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这天一大早李燕妮就来了,她从没见过农村杀猪,在现代的时候总听说杀猪菜好吃的不得了,但是她从没吃过正宗的杀猪菜。
小三子让她多穿点,腊月的东北寒风冷的刺骨,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能凉到人的骨头里。
李燕妮捂的严严实实跟邵宇站在猪圈旁,看着四个大老爷们把猪按倒,两个前蹄绑在一起,两个后蹄绑在一起,中间穿过一根木头。
四个人把将近二百斤的肥猪抬了出来,肥猪好像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它拼命的挣扎嚎叫。
李燕妮终于知道以前总是听说的某某某发出杀猪般的嚎叫是什么样的叫声了。
说刺耳倒也没有很刺耳,但是一直持续一个频率的叫声也会让人心里不太好受。
院子里架起了一口大锅里面烧着热水,热气腾腾的倒也显得不那么冷了。
廉大叔把自己的刀磨得锃亮,他站在一个铺好的木板前,四个人把拼命嚎叫的猪放在案板上。
那头猪叫的更凄厉了,四个人都按不住,小三子和张军辉撸起袖子上前一把按住肥猪乱蹬的后腿。
张婶子端出一个大盆,里面放了水和盐准备接猪血。
李燕妮知道,杀猪最灵魂的东西就是血肠了,她以前吃过血肠跟邻居奶奶一起吃的,不过奶奶说:“那个味道比他们下乡时候吃的血肠味道差远了。”
李燕妮从没想到有一天她能亲自看见杀猪,并且中午就能吃到让邻居奶奶念念不忘的血肠了。
张婶子看见李燕妮好奇的大眼睛一直看着她,她招手叫她过来,李燕妮小跑着过来,婶子递给她一个用高粱杆做成的叉子形的东西。
李燕妮也不知道应该叫啥,婶子说:“一会猪血淌下来你就一直搅拌,一直到血不淌了就行。”
李燕妮兴奋的点头,“我记住了婶子,你去忙你的吧。”
张婶子去忙别的,今天家里杀猪有不少人来帮忙,总得给人家做点饭吃。
李燕妮蹲在地上看见廉大叔一手按着猪头,一手拿着尖刀快准狠的扎进肥猪的脖子。
血瞬间流了出来,李燕妮赶紧搅拌,邵宇蹲在李燕妮身边说:“燕妮姐,让我搁喽一会儿呗。”
李燕妮把叉子递给邵宇,“你小心点,累了就换我。”
邵宇开心的接过高粱杆,手快速的搅拌起来,“我知道了,燕妮姐。”
邵宇心里美滋滋的,他这也算参与杀年猪,回去又可以跟同学白活好几天了。
本来嗷嗷叫拼命挣扎的肥猪一点一点不动了,张婶子把猪血端进屋,一堆人开始刮猪毛。
他们把锅里烧的滚开的水浇在死猪身上,然后用一种铁片做的刮猪毛刀,很轻松的就把猪毛刮下来。
只不过那个味道着实不怎么好闻,李燕妮看了一会儿就进屋了,张婶子在切酸菜,已经切了满满一盆。
李燕妮看见还有一盆酸菜她脱了外面的大棉袄跟着婶子一起切酸菜。
“婶子,要切这么多酸菜吗?”
张婶子说:“这点酸菜哪够,一会儿还得在捞点出来,杀猪菜下货,大家都爱吃,多炖点儿。”
当李燕妮看见那满满一大锅的杀猪菜时,她是彻底震惊了,12印的大铁锅装的满满的。
张婶子先把一大盆肉切成方块放进锅里烀肉,等到肉差不多了往里面放酸菜,李燕妮没看张婶子往里面放什么调料,就能闻到杀猪菜的香味。
邻居奶奶说的真对,正宗的农村杀猪菜真香。
中午张婶子家放了两桌,一盆酸菜,一大盘子蒜泥肉片,一盘子血肠越吃越香。
下午李燕妮帮着张婶子收拾完又端了一盆杀猪菜回去,盆里婶子还给他们装了一块肥瘦相间的方肉,和一段血肠。
第二天,小三子骑着自行车送邵宇回市里,前几天邵宇就想回去,不过张婶子说家里要杀猪让他吃完猪肉再走。
张婶子给邵奶奶拿了一些杀猪菜和血肠,一般的老年人都喜欢吃血肠,张婶子特意给邵奶奶留了不少。
一转眼到了年三十,一大早小三子起来贴好对联和挂贴,李燕妮开始准备早饭。
这是二人结婚后的第一年,小三子买了不少鞭炮,虽然就他俩过年,但该有的仪式一样也不能少。
二人快快乐乐的过了一个甜蜜而愉快的春节。
李燕妮也做到了彻底猫冬的想法,她每天就在家待着,没啥事翻翻书,困了就睡醒了就吃,小三子偶尔会出门一次,去看看做包的情况。
李燕妮是彻底的休息,她说了,整个正月她不干活,什么画图,设计新款啥的统统没有,一切等过完正月再说。
这个正月是李燕妮参加工作以来过得最舒心的正月。
以前春节只休息七八天,过了初七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
她都不知道怎么就有那么多工作,跟个机器似的起早爬半夜,这一世她可不那么活了,太累。
她感觉一个正月她至少胖了三斤,被她拐的小三子一个月也没干什么活,好像也胖了不少。
又到了一年的开春,吃了一年储藏菜的社员们纷纷下地挖野菜。
李燕妮背着背篓跟着三哥去了他们每年都会去的宝地,那里的野菜又大又嫩,挖回去包包子吃特别鲜。
小三子拿出一个水壶递给李燕妮,“媳妇儿喝口水歇一会儿,咱们挖了不少了。”
李燕妮接过水,找了一个干爽的地方坐下,她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又把水壶递给小三子。
小三子接过水壶喝了几口抹了抹嘴说:“趁着没开犁我和高大哥想进趟山,冬天的肉都吃完了,去弄点肉回来,我想再给姐寄点肉过去。”
李燕妮掸了掸裤腿上的泥说:“这些你看着办就行,姐她们服装厂招工是不是快开始了,也不知道姐能不能过?”
小三子说:”过不过咱们尽力就好,你不是给姐画了几张设计图么?如果这样还不行那也没办法了,听天由命吧。”
李燕妮点头,“也是,反正姐夫现在升了一级,工资不低,他们一家三口日子错不了。”
李燕妮看看天色,时间还早,她跟小三子说:“三哥,咱们进山一趟,我要去取个东西。”
小三子狐疑的看了燕妮一眼,“媳妇儿,你有啥东西落在山上了?”
李燕妮神秘兮兮的说:“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你就跟我走吧,别罗里吧嗦的。”
小三子背起背篓跟在媳妇儿身后,他就不知道了,他媳妇一冬天都没上山,她能有啥东西落山上了?
越走小三子觉得路越熟悉,这不就是他们去鱼塘的路么,原来媳妇想要去鱼塘打鱼,可是他们今天什么工具都没带,去了也是白去,难不成媳妇想让他下水捞鱼?
不行不行,现在刚四月份的天,水还很凉下水还不得冻个好歹的。
他媳妇也不能忍心让他下水捞鱼,那他媳妇有啥东西落在山上了?
小三子心里像猫爪似的,想问媳妇儿还不敢,媳妇儿刚刚都说他啰嗦了,小三子一路忍的这个辛苦啊,好不容易快到鱼塘。
结果媳妇一转身往边上的林子里走去,小三子更好奇了,到底是啥玩意儿忘这了?
小三子张嘴想问,看看只顾埋头走路的媳妇还是忍住了,反正已经快到地方一会儿就知道了。
李燕妮目标明确的来到那颗最大的大树下,她指了指地上跟小三子说:“三哥,我的东西藏在这儿了,咱们把它挖出来。”
小三子虽然疑惑不过还是听话的接过燕妮手中的小铁锹,难怪今早的时候他说不用拿铁锹,拿一个小刀就行。
燕妮偏偏不干,非得拿着这个小广锹。
李燕妮站在一边观察着四周,这里人迹罕至,迄今为止只有他们和高大升知道,所以这两年鱼塘里的鱼让他们卖了不少。
李燕妮在一边开始倒腾背篓,她把野菜拿出来空出一个背篓,一会儿好背着她的宝贝下山。
小三子挖的汗都出来了,心里一直嘀咕,到底是啥埋得这么深,这把他累的。
本想要休息一会再挖,可是看见媳妇兴奋的小眼神,哎……算了,还是挖出来再歇着吧。
李燕妮眼看着高度差不多了,她提醒小三子,“三哥,现在开始小心点,别把下面的东西挖碎了。”
小三子顿时放轻了动作,铁锹一下一下试探着往下挖。
哒的一声,小三子感觉铁锹碰到一个硬东西,李燕妮也听见了,她兴奋的趴在地上开始用手扒土。
小三子下了自己挖的坑,扔了铁锹也学着燕妮的样子用手扒。
没一会儿一个灰突突的东西就露出头,李燕妮扒土更起劲了。
小三子实在没看出来这是个啥东西,媳妇儿咋这么兴奋呢?
他越发好奇了,看见媳妇儿跪在地上姿势特别不舒服,他说:“媳妇儿,你上一边待着去,我一会儿就挖出来了,保证小心点不给你弄坏。
李燕妮听话的起身,掸了掸腿上的泥站在一边,小三子终于扒开土却看见一层塑料布,难怪刚刚看着灰突突的。
他小心翼翼的把塑料布周围挖开,终于,露出了里面一个青花瓷罐子。
李燕妮说:“三哥,赶紧把罐子放背篓里,有点沉你小心点。”
要不是燕妮说小三子还真没想到一个瓷罐子会这么沉。
小三子把罐子放进李燕妮递过来的背篓里,李燕妮开始往里装野菜,野菜装了满满一筐。
小三子从坑里上来,李燕妮头也不回的说:“三哥,把坑填上,填仔细点别让人看出来。”
小三子一个指令一个动作,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东西一定很贵重,否则他媳妇不能这么小心翼翼。
一切收拾妥当,李燕妮装好了野菜又亲自检查了一遍填好的坑,确实没啥问题后她把装罐子的背篓给了小三子。
自己背上另一个背篓,“走吧!咱们边走边说。”
下货:“大家都喜欢所以吃的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