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穿书后,我的未婚夫和男闺蜜HE了! > 第51章 一条小鱼

在中洲,人人都有一条灵脉,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修士,不过有了灵脉就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凡人了,至少寿命较之普通凡人也稍长一些。

不过引不来灵气,辟不了丹田,便依旧是修士眼中的凡人,在这片山水间生老病死。

小鱼,就是这万千凡人中的一个,甚至比大多数还要不如。

他是个孤儿,据说是被人在湖边那棵老柳树下捡到的。裹着他的襁褓料子细软,不似寻常人家,可除此之外,再无任何能证明他来历的东西,只有一身注定他命运多舛的、天生异形堵塞的灵脉。

幸运的是,他被遗弃在了镜湖。

这里的民风,如同那平静的湖水,大多温和而淳朴。

幼时的小鱼,是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的。

清晨,他会蹲在茶馆陈奶奶的灶膛前,帮着添些柴火,换来一碗热腾腾的、带着灵麦清香的米粥和几块客人留下的、浸了茶水的软糯点心。陈奶奶眼神不太好,总是眯着眼摸索着给他盛饭,嘴里念叨着:“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可怜见的。”

上午,他可能会溜达到湖边,看渔夫张爷爷和他的儿子收拾渔网。张爷爷嗓门洪亮,会指挥他:“小鱼,把那个木桶拎过来!”“去,舀点水把甲板冲一冲!”忙活完了,张爷爷会挑几条最小、最活泼,卖不上价钱的银线鱼扔给他,“拿回去,让陈婆子给你炖碗汤,长个子!”张爷爷的儿子,那个沉默寡言的年轻汉子,有时会偷偷塞给他一个刚从湖里摸上来的、清甜多汁的水莲蓬。

午后,若是客栈的李掌柜忙得脚不沾地,便会扯着嗓子喊:“小鱼!死哪儿去了?快,把这壶新沏的‘云雾灵芽’送到甲字三号房去!小心着点,别毛手毛脚!”小鱼便会像条灵活的泥鳅,端着比他脑袋还大的茶盘,稳稳地穿梭在桌椅和客人之间。完成差事,李掌柜会拍给他两三枚温热的铜子,或者从厨房角落里拿个还带着余温的灵面馒头给他。“小子,机灵点,别冲撞了仙师老爷们。”李掌柜看似严厉,眼底却有关怀。

当然,镜湖也并非全是善意。

镇西头那个卖肉的王屠夫,就总嫌小鱼碍眼,每次他路过摊子,王屠夫都会挥着油腻腻的蒲扇大手驱赶:“去去去!小叫花子,别挡着我做生意,一股穷酸味儿!”还有那几个家里略有薄资、同样无法修炼的少年,有时会故意挡住他的去路,学他一瘸一拐,因灵脉不畅小鱼有时会腿脚发麻,所以偶尔走路的时候会有些异样,这些少年会嘻嘻哈哈地叫他“小废物”、“病秧子”。

小鱼从不还嘴,只是低着头,加快脚步走开。

他习惯了。

他知道,陈奶奶的粥,张爷爷的鱼,李掌柜的铜子和馒头,才是真实的生活。他像镜湖水面的一片浮萍,随风飘荡,依靠着这些零星的善意和微薄的劳作,顽强地生存着。

他会用攒下的铜子,去布庄老板娘那里买最便宜的粗布头,请隔壁眼睛花了的孙婆婆帮他缝补破得不能再破的衣裳。他会帮独居的刘老头去后山捡柴火,换来一把炒得香喷喷的灵葵花籽。傍晚,他常坐在码头边的石阶上,看着晚霞将湖水染成瑰丽的锦缎,听着归航的渔船上传来粗犷的渔歌,空气中弥漫着湖水、鱼腥和家家户户升起炊烟的味道。

十岁之前,小鱼的生活就是这样。

清贫,忙碌,偶尔受些委屈,但大多数时候,他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润与包容。他的世界很小,就是镜湖镇这方寸之地;他的愿望也很小,就是明天还能吃饱,冬天不会太冷。他并不知道自己体内那沉寂的灵脉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这看似平静美好的生活,即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撕碎。那时的他,只是镜湖千万凡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缩影,如同湖底一粒微尘,随波逐流,懵懂而知足。

十岁之前的小鱼,像镜湖滩涂上一只忙碌的蜉蝣,每日为了果腹与暖身而奔波,脑子里装的是今天去哪儿找活计,明天能否多吃一口肉,修仙这等遥不可及的事,从未在他贫瘠的想象中出现过。

他只知道自己的身体似乎比别的孩子更弱些,跑得快了会喘不上气,天气转凉时关节会隐隐作痛,偶尔体内还会泛起一阵阵难以言喻的、如同细针轻刺般的酸麻感。但这些不适,在饥饿和寒冷面前,都显得无足轻重。他早已习惯将它们与清贫的生活一同咽下,如同呼吸镜湖带着水腥的空气一样自然。

转折发生在他十岁那年的一个秋日午后。

那天,他正帮着客栈的李掌柜搬运一批新到的酒坛。沉重的陶坛压得他瘦弱的肩膀生疼,汗水浸湿了破旧的单衣。当他咬着牙,试图将最后一个酒坛垒上高高的货架时,体内那股熟悉的酸麻感毫无征兆地骤然加剧,瞬间化为一股撕裂般的剧痛,仿佛有无数根烧红的铁丝在他经脉中疯狂扭动、拉扯!

“呃……”他闷哼一声,眼前猛地一黑,沉重的酒坛从手中滑落,“哐当”一声摔得粉碎,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而他整个人也如同被抽去了骨头般,软软地瘫倒在地,身体不受控制地蜷缩、抽搐,额头上冷汗涔涔,连痛呼的力气都没有。

“小鱼!小鱼!”李掌柜闻声赶来,看到倒在地上面如金纸、气息微弱的小鱼,以及那摊碎裂的酒坛和流淌的美酒,先是心疼地跺了跺脚,骂了句“小兔崽子尽给我惹事!”,可当他蹲下身,触碰到小鱼冰冷僵直的身体时,脸上的恼怒瞬间被惊慌取代。

“这、这是怎么了?别是发了什么急症!”李掌柜平日里虽抠搜小气还有点斤斤计较,此刻却也没犹豫,一把将轻飘飘的小鱼背起,冲着后堂喊了句“婆娘看着店!”,便急匆匆地朝着镇上唯一的医馆跑去。

医馆的老大夫须发皆白,在镜湖行医多年。他仔细地为昏迷的小鱼诊了脉,又渡入一丝极其温和的灵力探查其体内情况,眉头越皱越紧。

良久,他收回手,对一旁焦急搓手的李掌柜叹了口气:“李掌柜,这孩子……不是急症,是命里的劫数啊。”

“劫数?大夫,您说明白点?”李掌柜不解。

“他这是天生的‘灵脉异形’。”老大夫缓缓道,“你看我们镜湖,人人皆有灵脉,但大多只是平庸,无法引灵,也算安稳。可这孩子不同,他的几条主灵脉,生来便扭曲、堵塞,如同乱麻。寻常人感应不到的天地灵气,对他而言,却像是跗骨之蛆。”

老大夫指了指依旧昏迷的小鱼:“平日里细微的灵气波动,或许只是让他体弱、隐痛。可一旦遇到较强的灵气源,或者他自身情绪剧烈波动、身体过度劳累,就可能引动他体内这些畸变的灵脉激烈反应,灵气在其中冲撞、淤积,如同刀绞斧凿……这次打碎你的酒坛,怕是他在剧痛之下,根本无法控制自身。”

李掌柜听得目瞪口呆,他看了看榻上瘦骨嶙峋、即使在昏迷中依旧眉头紧锁的小鱼,喃喃道:“这……这没办法治吗?”

老大夫摇了摇头,眼神怜悯:“难。除非有入微境以上的大能修士,愿意耗费本源功力,为他一点点梳理、重塑经脉……或者,寻到那传说中的‘塑脉仙草’。否则,他这辈子,怕是都要与这随时可能发作的剧痛为伴了。而且,随着年岁增长,灵脉问题可能愈发严重……唉,能活到成年,便是侥幸了。”

这时,小鱼悠悠转醒,模糊间听到了老大夫的最后几句话。

灵脉异形……剧痛……活到成年便是侥幸……

这些字眼如同冰锥,狠狠刺入他懵懂的心。

原来,那些他早已习惯的隐痛,并非寻常;原来,他身体的虚弱,根源在此;原来,他的生命,从出生起就笼罩着一层如此浓重而不祥的阴影。

他看着李掌柜复杂的神色,看着老大夫怜悯的目光,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镜湖镇上那些只是“不能修炼”的普通人,是不同的。他们是平静的湖水,而他,是湖底一颗布满裂痕、随时可能崩碎的顽石。

十岁这一年,小鱼在剧痛和医馆的诊断中,被迫过早地认清了自己的命运。那份属于孩童的、懵懂的坚韧,开始掺杂进一丝对未来的茫然与恐惧。

镜湖依旧美丽安宁,但他的世界,却从此蒙上了一层无法驱散的阴霾。

知晓自己身负“灵脉异形”这等近乎绝症的问题后,小鱼曾一度陷入深深的恐惧和绝望。他以为自己会被彻底厌弃,毕竟,一个连靠近修士都可能引发痛苦、随时需要人照顾的“病秧子”,在这讲究实用的市井生活中,无疑是更大的累赘。

然而,现实却与他预想的阴霾有些不同。镜湖的善意,并未因此远离,反而以一种更细致、更小心翼翼的方式,重新包裹了他。

生活的艰难依旧,他仍需为了一口吃食四处奔波,但似乎……没那么累了。

茶馆的陈奶奶依旧会在清晨给他留一碗热粥,只是不再让他靠近灶膛添柴。“边上坐着去,别碍事。”她嘟囔着,却把粥碗塞到他手里时,动作轻柔了许多。有时粥底还会埋着半个剥好的、据说能“顺气”的灵水煮蛋。

渔夫张爷爷还是那副大嗓门,但指派他干的活,从搬运沉重的渔网、冲洗甲板,变成了坐在小板凳上,帮着把渔线上纠缠的水草慢慢理清。“小子,手倒是巧,这细活适合你。”张爷爷粗声粗气地说着,傍晚收工时,除了几条小鱼,有时还会多给他一小块晒干的、咸咸的鱼干,说是让他“补补力气”。

变化最大的是客栈的李掌柜。他不再大声吆喝着小鱼满堂跑腿送茶水饭菜,而是把他叫到后厨,让他做些择菜、洗刷碗碟的轻省活计。李掌柜依旧会拍给他几枚铜子,力道却轻了,嘴里念叨的也从“别毛手毛脚”变成了“仔细着点,累了就歇歇”。有一次小鱼蹲着洗菜久了,腿脚发麻,差点站不稳,李掌柜眼疾手快地扶住他,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最后却只是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更让小鱼心头触动的是,那些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们,开始给他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陈奶奶不知从哪儿听说“赤血枣”能补血益气,隔三差五就会塞给他几颗干瘪的红枣,叮嘱他:“慢慢嚼了,对身体好。”小鱼知道,这枣子对凡人也勉强算得上稀罕物,只是对他这灵脉问题起不了多大作用,但他还是珍重地收下,一颗颗仔细吃完,那丝丝缕缕的甜意,似乎真的能暖到心里。

张爷爷有一次神秘兮兮地把他拉到一边,塞给他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块、黑乎乎的东西。“拿着,这可是好东西,‘百年老龟板’磨的粉,听说能……能强筋健骨!”老渔民脸上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笃定。小鱼知道这多半没什么用,但还是郑重地收下了。

连偶尔来客栈打尖儿、以前只会逗弄他几句的货郎刘叔,有一次也悄悄塞给他一小截据说是“安神木”的木头片子,让他晚上睡觉时放在枕头边,“能睡得安稳些”。

这些零零碎碎的“偏方”、“宝物”,大多平凡无奇,有些甚至可能是被江湖术士骗了买来的,对于小鱼那先天灵脉的顽疾,根本起不到丝毫作用。

但小鱼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笨拙而又真挚的关怀。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拯救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只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试图为他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求个心理安慰,哪怕只是让他感受到,这世间还有人希望他好起来。

镜湖,依旧是一个无法修炼的凡人小镇。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仙法,没有起死回生的灵丹。有的,只是这些最普通的人,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汇聚起的点点微光,试图照亮一个孩子晦暗的前路。

小鱼依旧会时不时感受到灵脉传来的隐痛,对未来依旧充满茫然。但捧着那些没什么用处的红枣、龟板粉和安神木,看着那些熟悉面孔上小心翼翼的关切,他心中的恐惧,似乎被冲淡了一些。他像一株在石缝中艰难求存的小草,虽然孱弱,却也被这些微不足道的雨露滋养着,顽强地,一天天活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