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汉后直播剧透我造汉武帝反 > 第19章 抢钱抢钱

穿汉后直播剧透我造汉武帝反 第19章 抢钱抢钱

作者:元宝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3 19:16:46 来源:文学城

刘晊以金饼悬赏,很快别说是井盐了,崖盐也有人寻来。

能够发现不同的盐,也就用不着从海边运来海水以煮成盐,成本的问题解决,接下来所需要考虑的是不同的盐提取的办法不一样。

技术问题,刘晊是懂一些的,毕竟一通百通。脑子好使的人真想把盐的事弄好,这是惠之于民,也是能让刘彻意识到刘晊价值的事,刘晊一定得干。

刘晊迅速用不同的办法提取出盐,这样的法子,更是只能传给信得过的人,绝对不能随便教人。

技术要是外泄,想做独家的生意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况且刘晊有意要用盐惠于天下,惠于万民,收拢人心的事,必须要谋划,不能让人抢了个先。

姬蓉瞧刘晊上手的架势,不由的怀疑,这是公主吗?比她的动手能力都要强。过分了!

刘晊不管,迅速给刘彻传信从长安给她调人来,得是靠得住的人,技术不握在手里,那不是妥妥要让别人占尽便宜?

有技术,谁想掀起风浪都不可能。

收到消息刘彻那儿让卫青迅速安排兵马,也得把人给刘晊送过去。

嗯,刘晊也点了一些养在上林苑的人的名字,一眼扫过后的刘彻可以确定,怕是刘晊早有准备。

人的事是大事,一个不慎让人占尽便宜,刘彻绝不能答应。

盐利之丰,现在最关键的莫过于制盐的技术,盐制出来,还不用像以前一样不远万里的从海边把盐运来,那样省了无数的事。也能够让人稍稍松一口气。

刘彻捏着刘晊写下的方案,在各地选商人经营盐,无论是郡县之地,亦或者诸侯王所在地,做生意,物美价廉,不怕生意做不起。

挑人刘晊还不是只用一家,而是根据不同的区域大小待定不同的人家,以令他们相互制衡,不得不听命于朝廷,且不敢乱来。

嗯,不对,是听命于刘晊不敢乱来。

用人之道,如何平衡局势,刘晊是其中能手,学得很不错。

用人之道也一样用得很好的刘彻感慨之。也想起来天幕提及的六部,科举,这些词对刘彻而言是陌生的,刘彻反而更好奇。

大汉朝,在他的手里发扬光大,也能在汉仁帝的手里开疆辟土,成为后世的标杆,自然无人会不喜。不过,谋反的事绝不能发生。

刘彻很清楚他虽然若是败给刘晊也会认了,这样的事还是不要发生的好,他不乐意。

刘晊那儿,自打海边的盐一制出,刘晊直接将盐价降下,周围的人一听那盐价,眼前一片黑暗,直接让人查查,谁啊,亏本卖盐吗?有那资格这么卖盐吗?

盐令刘晊在手,她这还不仅仅是一地的盐令,而是大汉各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出售的盐。

一查出刘晊的身份,多少人忍不住骂粗话了。刘晊怎么会来捣鼓盐的事?

刘彻对一个将来敢造他反的女儿,不看着点反而放出来,真就不怕出事?

目前的情况,刘彻真不担心,比起操心刘晊将来谋不谋反,刘彻清楚的知道大汉最大的敌人是谁。

对,世家贵族,土地兼并,大汉国库的收益一减再减,大汉朝的那些利益,都快让世家贵族们垄断。

再不收拾世家贵族们,放任下去,天下百姓无处容身,无法自给自足,游离失所,早晚得出大事。

至于以前的诸侯王们,现在还能掀起风浪?

大汉几代皇帝不遗余力的对付诸侯王,自先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已然无力和朝廷作对。刘彻听从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诸侯王,远不及世家贵族们的危害更大。

刘晊出面,和世家贵族抢利,有何不可?

刘彻巴不得有人能够帮他对付世家贵族。想他以察举之制,征辟之制提拔上来的人,那些都是普通人家的人,有本事而苦无出头的机会。

把那些人提上来,他们会是刘彻手中对付世家贵族的刀。仗势欺人,无法无天的世家贵族,各自相互的包庇,刘彻很清楚的知道世家贵族们享受的特权,也明了他们这些人更多考虑自家的利益,对大汉,对百姓的生死,全然不在乎。

所以刘彻才要考虑,须得正正风气,也要想办法夺世家贵族的利。

这些事,自然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得好的,整治世家贵族的事,由张汤来做,正风气,他一个廷尉再合适不过。

至于和世家贵族们夺利,别看刘晊不吭声,她挣来那些钱,那都是从世家贵族里挣的。钱不少,现在再加上盐,盐更是大头。

刘彻只要想到天下的盐利尽握于他手,心头一阵阵火热。

对付匈奴费钱,就算有文景两代的积累,国库的钱也在不断的减少,刘彻定不可能不想挣钱的。所以有一个刘晊真能挣钱,刘彻乐意无比。

原先刘彻是准备了人的,对,桑弘羊。一个精于算数的商户之人。

本来就是让桑弘羊想办法为他生财有道,桑弘羊的好些计划都交上来了,可那些都太慢,比不上刘晊最直接干脆的以技术垄断。

有人想跟刘晊拼价格,也得他们拼得起才成。刘晊把各种井盐,崖盐,湖盐都弄出来,就地取材,也就免了运输的问题,就凭这一点,谁能比及?

接下来是选人,选合适的人经营盐。

盐令朝廷可下发,有刘晊在,能够为刘晊所用,听刘晊话的人,也就是听刘彻话的人,刘彻不帮这些人,难道还能帮那些个总想掏空大汉,想让大汉烂到骨子里的世家贵族?

掏大汉的利,世家贵族个个肥得流油,他们一副自己受尽了委屈的样儿,但凡刘彻手里有人,他都不会受这份气。

世家贵族之所以是世家贵族,因为他们垄断了教育,也垄断了所有的书籍。

大汉朝的普通人,有的终其一生都可能从来没有见过竹简长的什么样子。

要不是朝廷往各地方去,专门教人识得的几个字,会算数,这真就是连算数都不会。

别问朝廷为何专门派人前往各地教人识字算数。

试问朝廷想要管理好地方,是跟一群不识字不讲理的人沟通要容易得多,还是跟一群识得字,也懂得一些道理的人要容易?

文化,教育,都清楚其中的重要性,只是莫可奈何,朝廷面临的问题太多。在汉之前,秦一统天下,春秋战国,战乱四起,文化,教育,想发展,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可能吗?

汉朝建国至今,七十多年了,自刘彻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也听董仲舒的建议,育人才,故太学建起,是为大汉朝廷培养人才。

人才,只一个太学够吗?

不够,一时半会刘彻也得放一放,大汉主要的问题在于出击匈奴。

而且,竹简本身的问题,想要传播知识,谈何容易。

“这封信交给长安公主。”刘彻心情好,同时也想到另一个事,上回提了一句官制的事,刘晊提了有想法,盐的事一闹出来,把这事忘记了。那不成,得让刘晊在外头也得想想。

卫青刚回来就要出去,一直不敢往宫中去见卫子夫的卫青,得了刘彻一句也该去看看皇后,卫青也才敢迈入椒房殿的大门。

乍然一碰面,姐弟都不由迎上前,握住双臂,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恐惧。

这回的事太凶险了,稍有不慎,他们卫家上下当真要因此而亡。

此时他们的心都未落定,他们也都知道,那刀会一直悬在他们脖子,落不下来。

“姐姐勿忧。陛下无杀心。”卫青忙与卫子夫道来。

卫子夫点了点头,“先坐下。你可还好?听说你受了伤,伤好得怎么样了?”

神色间都是对卫青的担心,卫青跽坐下,安抚卫子夫道:“姐姐放心,我没事。”

身体上的伤无事,卫青还能扛得住,不会有大问题。

卫青凝望向卫子夫问:“阿晊之前如何?”

作为一个引起一切事情的人,纵然眼下的刘晊什么也未做,可让人提前昭告天下,她在以后,未来会成为谋反的那个人,刘晊的状态卫青也十分担心。

若是人在跟前,卫青直接能见着人,也不用问卫子夫。这不是人不在。

卫子夫摇了摇头道:“心里难受着。”

自己养的孩子,好与坏,卫子夫一眼便能瞧得出来。

瞧出来了,卫子夫也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局面,她有心亦无力。甚至还得尽可能稳住,不能让人看出半分端倪。

“阿晊心志坚定,会没有事的。阿姐行事要更小心更谨慎才是。”卫青叮嘱,卫子夫颔首,这个道理她自是知道的,也叮嘱道:“你也小心。只是你才刚回来,陛下怎么又让你出去?是有什么事?阿晊去了何处,陛下一直不说,我也不敢问,你知道?”

卫青点头,“知道,阿姐放心,阿晊安好。有去病在。”

霍去病,会照顾好刘晊。

卫青不曾直言刘晊所在,定是不能说,不便于说,卫子夫自不再问,连卫青的去向也不要细问。

卫青和卫子夫碰了面,也不敢多言,聊了几句,见了几个孩子,最小的刘据是不知事的,也不明白大汉发生了何种变化。

可是,子不类父,刘据不如刘晊,都能够瞧得分明。

刘晊在刘据这个年纪,已然在未央宫由刘彻抱在怀里读书。

那会儿的刘彻教着刘晊背书,可怜一个奶娃娃想读书,也得小心让口水呛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抢钱抢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