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进原文站在男主对立面 > 第27章 开始

穿进原文站在男主对立面 第27章 开始

作者:月照金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22:59:54 来源:文学城

谭漓没有回答他的话,他也不恼,兀自转过头,继续欣赏风景。

他今日与上次真是非常的不同,难道是因为上次喝了酒的缘故吗,是不是说明他酒品不好?

他绕过谭漓,走进舱内,不肖片刻,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盏河灯。

其中一盏,款式精致,装饰华丽。沿着荷花花瓣边镶嵌着珍珠,灯芯被点燃,烛火透过珍珠,在夜间好似一颗颗变小的夜明珠。灯瓣上还写了几句诗词,想来是祝愿美好意思的词。

谭漓没见过这样的灯,不由震惊,“你的灯竟然这么华丽?”

叶嘉附一边点燃另一盏河灯,一边道:“这有什么?一年就一次,不好好准备不是可惜了。”他的声音在夜间听起来有些惋惜,“可惜不知道你来,不然就准备两盏了。喏,我的这个莲灯给你。”

他手里拿着奢华的莲灯,递到谭漓的身前。烛火照亮两个人之间的面容,他看着谭漓面带笑意,谭漓则看着他的眼睛,试图透过光亮看清他的目的。

叶嘉附见谭漓一直没有接,往这边走了几步,重新将莲灯往谭漓身前递来。谭漓看不明白他的意图,垂眸看着莲灯,声音轻飘飘的,好像随时跟着晚风飘走,“不用。我用那只小的河灯就好。”

“和我客气什么?拿着!”他强硬地将莲灯塞在谭漓的手上,然后转身蹲下,将手里那只小的河灯放入水中,准备许愿。

谭漓这时候在心里重新给他下了结论。今日的叶嘉附相当好脾气,还十分豪爽大方。

“过来许愿。”他催促道。

谭漓像他方才一样,将河灯放在湖面上,双手合十递到胸前,闭目虔诚许愿道:“希望顾凌一切顺利。希望顾凌能够活下来。”

她睁开眼,只见叶嘉附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许好心愿,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

他面带微笑,恳切道:“许得什么愿?”

他声音清凌凌的,但谭漓不想让别人知道,垂眸笑道:“秘密,说出来就不灵了。”

叶嘉附像是信了,点点头,“好。”他看看四周,转而看向谭漓,邀请道:“这边有家莲藕做得特别好,他家的绿荷包饭更是香,我带你去尝尝。”

谭漓心里一慌,急忙道:“我出来很久了,堂姐该担心了。”

叶嘉附听完看向谭漓,眼睛深沉,里面似有说不清的情绪,看了几秒之后,问道:“你是怕我吗?”

谭漓的小心思被发现,立即看向船边的湖面,掩饰道:“没有。”

他诚恳道歉的声音传过来,让人不禁想看看他是什么模样。

“上次的事情,真是对不住。我喝完酒,一被激就控制不住自己,害你当中难堪,真是对不住。”

他对着谭漓,弯腰俯身行礼,一直没有起身。

谭漓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日他的举动确实给自己带来一些震撼,没想到自己刚过来就要遭到这种麻烦,可见他今日的表现,和现在的模样,好似不像装的,或许真的可以原谅一下。

谭漓轻声道:“你起来吧。”

叶嘉附知道谭漓有原谅他的意思,笑道:“就当我给你赔礼。还请你务必尝尝那家的绿荷包饭。”

最后一句话,让谭漓实在没忍住,破声笑出来。

心中实在好奇,那家的荷包饭当真那么好吃?

船至岸边停靠。

他们两人一前一后往街上走,叶嘉附时不时回头看看谭漓有没有跟上。

谭漓在人群中又看到那对男女。两人含笑前行,有说有笑。按照身量、容貌,谭漓都想从心底感叹一句,真是般配。

齐城。

官兵正在城门口贴布告。

人群中的一名女子道:“还好等来了顾将军。不然齐城说不准就被攻下了。”说到后面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她抬起袖子连忙擦干。

她身边一位中年妇人拍拍她的背,安抚道:“我们在城内,也就是受些惊吓,你是没看到被那些叛军抢掠的人。”她说着双眼溢满泪水,忍着眼泪,摇头叹气。

人群中一男子道:“快看。叛军已经全部被俘。终于可以为陈知县报仇了!”

“是啊,知县大人那么好,那些叛军简直丧尽天良。”

有人提出叛军的消息,所有人全部往布告那里挤,目光齐齐看向那里,一时间没有人说话,十分安静。

其中一男子顺着布告上的字迹一路往下看去,越看越生气,心中忍着火,直到最后看完,才啐了一声,道:“写得什么狗屁!知县大人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情,朝廷做了什么?”

方才哭过的女人这才看完,声音怯怯的,附和道:“是啊,知县大人宽和仁善,不仅对我们好,对城外的难民也是很关心。当时好心开门放粮,现在竟然不但没有功赏还说知县有罪?如今的陛下真是……”

她越说越起劲,一时间口无遮拦,还好被人及时制止。

“别说了!那可是天子。”

女人被这一提醒,当即止住话头,看向四周。

虽说布告前站着士兵,但原本都是齐城的,他们对这次公布的告示也很不满,虽然有人口无遮拦,但最后也没有说出什么,只是眼睛一直盯着说话的那个人,以示警告。

木栏上端正地字迹一排排竖立,上面写满红色的字迹:

陈阳海作为一城知县,私自打开城门,至齐城陷入混乱,其罪当诛,但念在其人已死,陛下圣恩,不追究其过错。

天上刺目的太阳升起又落下,日月轮转,时间飞逝。

永岁十年,七月中旬。

“陛下,齐城传来奏报。”殿外内侍的声音远远地传进来。

永岁帝眼神有些呆滞,闻言缓缓地放下手里的酒樽,朝殿外看去。

这些□□中没有要事,襄国的叛乱早已平定,礼台寺也已经在修建,永岁帝终于能够松散一些。整日待在殿内饮酒作乐,有时会叫上几个舞姬助兴。

“进来。”他声音拖沓,没有往日的凌厉。

内侍从进来开始就一直低着头,不敢四处张望,眼睛只能看到脚尖不断后移,待走到陛下身前,轻轻俯身,弓着腰,道:“陛下。”

永岁帝眼睛迷离,撇了一眼内侍手里的奏报,心里猜到几分结果,也不着急,一手拿着酒樽饮下一口,一手胡乱摸索奏报的位置,拿在手里。

举着手里的奏报,在空中挥挥,不耐道:“下去。”

“是。”内侍继续一直低着头,走出殿外。

永岁帝看着奏章,丝毫不在意,拿起奏章的一端胡乱一抛。原来只有一个本子大小的奏报现在变成一个长条,横跨在书桌上,上面的字迹坚韧有力,亦如顾凌本人。

永岁帝没有时间看,手指在奏章上顺着字迹一路往下,找到末尾的位置,这才转身,仔细看。片刻后,忽然一笑,借着左手又喝了一口酒,欣慰道:“朕就知道他有用。”

知道结果,桌上的奏报也就无用,右手胡乱一挥,堆在一旁。

永岁帝摇摇晃晃站起来,几步走到墙边,抬头看着墙上的一幅画。画中女子身材纤细,身着宫人的衣服,发髻整齐的束在脑后,整个头发上没有一丝点缀物,整个人看起来清瘦又纯洁。

永岁帝喝了口酒,口中呢喃,“要是你在就好了……”说完后,自己忍不住笑起来,又是摆手,又是摇头,走到桌边,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全都一口气饮下。

京城中,顾凌平叛成功的事传开,紧接着就是陛下看到奏章很高兴的消息,虽然民间偶有怨言传出来,但很快被一股力量平息下来。

谭漓听到消息之后并没有很开心。

如果说安城那次边疆战乱是顾凌自己请旨去的,那这次就是陛下有意安排。想到他之后的结局,现在受到陛下重用并不是什么好事。

谭漓趁着练字的空隙喘口气,趴在桌子上,透过窗子望着院外。阵阵热风吹动她的碎发,挂在耳边,一摇一晃。

如果这件事情是皇帝安排,顾凌也不能抗旨不遵,所以并不能确定他自己的想法。要知道他怎么想的,还是需要试探一番才行。

“唉,这件事情有点难办啊……”谭漓趴着,无奈地说了一句。

“什么事情难办?”云香端着冰酥进来,见谭漓泄了气,不禁问道。

谭漓一惊,她以为屋里没有人了,没想到云香在,看着她真挚的面庞,心道,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情,还是不要把她牵扯进来。

谭漓摇摇头,“没什么。你手里的是什么?”

“我看小姐写了好久,天气太热,给小姐端碗冰的东西解解暑。”

月上枝头,月光照亮地上的一切。

顾凌一身中衣,散着头发,坐在窗前,狭长的眼眸看着天上的月亮。手里拿着一封打开的信,随着晚风一动一动。

半月前,顾辰带人去边疆调查父亲的事情,直到现在才传来消息。

信中说,襄国境内有传言说,几名封国人在襄国做官,时间是在边疆战乱前后,顾辰已经调查消息,确认属实,但具体是何人还不知。

这样的消息惊起顾凌心中一阵波澜。

虽然心里的怀疑自己都不相信,但也许就是一种可能。父亲没有死,死亡的消息是襄国传出来的,只为扰乱军心。或者是,如信上所说,去襄国做官的人是父亲。

即使自己心里也觉得不可能,但他还是不想打破这个渺茫的机会。

副将还带来新的消息,大战前夕,父亲收到几封来自京城的信,具体是谁,他也不知。

所以,父亲的失踪可能还与信件有关。在父亲失踪后,那些信件也全都不见了。

当务之急,就是要搞清楚,朝中是谁给父亲写信,信中的内容是什么。

父亲的失踪究竟与这些事有没有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