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我带全村发家致富 > 第13章 插秧

穿越后我带全村发家致富 第13章 插秧

作者:梅酒八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6 11:33:02 来源:文学城

扫墓向来都是要趁早,一来是家里还有其他活要干,二也是因为十点过后的日头太晒。

梁未冬和苏长青两人早早的就拿好东西往大哥家走去,一路上都挨个跟提着东西准备上山祭祖的村民打招呼。

片刻后,两人来到大哥家门口,梁未冬往门上敲了几声。很快,里面响起一道急促的脚步声,是侄子梁伟明来给他们开的门。

梁伟明倒是很有礼貌地喊了人:“叔叔们好!”

“诶,你爹娘东西准备好没?要出发了。”梁未冬刚说完,还没见何翠竹的人影,她那破锣嗓子就已经从里面徐徐传来:“催催催,催什么,这不就来了吗。”

嘴里叽喳完后,又探出个头吼道:“阿明,你站门口干嘛,快过来帮你爹提点东西,想重死你爹啊。”

“哦,来了!”梁伟明又像兔遛似的跑了进去。

最后,两人又在门口等了小会,才见一家四口齐齐整整地走了出来。

梁未冬跟苏长青往侧边让了条路,主动开口问候道: “大哥大嫂。”

“嗯,走吧。”梁未春朝他俩点点头,言简意赅道。

倒不是梁未春不理人,其实两兄弟之间虽说不上亲近,但也没有什么矛盾,只是他本来就是这个性子,沉默寡言的。他俩接触变少主要还是因为娶了何翠竹,她性子烈,家里的事梁未春一般也都不管,都是交由她来打理,所以才变成了现在这样。

“这是小女儿?”苏长青第一次见这个小女孩,好奇的在后面跟梁未冬低声询问道。

梁未冬给他解答:“是,小侄女,叫梁有金,安安静静的,不怎么出门,家里人不重视,今年刚十岁才送去跟儿子一块读书,就盼着以后嫁人能多要点彩礼。”

毕竟在他们这里,读过一点书的也算是个附加价值。

苏长青这么一听后,瞅着小女孩的背影,眼神里多了几分怜惜。

他轻声叹了口气,道:“是男是女都应该一视同仁,哪有这样子当爹娘的?”

梁未冬点头,心中无不认同,但也不得不承认,重男轻女的观念岂是一时就能改变的?莫说古代,几千年后的现代,这种情况依旧屡见不鲜。

梁未冬能大概猜到苏长青现在心里所想,估计也是透过梁有金在心疼当时的自己吧。

虽然多说无益,但梁未冬还是想给苏长青许诺道:“放心好了,咱家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是你生的,我都喜欢。”

这句话砸的苏长青有些发懵,他只是在惆怅这样的不公到底要延续到猴年马月才能彻底消失,却没料到梁未冬想到他俩的未来去了,说不感动是假的。

一行人走了许久才到达偏僻的后山处,这地方平日里没人来,今天又是他们家第一个到,现在这会到处都是杂草丛生,那些横生出来的灌木全挡了前进的路。

兄弟俩动作迅速,配合着用砍刀清理出一条道来,也好方便后面来人走路。来到自己爹娘的位置,把东西放好后接着又除去坟墓周围的杂草,铲上小土块让它体积更大一点,这样不至于过了几代之后,那坟墓就都在风雨侵蚀中消失殆尽了。

然后梁未冬又在坟前清扫出一块空地,以用来摆放贡品。

身后的苏长青跟何翠竹等空地清扫出来后,便点上香烛,拿出贡品摆好,倒上三杯白酒,最后开始烧起纸钱来。

何翠竹一边烧嘴里一边不断地呢喃着:“保佑阿明以后科举顺利啊,娶个听话有钱的小姐。”“保佑你家大儿子身体健康,多赚点钱啊。”

.......

苏长青不信这些东西,从小跟着他爹娘上山扫墓就是走个仪式,但现在心中却也默念了一句:“希望未冬无病无忧。”

烧完纸钱后,几人轮番跪拜了三下,两兄弟又围着坟墓放了鞭炮,到此算是真正结束这处的祭拜。

接下来还得爬到另一座山头去祭拜别的祖先,这一来一回,最后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两人身上被汗黏得慌,一回来就赶紧都洗了澡。

梁未冬洗过两人衣服过后,把昨天压好的蒲扇绑上绳子挂到晾衣架上,让它自然风干。

做完这些后闲下来了,才感觉到肚子已经咕咕乱叫了。

但今天不能生火,吃的是昨天苏长青做的青团和凉糕。

“这才三月初就已经这么热了,今年不会又像去年一样大旱吧,这地里的庄稼可怎么办?”苏长青眯着眼望着火辣辣的太阳担忧道。

“不会的,过几天就有雨了。”梁未冬前几天也担心这个问题,灌水的时候明显蓄水沟的水位已经低了不少,远远不够村里一半的人使用。

“你怎么知道过几天的天气?”苏长青酝酿了一会,问道:“未冬,你老实说,你,是真的会夜观天象,还是说有什么事情我不知道?”

梁未冬罕见的沉默了,并非他想瞒着苏长青,只是如果真的说出来,魂穿这种事被人相信的几率有多大,怕是只会吓到苏长青吧。

他不想拿什么夜观天象的烂借口糊弄苏长青,但权衡了一下,最终决定还是先不将这件事情说出来:“对不起,我的确有些事情瞒了你,但,事出有因,等时机到了我会跟你解释的。”

说完他有些忐忑地看着苏长青,仔细观察着他的神色,静静地等待他的审判。

没想到苏长青脸色平常,并没有流露出梁未冬想象中的怀疑或是戒备的表情,反而是温和地说道:“没事,你不想说我也不会逼你的,无论是什么,我都会相信你。”

这句话,让梁未冬悬在心里的石头放心的落了地。

趁着苏长青午休的时间,梁未冬出门去山上砍了根竹子,摘了些木贼草。

到家后把竹叶去掉,分节锯成了好几个竹筒,又用木贼草打磨了边缘部分,让它更加光滑,以免苏长青碰到时割伤手。

做好这些后梁未冬就把昨天摘回来、被苏长青放木桶里养着的花转移到竹筒里,随后认真地找了好几个角度,才摆在了苏长青经常坐着刺绣的桌子上,想着他眼睛疲劳了可以看一会绿植缓缓。

剩余的竹筒又被他放到梳妆镜前、窗台边,这些空着的竹筒等着以后梁未冬慢慢给它填满。

清明过后,田里的秧苗大多都长到了十五公分左右,这表示它们已经到了可以插秧的时候了。

仔细望去的话,梁未冬田里的水稻明显要比其他人的要高出一些,秧叶看起来也更茁壮。

三月中旬正午的太阳,像融化的铁浆一样,微风伴随着阵阵热浪袭来,烫的人发晕。

田里这会热闹起来,无论是男女老少,只要是能走的,几乎都在埋头弯腰、全神贯注地插着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作物,更是关乎他们性命的家伙,水稻长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他们下半年是喝粥还是吃土。

村长直起腰歇口气的时候,瞅到梁未冬家的秧苗似乎有些不同,便开口问道: “未冬,我瞧着你这苗长得要比我们的好嘞?”

梁未冬手上的活没停,嘴里也不安分地打岔道:“那可不,我这可是特种稻啊村长。”

“特种?你小子又在胡言论语了是吧?”蔡叔这会也抬起身来喘口气,听见梁未冬贫嘴又忍不住跟他斗几句。

梁未冬有些无辜道:“蔡叔,你怎么老不信我,到时候长出来你就知道我是在胡言乱语还是真材实料了。”

一旁的吴叔也来凑热闹,“诶,未冬啊,我记得你上次好像说过什么下不下雨的吧,你别说你的特种稻了,你就给大家伙说说这几天下不下雨吧,这天气不下雨怕是要提前备水咯,不然又像去年那般,水稻都枯了,直接抽不出穗来。”

梁未冬这会挺腰歇息一下,认真对吴叔说道“:“你信我不咯,信我的话就不用备,过几日自然会有雨的。”

“希望吧,不然又要饿死多少人啊。”吴叔的这番话使得大家都安静下来,似乎是都回忆起了去年整个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的惨状。

梁未冬没有亲身经历过去年的饥荒,但脑海里却是有着原主的记忆:陈国久旱无雨,水稻生长后期得不到灌溉,导致抽穗期开花困难,一半的作物更是抽不出穗,而那些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稻穗结果大多都是干瘪的谷粒,结实率只有百分之十几。

情况本来已经够糟糕了,但最坏的还是后面的蝗灾。

都说大旱之后必有蝗灾,这句话也应验在了陈国身上。

附近枯竭的河流、裸露在外面的河床给蝗虫提供了产卵地,而蝗虫成虫期又短,大量增加的蝗虫,村民们应对不及,它们过境之后水稻几乎成了光秃秃一片。

光是去年,统计在册的老人小孩死了的就有四万。

四万是什么概念,陈国的总人口也不过六十多万,水乐村这样少见的大村也才只有两三千人。

在场的所有人,可以说都体会过一碗汤饭里面米粒居然可以数得过来的场面。

许久,梁未冬缓缓开口道:“不会有人饿死了,今年一定是个好年。”

苏长青也在此时回望他,应和道:“嗯,一定是个好年。”

整整三天,梁未冬和苏长青才把地里的苗给插完。

苏长青的脸被晒得发红,梁未冬怕他被晒伤,这会想起上次去村医何叔家,看到他家院子里种了蛮多花花草草,说不定会有芦荟和薄荷。

他当即前往何叔家碰碰运气。

何叔板着一张脸问道:“芦荟?你要这东西干嘛?”

梁未冬老实答道:“我想给我家长青敷敷脸,这不这几天插秧都要晒坏了。”

何叔听到是给长青的,语气轻了许多:“你倒是个会疼人的,不过我这里没有什么芦荟,这玩意只有皇宫那些娘娘才有得用,薄荷倒是有,就在院子里,要多少你自己去摘。”

“行!”

梁未冬知道何叔是种来卖的,不敢贪多,大概三盆就分摘了小几片,出来后要给何叔塞钱时,却不料还被这老头骂了。

何叔见他手里拿着的那点东西,又忍不住臭脸起来,“你当何叔是乞丐呢,就摘这么点,你家长青脸是巴掌脸是吧?”

梁未冬心想,你别说还真是。

何叔直接去后院给他捧了一盆出来,连钱都没要就把他赶走了,“这玩意山上都是,不值钱,赶紧拿走。”

怕梁未冬这个门外汉不懂,又在后面操心喊道:“对了,这薄荷只能晚上敷才有效果啊,别傻乎乎的白天给人家敷。”

“晓得了!谢谢何叔!”

梁未冬:何叔,老婆的脸确实只有我巴掌大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插秧时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