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七零之幸福军婚养娃日常 > 第52章 第 52 章

穿越七零之幸福军婚养娃日常 第52章 第 52 章

作者:寒松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30 19:21:26 来源:文学城

随着鞋厂逐渐步入正轨,苏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育红园的建设中。

如今的育红园里,不仅有鞋厂职工的孩子,还迎来了不少其他军嫂家的幼童。

因为军嫂们看到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育红园的孩子们变化惊人。

小脸洗得干干净净,衣服也穿得整整齐齐 ;见了长辈会主动问好,懂得帮父母分担家务 ;大点的孩子已经会扫地、擦桌子,甚至帮忙照看弟弟妹妹 。

更让军嫂们惊喜的是,孩子们在园里不仅学唱歌、听故事,还掌握了简单的识字和算术。

看着那些小娃娃掰着手指头算“2 3=5”的认真模样,不少军嫂眼眶都红了。

“苏同志真是神了!”

“难怪陆团长家两个孩子都能跳级,回回考第一!”

军属大院里,这样的赞叹声越来越多。

不少军嫂主动找上门来,言辞恳切:“苏同志,我家娃能来育红园不?学费该交多少我们绝不含糊!”

她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都明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这些朴实的军嫂们打心眼里感激苏晚。

是她让这些军营里的“小皮猴”们,渐渐长成了知书达理的好孩子。

经过与陆远川的慎重商议,又向部队领导作了详细报备后,育红园终于获准扩招,接收更多军属子女入园。

考虑到当前的政策敏感性,苏晚在每一步决策上都格外谨慎。

她特意请陆远川帮忙把关,确保各项安排都符合规定。

如今的育红园已初具规模:

1. 分班教学:按年龄分为大、中、小三个班

2. 收费制度:非鞋厂职工子女收取适量学费和伙食费

3. 课程设置:借鉴后世幼儿园管理模式,寓教于乐

苏晚特意在入园须知中写明:

“所有费用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伙食质量,收支明细每月公示。”

这一举措既解决了运营成本问题,又让军嫂们交得明白、放心。

随着育红园的扩招,师资力量也需相应增加。

苏晚决定从上一批报名且考核成绩优异的军嫂中,再选拔3人担任教师。

调整后的师资配置如下:

1.教学安排:每个班级配备2名教师,大、中、小三个班共计6名教师。

2. 辅助人员:3名生活老师负责日常辅助工作,1名专职厨师负责餐饮

新入职的教师将接受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由经验丰富的林秀娥、王春梅和刘嫂三位资深教师负责带教。

培训采用“老带新”的方式,确保新教师能够快速适应教学工作。

新来的军嫂们干劲十足,天天追着老教师问这问那。

王春梅笑着说:“比教自家娃还上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新老教师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很快就适应了教学工作。

育红园的课程内容都是苏晚精心设计的。

她先在商城里购买现代幼儿园的教材,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良,最后用空间里的打印机打印出来,供老师们备课使用。

苏晚创办鞋厂和育红园的成就,引起了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

这天晚上,齐师长回到家中,与妻子王淑芳闲聊时不禁感叹:

“小陆这眼光真是毒辣,娶的媳妇这么能干。”

王淑芳点头附和:“苏同志确实出色,她做的每件事都能办得漂漂亮亮。优秀的人果然都是相互吸引的。”

从丈夫口中,王淑芳还得知陆远川最近提出的几项军事改革方案获得了上级嘉奖。

这些创新举措大大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

“这么优秀的年轻人,难怪宝珍一直念念不忘。”

王淑芳暗自思忖,“但陆远川和苏晚感情这么好,宝珍再怎么执着也是徒劳。下次见到她,得好好劝劝,让她放下执念,安心跟小徐过日子。”

第二天,王淑芳特意去了趟文工团,苦口婆心劝了齐宝珍大半天,最后两人还是不欢而散。

这番劝说非但没让齐宝珍醒悟,反而像往火堆里浇了桶油,让她心里的恨意烧得更旺了。

齐宝珍站在育红园不远处,死死盯着远处热闹的育红园。

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随风飘来,每一声都像刀子往她心口扎。

“凭什么?”她攥紧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的肉里,却浑然不觉疼痛。

重活一世,本该是她的翻身仗。

可如今呢?

心心念念的陆远川被苏晚抢走;父母因为她抛夫弃子的事,到现在都不肯原谅她 ;文工团的工作没了父亲的支持,处处碰壁 。

“办育红园是吧?”

齐宝珍红唇勾起一抹冷笑,眼底闪过一丝狠厉,“我倒要看看你能办得多风光!”

她优雅地从手提包里取出一个手帕包,慢条斯理地展开,露出里面整齐码放的二十张崭新的大团结钞票。

午后的家属院里,齐宝珍“恰巧”遇见了育红园新来的帮厨马兰花,这个面容憔悴的女人正为卧病在床的儿子高昂的医药费发愁。

“马姐!”

齐宝珍挽住马兰花手臂,手帕包不着痕迹地滑进对方洗得发白的围裙口袋里,“听说栓子的药钱还没凑齐?”

马兰花浑身一僵,下意识要掏口袋,却被齐宝珍冰凉的手指按住。

齐宝珍贴近马兰花耳畔,压低声音说:“马姐,帮个小忙,把这个放进育红园的水缸里。”

她纤长的手指间不知何时多出个纸包,“不过是让孩子们闹几天肚子,剂量我都仔细算过,最多躺两日罢了。”

“神不知鬼不觉的,”齐宝珍的嗓音甜得像掺了蜜,“不会有谁怀疑你的。”

她退开半步,从包里抽出一张纸条,在马兰花眼前晃了晃:“事成之后,我再给你弄张军区医院的专家号。听说你家栓子生病有一阵子了吧?”

马兰花呆立在原地,看着齐宝珍踩着小皮鞋哒哒走远,手里的纸包像块烧红的炭,烫得她五脏六腑都揪了起来。

第二天清晨,马兰花在育红园厨房里准备早饭时,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突然停在了水缸边。

水面晃动的波纹里,仿佛映出孩子们痛苦蜷缩的身影,耳边似乎已经听见了稚嫩的哭喊声。

“作孽啊!”

她猛地盖上水缸盖子,粗布衣袖狠狠抹了把脸。

当马兰花站在苏晚办公室门口时,那双常年劳作的手止不住地发抖。

她深吸一口气,将用帕子包得严严实实的大团结和药包轻轻放在办公桌上,纸包落下的声响轻得几乎听不见。

“苏同志,我,”

她的声音哽咽了一下,“我昨儿个是猪油蒙了心,竟一时糊涂,要不是今早看见孩子们来上学时那个欢实劲儿,我就做错事了。”

苏晚看着桌上那个小小的纸包,又望向马兰花通红的眼圈。

她起身握住那双颤抖的手,发现掌心全是冰凉的汗水。

“马嫂子,”

苏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能在这种时候守住良心,您比很多人都强。”

她拍了拍马兰花的手背,“这份觉悟,值得敬佩。”

马兰花突然就哭了出来,大颗大颗的泪珠砸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那是释然,也是后怕。

中午时分,苏晚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陆远川,连同那包药和钱款一并交到了他手上。

当晚,陆远川便带着证据登门拜访了齐师长家。

齐师长夫妇听完陈述,脸色忽青忽白。

师长夫人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搁在茶几上,震得茶汤溅出几滴。

“陆同志放心,”

齐师长声音沉得像压了块铁,“这种事以后绝不会再发生。”

这事后来的处理细节,陆远川和苏晚都不便过问。

只听说齐宝珍已经办了离职手续,齐师长安排她回老家休养去了。

陆远川和苏晚没再追究这件事。好在这次没闹出大乱子,看在齐师长的情面上,苏晚最终选择了息事宁人,没有将事情声张出去。

马兰花家的情况,苏晚都听牛美兰说了。

马兰花的丈夫虽然是个连长,但为人太过老实,在部队十年都没能更进一步,眼看明年就要转业回农村。

而马兰花的儿子是早产儿,又赶上饥荒年月,从小就严重营养不良,三天两头生病。

夫妻俩就这么一个孩子,捧在手心里养着,可孩子的身子骨始终不见起色。

医生只说需要长期调养,可马兰花家本就清贫,要长期负担医药营养,日子过得越发紧巴了。

苏晚把马兰花丈夫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陆远川,想了解他是能力不足还是不会经营才没能晋升。

陆远川对这个连长没什么印象,说要先查一查。

能让陆远川记住名字的,基本都是各营的尖子兵,普通士兵很少有机会出现在他面前。

第二天,陆远川把调查结果告诉了苏晚:马兰花的丈夫已经45岁了,能力普通,也没什么进取心,转业是必然的。

他只能尽量跟政委商量,优先安排到县城的单位,至少工资能高一些。

苏晚问:“会不会让你为难?”

帮忙也要量力而行。

“不难办。”

陆远川语气平静,“军人家庭有困难,组织上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我跟政委打个招呼就行。”

看着陆远川胸有成竹的样子,苏晚不由得莞尔,轻轻依偎进他的怀抱。

“怎么了?”陆远川顺势环住她的肩,温声问道。

“没什么,”

苏晚仰起脸,眼中盈满笑意,“就是觉得这样的你,特别让人心动。”

陆远川一贯严肃的神色瞬间柔和下来,唇角不自觉地上扬。“你啊,”

他无奈地摇头,“刚才还一副干练果决的模样,转眼就变成撒娇的小姑娘了。”

苏晚抿唇轻笑:“在你面前,我想永远做个被宠着的小姑娘。”

陆远川低头抵住她的前额,嗓音低沉而温柔:“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那个倔强又可爱的小姑娘,从未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