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书后和重生的死对头HE了 > 第20章 好一朵美丽的栀子花

启智堂的日影斜斜织到门槛边,槐叶筛下的碎光落在沈砚之未拂净的衣袍上,替他掩了几分方才跪坐的狼狈。

他刚直了直腰,就听谢辞温声开口:“改稻为桑之事,已与乡老们议过,农户们虽愿试种,却怕蚕丝织出了,反被牙商压价。”

“豪绅牙商们把持着销路,南来北往的漕运码头都有他们的人,寻常农户哪能争得过?若要让利归民,非得官府牵头,立个像平仓粮市那样的丝市不可。”沈砚之道。

谢辞闻言称是,抬眼看向白若蘅,“白姑娘久居苏州,熟稔地方商事,此事可有见地?”

白若蘅捻着茶盏盖撇去浮沫:“谢大人说的是正理。平仓丝市可定基准价,春时蚕丝贱,官府收储;秋时丝贵,再平价放出,既防牙商囤积,又能保农户收益。只是……”

她话锋微顿:“寻常粗丝难入贵人眼,若只卖素丝,即便有市,利也薄如蝉翼。”

“民女有一法。”

话音未落,就有轻细如山间晓雾的声音无息漫了过来。

众人转头,就见一青布裙衫的少女立在帘边。

她发间别着朵半开的白栀子,花瓣垂在耳侧,衬得那截脖颈细白得像上好的绫罗。

眉如远山笼着薄雾,不浓不淡,此刻微微颔首,长睫垂落,氤氲在眼下投出浅浅的影,像一湾浅淡的溪水。

她先怯生生福了福身,声音好似初春新化的溪水,空灵清澈:“白先生、诸位贵人,民女……民女有样东西,或许能让蚕丝增价。”

白若蘅见是秦冉,面容舒缓,温声道:“进来吧,不妨让我们瞧瞧。”

秦冉这才轻步上前,小心翼翼打开木匣。

素绫之上,绣着幅《平江春望图》

山塘街的石桥卧在绿波上,乌篷船的橹尖挑着水花,岸边茶肆的幌子都绣得清晰可见。

阳光透过门窗斜照其上,丝线泛着极淡的珍珠光泽。

“这是民女和姐妹们用双丝绣的。”秦冉指尖轻轻碰了碰绫面,面露骄傲神色:“北方官宦人家总说江南好,却少见真景。若把这绣品贩去京城、洛阳,他们或许肯出高价。”

今日衙署审赵通判,她亦去瞧了,于是知晓了他们的身份。许樵临走时,只说有京城的大人物保下了他们,他要替大人物做事。

近日苏州城中,还有大人物比肩太子吗?

那么许樵替谁人办事,她大抵能猜出来了。

这山水图是她们绣坊姐妹绣的。可绣坊是民间私营,既没官营绣局的名号撑门面,也无官府文书庇佑,去市集摆摊更是要受地保刁难,在苏州城如风中残烛般难以立足。

加之这两年苏州民生凋敝,街面上的绸缎庄、字画铺倒了十之七八,寻常百姓哪有余钱买这些供人赏玩的绣品?

坊里的姐妹多是没了依靠的寡妇、孤女,她们曾用来绣出繁花的手,眼瞅着就要败给这食不果腹的日子。

若是这些大人物瞧的上她们的民间绣品,不愁没有销路。

谢辞俯身细看,指腹拂过绣线,不见半分针脚痕迹,不禁称赞:“针脚细密如蝉翼,配色也合着‘春山淡冶而如笑’的意趣,确是珍品。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萧彻亦颔首:“比之宫中绣品也不遑多让。”他抬头看向秦冉,眼中又有几分不同。

那女子清丽的如同一株沾了晨露的栀子,纯洁无暇,纤尘不染,他对她的印象又改观了几分。

实在是姝丽无双,不得不承认,即便……即便她曾有那样不堪的过往,仅凭姿容,亦能让枭雄折腰。

“岂止北境,这样美妙绝伦的丝绣,就算卖到海外也定然畅销。”苏意晚忽然凑过来,眼里闪着雀跃,“那些洋人最喜东方精美的艺术品,有价无市!”

白若蘅笑着点头,“白家有三代经营的商船队,常年往南洋、西洋运货。若真要外销,倒不愁门路。只是海上潮气重,得让绣坊的姐妹们多道工序。用糯米浆浆过绫面,再裹上桐油布,方能防潮。”

秦冉见众人皆是认可,抬头时眼眶微红:“真……真的能卖到海外去?那这样一来,绣坊的姐妹们也有钱赚了!”

萧彻若有所思 :“或许也可以开通官运水路外销,只是此事牵扯漕运调度,还需回宫禀明父王,由他定夺。”

闻言,谢辞睨了萧彻一眼。

心中疑窦,此刻像被风吹皱的水面,一圈圈漾开,再也压不住。

许多事便是这样,一旦起了“不对劲”的念头,再回头细想,处处都是破绽。

前世此时的萧彻,要么是对着糕点傻笑,要么是被朝臣问到时支支吾吾,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连贯。

可眼前的萧彻呢?论及改稻为桑,他能听出农户的隐忧;谈及绣品外销,他能想到官运水路的关节……

这绝不是一个只会依赖旁人的痴傻太子能有的反应。

他不傻了?还是,重生的人不止自己一个……

萧彻似有若无地察觉到谢辞审视的目光,心中沉凝。

他好像表现的通透的有些过了……谢辞这狐狸阴险敏锐,是不是已经察觉出什么了?

白若蘅笑着将木匣盖好,递还给秦冉:“明日我再请画师来帮你们画些更合西洋人喜好的图样,比如带牡丹、凤凰的,他们最认这些,你带回去同绣坊姐妹一起研究研究。”

秦冉抱着木匣,屈膝要跪,苏意晚忙上前扶住她:“不必多礼,你为百姓谋利,本就是该受敬的。还没来得及问,这位姐姐叫什么名字?”

“民女名唤秦冉。”

“冉冉生孤竹,结根泰山阿。姐姐这名字起的真好。生而有节,立而有根。孤竹凌云,秦汉风骨。姐姐为人定也是如此。姐姐这个朋友我交了。”

秦冉垂着头,长睫颤得像风中摇曳的栀子花瓣,破碎惹人怜:“像我这样卑贱的不祥之人,怎么能同姑娘这等福泽深厚的贵人做朋友。”

冉冉生孤竹,孤竹凌云,秦汉风骨。

这样高洁的词,也可以用在她这被泥土碾了又碾的贱草身上吗?

她自嘲地笑了笑。

“我虽不知姐姐为何因何自惭形秽,但身份高低,从不是用出身定的。姐姐手艺好,重情义,配得上任何人的敬重,为何要自轻自贱。”

秦冉没有回应。

官宦和平民之间,隔着云泥天堑。她有求于他们,却不想和他们深交。归根结底,她被权势欺人这四个字压怕了,怕得很。

白若蘅知晓外面的一些风言风语,对这个倔强的女子心下怜惜,轻轻拉住苏意晚的手腕,对她摇摇头,示意她不要再言。

苏意晚愣了愣,虽不解,但也没再往下说,“抱歉,我让你想起伤心事了。”

“公主殿下又犯爱讲大道理的老毛病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不在意。秦冉姑娘,我替殿下向你道歉。”谢辞温声道。

没人能劝一株在石缝里熬过冬的草,不必在意石头倾轧的沉痛,除非,她自己熬出来。

谁用你代替了……又显着你了,苏意晚心里腹诽。

“我不会放在心上的,殿下……也是好意。”

“时候不早了,我还要同晚晚一同去周庄监督赈灾粮的分配,太子可要一起?”

萧彻担心谢辞起疑,推辞道,“今日在堂上坐久了,孤腰酸背痛的很,想早些回驿站歇息了,就劳烦老师和晚晚姐姐多多费心了。”

“臣还以为,殿下会一直同你晚晚姐姐形影不离呢。”

萧彻听懂了谢辞话里的揶揄,面上却装作浑然不觉的憨态,揉着腰嘟囔:“哪能总黏着晚晚姐姐?孤这腰是真疼,坐一会儿就酸得厉害。”说罢,还故意打了个哈欠,一副没精神的模样。

谢辞瞧他这姿态,眼底的疑云没散,却也没再追问。

“既如此,殿下便好生歇息。我同谢辞去去就回,白姑娘沈大哥还有冉冉姐姐,那我们先告辞了。”

众人点点头。

萧彻目送谢辞陪着苏意晚转身离开,待两人身影消失在庭前,他脸上倦怠瞬间褪去。

白若蘅盛情难却,萧彻拗不过又逗留了半晌,用了晚饭才告辞。

巷弄里的夕阳渐渐沉了,青石板也被浸成胭脂色。

马车刚路过一个窄巷,就听见熟悉的春涧般的声音。

“我都说了,这月实在没钱!”

秦冉的声音带着哭腔,双眸蓄泪,像一场春雨,强忍着不肯落下。

“绣品还没卖出去,哪有余钱给你做孝敬?”

“没钱?”地保王三的声音粗声粗气,“没钱,没钱就用身子来换啊。”他说着,淫邪的目光不加掩饰地上下打量。

“畜牲!”眼见他欲上前,秦冉直接一巴掌招呼上去。

“哟,倒有几分烈性。”

秦冉身娇体弱,即使用尽全力,也撼动不了王三分毫,反而把这变态刺激地更兴奋了 。

“可你装什么烈女啊,你和张正元的那些腌臜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老子摸两把怎么了?这苏州城谁不知道,你秦冉就是块破布,谁都能踩两脚!”

萧彻脚步一沉,快步上前。

“住手!”他的声音像道冷雷,震得王三动作猛地顿住。

他回头,先看见萧彻腰间的玉带——暖白玉石缀着三颗东珠,这是皇家宗室的规制。今日衙署之下,他远远瞧着,只觉得富贵,此刻近在眼前,这玉带倒成了阎王的令牌。

王三腿一软,不假思索地扑通跪在青石板上:“贵、贵人!您怎会屈尊来此陋巷?”

萧彻没看他也没理他,径直走到秦冉身边。她脸颊的灰印沾在左眼下,像块污了的羊脂玉,又像弱柳沾灰,让人心生怜爱 。

“你没事吧?”

秦冉抬头,见是他,先是一愣,随即慌忙摇头,抱着木匣扶墙起身:“殿……殿下?您怎会在这儿?”

“路过。”萧彻淡淡开口,目光如炬,扫向地上的王三 ,“再让我看到你这狗东西欺负弱女子,我定割了你的猪头喂狗。”

见太子与秦冉相识,他吓得连连磕头:“不敢不敢!再也不敢了!”说罢,连滚带爬地跑了,鞋都掉了一只。

巷子里静了下来,只剩秦冉惊慌过后轻轻的喘息声,勾的萧彻心里痒痒的

“多谢殿下出手相救。”

“举手之劳。”萧彻弯腰,捡起地上的木匣,拂去上面的灰,递还给她。

秦冉接过木匣,指尖触到他的手,又慌忙缩了回去。

“孤送你回去。”

“不必了殿下,民女自己回去就好,不敢劳烦您……”话未说完,就见萧彻已转身走向马车。

“上车。”他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秦冉不敢得罪他。

她望着那辆金丝楠木的马车,车帘是墨色云锦,边缘的珍珠流苏垂着,风一吹就轻轻晃,像坠着星子。

咬了咬下唇,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抱着木匣,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