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进三国,我成女帝了?! > 第19章 玉玺的下落

穿进三国,我成女帝了?! 第19章 玉玺的下落

作者:猪美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27:27 来源:文学城

这日,刘洋再未出门。一方面她在斟酌品味那个所谓的“大贤良师”的话,另一方面,她则是想起在医馆内屋时柳娘与她所诉说的请求——

“怎么样才能让你对此事守口如瓶?”刘洋冷汗津津,极致痛楚下使她眼前产生阵阵晕眩,眼前人的脸都有些模糊。

柳娘用白净的布条将刘洋的伤口包扎好,尔后道:

“乱世飘零各有苦楚,女人于世更为艰难。你我皆为女子,我又怎会揭发你?不过,我虽不过一黔首布衣,但也知公子身份不俗。若是可以,日后能否多多帮着照顾些我这仁和堂?”

“……自然。”刘洋一抿嘴,兀地想起了她刚的话,便又问了句:“你之前说,华佗是你师叔?”

“正是,只是我已许久未曾见过他了。我这师叔一向行踪未定,喜欢四处游医,想必他定是潇洒畅快得紧吧。”

两人又沉寂了一会儿,旋即听到外屋传来一声怒喝,接着便是噼啪脚步声向这个方向走来。

二人互视一眼,皆是装作无事般立于门前……

*

刘洋斜躺在卧塌之上,构思着接下来的行动。

首先,无论那道士的话是真是假,为了回到现代她也是断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其次便是吕布等人,若她真成功回去了,他们这帮人群龙无首下难保不会大败于董卓……不妨给他们留条后路?

正当她闭目沉思之时,门外传来贾诩的呼唤声。

“陛下,可方便臣进屋?”

“是爱卿啊,快进。”

闻言,刘洋赶忙坐直身体,又将有些凌乱的发丝衣衫一一整理好。

吱呀——

贾诩推门而入,躬身一礼后便立于塌下。

“爱卿有何事寻朕啊?”

“禀陛下,孙太守托我告知陛下,自洛阳所来驿卒已抵达鲁阳,所携诏令则已被孙太守暂且扣下,并未贴于城门之上告与百姓。”

“自洛阳而来……定然又是董卓。孙太守可还说了别的?”

“太守言,他这些时日已是考虑清楚,劳驾陛下移步正厅共同商讨。”

“好。”

刘洋与贾诩一前一后朝着屋外走去,未经多久,便进到了孙坚屋内。

此时这屋中除却眉头锁死的孙坚外,还有难得肃着神色的孙策,以及一膀阔腰圆,相貌刚毅的男人。

“陛下。”

“陛下!”

三人见到信步而来的刘洋后,皆是恭谨一礼,刘洋挥手示意他们起身,尔后便落座于孙坚左上方,贾诩则是与孙策他们坐在一起。

“孙太守可是想好了?”

“陛下,实不相瞒,我这段时日之所以未留在长沙郡而选择北上至南阳,就是为了讨伐董贼。”孙坚义正词严。

“既太守有心讨董,前几日又为何不干脆答应于陛下?”贾诩笑眯眯地开口。

孙坚一顿。

有心讨董不假,但他手下兵卒皆来源于长沙郡内,又怎能直晃晃地与董卓抗衡?

“嘿你这厮!陛下与我阿父议事,哪有你吭声的道理!”孙策双眼各燃起一簇火花,动作利索拍案而起,斜了贾诩一眼。

“策儿!”

在孙坚瞪视下,孙策又冷哼一声,缓缓坐了下去。

“陛下勿怪,臣当时确有许多顾虑,便未立即应下。只不过臣之忠心天地可鉴,董卓命天下人共同揭举陛下行踪之召令也被我给扣押下了。”

“无妨,事出有因,朕不是那般小气之人。如今,太守可是愿助于朕了?”

“确是如此。在陛下未来之前,我本是已杀了那南阳太守张咨,袁术趁虚而入成了新南阳太守。为了粮草声名我无奈依附于袁术,可他面上冠冕堂皇地封我为豫州刺史,破虏将军,实则我一向他要军需他便支支吾吾推脱个不停!”

说这话时,孙坚孙策及那陌生男人表情都变得不是很好。

刘洋闻言心下想着,袁术多疑,且这二人与其说是“合作”,还不若说是相互利用。袁术为防养虎为患,定会用粮草来牵制于孙坚。

不过心下这般想,刘洋嘴上却又是一番说辞。

只见刘洋锁眉摇头,语气亦很是义愤填膺地道:“这袁术真可谓是个小人,断不可与之深交。”

“陛下,我也是这般想的!”孙策双眼一亮,尔后又被孙坚飞了记白眼。

“小人与否暂且不提,但我只知若是上了战场,仅凭袁术稳于后方定是万万不可。”

他们前脚于战场上厮杀,正十万火急之时粮草却断了供,难不成让他手下的兵饿着肚子与董卓的精锐之师对战吗?

“陛下之前和我讲过,若我愿用手下的兵力帮陛下你阻挡董卓追兵,你便会授我以足够的权力,此话可还奏效?”

“朕从不说虚言,若你愿助朕,朕便授你以豫州牧一职。”

豫州牧?!

孙坚双眼骤然放大。

别看豫州牧与豫州刺史听起来差不多,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豫州刺史虽掌一些兵权但却处处受限,可那豫州牧却可以直接掌管州内所有郡兵!

若他真成了这“豫州牧”,自是无需再从袁术那里乞求名分粮草!

只不过……

“只不过,”刘洋单手撑于颌下,另一只手落于膝上,面色变得更加肃穆严谨:

“朕虽是正道嫡统,一来无玉玺傍身,二来无宗亲臣子背书。董卓大军虎视耽耽,迟早会寻到这里,袁术又野心勃勃,恐难以会轻易顺服于朕。即使朕有心封太守以官位,但只怕是很难被世人承认。”

“那难道只能舍弃这个方法?”孙坚眉头蹙起,语气夹杂着不甘心。

大好机会摆于眼前他又岂肯轻易放弃?!

“非也,不知可容我说两句。”贾诩这时再次开口。

刘洋与其对视一眼,略一点头,示意让他畅所欲言。

贾诩站起身,慢悠悠地踱步于屋内:“若想让天下人认可陛下的所做所为,所需之物不过三样:玉玺,重臣,以及兵力。”

“我当是什么,这些谁不知晓?”孙策又轻嗤一声,他还记得刚这人顶撞自己阿父一事。

刘洋也开了口:“重臣……不知蔡邕可算?”

“蔡邕?竟是蔡公。”孙坚突地出声,“我甚是倾慕蔡公之文采,连我小子孙权之字都是由蔡公所起。”

贾诩也言:“蔡公自是可称之为重臣,他为文坛领袖声望极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备受士人推崇,有他背书自是给我方加了不少筹码。”

“至于玉玺……”

众人沉默。

宦官张让曾劫持少帝刘辩仓皇出宫,传国玉玺也自那天起下落不明。若是要想于洛阳去寻找这玉玺,无异于大海捞针,难于登天。

与他人的深思不同,刘洋却是眉心一跳。

传国玉玺?

她怎是记得之前看史书时有读到过这方面的记载……

刘洋来回摩挲着手指,阖眸仔细搜寻着这方面的记忆——

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刘洋两眼霍然睁开!

玉玺,在井里!

“我知晓传国玉玺现藏于何处!”她骤然扬声道。

“陛下知晓?!”

几人一怔,皆是有些不可置信。

“对!孙太守,不知你可否派你手下一能人异士去趟洛阳,那玉玺便藏身于城内一井中!”

井里?

孙坚孙策面面相觑,贾诩面无波澜似毫未起疑,而那陌生男人却豁然起身,两手抱拳俯身道:

“陛下,太守,末将愿往!”

孙坚于原地徘徊一阵,虽未明了陛下是如何知晓的玉玺去处,但也知之前他已是推脱了一次,这次若再犹豫不决,恐会引陛下不快。

故而,孙坚道:“好,黄盖,那此事便交予你。我再另派一百精兵跟随于你,望你万事小心,莫要辜负陛下。”

“末将听令!”

玉玺,重臣问题有了着落,接下来只需考虑兵力。

“黄巾余党作乱,近日南阳群外多了许多流民,不如我们从中挑选些精壮之人充当兵源?”孙坚提议。

“若想将这些人从毫无纪律的流民转换为训练有素的士兵,所需耗费功夫巨大。”贾诩否决。

“不过孙太守此言确有可行之处,我等可先接纳他们,以待日后不时之需。”刘洋道。

归根结底,现在他们根基不足,又时不可待,只能先借兵度过难关。

孙策低垂着脑袋不知在想些什么,随即他猛地抬颈扬声道:“不若……等找到玉玺,盖完授印后,再用它向袁术那里借些兵来?”

袁术那里还不知晓陛下已到了南阳,加上其居心叵测,定是经不过玉玺的诱惑。

“不可,只怕是我们归还了兵马,袁术却不肯归还玉玺,至那时又该当如何?”孙坚皱眉。

听闻此言,刘洋嘴角不自觉勾起,控制不住接了句:“若不是他不还我玉玺,而是我不还他兵马呢?”

气氛一静。

孙坚瞳孔巨颤,不可置信;孙策满脸皆是一副知音难遇的兴奋;贾诩则是欣慰一笑,只差把那句孺子可教说出口了。

顶着他们的目光,刘洋尴尬一笑,右手挡于口前,鼻尖耸动两下:“开个玩笑,朕知晓此物不能随意借出,更何况是袁术那般狼子野心之徒。”

贾诩:“不错,为今之计还是先将玉玺寻来,再徐徐图之。”

……

黄盖领一队军马自南阳出,直奔洛阳而去。

而明日,便是刘洋与大贤良师约定好会面的日子了……

蔡邕给孙权起字是在别的文学作品中提到的,非正史。

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时间点。公元189年孙坚北上讨董,由长沙前往了南阳郡下的鲁阳县,公元190年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袁术趁虚而入成了南阳太守,二人展开合作,孙坚被袁术封为破虏将军,袁术为其提供粮草等,这里为了剧情需要我把孙坚杀张咨时间点提前到了189年,也就是说在刘洋到南阳时,孙坚袁术二人已展开了合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玉玺的下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