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书后和重生的死对头HE了 > 第26章 打脸守旧派

“官道桑道也。

若土松草盛,桑苗必枯;若政怠贪生,百姓必散。

桑长需剪冗枝,不使乱生蔽日;官居需戒私念,勿令权滥伤民。

……

采叶当留半茬,使树能续发新绿;取税宜守中制,让民可存余粮。

若贪多尽采,来年无叶可摘;若横征暴敛,他日无民可依。”

……

雨意阑珊,玉珠落盘。书屋黛瓦,竹影摇曳。

启智堂内,老夫子正手持书卷,娓娓而谈,学生们端坐案前,敛神静听。

今日学堂讲学,援引种桑,讲的是为官之道。

书堂外忽然传来脚步声,虎子和他的几个跟班顶着荷叶,猫腰从竹帘下钻进来,裤脚溅满了泥点,浑身湿漉漉脏兮兮的。

被老夫子扫了一眼,几人立刻悻悻缩到夫子背后的墙角罚站,像串儿斜躺着串的歪歪扭扭的糖葫芦。

前几日他们“虎头帮”跟着漂亮姐姐在粮棚忙前忙后,漂亮姐姐付了束脩,奖励他们来学堂读书。

今日虎子起晚了,连带着丫丫他们几个也迟到了。

破学堂规矩真多啊,要不是为了监督丫丫她们好好念书,加之不想拂了漂亮姐姐的面子,他才不来。虎子嘟囔着如是想。

刚背着夫子做了个鬼脸,就听见噗嗤一声甜梨般的笑。

虎子的鬼脸被钉住了一样僵在那里,目光却被笑声来源吸引。

那小姑娘面若新剥莲实,嫩白里晕着层粉霞,眼瞳亮似山涧融雪。

笑起来时左边嘴角陷出个小梨涡,露出半颗小虎牙,软乎乎的。

天娘诶,这小妹妹一身素白,比刚出炉的肉包还要乖。

他感觉自己涎水都要淌出来了。

夫子皱眉方想训斥,却见笑声是邵念念发出来的,便把信口拈来的凶话咽成闷咳。

唉,邵知府为民取义,留幼女独存于世也是可怜。这孩子苦闷低落了两日,难得今日见了笑靥。

——

黑云翻墨,沉甸甸压在苏州城郊的田垄。田埂被泡的酥软,一脚踩下去就能陷到脚踝。

苏意晚和白若蘅披着蓑衣查看沟情,裤脚早已泡得湿透。

秦冉不擅农事,却也来帮忙。

起初还因为身份之别和白苏有芥蒂,但因绣坊的事宜和她们二人相处下来,便知她们不是权势欺人之流,得她们真心相待,自己也早把她们当成了亲姐妹。

不过她能做的有限,仅仅是帮忙提提农具篮子什么的打打下手。

苏意晚刚弯腰疏通完一处浅沟,就听见破锣声的斥责从雨里钻出来。

“公主殿下,你这法子断不可行!土埂高尺五,水来不侵根,历来如此。殿下倒好,要挖沟毁田,这桑苗不全烂在泥里?”

是周庄王秀才。

他穿件半旧青布儒衫,领口别着枚铜书签。

苏意晚:“‘水势大则疏,小则堵’,您只守着‘堵’字,忘了‘疏’字,岂不是胶柱鼓瑟?”

王秀才:“公主殿下是我们周庄的大恩人,我们自然敬重您。可种桑不是过家家,我们不能拿活路来供您玩乐啊!”

听见王秀才的声音,农户们炸了锅地围上来。

李婶:“对啊公主殿下,王秀才可是桑门正宗,他祖父曾是宫里请过的农师,他说的还能有错?”

张叔欲言又止还是言了:“公主殿下年纪尚轻,就算偶然习得本农书,也比不上‘桑秀才’十几年的积累啊……”

“金枝玉叶哪里懂庄稼人的活计啊……怕是连桑叶和野草都分不清呐……”这嗤声如蚊子般,不知道是谁说的,可在场所有人都能听见。

秦冉不懂农事,但她却信白若蘅和苏意晚,听大家纷纷指责苏意晚,不忍为她辩驳了几句。

王秀才转头瞪她:“你一个绣娘懂什么!绣品绣错了能拆,桑苗死了回得来?我看过的农书能绕苏州城三圈,一个女流之辈怎么也同我置喙?”

白若蘅一听这话气得柳眉倒竖,她最讨厌看轻女子的腐儒朽木,抡着袖子就要和王秀才舌战对峙一番。

苏意晚知道她的脾气,赶忙拉住了她:“王秀才,《礼记》云‘苟日新,日日新’。我知道您不相信我,不如西头按您的法子堆土埂,东头按我的法子挖沟,雨歇后见分晓,如何?”

王秀才山羊胡翘得老高:“试什么试?我祖父的法子用了三代,还需试?”

他又环视乡亲:“我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是不听我的,将来桑苗死了,哭着求我救桑苗,我可不管!”

一旦试了,不就等于变相承认祖父的法子有缺漏,不如女流的新法吗?

他十六岁科举落榜,二十岁再落第,这辈子的体面全拴在这“桑秀才”的名头里,断不能丢。

且祖父怎会有误?

他更绝无可能被一个小丫头比下去!

“这样吧,全凭百姓们心意。我不逼您承认我的法子,也请您别拦着愿意试新法儿的农户。”

她人微言轻,况且王秀才的堆土之法确实防涝,不是没有实效,可这种土法子在大涝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老一辈人的观念,不撞南墙不回头。非得让他们自己破了才能立。

也不知道这场雨要下几日。

得提前做两手准备。

王秀才哼了声,转身招呼农户:“论抓贪官我不如殿下,可论种桑苗,苏州城谁也没有我经验丰富。乡亲们,信我的,来西头。”

大半农户跟着他走了。

毕竟种桑世家“桑秀才”的名头摆在那呢。

感激苏意晚,认可她提出的桑豆混种成效是一回事,可防涝却是另一回事啊。

阡陌全淹了也淹不到宫里,百姓都饿死了也饿不死公主殿下啊。

谁知道公主殿下是不是异想天开,信口开河。

路过苏意晚身边时,还有人劝:“公主殿下,听王秀才的吧,别瞎折腾。”

只有几个启智堂的妇孺犹豫着站在了苏意晚这边。

苏意晚拍了拍手:“谢谢大家信任。白姐姐,你带姐妹备草绳、草木灰,我组织人挖沟,大家分工合作。”

众人立刻点头应是。

苏意晚蹲下身,教大家按“行距一尺五、株距八寸”挖穴。

“大家把草绳留长点,绕在桑苗根部”

“这是什么道理?”众人虚心请教。

“就像给苗系了根腰带,防止泥土塌下来吖”苏意晚耐心讲解。

她还领众人用石灰画“井”字,雨丝落在石灰线上,晕出淡淡白痕:“主沟宽两尺、深三尺,浅沟宽一尺、深一尺五。”

她声音如雨后山泉,清润有力,安抚人心。

妇孺学生们虽力气小,挖得慢,却没一个喊累。

另一边,王秀才冷观苏意晚那边的忙碌,讥讽道:“瞎忙活。等雨大了,沟里全是水,桑苗泡烂了,有她们哭的。到时候落得一场空,还得求我们!”

他已经幻想起堂堂公主殿下谦卑俯首在他面前承认不如自己的情景了。

传出去那这辈子也是有了。

“那边都是寡妇孤女,到时候没有收成,我们多少要接济接济她们。”向来钦佩苏意晚的黝黑汉子心软道。

他忍不住看向她们那边。

东头的桑苗栽得整整齐齐,沟也挖得有模有样,像棋盘上的格子……不像是一时兴起过家家啊。

还想说什么,却被王秀才瞪了回去,埋头继续堆土。

傍晚雨歇时,两块地都收拾妥了。

东头井字沟纵横,桑苗根绕草绳。

西头土埂堆得半人高,像一道道矮墙,看着倒很是气派。

王秀才将军点将般看着他领头堆的土堆,叉着腰,得意道:“公主殿下,等雨停后见了真章,您可得承认您种桑不如我,以后也别眼高于顶地妄改古法。”

他语气算不得恭敬,苏意晚也不恼,她在百姓面前一向不摆公主的架子,看待王秀才也像看待自家倔老头一样。

“好。可若非然,您老也得承认,新法未必不如古法。”

……

次日清晨,暴雨如天河决口般倾泻而下。

农户跟着王秀才打算往桑田去。

“王秀才,等等!”苏意晚喊住他,还是心软忍不住提醒道,“雨太大,土埂容易溃,要不就让农户在埂边挖条浅沟,也废不了多少力气。万一溃了,水还能流出去。”

王秀才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头也不回:“不必杞人忧天,我们那边肯定没事,公主殿下还是好好盯着自己那片田头吧。”

苏意晚无奈地摇了摇头。

还是先顾好东头,这雨越下越大了,今天须得加固沟壁。

不放心,她又教妇孺用木石垒成“斗门”,守在沟和田的接口处。

所谓斗门,是一种简易的司水闸门。

天旱时启之,引渠水入垄亩,润禾苗

雨潦时闭之,阻积水漫阡陌,护稼穑。

姑娘们踩在泥里,布裙湿透了,贴在腿上,却没人抱怨。

苏意晚裤腿卷到膝盖,泥水没到小腿肚,却依旧稳稳站着指挥大家把斗门垫高。

“虎头帮”今日也来帮忙,小萝卜头们扛着比人都大的铁锹,十分卖力。

晌午时分,雨势陡增,如万箭穿空。

雨声如涛也没盖过王秀才的的吼声:“不好了!土埂溃了!”

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便是裂成天堑般的土埂,积水如同脱缰的野马直往田里灌,桑苗歪倒一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