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生存实录 > 第23章 一大家子

穿越生存实录 第23章 一大家子

作者:寒山慕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40:53 来源:文学城

“你们……先别哭。”莫大芳僵着手托起后背下坠的包袱。

眨眼之间有了爹又喜当爹,这事儿不仅太突然,还颠覆认知。

他扶额,很需要一点时间好好缓缓……

掌贴蓑衣,用三分力道推开老头,“您先别哭,我现在不记得你们……”

“啥?”老头儿老眼朦胧,一头雾水的看着他。

这时,草帘子再次掀开,探出两个小脑袋。

莫大芳吃惊的张大嘴,这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娃,不会也是他的吧!

老头瞅见帘子后一排小脑袋,心觉丢脸,老脸一红,赶紧扯了单薄的袖子擦泪。

“外头太冷,咱回家,回家暖暖。”

大腿上挂的小丫头吸溜鼻涕,泪珠子顺着泪痕滴落,浸湿莫大芳衣袍。

他犹豫的拍下腿边的小脑袋,在老头半拥的臂弯里,回了所谓的家。

草帘子后的两个小娃见他们过来,羞怯的缩了回去。

莫大芳头一脚越上茅草屋所在的土包,老头一把掀起草帘子,土黄的台阶向下延伸。

他一步一步朝下去,后面草帘子放下,屋里光线霎时昏暗,只泥糊过的茅草墙上有个小窗户。

整间屋子约摸二十平米,小半在地面,大半在地下,是冬日有几分保暖力的地棚子。

沿墙铺了一排干枯的茅草,几床破烂的铺盖堆放在墙根 ,先前两个小娃娃光着身子,挤在铺盖边上偷看他。

屋里寒酸,没有家具,只有锅碗瓢盆这种日常用具堆放在一角,但收拾的干净。

进来以后身上有了暖劲,莫大芳好奇看了眼墙角草帘子隔出的三角区,把包裹放地上,搓了搓冰凉的手。

老头儿脱了蓑衣,挂在墙上的木钉,露出一袭打满补丁的单衣。

老头儿惦记他刚才的话,才拉着他坐在茅草上,就迫不及待的问,“三儿……你刚才几个意思?什么记不得?”

莫大芳隐去那不能说的,从被人砸了脑袋醒来开始讲,强调自己砸飞了个魂儿,落得脑子时灵时不灵

简单讲到认识一帮人,还去鹿鸣县作役夫,又含糊讲给个贵人拉去帮忙,人家帮他找到家人。

“我现今看啥都陌生,您好好讲讲家里都有谁。”

老头眨着通红的眼,皱纹展开了些,脸上有庆幸有欣慰。

他撸了把鼻涕蹭在鞋底,消了哽咽的声音里还有重重的鼻音,“活着就好,能见着你回来,你娘也能安心了。”

“我娘?”莫大芳扫过屋内,“她……怎么不在?”

“你娘她呀……去了。”老头儿才好的哽咽又涌了上喉咙,“洪水来的时候和春丫头一起掉水里,捞上来都没气了。”

他苍老的手抚上莫大芳背,“春丫头有你娘陪着,你也别太难过,祖孙俩也算有个伴儿。”

后背的力道不轻不重,莫大芳克制躲开的冲动,后知后觉的听出,春丫头该是这具身体的女儿。

扭头看着挨在腿边坐下的小丫头,大冬天穿了略大的单麻衣,看不出是黑是灰。

一脑袋发丝柔软发黄,许多细细的碎发高高翘起,凌乱蓬松。

黯淡的屋里,小丫头眼睛亮的出奇,紧紧盯着他。

揉了揉她的脑袋,莫大芳五味杂陈,心里像坠了块石头,腔子里闷的气儿怎么也吐不完。

老头儿讲完,他对这个家也有了初步了解。

这家人也姓莫,有三个儿子,各自取妻。下一代原本七个孙辈,去了两个,余五个。

一场洪水,老太太和他小闺女淹死了,老大媳妇死在逃难路上,老二家的儿子病死了。

如今大房只剩三十三岁的老大和十五岁的大侄儿。二房两口子三十一岁,大闺女十三岁,小闺女五岁。

莫大芳看了眼钻进铺盖里的小身影,那就是老二家的闺女。

另外一个略小的男娃正是他儿子,今年四岁。

两个小娃娃都营养不良,看起来只有三岁右左的样子。

他今年二十七岁,媳妇二十六岁,腿边的小丫头是三房的老大,正好七岁。

莫大芳做梦一样,把手揣袖子里,茫然的望向头顶上的小窗户。

两掌大的框子是这个家唯一的光源,日头西落,那框子里的光逐渐微弱,屋内一切全部模糊起来。

莫老爹不知什么时候出去了,他依稀记得好像给他打过招呼。

稀碎稚嫩的童言还在破铺盖那里响,腿上一声声酣眠如猫儿。

外头不知何时有了嗡嗡的嘈杂,仔细去听,你一句我一句的,有问候有闲聊。

好像有很多人到了这屋子门外,突然有个男人失声问道:“啥!老三回来了!”

上头门框挂的草帘子掀起,屋外的火光照亮门口,有个黑影站在那里张望。

后头又来两人挤在黑影左右,三人朝里张望,不知哪个在喊:“老三!老三!你快出来,给我们看看!”

“喊什么喊……”莫老爹嫌弃老二那股咋咋呼呼的劲儿,“你弟让人砸了脑袋,人不灵光,如今不认人,你莫吓着他。”

上头传来的声儿吵醒窝在腿上睡觉的小丫头,莫大芳扶她起来,自己借了火光上了土阶。

他踏出门框子,土包下不知何时生了篝火,架着陶锅煮饭。

几个参差不齐的身影围上来,六个人有男有女。

男的头发凌乱,女的头包灰扑扑的头巾。臃肿的冬衣裹着他们,个个面带风霜,眼神里藏不住的疲惫。

有个男的躬身探头过来,就了火光看他,“这是老三?怎么看着认不出来?”

这声音就是刚才在门边喊话的人。

有个大脸盘的女人状似自语,又若在回答他刚才的话,“三弟看起来长肉了,壮实了,也白了。”

莫大芳摸摸脸,脸颊肉感十足。这几个月伙食不赖,他现在的确长肉了,不似洪水里爬出来那会儿瘦。

莫老爹搅了搅锅里的饭,“看那眼角的麻子坑,耳重上的芝麻痣,不是老三是谁。”

“都过来吧!吃饭。”

前头说话的男人胳膊搭上莫大芳肩,上下打量他一身整洁的衣袍,凑上脸又细看,“老三看着像换了个人,像书院里的先生。”

莫大芳心里“咯噔”一下,刻意放松浑身肌肉,生怕对方生了不好的怀疑。

他一脸陌生的看着凑近的脸,“我记性出了问题,不认人,你是我哪个哥?”

“还真不认人了?我是你二哥。”莫老二一巴掌扇在他胸膛,“你小子可以啊!几个月不见咋体面了。”

莫大芳瞬间捂上胸口,扯出一腔假笑,“二哥累一天了,咱吃饭吧。”

围在锅前,左边一暗,一碗粥饭递过来。枯瘦如柴的女人坐下,干哑的声音喊他:“他爹……”

莫大芳接碗的手一抖,手里的碗差点倾倒。

喜当爹多少还是难以接受,如今又为人丈夫,这感觉太过微妙。

虽然他现在是个七尺大汉,如果可以,更喜欢人喊他奶奶……

胡乱点着头,他咽着口水,干巴巴的回,“孩……孩子妈,啊!孩子娘……”

女人瘦的脱相,一双眼凹陷,颧骨清晰,脸颊皮裹着骨头。

见莫大芳接了粥,她端起自己的碗,默不作声吃了起来。

一碗饭下肚,莫大芳也认全一家子。除了老二家两口子,其余人都清一色的沉默寡言。

对面鬓角斑驳的汉子是莫家老大,他边上,那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少年是莫大郎。

莫老二过去是大脸盘女人,姓姚,是莫家二嫂子。

再过去瘦巴巴的小姑娘就是莫家大丫头,家里人呼梅丫头。

大人吃过饭,两个女人举了火把下去喂孩子。矮小的梅丫头缩作一团,在沿锅上烙饼,为明日准备干粮。

篝火熄灭,一众人举了火把回了屋。

墙下铺的茅草就是床,莫老爹睡最东头,接着睡老大父子俩,又是老二跟莫二嫂。

中间几个孩子,最西头莫大芳和媳妇刘秀。

莫大芳解开包袱,把被褥拿来。

一群人稀罕的摸上绸缎被子,几个孩子尤其高兴。

莫老爹瞥见他们留下的黑手印,忙训斥,“松手!都松手,这等好物,哪容你们碰!”

莫大芳心里叹口气,不在意的笑,连道没关系。

最后,莫老爹盖了褥子,绸缎被子给了中间几个孩子。

剩余人搭了破铺盖,他手抱包袱里的丝绵袍子,犹豫半晌,披在刘秀身上。

刘秀的在黑暗里动了一下,没有说话,莫大芳自己也和衣躺下。

临睡前,他总算明白,原来墙角帘子后是恭桶。

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屋里也不觉冷,就是味道冲人。

接二连三的鼾声回荡在屋里,他也不知不觉睡去。

“喔……喔……喔……”的啼叫穿透茅屋顶,屋里有人翻身。

乌漆嘛黑的屋子,有人逐一摸黑出去。

郡里安排的以工代赈是铺路,这片蓬户都用来安置灾民。

别家也陆续有人离开,外面脚步声、人声纷杂。

六个人去为郡里铺路,莫老爹醒来也睡不着,披了蓑衣出去给孩子做饭。

晨光入屋,莫大芳理整齐松散的茅草,给孩子们端了饭,自己也胡乱吃了两口。

屋外的莫老爹披着蓑衣依旧在修补蓑衣。

冬季寒冷,没有冬衣的百姓会披蓑衣御寒。

莫大芳目光落在他粗糙的手上,手指红肿,手背皲裂。

“大冷天儿,我还有件厚袍子,您披上御御寒。”

莫老爹抬了抬斗笠,松弛的眼皮微动,看着他干净的细布冬衣,“老头子一把年纪,穿那么好干啥,糟蹋好东西。”

“我一整天没事儿干,披蓑衣就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