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回死敌落魄时(重生) > 第10章 蝴蝶

穿回死敌落魄时(重生) 第10章 蝴蝶

作者:灼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9:44:13 来源:文学城

头很痛,像被几百只蚂蚁啃噬着脑髓。

安阳的冬天冷到人骨子里,崔蘅为照看赵檐,近些天来没有怎么合过眼,此刻头昏脑胀,步子都有些打飘。

窗外风雪呼啸,门窗被刮的吱呀作响,仅有的几件衣裳都裹在重病的赵檐身上,她只穿着一件寺庙里翻出来的破僧袍,塞着些干草挡风。

安阳没有建长宣王府,他们住在一个三进三出的破庙里,只有一个老和尚做仆役,堪称家徒四壁。

皇上的意思很明显,活命的机会他赏下来了,能不能活就看他们自己。

赵檐一直病着,连香灰都灌过,却不见好转。

实在没钱请大夫,崔蘅就每日外出上街卖艺,表演胸口碎大石或是给蒙眼投飞镖的人当靶子,一天下来能赚十几个铜板,勉强够用。

赵檐被病气腐蚀得不成样子,面庞泛着青灰色,眼神空洞黯淡,曾经壮硕的身躯,如今只剩一副伶仃的病骨撑着。

“阿蘅,我撑不住了,你走吧,莫要让我再拖累你了。”他总这样说。

崔蘅只是摇头,坚持给他抓药煎药,每日为他擦洗身体。

八岁那年赵檐把她从死人堆里刨出来,她也会尽全力将他拉出这滩烂泥。

日子一点点捱过去。

这天她恰好不在,赵檐病情恶化,老和尚无法,只得找来知州府的人帮忙,那些人连大夫都未曾请一个,便将赵檐用破席卷起扔进了乱葬岗。

崔蘅多赚了些钱,为给赵檐买床厚实的棉被,她厚着脸皮和老板讲了整整一天的价,回到寺里,却不见他人影。

她找到老和尚问清原委后,便头也不回地冲进大雪中。

乱葬岗寒鸦嘶鸣,寒风卷过地上的雪沫,呜呜作响,坟头边的枯树张牙舞爪地挥舞着枝桠,似是要刺破苍穹。

崔蘅被寒风吹得睁不开眼,手脚并用地往前爬。

“殿下!赵檐!”

她的声音被风雪湮没,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风雪在呜咽,似冤魂低泣。

幸而她来得尚早,赵檐还未来得及被雪埋住。

崔蘅把赵檐从雪窝里背出来,顶着寒风,咬牙一步步往回走。

她这些天太累了,原本就没有多少力气,此刻迎着刀子似的风雪,双腿止不住地打颤,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赵檐浑身冰冷,连睫毛上都结着冰霜,若不是感受耳边还有一丝他的气息,崔蘅几乎以为自己背着的是一个死人。

“殿下,你不可以死。”崔蘅喘着气,咬着牙道,“王妃用自己的命给我们换来一丝生机,我们不可以就这么死。”

“实在太难堪,太狼狈。”

茫茫大雪中,崔蘅拖着麻木僵硬的双腿,一点点艰难地朝前移动,到最后,她彻底没了力气,和赵檐一起倒在雪地中。

雪花落在她脸上,凉丝丝一片,就在意识即将完全消散之际,一只冰凉的手轻轻碰了碰她的指尖,赵檐气息微弱,声音却穿过大雪清晰地落在她耳边。

“阿蘅,我不死,我们活着……”

“我要带你杀回上京,斩尽天下负我之人。”

一字一句,含尽嗜血之恨。

那个雪夜里,崔蘅和赵檐互相扶持着,凭着满腔恨意,硬生生穿过乱葬岗,爬回人间。

雪片落在眼角,化为水珠滚落至鬓边,有人替她轻轻拂去,半是心疼半是怒地骂道:

“让张氏滚过来,阿蘅今日若还不醒,老娘定也要她见见血不可!”

“娘子,别吓着孩子。”

崔蘅自梦中挣扎着醒来,模模糊糊看到丽娘倚在崔显怀中低泣。

“阿娘……”

“阿蘅醒了!”丽娘又惊又喜,连忙擦掉眼泪,心疼地摸了摸她苍白的脸颊,“头还痛不痛?身上可有不适的地方?”

崔蘅摸摸头上的纱布,轻轻摇了摇头,“不痛了,阿娘,我没什么大碍。”

“刚醒来,少说些话。”崔显端来一碗汤药要亲自喂她,“阿蘅来,先把药吃了。”

一碗药见底,丽娘往她嘴里塞了块饴糖。

甜味将舌尖的苦涩辛辣压下,崔蘅展开眉,忽然想起没见谢令闻。

“阿爹阿娘,谢哥哥呢?”

二人也俱是一愣。

“令闻去找了大夫还有我和你娘,我们都忙着照看你,没空招待他,估计是走了。”

崔蘅有些着急:“可谢哥哥身上也有伤。”

“福子拿着竹棍打了谢哥哥的左肩膀,那竹棍都裂开了!”

崔显皱起眉,知道此事不可耽搁,便安抚女儿道:“我去寻令闻,阿蘅莫要忧心,乖乖等着阿爹回来。”

崔蘅点了点头,不放心地叮嘱:“阿爹一定要带谢哥哥去医馆,他是因为保护我才受得伤。”

崔显带着女儿的期盼出了门。

他先去了后巷谢家院子前,前几日谢家一直自内反锁着门,今日门外却落着一把锁,明显没有人在。

崔显想起前几日崔蘅是在宋家仓房里找到的谢令闻,便拐上街朝宋家铺子走。

宋老三正在收摊,笑容满面地打了声招呼:“崔先生又来给阿蘅买包子啊?您今儿可来晚了,我们这都收摊了!”

“包子明日再买也成。”

崔显朝他拱了拱手,笑道,“我来是想问一下宋老板,有没有见过谢家小郎。”

宋老三闻言叹了口气,拎起脖子上挂着毛巾擦掉额头上的汗,靠近崔显,压低声音:

“在我家后头仓房里呢,昨儿晚就来了,我一直装没看见,特地放了几个包子在外头,晨起一瞧,碰都没碰。”

他摆了摆手,无奈道:“这孩子太倔,打碎骨头都不弯腰。”

“宋老板心善,我替谢家孩子谢谢你。”崔显朝宋老三弯腰作了一个揖。

他是举人,又是书院先生,宋老三哪敢受他的礼,连忙把他扶起来。

“都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孩子,举手之劳罢了,崔先生这是想让我折寿啊!”

崔显和宋老三又寒暄了一阵,道明来意后,便朝后去寻谢令闻。

大黄狗守在门口,见到喂过它吃的崔显,兴奋地甩起尾巴原地打转。

崔显笑着摸了摸大黄的头,抬眼望向仓房内。

一团小小的影子缩在墙角,正垂着头,用木枝在地上写字。他握着木枝的姿势有些别扭的,但写的字却十分工整。

崔显悄无声息地进了门,站在一侧,端详地上的字。

等他写完,便开口问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你知道出自哪篇文章吗?”

谢令闻听出崔显的声音,动作一顿,回道:“庄子内篇,人世间。”

“不错。”崔显满意地点点头,屈膝蹲到他身边,也随手捡起一个树枝,朝他写的“德”字添了一横。

“这里缺一笔。”

“谢崔叔指点。”谢令闻站起来,朝崔显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崔显乐呵呵地道:“虽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但我方才确实使你受益了一些,不叫我一声先生吗?”

谢令闻抿了抿唇,长睫在眼睑下投出一片阴影,面上的冷淡被无措取代。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乖巧地喊了一声“先生”。

崔显拍了拍他的右肩,开怀大笑:“既然你喊我一声先生,那今日我便将庄子内篇讲述与你听。”

“随我来,咱们边走边谈。”

宋老三看见崔显身边亦步亦趋跟着的谢令闻,心下纳罕。

这谢家孩子性子那么古怪孤僻,崔先生使了什么本领让他那么听话的?

这边崔显一路走一路说,时不时问谢令闻一两句他的见解,不多时就将人领到了医馆。

他撩袍坐下,让谢令闻坐在另一侧。

“大夫,麻烦您给看一下这孩子的伤,在左肩上。”

谢令闻刚想拒绝,便听崔显又道:“肩膀受伤会影响拿笔的姿势,莫要因小失大。”

“恰好此处有纸笔,你先将我方才说的要点写下来。”

谢令闻垂首敛目,应了句“是”。

这是他第一次拿笔,也是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在纸上写字。

树枝总是粗细不一,写在地上难免阻塞,换上羊毫与宣纸,感受便大不相同。

行云流水,顺滑无阻。

医馆用的笔墨并不上呈,笔尖有些分叉,墨水也带着隐隐的臭味,谢令闻下笔时,内心却有种平静的激荡。

崔显看着垂眼认真写字的谢令闻,让拿着银针等待的大夫上前施针。

一根根银针落下,谢令闻却毫无察觉,执笔依旧稳健,手腕稳如泰山。

待针施完,谢令闻落下最后一笔。

他将宣纸呈上,崔显仔细看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有些错字,详解要义与重点却一个不落,不说别的,就他这份耐力与超群的记忆,就已经赢过宏德书院的大多数学生。

谢令闻整理好衣袍,眉眼低垂,“学识浅薄,先生见笑。”

“你自学至此,已经不容易了。”

崔显正感慨自己发现一个读书的好苗子,忽然想起自家女儿的嘱托,便望向谢令闻,试探地道,“令闻啊,阿蘅醒来后一直很挂念你的伤,你能否和我走一趟,就让她瞧一眼你,也好放心。”

他触及谢令闻漆黑的眼瞳,立马摆起架子,“我是先生,你要尊师。”

谢令闻抿起唇,轻轻点了点头。

崔蘅吃过药,精神已经完全好起来,正在院子里蹲着洗自己的小荷包。

“阿蘅,瞧我把谁找回来了?”崔显还未进门便邀功一般地喊起来。

崔蘅一听是阿爹的声音,惊喜地探出头,“阿爹!谢哥哥!”

小娘子卷起衣袖,露出一截肉乎乎的藕臂,仿若羊脂白玉,在阳光下晃着人的眼睛。

“谢哥哥,你的伤如何了?”

她急吼吼地跑上前,用两只还带着水的爪子攥住谢令闻的衣袖,立马在上面留下一团深色的水痕。

眼看崔蘅又要去扒谢令闻的衣领子,崔显连忙拦住女儿,“好了好了,阿爹带你谢哥哥去看过大夫了,你先带谢哥哥去书房玩,待会阿娘就做好晚膳了。”

崔蘅悻悻地收回手,忽然想起什么,转眼又高兴起来,拉着谢令闻往书房跑,“谢哥哥,快来,瞧我给大黄身上画了什么!”

她今日没有用发带,只在发髻下簪了个时下兴行的蝴蝶发钗,小小的一个,流光溢彩。

蝴蝶随着她的动作震颤起翅膀,似乎就要朝谢令闻飞来。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蝴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