的。皇上若是想念妹妹,便留他们夫妇在京城长住便是。皇上给他随便封个一官半职,吴应熊在皇上身边尽忠,平西王也不能说什么。”

吴三桂希望儿子娶公主为妻,王公大臣们一致推举十四公主出嫁,不仅仅是为了拉拢吴三桂,恐怕也是担心自家的女儿,宗室格格被选中吧。

但是他们未必对吴三桂没有气恼。既然来了,哪能那么容易回去。留吴应熊在京为质,想必他们也必定赞同这个提议。

顺治心里好受了一些,而后复又恨声道:“诸王大臣欺朕年幼,各自做大,叫朕好不恼怒。”

琬潆拿帕子帮他轻轻拭去面上泪痕,道:“诸王贝勒不过仗着皇上亲政时间尚短,而自身辈分又高而已。皇上不妨多提拔一些青年臣子,或满洲大姓。他们并非宗室,若想出人头地,必然要依靠皇上。”

“似钮祜禄家、董鄂家,都是祖上历代、功臣频出,与天家联姻不断。诸王大臣也不能随便打压的。更何况皇上开了科举,慢慢提拔一些汉臣,以为臂膀。再过几年,此消彼长,诸王大臣必然不敢在自作主张。”

她这话很有说服力。顺治的情绪好转了不少。很多事情,顺治自己也看得明白。但事到临头,还是难免郁结,少不得要人开解。

婉潆留意着顺治的反应,斟酌着道:“倒是琬潆有些个粗浅的想法,敬奉皇上斟酌。”她在顺治耳边,压低声音道:“我不信诸王大臣,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不妨收集一二,关键时候,自有用处。”

这话若是平时,她肯不敢随便说。但这不是顺治正在伤怀醉酒吗?都说喝醉酒的男人智商下降。婉潆决定行险一试。

顺治听见此话,也是心中一动。他正值微醺,情绪波动,但仍默然片刻,这才醉眼微睁,目光落于琬潆腹部,这才慢悠悠反问:“果真有法子吗?如何才能抓到他们的把柄?珍嫔有什么好主意帮朕?”

婉潆心道,看来顺治酒喝得还是不够多。或许此时防备心稍减,但帝王风度未失,帝王心机仍在。

但,她已经骑虎难下,于是,捧着他的脸颊,直盯着他的眼睛柔声道:“琬潆一定会陪着皇上的,琬潆一定能辅助皇上成为最伟大的帝王。咱们不着急,一起慢慢想。”

婉潆心里盘算,小汤庄的人手可以动一动了,怎样才能不落痕迹的让顺治设立密探,并把这些人安插进去。

顺治闻言一怔,他看着爱妃明澈若秋水的眸子,其中仿佛溢满了真情。这才高兴起来,“朕长那么大,除了朕的奶娘李嬷嬷,和郑亲王叔,就属潆儿待朕最好了。”

这话顺治可以说,琬潆却不能答应的,便笑着说:“皇上这说哪的话。琬潆嫁给了皇上,皇上是琬潆的夫,琬潆的天。”她略一停顿,扯着帕子,吞吞吐吐道:“太后她老人家岂能不疼皇上?皇上多虑了。”

顺治听到这话,心情再度低落,颇有点凄然:“幼时,朕见到皇阿玛的时候不多。等到朕即位以后,多尔衮摄政。朕连皇额娘都不常见到了,只是李嬷嬷照顾朕。”

他竟不觉流露出一丝怨怼:“皇额娘又哪里想过朕?她只顾着考虑朝堂大事呢。她有功夫和多尔衮一起赏花看戏,却没有时间来看看朕这个儿子呢。”

孝庄和顺治母子,当时的情况必定不是很好。孝庄真的喜欢多尔衮也罢,利用多尔衮也好。但终归急需倚重、讨好多尔衮,这是无疑的。清不清白的不好说,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何况,连顺治这个儿子都这么说。相必当时,孝庄肯定略作牺牲。或许就是疏远儿子,且又对多尔衮柔顺以待,以此来迷惑和稳住后者,也说不定。

但是顺治当时幼小,肯定不会去细想。等到大了,或许能够理解母亲的苦衷。可他是皇帝,君王至高无上。从来都是天子要求别人体谅他的不易,岂会反过来去包容别人的男主。

顺治幼时的委屈和恐慌、无助与屈辱,这些感受和情绪,恐怕已经深深留在了记忆之中。于是,心中芥蒂难消。

怪不得,自己在得到他的一些信任后,试探着说一些不满孝庄的话。顺治并没有立即申饬。甚至,即便嘴上不说,但可以看出来,他心中是有些认同的。

这一对母子啊!情分和怨恨交织,既是无奈,又是必然。

但这对于自己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琬潆高兴地想,自己和孝庄之间的较量,又多了一些把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