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穿马甲干活,但地狱模式 > 第15章 抽丝剥茧的证据

穿马甲干活,但地狱模式 第15章 抽丝剥茧的证据

作者:竹秉烛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8:03 来源:文学城

顺利解出见面坐标,那么,姚渊消息里发的就是见面时间。

饭点?我忍不住“啧”了一声。上回的晚饭非得让我吃上?正好,现在是10点46,我还有八个多小时仔细准备。

沿路挑了家顺眼的饭店,我翻着不说人话的菜单,努力从奇特的形容词里找出和“食物”相关的想象。

收银台的店员放着新闻做背景音,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忽然听见里面的真人主持念着:“——城市边缘西南方多地出现自动驾驶故障导致触障爆炸……”

有点熟悉,感觉我好像刚刚经历过。

这个新闻让我手里的菜单全然无趣了。不再研究名称和实际菜品之间的关联,随手点了招牌,从手环上去翻具体细节。

十七处意外事故,目击者不超过十五人。现场每辆车都没有牌照,因爆炸没有多余线索,技术鉴定为自动驾驶故障。

报废车路线符合曾经的自动驾驶故障案件。故障车辆沿平坦公路巡航,最后能源耗尽,出现撞击事故。

组织的,大概率是姚渊个人的,这项计划展现得高调,并且伪装得很好。就算是报废车,配合上踩点和公关至少小几百万得有了。

我在城市中心没有住处,市中心的旅馆酒店又需要严格的生物认证,而我一旦自驾出了居住郊区,监控密度就会大大降低,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真舍得砸钱啊。只为了给我坐标?因为抓不到我具体在哪,干脆在附近停车场全部安排了?

真不愧是曾经的城外核清算战争的前线指挥官,大场面手到擒来,计算和规划都是近乎最佳策略。

无人伤亡,目击者极少,边缘区域爆炸,短时间消失的坐标信息,怎么看我都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怅然地叹气,食指敲着桌面。手环响了一声,有人给我发了条消息,是吴潍,在担心爆炸事件有没有波及到我。

我本想回她一句“不用担心”,最后使了点坏心思,发了条“呜呜,差点被撞死了”。吴潍的已读很快,但是中间的回复间隔了近一分钟,她说:“好的。”

想象到吴潍那张脸上浮现出“无语”和“放心”的交织,我莫名有些得意。至于以后还能不能这样油腔滑调地逗另一个自己,就看吴潍能查到什么了。

我忍不住又在菜单上加了杯汽水,下层的汽水真的扎嘴到难喝了,还是想试试上层的版本。

人类需要气泡甜水,我需要甜水续命。

打发林执和吴潍去查管理局,唯一目的其实只有支开他们。

组织能拿到我当年的报告,还能用逆推管理局的药剂制造LEA,我觉得,可以不通过管理局就能接触到我想要的东西。

姚渊知道我想要什么,他了解我,

但我对他其实不算熟,连他的档案都没怎么仔细研究过。之前的博弈以打斗居多,只有在我追踪他的时候才会夹杂一些动向推测。

十年前的轻敌,结果现在狠狠栽了跟头。

我关掉手环,对着上餐的服务员露出一个浅笑。

顺手摸出桌子下的餐具,一个想法击中了我,动作停顿一秒,最后扶额撑在桌面上:“被他算计了。”

姚渊的目标绝不只是给我这个坐标。就算是为了争取避开管理局完全监视的几个小时,搞这么大动静,也不怕管理局秋后算账?

噢,当然不怕。姚渊想要控制组织的LEA规模,管理局本身主要目标就是LEA走私链。

我说过我不参与他的组织内斗,但被他这么一整,摆明了就是他就对内宣布我是他的底牌。

人生嘛,无非就是算计和被算计。

当然,前提条件限定在“我”。

我端起颜色粉嫩的气泡水,尝了一口。炸开的气泡充盈而酸涩,比起下层气都打不满的“高贵”饮料真是天上地下。

满意地结束午饭,起身回到车上。伸手在地图上标记姚渊给出的定位,在市中心边缘,明显是居住区。

第一次约饭就是家常菜?我挑眉。

别人的,特别是姚渊的,示好只会让我觉得毛骨悚然。

重新规划路线,我决定打个时间差去一趟吴潍家。叶琦家里的重要信息我基本都检查过,但是吴潍家里的信息我只有镜面下的便签,也许还有遗漏的信息。

点着自动巡航,刚拐进居住郊区,就从后视镜里发现车后出现一辆可疑的灰车。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似乎在确认和跟踪。

我干脆关掉巡航,手动拐进别扭的小路。灰车紧随不舍,但并不急迫。这下我就能确认了。

管理局有我的手环,横竖不至于派车来跟踪,只能是组织里另一个派系。

“操。”我忍不住骂出声,猛打方向盘快速拐上正路,“姚渊你看你做的好事。”

撇了眼时间,12点整。我还得五个多小时才能吃上“通关”的那顿饭。

城市边缘能用的监控很少,我刚拐入监控高密度覆盖区组织就盯上我了,他们很有利;而且我还不熟悉路线,要直接甩掉更不容易。

我一边检查地图,准备拐回到城市边缘区,一边手动驾驶,关注后方灰车的动向。对方似乎意识到我想要回到城市边缘区,反而在我拐弯的时候直行了。

有意思,姚渊刚在这片区域炸过十七辆汽车烟花,自然不会再跟进来动手。我趁着路上没车,直接倒车进入来时的路口,掉头驶入原路。

开走的灰车反应迅速,也学着我原路倒车掉头。没等着灰车追到合适的距离,就强制停向了应急车道。

成功拉开距离。我看着淹没在后视镜地平线上的灰车,勾起嘴角。反正管理局不会吊销我的驾驶证,只要不出车祸那就是随便开。

这座城市的交警只处理有人伤亡的车祸,这种明显的交通违法行为都是无人机检测。

我的车没有登记,但记录在我伪造的档案下。

无人机查到我违规上路,也需要通过档案对我进行操作,然而管理局给我的任务权限很高,它无法对我进行车辆控制。

我这车是老古董,也不一定能被控制就是了。

学我开车?那就等着被无人机强制停车吧。

甩掉一辆还会有另一辆,组织的这一派人已经确认这辆车是我,手段不会这么犹疑了。

管理局为我开的后门只有畅通无阻的权限,要求他们专门停掉指定的车、锁掉某个人的账号几乎不可能。会留下对周围人类而言的实体痕迹和记录,管理局不会冒这个险。

我只能尽快去往吴潍公寓所在的市中心,那里路线更复杂还有高低差,更好甩开追兵。

居住郊区现在非通勤高峰期,而且基本都是宽阔的大路,很容易就被组织的车围追堵截。

下了车,和敌人面对面,我的胜算才会大一些。

开了自动巡航,我填充先前瘫痪执行官的一发子弹,和姚渊碰上而用掉的五发子弹。

高速行驶的准头并不好,但总比只挨打好。

观察后视镜的可疑车辆,我把手枪上膛,翻到后座,开了天窗和后座窗。

弹夹容量是二十五,我需要准确计数,减少空枪影响。只要对面先掏枪瞄准,我就是正当防卫,大不了再做一次笔录。

不过,那就要放姚渊的鸽子了。我盯着后方的一辆黑车,已经和我顺路三分钟了,它的副驾驶位终于出现持枪的目标。

哈,那就麻烦他再炸一回车了。组织财大气粗,又是区区小几百万又不伤筋动骨。

我探出天窗迅速瞄准,对方调转枪口瞄向的瞬间,开枪瞄准对方探出的身体。

这是个错误,对方应该继续瞄准我的车胎或者玻璃。

一枪命中,飞出的血液在高速行驶中迅速消失。被击中的持枪人缩回车内。我打中了他的手掌,肯定会穿透小臂,很难快速调整状态。

我就说,前两天打不中姚渊就只是因为左肩受伤而已。

微调枪口,连开五枪,子弹覆盖对方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尽可能遮挡视野。玻璃的裂隙没有预期大,不意外,是防弹玻璃。

对方的车辆大幅度偏移,趁对方车内人员调整状态,我迅速转移位置,探出后座车窗,抓住轮胎明显暴露在合适位置的机会,瞄准并连续射击。

手枪重量迅速降低,但肉眼可见,只中了一枪。我忍不住“啧”一声。

轮胎就是难瞄,我又很少遇到车战。下层人有车的都少,要么出门靠腿,要么两轮灵活飞驰,我没有训练的靶子啊。

驾驶位的人试图单手操控车辆,根本没法仔细瞄准,似乎开了半个多弹夹,没有一枪准的。我和他还隔着汽车C柱,躲都懒得躲。

黑车失控,直直撞向路边的家用苗圃护栏,最后“吱呀”一声冲进草坪,留下难洗的轮胎胶印。

祝你的草坪未来长势喜人。我在心里对那家户主说。翻身回到驾驶位,将自动巡航改为手动驾驶,猛踩油门,尽可以全速拐入遇到的第一个转弯路口,降低对方瞄准预判正确率。

驾驶位的人也不是善茬,果断放弃控制车辆,全力举枪瞄准我的车胎,尽数清空弹夹。

成功拐进路口,我看见无人机向我的来处直直飞去。这倒挺快,等会管理局就要来兴师问罪了,在下层这么玩他们眼皮都不抬一个。

幸好对方的弹夹本来就没剩多少,最后直接没了声响。修车费在预期之内,管理局又不给报销我的修车费,只能精打细算。

我舒了一口气,重新打开自动巡航。

要是姚渊派人想杀我,绝不会只用两个人,只用两把手枪,再穷也得加上电磁炸弹一换一。

幸好,在城市里唯一会出现的,也最好糊弄过无人机的枪械只有手枪。

要是换成下层常见的步枪,再配合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开放式道路,我还不如直接跳车跑进绿化带来得存活率高。

路程还有十分钟,市中心绝不会出现这种枪战追逐闹剧了。

管理局还没有无能到这种地步。他们只是因为城市真相而被我有些掣肘,其他人又没和管理局签“保密协议”,分分钟被当成恐怖分子击毙。

对,我把刚刚的小插曲定义为:枪战追逐“闹剧”。对面只派了两个人,还明显是新手,准头差,技术烂,要不是我的车速度跟不上,直接甩开就省事了。

真不知道算是骂姚渊眼光差,还是觉得我好欺负。我深呼吸,检查弹夹,还剩八发,慢条斯理地补满。

在极少听到枪声的上层,开枪更像是摔炮。

我整理好装备,不着边际地想着:见面礼就是近五十响鞭炮,倒真是给足了组织面子。

在我停进吴潍公寓地下车库的时候,管理局终于发了条“袭击者身份”的信息过来。坐在主驾驶思考几秒,我回复:疑似人类异常信仰组织内部LEA走私派系,任务相关,调查中。

等了一会,管理局没有回复。好事,没回复说明接受了这个解释。我开门下车,按照记忆去找吴潍的公寓楼层。

检查周围,没人跟踪,也没人顺路。我看着吴潍的公寓大门有一条缝隙,有些无奈。

当初因为被生命维护执行官破锁而入,吴潍和我都是走的窗。那执行官也不行行好,帮忙关个门。

我进门犹豫一秒,还是决定脱鞋。

环视一圈周围,值钱的东西都还在,没有盗窃的痕迹。没有照片,没有明显格格不入的物件,也没有值得关注的异常。

难道我要白跑一趟?翻了翻吴潍的书房和可能保存关键物品的地方,一无所获。

除了镜面下方的密语“不要忘记”的便签,吴潍活得毫无秘密和兴趣爱好,像两点一线的平淡人类。

我重新从进门动线开始,把我进来的痕迹挨个抹除。指纹不是问题,主要是物件摆放要恢复原状。

等我收拾到书房的时候,我看见桌子上的电脑。忽然意识到,因为吴潍说她不喜欢一切可以电子联网的记录,我就下意识排除了这个选项。

“开机密码。”我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语着。

开机密码的提示还是“不要忘记”。要不是我见过那张便签,我可能会笑出声。

摸着下巴思考几秒,输入了密语版本的“不要忘记”,独属于“吴潍”小时候的第二语言加密方式。

明显贴在浴室的密码吴潍自然不会用,意料之中的没有通过。不要忘记什么呢?吴潍天天都能看见,那应该是很重要的日期。

数字,字符串……吴潍作为复制体会有一个编号,只不过她自己并不知道。因为从她诞生开始,她就不需要扮演“吴潍”,在这个城市里,她就是吴潍。

所以,应该是别的更直观、更有意义的数字。吴潍的诞生日期应该是3815年11月26日,也就是,她眼里的事故后恢复、出院时间应该也是11月26日。

这一串数字八成就是开机密码了,但我没想着要去试试这个。吴潍作为档案管理员,自然会关注电脑的数据泄露问题,如果贸然开机反而会被她牵制。

她可以在档案里随时更改这个日期,修改档案对她来说本身就有前例,让真正的日期变成只有两个人才会和“吴潍”联系起来的特殊数字。

我不能赌这个可能。

重新关上电脑,我又想起吴潍的那本纸质笔记本。也许电脑里什么重要信息都没有,只是一个诱捕“吴潍原型”的证据。

起身沿着剩下的动线整理好我碰过的物品,我回到门口,穿上鞋,抹掉来过的最后痕迹。把门调整到进门的角度,彻底恢复公寓原状,乘电梯回到地下停车场。

还没到下班时间,空荡的停车场全是我自己的脚步声。我满脑子都是“不要忘记”和“3815-11-26”,顺着记忆找到自己的车,坐回驾驶位。

数字,数字,这几天我都厌烦和数字打交道了。

当时吴潍的纸质笔记本上写着“不要忘记”,“记忆是背叛”和“LEA解药”,除了中间的记忆相关,其他两个现在都有疑似可行的解释。

“出院日期”是十年前我和吴潍同时存在的一天,但没有理由会特殊。到底被我漏掉了什么?让她要求自己记住出院时间,甚至是强迫自己记住?

我看了眼时间,离我在市中心甩开的组织追兵找上来起码还有十几分钟,周围的路线和高低落差可真不是盖的。

市中心绝大多数的驾驶都由自动驾驶接手,自然而然就有统一的规划,路线复杂也根本不是问题。

再次摸出我的平板,试图想起那天的每个细节。

小渊的鸿门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抽丝剥茧的证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