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第一刀先刀x皇帝 > 第65章 一句话让大家都想了很多

折彦质心事重往回走,脑海里还回荡着林薇那句“解决军饷、发家致富”的石破天惊之语,连姚雄悄悄靠近都未察觉。

“好你个折仲古!”姚雄猛地从后面勒住他的脖子,力道不轻,“鬼鬼祟祟的,是不是又私下跑去找郡主了?”

他刚才在演武场寻了一圈都不见人,此刻见折彦质这副神游天外的模样,心中立刻有了判断。

这小子鸡贼得很!前两日不知从哪儿弄了块品相不错的洮砚,巴巴地送给郡主,讨来了两支钢笔!听说这笔在汴京有价无市,连简王殿下定制都得排队!

“说,你是不是又去叨扰郡主,得了什么好处?”

姚雄加重手下力道,厉声喝问。

折彦质猛地回过神,一把推开他,没好气道:“要你管!关你屁事!”

姚雄也不恼,嬉皮笑脸地凑上来:“大家都是兄弟,共守边防,有什么消息,或者从郡主那儿得了什么指点,分享一下!”

“哥哥我也可以不要脸面,去求求郡主嘛!”为了沙盘、舆图、火柴、马灯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脸面算什么?

折彦质啐了他一口:“滚远点!就你这军痞子样,别去碍郡主的眼了!”说罢,不再理会姚雄的纠缠,转身快步回了折家暂住的院落。

院内,折可适正在品茶。

折彦质屏退左右,将林薇所言低声转述,末了补充道:“父帅,郡主亲口所言,二期培训所言地理,非是狭隘的山川地形,更在于地下矿藏、物产资源…”

他想到林薇故作高深的样子,告诉他所谓地理,乃是一方水土所孕育的“地脉至理”。

“父帅,郡主言道,若能善加运作,或可解我军饷匮乏之困……”

折可适端着茶盏的手顿住了,眉头紧紧锁起,陷入沉思。

军饷!这是悬在所有边军统帅头顶的一把利剑。

大宋行“强干弱枝”之策,禁军精锐集于京师,边军及厢军虽众,却时常面临粮饷不继、装备老旧之苦。

冗兵耗饷,国库空虚……这些问题尾大不掉,加之西夏、北辽连年用兵,边军处境尤为艰难。

若二期培训真涉及未知的矿藏资源……

折可适心中警铃大作。此等关乎命脉之事,岂能全由六部文官掌握?届时开采、分配、收益,边军若没有话语权,岂非更加受制于人?

更何况,朝堂之上,新旧党争未息,陛下虽锐意进取,有意开边,但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他猛地放下茶盏,站起身:“此事非同小可。随我去见姚总管!”

他必须联合其他边帅,若真有新资源被发现,他们必须争取到参与乃至主导的权利,绝不能任由中枢文官完全把控。

大宋矿冶多属官营,尤其铜、铁等战略物资,管控极严,边军能动用的资源有限。但郡主既然特意提及,或许…真有转机?

片刻后,姚兕、姚麟、种师道、王赡、苗履等几位西军核心统帅聚在一处。听了折可适转述,帐内一时寂静,几位老帅皆是眉头紧锁,心思各异。

折彦质作为小辈,本不应插言,但见气氛凝滞,他还是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躬身道:“各位帅臣,晚辈斗胆。郡主虽未言明,但其所指矿藏,恐非现今已知之铜铁矿脉。”

“郡主深谙朝章国典,岂会不知此类矿脉边军动不得?她既言‘关乎深重’,想必绝非虚言。”

“这些时日,郡主所言所行,桩桩件件,初闻皆觉匪夷所思,然最终哪一样不是务实真切,于我边军大利?再者,”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诸位老将。

“各位帅臣应也有所察觉,郡主待我军防,特别是对几位老帅,是真心敬重,甚至……可说是颇为回护。”

“无论是课堂提问加分,还是日常相处,郡主虽授课时严谨,课后却极为亲和,对老帅们的尊重,晚辈看在眼里,甚至可说是到了景仰的地步……郡主是真心仰慕诸位为国戍边的功勋与风骨。她既出此言,必有其深意。”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又点明了林薇对边军的特殊态度,让几位老帅神色都缓和了不少,眼中流露出思索与决断。

三日后,第一期培训正式结束,哲宗皇帝亲临官署验收。

林薇呈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培训评估报告”,她为每位学员建立了档案,“一人一档”详细记录了其课堂表现、笔试成绩、沙盘推演中的决策分析、优势短板等等。

甚至还附上了直观易懂的能力雷达图。

哲宗拿着这厚厚一沓前所未见的“成绩单”哭笑不得,恨不得立刻拿去让吏部照此改革官员考绩之法。

他着实将林薇和众将领夸赞了一番,称此乃“格物致用、精进不休”之典范。

林薇趁机为学员们表功,言语恳切:“陛下,此次培训,诸位将军和官员们无不竭尽全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钻研,只为将来在战场上多一分胜算,少一分伤亡。”

“老帅们经验丰富,倾囊相授;中年将领承上启下,锐意进取;年轻小将朝气蓬勃,敏而好学。此乃我大宋军界之幸,栋梁传承,后继有人!”

“枢密院与兵部的诸位同僚亦是焚膏继晷,文武相济,共研兵事,实乃是偃武修文、强国固本之象!”

一番话说得众人心中暖洋洋的。

林薇又趁机向皇帝挤眉弄眼,暗示该给点实质奖励。哲宗心知她指的是“谛听将军”,但此物关系重大,不便当众宣布,便顺着她的话,再次褒奖了众人,并表示已下令,将按照此次培训所用标准,为各路驻军主将配发精绘舆图,并派遣工匠随其返回驻地,协助制作专属沙盘。

他特意提到:“此事,亦是永嘉郡主一手督促促成,匠人技法亦由其指点。朕希望,每一路为国守边的将士,都能手握地利,洞察先机!”

众人闻言,纷纷谢恩,又转向林薇,郑重道谢。

林薇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为了这沙盘制作标准化,她可是和将作监的工匠们磨了许久,试遍了各种材料比例,才定下最终方案。

那些工匠更是感激涕零,这等制图塑模的“绝学”,在过去多是家族秘传,轻易不示外人,郡主却毫无保留地传授,对他们而言,简直是赐予了安身立命、光耀门楣的资本!

仪式结束后,几位西军老帅并未随众人散去,而是联袂求见皇帝。

哲宗本以为他们是为此前暗示的“谛听将军”而来,正思忖如何回应,却听姚兕率先开口,言辞恳切,并非为利器,而是请求允许他们的子侄——姚古、种朴、折彦质、王厚等人——留下参加第二期培训。

哲宗顿顿住手中朱笔,颇感意外。

种师道接口,声音沉郁:“陛下,边军之苦,非身处其境难以体会。粮饷时有拖欠,兵源良莠不齐,军械损耗巨大,屯田所出亦是有限……长此以往,将士虽有报国之心,亦恐难为无米之炊。”王赡、苗履也纷纷补充,陈述边军面临的实际困难。

折可适最后说道:“陛下,臣等深知朝堂不易,黄河水患频仍,各地赈灾需款,江南漕运亦需维持……国库艰难,陛下宵衣旰食,臣等感同身受。”

“此次听闻郡主第二期培训,涉及地理资源之利,尤重西北。臣等愚见,若真能借此开辟财源,充实边用,亦可为陛下分忧,为朝堂纾难。故冒昧恳请,让这些小辈留下学习,或能于国于边,另辟蹊径。”

帐内寂静无声,只有几位老帅沉重的呼吸。

哲宗端坐其上,手指轻轻敲着御案,面沉如水,目光深邃难测,无人能窥知这位年轻帝王此刻心中真正的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