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妮知道张保国在纠结什么,但是她现在的想法变了,上赶着不是买卖,她主动说帮助社员们挣钱他们还以为她有什么图谋。
那她何必自找没趣,好心被人当做驴肝肺,她才不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她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也没有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她做了好事也不是不留名的,凭什么要让她奉献?没有利益她为什么要奉献。
于是李燕妮说:“叔,你也不用着急,事情总要一步一步做,现在的收货量也没有那么多,就算全村都会做了卖不出去也没用。”
“我本是好意想让村里人能挣点外快,但是既然有人觉得我狮子大开口索性我就自己干,至于苞米叶子叔你和村里领导们一起定个价,价钱合适我就在村里买。”
李燕妮的潜台词就是,如果村里也狮子大开口,我就去别的村买,反正都是没啥用的东西,李燕妮相信她要想买,哪个村都乐不得的卖给她。
张保国也听出来了,他能当大队长他就不是个傻子,只不过他太着急了,好不容易有个这么好的项目,刚看见点曙光一下子又没了,此时的张保国恨死了那两个搅屎棍。
张保国看着李燕妮还想在劝几句,眼角余光看见媳妇直冲他眨眼睛他就没在说话。
又坐了一会儿李燕妮和小三子回去了。
张婶子对着张保国说:“你可别劝燕妮了,你确实是好心为了社员们着想,但是也得要他们领情才行。”
“燕妮本来也是好意,但是架不住村里有人不这么觉得,干啥平白给了人家好处还让人家到处讲究,窝不窝火。”
张保国叹了口气,“哎……燕妮说的对,上赶着不是买卖,有的人就是这样一撮烂泥扶都扶不起来。”
到了李燕妮的家,屋子里冰冰凉,李燕妮哆嗦一下,她一整天没在家,屋子里一点温乎气都没有。
小三子赶紧把炉子点着,又把炕烧上,他们还没吃完饭,小三子下了点面条,碗柜里还有没吃完的辣白菜。
两个人一人一碗面条就着辣白菜吃了个精光,一碗热乎乎的面汤下肚,身子终于不那么冷了,那边火墙也慢慢热了起来。
李燕妮终于不哆嗦,她坐在炕头上跟小三子说:“三哥明天去问问你的那些朋友们谁愿意跟我学做手工包,人选你来把关。”
小三子了解的点点头,李燕妮说:“至于挣的钱怎么分我是这么想的,去掉成本费和运输费等其他费用,咱们一人占两成,他们占六成三哥觉得怎么样?”
小三子没啥意见,“我都听你的,你说咱们咋干就咋干。”
李燕妮嘀嘀咕咕跟他说了一堆注意事项,毕竟人心难测,丑话一定要说在前面,就算是好朋友也会有反目的,所以一切以合同说话。
两个人絮絮叨叨说了很久,李燕妮打了一个哈欠,小三子站起身,“你锁好门赶紧睡吧,其他的事一切有我,咱们明天就开始学习。”
李燕妮又打了一个哈欠,她抹了抹眼角溢出的泪说:“那你回去小心点。”
小三子笑着掐了掐李燕妮粉嫩的脸蛋,“我知道了。”
李燕妮心里想,这个小子越来越大胆了,竟然敢掐她的脸,不过她现在困得没精神跟他掰扯。
一大早李燕妮收拾好自己去小三子家,刚开门就吓了她一跳,屋子里坐满了人,大概一数有将近二十多人。
她看了一眼小三子,小三子笑呵呵的说:“他们一听说你要带着他们挣钱就一刻也等不了的大清早就来了。”
这些人李燕妮都认识,都是小三子的朋友和他们的家人。
李燕妮对着众人笑了一下,“大家都来了那我就说几句,大家应该知道不论做什么都不可能会保证赚钱。”
“我虽然定出去一百个包,但是我也不确定他们能不能卖出去,以后还会不会要咱们做的手工包。”
“所以,如果你们跟我学了却没挣到钱白忙乎一场,我希望到时候你们不会怪我。”
大家伙顿时七嘴八舌的说着话,李燕妮觉得耳边我有一群家雀在喳喳,一句也没听清楚他们说了啥。
最后铁柱他妈站出来说:“你们别吵吵我来说两句。”
大家顿时都闭上了嘴,耳根子可算清净下来。
铁柱妈说:“李知青,你肯把自己的手艺交给俺们那就是天大的恩情,说啥挣不挣钱的,就算不挣钱了能咋的,俺们也没浪费啥,动动手的事你们说是吧。”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就是,动动手的事,在家待着也是待着在这儿人多还热闹。”
“就是,现在干啥能保证准保挣钱,咱种地还得看老天爷成不成全,老天爷不甜乎咱们说啥都白费。”
“就是就是,李知青别想那么多,你能教俺们就很感激了,至于挣不挣钱的,能挣当然好不能挣也没啥大不了的。”
李燕妮嘴角含笑,“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咱们就从今天开始,一会儿让三哥带你们去挑苞米叶子,然后去大队过称,苞米叶子的钱先由我来垫付。”
“还有昨天买的染料钱和进城送包的差旅费都算在成本里,具体怎么分钱三哥跟你们说了么?”
铁柱和二强子笑嘻嘻的说:“三子都跟俺们说了,俺们这些人特别感谢弟妹能带俺们挣钱,以后啥都听你们的,你让俺们咋干俺们就咋干。”
李燕妮满意的点头,就这样柳河村的第一个副业小组就成立了。
李燕妮用了两天时间教他们洗晒蒸,至于染还是要她亲自操作,又花了三天时间教会他们编出了不太复杂的基础款包包。
又用了两天时间他们一共做出了一百个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手工包。
李燕妮感叹,还是人多力量大,这要是她一个人不知道要做多少天才能做出来一百个。
中间小三子跑了一趟公社收购站,一是给两位大姐送他们定好的包包,二是顺便问问收购站的决定,他们收不收手工包。
收购站负责人眼神闪躲吱吱捂捂的说:“领导们还在研究。”
小三子还有啥不懂的,这是中间有事啊,他们是不是被穿小鞋了,不过他没说啥只拿回了那本图册后直接去了派出所。
跟李所长说了一声如果有人打电话找他或者燕妮,让他想办法告诉自己一声。
这个年代通讯十分不容易,公社派出所是唯二有电话的单位。
另一个是公社书记办公室,他们不认识书记也说不上话,正好燕妮和派出所所长关系不错,这点小忙李所长还是能帮的。
这一天正是说好的交货日期,小三子借了队里的马车去市里送货,高大升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了。
王芬收起记账的本和笔,她本来也跟着做包,是临时被燕妮叫来帮忙记账的。
这些人谁做了几个包都记得清清楚楚,到时候算出成本就按照这个记录发钱。
小三子是在下午的时候回来的,把车还给队里后冻得够呛的两人一路小跑的回了家。
供应站没给结包钱,这个李燕妮早就猜到了,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包有没有销路。
所以他们现在只等着百货大楼那边的消息,只要她的包卖的好,那就不愁没人拿着钱来找她们进货。
李燕妮继续在家里教学,她有信心她的包一定能大卖,不过她啥都没说,只是等消息的这几天他们也没闲着。
各式各样的包大家伙都尝试着做,李燕妮想,万一过年她的包卖火了,临时要货她没做出来岂不是耽误挣钱。
反正包又不会过期,索性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这几天李燕妮从早到晚忙的不可开交,所以到了今天晚上才听小三子说方老二回来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分家。
这次没有像上次那样一家人打的不可开交,据说方老大两口子屁都没敢放就被分了出去。
他们只带走了自己的行李和衣服,别的啥也没带走,据说他家里的钱以前都在方老大手里,这次他妈受伤他也没掏一分钱。
不过他说钱都还饥荒了手里一分没有,虽然知道他在撒谎,方老二还是没继续纠缠让他们走了。
李燕妮挑挑眉,方老二终于硬气了一回,还好事情完美解决,日子以后慢慢会好的。
转眼距离过年只剩一个礼拜了,小三子有点着急,距离送包过去已经两天了,还是没有一点消息过来。
李燕妮到是很淡定,这两天他们这些人又陆陆续续做了不少包,小三子看着这么多包堆在家里都有点眼晕,这可都是钱啊。
这天上午邵叔又开着车来到柳河村,他是来给张婶子送粮食的顺便给李燕妮送了点年货。
小三子家都是干活的人不方便招待客人,李燕妮和小三子把邵叔带到她的家。
邵文斌这次又给他们带来不少好东西,只是鞭炮就带了好几种,还有糖和糕点都是给过年准备的,邵小姑也给准备了不少年货。
最让李燕妮高兴是,邵文斌递给她一张座钟票,李燕妮欣喜的捧着座钟票,她来这快一年一直过着没有时间的日子。
她都快要学会看太阳分辨时间了,有了这张票可真是太好了。
“谢谢邵叔,我们真的是太需要这个了。”
邵文斌不在意的笑笑,“都是厂子里发的,以后有好的票我都给你留着。”
小三子看见燕妮这么高兴他也跟着笑了,李燕妮突然哎呦一声。
两个人吓了一跳,两双眼睛同时看向李燕妮,这是咋的了一惊一乍的?
上赶着不是买卖:太主动了反倒让对方不在意,被轻视
甜乎:照顾的意思,比如说种地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养牲畜不生毛病长得好。
准保:肯定
昨天早上我亲眼目睹一场比较惨烈的车祸,在我家附近的一个中学门口,一个妈妈骑着电动车带着上初一的女儿闯红灯,结果被油罐车直接卷进车底,妈妈当场就没了,孩子腿上的肉都没了,有没有生命危险暂时不知,是用吊车把油罐车吊起来才把孩子救出来的,到现在一想起那个场面我还心有余悸,提醒大家出行注意安全,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一定要注意安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7章 第一副业小组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