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 第17章 孝庄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第17章 孝庄

作者:林木青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1 00:38:22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七章孝庄

孝庄皇太后住在慈宁宫。她现在还没有得到孝庄这个称号,只不过琬潆已经习惯在心里这样称呼她了。

曾记得一句评价汉代后宫的话:住在椒房殿的女人只是暂时的尊荣,住在长乐宫的人才是整个皇宫真正的女主人。

琬潆觉得这句话对于现在的情况也同样适用。娜木钟终使不能和布木布泰相提并论。

她在心里默默回忆关于孝庄的事迹和评价。如果不出所料,孝庄会是今后自己最重要的对手,虽然她还不曾注意到自己。只要自己并非蒙古出身,只要自己还想要在后宫出人头地,那她势必会成为孝庄的眼中钉、肉中刺。

琬潆深吸一口气,把心情平复下来,虽然一提到孝庄,人们大多都认为她很厉害,但是自己也不差。更何况以有心算无心,以先知算未知,还是有些把握的。

没有人会认为,与孝庄毫无厉害关系的自己会去算计她,一般来说,宫妃去讨好她,才是正理。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

这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一生推崇和践行的政治策略,是满蒙联姻。

据说,她是寨桑的小女儿,自幼便气宇不凡,敏慧练达,娴于蒙文,爱读书史,通大略,善词令。

又据说,她在七岁那年,随兄弟们到草原上巡视牧场,一个精通相术的喇嘛见了她大为惊异,说:“这是大贵人哪,怎么会生在此间?大怪事!”

跟从的人并不奇怪,回答道:“这是寨桑贝勒的幼女,自然是天生的贵命!”

喇嘛说:“我所谓的贵,何止于此!此女当与大国君王为偶,母仪天下!”

从人们仍然不在意:“那是自然。扈伦四国,叶赫最大。我们贝勒一向与叶赫贝勒相好,想必我们格格要当叶赫国福晋了?”

喇嘛连连摇头说,“不止不止!此女当偶万乘之君,为华夏兆民之母。”

随从人们一起哈哈大笑,说:“哪有天朝之主娶外夷之女为配的?快闭嘴!别胡说八道啦!”

喇嘛被斥,只得走开,边走边嘟囔:“将来能否有验,非我所知,但我望气而言,句句为真啊……”

那时,人们都只当那是一句笑话。谁知二十五年后,皇太极病死,她的儿子福临即位。

同年,大军南下,满洲入主中原,福临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尊生母为皇太后,正应了喇嘛“为华夏兆民之母”的预言。

传说,孝庄说服过洪承畴,而后经历过立储风波,母子斗法,智斗鳌拜,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

但琬潆以为,孝庄皇太后也未必这么可怕。

如果说,皇太极去世时,孝庄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权利,以致于后来受制于多尔衮,这还情有可原。

但是,顺治去世的时候,多尔衮殷鉴不远,孝庄竟却没有凭借太皇太后的地位,掌管王朝的权柄。

慈禧在咸丰死后,仅凭借同治生母的身份,就能把持朝政。那时候,东太后可还在呢,咸丰尚且还留下八王辅政。

孝庄是顺治朝的皇太后,辈分高,有蒙古支持。鳌拜索尼等四人也不是宗室。可后来,鳌拜还能做大,以至于威胁皇室。

那么,自己可不可以认为,事实上,孝庄要么对于政治的敏感度不够,要么对于权利缺乏掌控力。

从坤宁宫到慈宁宫,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皇后和妃,能够乘坐由四个人抬着的肩舆,其他妃嫔都是徒步走过去。

只,是此时顺治唯一曾经封妃的谨妃,也已经被将为嫔,自是不能再乘肩舆。

所以,唯有皇后娜木钟,得享此殊荣。

慈宁宫更加富丽堂皇,孝庄在慈宁宫正殿接受妃嫔请安。这是琬潆第一次见到、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孝庄皇太后。

她有着蒙古人典型的样貌,也许由于多次生育,或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身材微微发福。

她不像宁静演的孝庄野性俏丽,也不想斯琴高娃演的那样带着从容不迫的气度和成竹在胸的韵味。

这也可以理解,如果孝庄真是个绝色美人,琬潆绝不相信皇太极会冷落她,而独宠宸妃海兰珠。毕竟,皇太极怎么也不会是一个不在意容貌、只在意心灵的人吧!

但是,琬潆一见到她,就可以感觉到,这个看似很和蔼的妇人,必定极为坚韧、极有主见。她一旦认准的事情,无论对错,都不容易改变想法。

这从她先是尽力周全,保护顺治的皇位,又在顺治亲政后,坚持满蒙联姻为一体,能看出些许端倪。

孝庄喜爱蒙古妃嫔,其实并非是喜欢那几个蒙古女子,而是喜欢她们背后所代表的满蒙联姻的策略吧。

其实,从清军入关时起,满洲和蒙古的地位,就逐渐拉开了距离。满洲可以掌握关内大片的江山,而蒙古却永远留在了草原上。

这时候还期冀着,如皇太极时那般,五宫妃嫔皆出蒙古,显然不切实际。而顺治之后,大清后宫之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出身蒙古的皇后,甚至都很少出现高位的蒙古妃嫔。

孝庄只是随口问,琬潆的阿玛是不是佟图赖。在琬潆害羞腼腆地回答是之后,淡淡的说了几句,给了一些赏赐。又道:“知道你是个恭敬的,只是这打扮,也忒素净了。”

她吩咐苏嘛拉姑,在赏赐中添了一个分量十足的金簪。佟图赖在朝中,也是个得用的之臣。何况,他们家与郑亲王府有亲。

自己娘家出来的谨嫔,言行不慎,招惹了满洲勋贵们的强烈不满。就连孝庄皇太后,也不免因此头疼。在这一批入宫的满洲妃嫔中,这个佟贵人,是第一个获宠的。孝庄皇太后也不得不格外有所表示,以安抚她背后的满洲宗室和勋贵。

然而琬潆却对于孝庄的评价,十分诧异。

要知道,她今天穿的是件宝石蓝的旗装,上面错落有致的用银线绣出一颗颗疏密适当的星星,让人想起夜幕下的星空。

两手手腕上,各带了五六个直径约四五毫米粗细的素面无花的银镯子。又带了星星流苏的银耳坠。头上簪了一个芙蓉石和翡翠镶嵌成芍药花状的簪子。

这哪里看的出素净来!

不过孝庄也没再说别的,就在蒙古妃嫔们地环绕下,听她们叽叽喳喳的说笑,不时回答几句。

太后娘娘和蔼地纵容她们评价慈宁宫的今日的摆设,哪些鲜亮,哪些别致,由着她们撒娇地讨要喜欢的布料首饰,跟着帮她们参考怎样搭配衣服首饰。

蒙古女子多喜欢艳丽的装饰。琬潆也喜欢艳丽华美的东西,但好歹品位不俗。不过蒙古诸妃的打扮实在艳丽地过分。

大红大紫,配上金光闪耀的金首饰,琬潆实在觉得伤眼。而且,当时流行的打扮,就是松花配桃红,大黄配大紫。

比如说,今天皇后穿着桃红撒花左襟绸褂,大红织金缎子裙。这一身搭配其实还不错,挺符合皇后的气质。

但是,因为有些倒春寒,她又穿了一件石青刻丝灰鼠披风。

石青和松花都是绿色的一种。总体上,她们的着装配色习惯,就是大红和大绿,黄色和紫色。似乎这样能让顺治在人群中多看她一眼。

但这些可是对比色,而且搭配面积近乎1:1。很好,很鲜艳,也很伤眼。这是什么样的死亡组合?

更不用说,蒙古风俗以金为贵,各种金钗金簪红宝石首饰插满头,翡翠白玉根本不受喜爱。

琬潆心中默默地替顺治掬一把同情之泪。怪不得他见到乌云珠以后,就死心塌地的吊在了一棵树上。这孩子也是个可怜的娃儿呀!

从慈宁宫回到景仁宫后,已经快要到午饭十分。就有人来报说,顺治中午要过来用膳。琬潆谢过,让红尘拿银子打了赏。

果然,顺治是款爷!

他的御膳虽比不传说中的满汉全席,但也很丰盛了。而且这时候,还没有一盘菜不能吃的超过三口,这样变态的规矩。

先是一道燕窝炖鲜奶和一道银耳莲子羹。接下来是两道鱼。外焦里嫩的酥皮银鳕鱼和甜酸适口的松鼠鳜鱼。

接着上来两荤两素。

两素菜是:白玉金银元贝,心形的冬瓜以上汤煨至入味,入口鲜美。鹅肝鹿酱煮金瓜 ,浓香清淡不腻口,瓜香淡淡渗入。

两荤菜是:红烧蟹钳大群翅,鱼翅配上蟹钳。肉汁火腿扣鹿皮,鹿皮弹牙柔滑之余还很有胶质感,而且吃多几块也不会胶口封喉。

汤是两道:杞子鱼汤浸斑柳和改刀肉汤,竹笋和精瘦肉煮汤。

点心是萨其马和门钉肉饼。

门钉肉饼做法很特别,用凉水和面后充分饧面,肉馅是牛肉大葱馅,要趁热吃,淋上米醋,口感非常好。

一共十二道菜。顺治胃口不大,饭就吃了一碗白米饭,而且说是心情高兴,所以多吃了一些。

琬潆默默对比了一下顺治的份例和自己平时的饭菜,决定收回早上对他的同情。面对蒙古妃嫔、接受视觉冲击,该!有什么样的享受,就要有什么样的付出!

顺治没有午休的习惯,用过膳就问琬潆有没有什么书可以看。

琬潆把三间屋子收拾的很舒适,中间自然是厅堂,左边是卧室,右边是书房,中间用可以卷放的竹帘隔开。

卧房里面挂着淡黄的纱帐,梳妆柜上放着梳子、眉笔和许多护肤品,西面有一美人榻,摆设很温馨。

这时,琬潆把顺治带到书房,书房里面三面开窗,用着一色的碧色窗纱。一进门可以看到一张美人榻,榻上安置了一个小几,小几上放置着棋盘和一本夹着书签的棋谱。

书桌靠西而放,对着东边的窗子,桌子上放置文房四宝,一盏宫灯,一本论语,还有一副快画完的工笔画,正是御花园的一景。

后面不远处是书架,可以很方便的随时转身取书。架子上摆着一小部分满文和许多汉文的书籍。按诗词琴棋、佛经老庄、民俗轶事、四书五经、诸子兵法分类摆好,并注明书名和位置。

书架旁边的墙上挂着一把紫檀反曲弓,上刻“逐月”二字,箭筒插在附近,显然经常使用保养,应该是心爱之物。

东边用屏风隔开了一角,只容两三人坐卧。地上铺着白色洁净的长毛软毯子,中间放着一个小巧四方茶几。

茶几上摆着一套紫砂的茶道用具,下面放着一个小木桶。用木管与茶几一角的小孔相连,小孔上方插着一个漏斗。

茶几四周各摆放了一个坐垫。屏风外面靠东窗下,摆放一把古琴,上“流觞”两个篆字。

琬潆笑着示意道:“臣妾的书都在这里了,皇上自己找找看,有没有喜爱的书吧。”

又关心地问:“皇上中午可还歇息?”

顺治答道:“朕中午一向不睡,看奏折或读一会儿书。”

琬潆仍旧亲自抱了一床薄毯,放在榻上道:“皇上好学,可也要以身体为重。如果读书累了,也可在榻上歪一会儿。”

她抿嘴一笑,语待娇意:“臣妾却是要午睡的。皇上只管在这看书,平时臣妾不叫下人随便进来,不会有人影响皇上读书。”婉潆玩笑道:“只是……皇上要拿什么,可就得自己动手了。”

顺治点了点婉潆额头,以示惩罚,“你就当朕是这么皮懒的人?自己都不肯动手拿个东西。你自去休息吧。”

琬潆轻轻笑笑,福了福身,转身回了卧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