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七零之幸福军婚养娃日常 > 第47章 第 47 章

穿越七零之幸福军婚养娃日常 第47章 第 47 章

作者:寒松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30 19:21:26 来源:文学城

天刚蒙蒙亮,后勤处的战士们就扛着工具来到了仓库。

铁锹铲除杂草的沙沙声、锯木头的声音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苏晚抱着设计图匆匆赶到时,发现仓库门前已聚集了十几个士兵,都是那些生活困难的军嫂们的丈夫。

这些汉子们心里记着苏晚为他们家带来的改变,一下班就自发带着工具赶来帮忙。

“苏同志好!”

年轻的小张“啪”地立正敬礼,声音洪亮,“周团长特意批准我们来帮忙!”

苏晚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杨红梅丈夫周文瀚带的兵。

转头望去,张桂莲的丈夫王营长正蹲在地上,粗粝的大手握着砂纸,一丝不苟地打磨着小木床的边角,连最细微的木刺都不放过。

短短三天,破旧仓库焕然一新。雪白的墙面映着晨光,二十张带护栏的小木床整齐排列,边角圆润光滑。

“这床真精巧。”

王营长摸着儿子将来要睡的小床,憨厚的脸上露出笑容,“还带护栏,摔不着。”

苏晚站在仓库中央,对照着后世的幼儿园布置。

“这里放六张圆角桌,”

她指着阳光最好的区域,“凳子要矮一些,孩子坐着脚能踩到地。”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

木屑飞扬中,一张张带着弧度的矮桌逐渐成形。

有个小战士挠着头问:“嫂子,为啥桌子要磨成圆角?”

“怕孩子磕着。”

苏晚接过他手里的刨子示范,“你看,这样转角处要再打磨光滑些。”

角落里,几个士兵正在组装特制的矮柜。

这是苏晚特意设计的玩具收纳架,每格都贴着不同颜色的布贴,方便孩子辨认。

傍晚验收时,军嫂们闻讯赶来。

杨红梅抱着小花,手指轻轻抚过小床的护栏:“这比家里炕还讲究呢!”

“都是小苏同志的主意。”后勤处擦着汗说。

张桂莲的声音格外响亮,带着坚定:“大伙儿都看见了!这园子从无到有,哪一样不是小苏同志的心血?投票?我看不用投了!”

她环视一周,目光灼灼,“我张桂莲第一个认准了,这育红园的园长,除了苏晚同志,谁都不够格!”

“说得对!”牛美兰激动地拍手,“咱们这些土坷垃里扒食的,哪懂这些金贵讲究?孩子们的好日子,就得小苏同志来掌舵!”

一双双粗糙的手高高举起,沉甸甸的信任压在了苏晚肩头,也点燃了她心底的责任。

这一刻,无需言语,她苏晚的名字,就是这所崭新育红园最响亮的招牌和最坚实的根基。

苏晚望着这些信任的目光,突然想起后世幼儿园墙上常写的那句话,

一切为了孩子。

那张红纸黑字的告示,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家属院激起了滔天巨浪!

“老天爷!二十块!还有补贴?”孙二婶的大嗓门第一个炸开,震得槐树叶簌簌落下,“我报名!带孩子,那可是我的老本行!”

人群嗡地一声炸开了锅。

二十块!

这几乎是普通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

更重要的是,这钱是凭本事挣的!

不是靠男人津贴省下来的,不是靠娘家接济的,是她们自己,能堂堂正正拿到手的工钱!

“我也报!”

“算我一个!”

“苏同志真是活菩萨啊!”

兴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李嫂子盘算着这笔钱能给家里添置什么。

就连平时最沉默寡言的几个嫂子,也挤到了告示栏前,描摹着上面的字迹。

这份工作,对她们而言,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能挺直腰杆、证明自己价值的希望。

她们比谁都清楚,若不是苏晚殚精竭虑,顶着压力办起这育红园,又定下由鞋厂支付工资的规矩,她们这些“在家吃闲饭”的军嫂,哪能有这样的出路?

这份沉甸甸的情谊和机会,像种子一样,深深埋进了每个人的心底。

苏晚站在仓库前新砌的水泥台阶上,身形挺拔,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明天上午九点,育红园操场,统一考核!”

二十多双眼睛,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齐刷刷聚焦在她身上。

“考核分三个环节:照顾幼儿、应急处理、教学能力。”

她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张脸,尤其在孙二婶那不服气的脸上略作停顿,清晰地说道,“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报名不限年龄,不限学历,不论过往。但,”

她微微加重语气,“必须通过全部三项考核,择优录取。育红园的孩子,值得最好的老师。”

孙二婶被那目光看得一滞,随即梗着脖子嘟囔:“嘁,不就是看孩子嘛,能有多难,”

但声音明显弱了下去,眼神也开始闪烁。

“择优录取” 四个字,像一把尺子,悬在了每个人头顶。

有人摩拳擦掌,有人面露忐忑,但没有人敢质疑这规则的公平性,因为这是苏晚定的。

告示栏前的人群渐渐散去,但议论声却越来越热烈。

这个下午,整个家属院的话题都围绕着明天的考核。

有人翻出了压箱底的小人书准备临时抱佛脚,有人忙着向有经验的嫂子请教,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在家里对着家里的孩子练习哄孩子的技巧。

夕阳西下时,苏晚看见林秀娥独自站在告示栏前,眼神既期待又忐忑,纤细的手指绞着衣角,仿佛在给自己打气。

这个结婚三年还没怀上的小媳妇,此刻正咬着嘴唇,不知在想些什么。

考核当天,育红园的操场被布置成临时考场。

苏晚站在临时搭建的考核区,面前摆着三个标牌:“耐心测试”“应急反应”“教学创意”。

“第一项考核现在开始。”杨红梅宣布道,“一号考生王春梅。”

前小学教师王春梅用专业手法托起“爱哭包”布娃娃,不到五分钟就温柔地哄睡了它。

“十五号考生孙二婶准备!”孙二婶冲进来一把抄起娃娃就晃,见没效果,竟倒提着娃娃腿威胁:“睡不睡?不睡扔出去!”

结果辣椒粉喷了她一脸,惹得窗外哄堂大笑。

“第二项,应急反应测试。”苏晚突然泼出水盆。

刘嫂箭步上前,一边用身体挡住“尿裤子”的娃娃,一边利落地指挥旁人取拖把和备用裤子。

最后的教学创意考核,多数人规规矩矩数石子。

直到林秀娥上场。

她解下红头绳,灵巧手指翻飞,一只栩栩如生的蚱蜢出现在掌心。

“一只蚱蜢跳呀跳,”她轻声唱着,又变出绿头绳,“两只蚱蜢吃青草~”轻轻一抖,蚱蜢在桌上“跳”了起来。

窗外响起“哇”的惊叹。

苏晚眼睛一亮,嘴角不自觉扬起,在“教学创意”栏重重画了个圈。

考核结束,夕阳镀金。

苏晚看着记分册,眼前浮现温馨画面。

贴榜处挤满军嫂。

林秀娥的名字出现在录取名单上。

孙二婶的脸瞬间涨红。“凭啥选她?”

她一把扯下名单撕得粉碎,“一个连蛋都下不出的母鸡,也配教别人家的娃?”

她恶毒的唾沫几乎溅到林秀娥脸上。

这句话像刀子捅进林秀娥心窝。

她浑身剧颤,死死咬住下唇,血珠瞬间渗了出来。

捧着中国结的双手不住发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深陷的血痕。

眼前阵阵发黑,她踉跄着后退半步,几乎站立不稳。

“孙二婶!”

苏晚一个箭步挡在林秀娥身前,声音不徐不慢,却让孙二婶不由自主地停手,“你会用算盘教孩子数数吗?能一边教算术一边编手绳吗?”

她高高举起那个精美的中国结,每一道盘扣都规整得如同受阅的方阵。

围观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只听见晚风拂过绳结流苏的沙沙声。

“我要学这个!”

一个扎着歪辫的小丫头突然从人堆里钻出来,小手摸着中国结,“比二丫的毽子好看多啦!”

孙二婶愣住了。

她看着自家闺女亮晶晶的眼睛,又看看林秀娥苍白的脸色,张了张嘴,却什么难听话也说不出来了。

翌日黎明,苏晚推开育红园大门时,发现门槛边放着个柳条筐。

里面堆着野山楂,颗颗红艳饱满。

筐底压着张皱巴巴的烟盒纸,上面用炭笔画着歪歪扭扭的字:

【给娃们零嘴孙】

那“孙”字最后一笔拖得老长,像是写字的人犹豫了很久才落下。

苏晚拈起一颗山楂放进嘴里,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漫开,让她想起昨天孙二婶闺女摸着中国结时,孙二婶脸上闪过的复杂神情。

晨风吹动门楣上新挂的风铃。

那是林秀娥昨天傍晚偷偷挂上的,用剩下的红绳编成了五角星的形状。

刘嫂盯着录取名单上自己的名字,心情复杂。

三个月前,她因把儿子独自锁在家导致孩子摔伤,成了全院的谈资。

那段时间她恨不得钻进地缝,走路都低着头

此刻,这个曾被打上“失职母亲”标签的女人,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

苏晚轻轻握住她颤抖的手:“孩子们需要你。”目光落在她手背那道显眼的烫伤疤上

短短一句话,让刘嫂瞬间红了眼眶。

她粗糙的手背上,那道给孩子熬药时留下的烫伤疤痕,

此刻仿佛不再是耻辱的印记

此刻,她心里涌起说不尽的感激。

“太好了!”

“谢谢苏同志!”

苏晚最终选定了三名主班老师:王春梅、林秀娥和刘翠兰(刘嫂),三人都有初中文化程度。

同时配备了两名生活老师:负责餐点的张大娘和协助卫生的李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