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印度做首富 > 第14章 阿萨姆邦

穿到印度做首富 第14章 阿萨姆邦

作者:木头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8:05 来源:文学城

卡车是旧卡车,看生产日期,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车了,里程表早就跑爆表重新计算了。

这车开起来到处都响,不过没关系,只要还能跑。

买的粮食都装车上,再盖上防水布,人就坐在粮食上,还剩下一部分人坐火车。

以印度火车的尿性,坐卡车和坐火车还真说不好哪个更折磨人,反正萨沙她自己是选择坐卡车,至少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气味。

在卡马提普拉,萨沙每天能看到的是穿着各色纱丽,浓妆艳抹的女人,出卡马提普拉之后,她更多看到的是不修边幅,眼神诡异的男人。

距离市中心越远,越难在户外看到女性,只能从一些窗口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

她们第一个停靠的地点是孟买边缘的一个小村子外围,村子人不少。

如果不是他们这群人装备精良,看起来就不好惹,可能车停下来的时间就是被抢的时间。

说是小村子,其实人并不少,以印度的人口和土地面积,注定了不会有地广人稀的地方。

有的话,那块地就得反思反思,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对恒河水都百毒不侵的印度人民不愿意住在那块地上。

停下车,用自带的水和自带的食物做饭,推荐大家都自带。

村子里平常很少有外人来,大城市交通发达,不代表他们这样的农村也交通发达。

萨沙他们的到来,让村子里很多小孩子都跑过来围观,有男孩有女孩,很多都瘦骨嶙峋的,这些孩子大多都是村子底层家庭的孩子。

他们没有土地,靠给村子里的婆罗门老爷种地过活,达利特是不被允许有土地的。

看到他们吃饭,这些孩子越靠越近,贾扬特他们只能分出人负责警戒,这群小孩靠的太近也要挨打。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些小孩很可怜,这就中了坏人的圈套。

当这群小孩蜂拥而上的时候,村子里的大人们就有借口也蜂拥而至。

车上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粮食,不能出差错。

正在吃饭的时候,萨沙看到不远处的村民在地里忙着,应该是在给农作物除草或者是上肥料。

很快就有人背来一袋子血呼啦的东西,倒进田里刚挖好的田沟里。

用动物血肉来当肥料,就属于天然有机肥,想当年,萨沙还没穿越的时候,她家里就会把坏了的肉什么的,当花肥。

萨沙眼睛好,这群人倒的时候,不小心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那是一只人手。

在场的村民不少,大家都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不知道这个充当肥料的人到底是犯了什么法。

已经吐的昏天黑地的萨沙觉得,自己应该是犯了天条,这才被打到印度来的。

在食品安全这方面,她专门兑换了炊事员,认真给大家做饭,保证干净新鲜。

谁能想到,食品安全从源头它就不安全,还得是老祖宗的智慧啊,种地,这是最基础的。

等到换地方安稳下来,第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种地,种粮食,种蔬菜,鸡啊,猪啊,牛啊也都自己养。

别的动物她不知道,反正卡马提普拉在外面游荡的牛……会吃屎。

所以她在这里是不吃牛肉的,这个无关信仰,毕竟,这种条件下养出来的肉,你说它身上没有寄生虫,别人信不信不知道,她萨沙是绝对不信。

萨沙准备去的地方是阿萨姆邦,去那里,是因为那里有恒河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印度的第二大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说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比较陌生,说它的另一个名字,大部分人就不陌生了,雅鲁藏布江。

阿萨姆邦是雅鲁藏布江出国之后流经的第一个地方,相比来说,不管是水量还是水质,都有保障。

而恒河主河段,上游水量相对较小,水量足够大的时候,已经污染严重。

所以,阿萨姆邦是个好选择,有水有平原,十分适合种田。

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阿萨姆邦在印度的东北角,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央邦的管控力度没有那么强。

越往北走,天气就越冷,好在他们出来之前就准备了厚衣服,不至于冷到受不了。

走的这一路也见识了不少在卡马提普拉看不到的东西。

卡马提普拉太小,太单一,远没有外面的世界宽阔。

车走在路上很颠簸,经常会有试图搭顺风车的,一伸手,就准备挂他们车上。

这样对挂车的人来说不安全,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车不安全。

本来车就破旧,再强行拉一堆人,费油还危险,当然要让这些人下车。

补票也不行,她萨沙是缺钱的人吗?

其实真的缺,不要是因为他们补票给的太少,钱给到位,拉几个也没问题。

这一路上还遇到很多私立关卡,他们都是直接冲过去的,只有冲不过去的公立关卡才会老老实实给钱。

这种关卡,每个邦都有,邦和邦之间很多时候不仅语言不互通,各种规定也不互通。

南印度的关卡相对正规些,要的也多,北印度的关卡更不正规,不过要的少,这也跟南北经济状况有关。

一路上,他们时不时还能看到当兵的,这些人都有说有笑的,并不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担心。

在印度,能当上兵也不容易,跟一些害怕当兵的国家不同,印度老百姓更热衷于当兵。

虽说当兵不能大富大贵,经常要受到上峰盘剥,吃的伙食可能是猪饲料,可它真能吃饱,饿不死人。

而且,福利待遇什么的,相比自己在社会上找工作,好的太多,只要当上兵,就是端上铁饭碗,能在部队服役十几年。

这对低种姓来说就是最大的吸引力,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工作,反正都要死,当兵死还能挣更多钱,何乐不为。

南印度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很多,北印度有,但是不多,更多的是大片的农田,农田里是麻木工作的农户。

在这样的地方,空气相对没有那么污浊,偶尔飘过来的农家肥味不算,那是天然应有的代价。

河流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再干净的河,也扛不住一堆人什么都往里扔,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他们都往河里扔。

途径加尔各答,萨沙突然听说,这里有个唐人街。

在此之前,萨沙从来不知道,印度还有唐人街。

到地方,确实有唐人街的风格,能看出来跟周围的街道风格不一样,又不像美国唐人街那么奢华。

印度的唐人街有种小巷子的朴实感,萨沙熟练的用普通话跟这些人交流,双方沟通起来有点困难。

萨沙遇到的中国人用的是方言,只有极少数词能听懂,她用的普通话,在这时候,国内都还没普及,更别说这里有些人,在建国之前就来这里讨生活了,更不知道普通话。

鸡同鸭讲半天,最终只能无奈放弃。

“你好?你是……混血儿?”一个人用普通话跟萨沙打招呼。

萨沙转头,是个拿着书本的年轻人,看起来文质彬彬。

“额,不是……”萨沙犹豫了会儿,才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我只是喜欢中国文化,自学了中文。”

年轻人看看她两边的保镖,了然点点头,高种姓家的娇小姐,学习这些也就不奇怪了。

两人经过交谈,年轻人叫拉哈尔·汗,中文名字叫陈想。

萨沙想,那他们两个还算是本家呢。

“拉哈尔·汗是家里人给起的名字,我家里是不信教的,起这个名字只是方便在这里生活。”

两人说话的时候,时不时会有小孩路过他们两个,有小孩会恭恭敬敬的叫他老师。

能在这里当上老师,也不容易,能给这些人当老师,更不容易。

萨沙同情的看着这个本家老哥。

拉哈尔·汗还在给萨沙介绍唐人街的由来和发展,只要他知道的,只要萨沙想了解的,他都尽量介绍到位。

这点对唐人街很重要,唐人街想要安稳的发展,必须要跟高种姓搞好关系,最好是拉个人做靠山。

萨沙看起来像是高种姓,拉哈尔·汗不想得罪她,她喜欢中国文化,那就更好。

两人正在说呢,萨沙突然看到街边有人当着她的面在撒尿。

拉哈尔·汗脸色很不好看,他们在这里,经常会有印度人故意来唐人街撒尿,也不跟他们直接起冲突,就是来恶心人。

萨沙脸色更不好看,在医务室呆久了,差点忘了厕所这件事。

贾扬特直接冲过去,给那人一通暴打,他也习惯了,在医务室的时候,只要看到附近有人撒尿,那就打。

刚才跟萨沙说话的时候,拉哈尔·汗觉得萨沙是高种姓不谙世事的娇小姐,平时都被保护的很好,所以才会在印度当前的环境下,还对唐人街保持好奇心。

这会儿看到萨沙的保镖一言不合就打人,萨沙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这家应该是黑社团吧,他是不是给唐人街惹祸了?

打完人,萨沙也没心思继续在这里参观了,该看的差不多也看完了。

“陈想,下次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阿萨姆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