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汉后直播剧透我造汉武帝反 > 第16章 引贼无数

穿汉后直播剧透我造汉武帝反 第16章 引贼无数

作者:元宝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3 19:16:46 来源:文学城

刘彻!盗墓者光顾?

骆幽这会儿娓娓道来,【要知道古往今来的皇帝都是以国家三成的收益修陵造墓,汉武帝一朝有钱没钱,有一个汉仁帝生财有道,据不完全统计,汉武帝的陵墓那是汇尽天下珍宝于陵内。有句话说得好,树大招风,珍宝多能不招人惦记吗?汉武帝的帝陵已知的大型盗墓就有五次。】

刘彻震惊住了,他的墓有人盗?

刘晊那儿听着这数据,真是一模一样呢。

霍去病那也瞪大眼睛,“他们大胆。”

“活着惦记把刘家江山掀了的人都有。偷盗皇陵一事见怪不怪。秦始皇的陵是人不想挖吗?那分明是挖不了。”刘晊不得不安抚霍去病。

【汉武帝刚去四年,就有偷盗汉武帝的墓,一胡商就在扶风市场上买到了康渠国王朝供武帝珍宝,经查,为地陵之物。因着此事,汉仁帝唯一一次大动肝火,将守陵的人无一例外的杀了一个遍,而且让人彻查,以令数以万计人因着盗陵一事死。】骆幽说起此,刘彻!震惊之余,又觉得那样一个汉仁帝还像样。

骆幽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继续道:【然后就是第二次,东汉初年,赤眉军一万士兵盗掘茂陵,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可见随葬品之多。而第三次则是东汉末年,汉武帝陵被董卓盗了一次,第四次是在唐代又被黄巢挖了一次。小打小闹无法统计。陕西考古人员在茂陵旁一座小随葬墓中出土珍宝就多达1000件,其中鎏金竹节香炉,为陕西博物馆镇馆之宝。】

刘彻整个人都不好了,任是谁听说自己的墓让人偷盗无数,那都不能好!

大盗五次,小盗无数,他的陵还像样吗?

【这皇帝的陵,有无数的宝贝,就得有被人偷盗的风险。毕竟不是个个都是秦始皇,想盗也盗不动。咱们汉仁帝也不知道是不是让人偷盗汉武帝的事吓着了,亦或者是压根无意奇珍异宝,修陵的时候,帝陵内两代帝王在一处,汉仁帝登基后,这就有人提议另择吉地。偏汉仁帝不以为然。道是此地既然是当年汉武帝为她准备的陪葬之地,再没有比这儿更好的地儿。无论多少人劝,道她如今是皇帝,不再是公主,不应该再用这个吉地,她是帝王,帝王陪葬帝王,从无此例。】

刘彻颔首表示同意,对啊,帝王陪葬帝王,听起来就不是一个靠谱的事。

骆幽的声音继续响起道:【可惜汉仁帝坚持,甚至还威胁臣子们,再跟她提另择吉地的事,以后她死了,她干脆选火葬,省事,也不用担心死后有人扒她的陵。】

谁对那样一句话不震惊?

骆幽马上补充道:【这是真事,史书有记载的。为了所谓的吉地吵架,汉仁帝坚持不改,直说死后有个地儿埋了就成,汉武帝选的地方能不好吗?那是绝对好。谁也不许再说三道四,再吵吵,她连埋不让埋。要知道我们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否则一个个修的陵,弄那么多的陪葬是要干什么?虽死犹生。这些宝贝在古人看来他们死后还是可以继续享受。汉仁帝直接放话一把火烧了自己,埋都不埋。直接把臣子们吓得半死,绝口不提另择吉地的事儿。】

说到这儿骆幽乐了,【要说我们汉仁帝就是一个干净利落也简单的人。和汉武帝的骄奢淫逸,喜好享乐不同。汉仁帝虽自小是汉武帝养大的,会玩也爱玩,但她的喜好和汉武帝是截然不同的。像汉武帝在世的时候大举兴修宫殿,搜罗各种各样的珍宝。汉仁帝在位二十四年,修宫殿的次数屈指可数。有人建议她修一修,她瞧了一眼说了一声既没有漏水,也不破旧,修来干嘛?直接把人拍老实了。】

对比什么的,大姐,你是想干嘛?刘晊就很想问问某一个人了,就不能正经的说下去吗?少来对比。

可是,怎么可以不对比呢。

骆幽感慨无比的道:【汉仁帝不喜于修宫殿,对于死后的陵墓,不像汉武帝那样以各种奇珍玩宝陪葬,反而将所有汉代时技术,书籍,全部纳入皇陵。世人皆知大汉仁帝的陵中是唯一一个没有珍玩古宝,独有万千书籍,以及汉代各种科技的陵墓。听到这儿的各位一定在想。没有珍宝古宝的汉仁帝的墓,也让人挖了,否则怎么会知道?

【会知道,一则是史书中早有记载,谁都清楚的事。二则,来过茂陵的人都知道,汉仁帝的墓是当今出土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而且是直接从正门地宫进入的陵。但是,细数古往今来的帝王中,没有被挖过的陵,秦始皇是一个,乾陵内李治和武则天的帝王墓也算一个,再有成吉思汗那是直接找不着墓也算一个。这最后一个就是汉仁帝的墓了。

【肯定有人想说,我不是刚说了汉仁帝的墓是直接从正门地宫进的陵,这要是没人挖过的陵,怎么从正门地宫进去的?这事咱们不知道,咱们只听说,据说是刘家后人把汉仁帝的陵墓地形图送到国家手里,由国家出手将地宫打开,从而以令汉仁帝的帝陵得以面世。

【刘氏血脉流传至今,两千多年,各位,两千多年呢。这地陵的图,是当年汉仁帝留下的,说是两千年后,若文化大多数失传,后人不如请国家打开看看她的帝陵,她为后人留下了文化的传承,以确保华夏的文明永远不会断层。这样的觉悟,这样的远见。咱们如今考古界所得到的古书籍,几乎以汉仁帝陵中所出最全。要知道汉仁帝时期离诸子百家的时代很近很近。而且汉仁帝一生喜于看书,史书有载,汉仁帝熟读汉武帝宣室内所有藏书,更能准确说出藏书所在,及书中内容。帝凡有问及于书籍内容不知出处,汉仁帝皆以答之,更能将书为帝奉上。

【熟读诸子百家,运用自如,汉仁帝那样出色的孩子,还要加上一个冠军侯霍去病,一样的绝顶聪明,试问汉武帝看着那么出色的两个孩子,还能看得上别个孩子?饶是太子刘据,都为汉武帝为不喜,直言子不类父。汉武帝这个人,雄才伟略,是个聪明绝顶的皇帝,也就难免有厌蠢症。太子刘据,为人敦厚仁慈,架不住有汉仁帝珠玉在前,能文能武,又生财有道,能治国安天下,又能卫国保家,横扫匈奴,这要是没一个聪明的孩子比对着,许汉武帝不会那么气闷,一比上,那是恨不得儿子也是那样。

【可咱们说,一个那样的聪明人都极其难得了,有一个还想再要一个,莫不是当刘家的祖坟一直冒青烟,能让汉武帝有一个汉仁帝后,再得一个旷世奇才的儿子。梦不能那么做的,咱们得认清现实。天底下的好事不能全让一家占了。老刘家已然占了很多便宜。毕竟,古今往来的皇帝里,要论开局难度,最差的就是朱元璋,开局就一个碗,其次就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了。48岁还在斗鸡走犬,54岁问鼎天下,开启大汉王朝,更是让这样一个朝代,成为华夏的一个民族,对,就是我们汉族。老刘家,已然得天独厚。】

老刘家人但凡让夸着的,没有心情不好的。

骆幽忙扯回来道:【扯远了扯远了,好在也终于到地方了,大家看,这就是汉武帝茂陵,这里还有一块招牌,那儿,对,就那儿,那个最高最大的土堆就是汉武帝的墓。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汉武帝的封土堆仍高达46米,底部边长230米,磅礴如山。】

实物让人瞧着,也更能看见那儿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

骆幽笑笑的道:【茂陵算是汉朝最大的陵寝,既因为这里埋了大汉两代英明雄主,两人开疆辟土之功,实为大汉的帝王之最。也正因如此,两代帝王皆有无数名臣。所以,来来来,咱们看看地形图,这里卫皇后的陵,还有一个李夫人,当初差点有人想把李夫人挪出去了,毕竟李夫人得宠于汉武帝,是唯一一个让汉武帝定下陪葬于茂陵的妃嫔,汉武帝一走,汉仁帝在位,马上有人讨好汉仁帝,想要把李夫人从陵中移出去。卫皇后还在,陪葬之地,让一个妃嫔陪着,那不是膈应人吗?

【卫皇后和汉仁帝都把人按下了,都以为不必。人死为大,卫皇后的陵,对,汉仁帝选的,不仅汉仁帝是选的,那陵中的一应设置准备,都是汉仁帝弄的。帝后不同陵,这在大汉不算一个稀奇的事,反而属于正常。值得一说的是,卫皇后那儿的陪葬品不少,但机关更多,听说有人偷盗过,每一个都有去无回。到后来卫皇后的陵直接成了盗墓贼们的禁地,无一人敢入其中。所以卫皇后的陵寝保护得完好无损。至于李夫人那儿嘛,想想汉武帝的陵都经了多少盗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